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6336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68412.1

申请日:

2013.05.08

公开号:

CN104140399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D 263/20申请公布日:20141112|||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263/20登记生效日:2016032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后权利人: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263/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后: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263/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后: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变更后: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7D 263/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后: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变更后:连云港宏创药业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63/20申请日:2013050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63/20

主分类号:

C07D263/20

申请人: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磊; 丁磊; 金爱民

地址:

222047 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用;(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与上述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适合工业化生产且产率更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用;
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用的碱性化合物M选自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所述步骤2)所用的碱性化合物N选自叔丁醇锂或吡啶,所述催化剂选自甲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是用盐酸水溶液将反应液中和至中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腈和/或异丙醇;优选二氯甲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是分批加入,优选在3-5小时内加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B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苯乙烯和或三乙醇胺,优选四氢呋喃。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醋酸酐时,反应温度控制在25℃-50℃,优选38-4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10℃,优选0±5℃,更优选2±5℃,继续反应3-10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20-60小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5℃,更优选0±5℃,继续反应4-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40小时。

说明书

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利奈唑胺(linezolid,商品名Zyvox、斯沃),化学名((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是由美国Pharmacia&Upjohn公司(后被辉瑞公司收购)研制生产的新型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美国FDA于2000年4月18日批准该药上市。本品为美国40年来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球菌感染的药物。该药在体内外对引起社区和院内感染的各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该药可治疗院内感染性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社区感染性肺炎等疾病,另外,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常规抗菌药物,而且毒性很小,使用安全简便。利奈唑胺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独特,为细菌蛋白合成抑制剂,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是选择性结合于50S亚单位核糖体,即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干扰包括mRNA、30S核糖体及起始因子2、3和fMettRNA等的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该药已经在我国上市,具有比较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文献报道合成利奈唑胺最具代表性的合成方法有:
(一)由厄普约翰公司申请的专利WO9507271,此专利中公开了利奈唑胺的首次全合成路线。

该化合物专利中公开的合成路线所用方法成熟可靠,但是仍然存在不利于放大生产的因素。体现在:1)使用的正丁基锂属于极易燃试剂,且对溶剂的要求很高,不适于大量使用;2)使用的叠氮钠属于高毒性高爆炸性试剂,不适于大量使用;3)路线中包含的步骤较多,操作起来较为繁琐而且不具经济性等。
(二)法玛西雅厄普约翰美国公司专利WO9924393的合成路线

该化合物专利工艺步骤简单,但反应步骤中涉及了高温、低温反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工业化较困难。
(三)WO2005099353利奈唑胺的合成路线

此路线原料易得,但是反应过程中使用了叠氮钠,是高毒性、高爆炸性试剂,危险性大。该合成路线还使用到钯碳催化氢化,操作危险。该合成路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适合工业化生产且产率更高的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用;
(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
优选的,所述步骤(1)所用的碱性化合物M选自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所述步骤(2)所用的碱性化合物N为叔丁醇锂,所述催化剂选自甲醇。
优选的,所述后处理是用盐酸水溶液将反应液中和至中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腈和/或异丙醇;优选二氯甲烷。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是分批加入,优选在3-5小时内加完。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B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苯乙烯和或三乙醇胺,优选四氢呋喃。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入醋酸酐时,反应温度控制在25℃-50℃,优选38-4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10℃,优选0±5℃,更优选2±5℃,继续反应3-10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20-60小时。
特别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5℃,更优选0±5℃,继续反应4-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40小时。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没有使用高危险性试剂,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生产,而且,经过发明人大量实验验证,本发明在目标化合物收率方面能够获得令人惊奇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
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吡啶(138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 X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252g,收率92%。1H-NMR(CDCl3):1.985,2.091,3.473,3.563-3.621,3.672-3.696,5.077,6.549-6.758。13C-NMR:20.65,22.73, 40.18,43.31,71.63,170.18,170.79。ESI/MS(m/e=194.08[M+H]+
实施例2:(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
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甲醇(520mL)、三乙胺(238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 X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175g,收率64%。
ESI/MS(m/e=194.08[M+H]+
实施例3:(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
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N,N-二异丙基乙胺(282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261g,收率78%。
ESI/MS(m/e=194.08[M+H]+
实施例4:(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
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吡啶(138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2)洗涤,合并有机相,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183.5g,收率67%。
ESI/MS(m/e=194.08[M+H]+
实施例5:(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88g,收率94%。HPLC:99.95%。1H-NMR(CDCl3):2.015,3.036-3.055,3.635-3.658,3.754-3.785,3.850-3.868,3.996-4.032,4.750-4.789,6.705-6.729,6.897-6.934,7.051-7.076,7.396-7.430。13C-NMR:22.895,41.828,47.597,50.912-50.935,66.836,71.978,107.391,107.600,113.927,113.953,118.799,118.832,132.878,132.962,136.371,136.443,154.408,156.367,154.429,171.232。ESI/MS (m/e=338.2[M+H]+)。
实施例6:(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吡啶(143mL)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8g,收率9%。
ESI/MS(m/e=338.2[M+H]+)。
实施例7:(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N,N-二异丙基乙胺(292mL)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 得白色晶体产物39g,收率19%。
ESI/MS(m/e=338.2[M+H]+)。
实施例8:(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04g,收率52%。
ESI/MS(m/e=338.2[M+H]+)。
实施例9:(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3mL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一次性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6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 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55.4g,收率27%。
ESI/MS(m/e=338.2[M+H]+)。
实施例10:(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
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2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40g,收率70%。
ESI/MS(m/e=338.2[M+H]+)。

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039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0399A21申请号201310168412122申请日20130508C07D263/2020060171申请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2047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人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72发明人金磊丁磊金爱民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代理人程伟54发明名称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

2、,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用;(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与上述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适合工业化生产且产率更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0399ACN104140399A1/1页21一种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

3、用;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用的碱性化合物M选自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所述步骤2)所用的碱性化合物N选自叔丁醇锂或吡啶,所述催化剂选自甲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是用盐酸水溶液将反应液中和至中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腈和/或异丙醇;优选二氯甲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所述步骤2)中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是分批加入,优选在35小时内加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B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苯乙烯和或三乙醇胺,优选四氢呋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醋酸酐时,反应温度控制在2550,优选384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10,优选05,更优选25,继续反应310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2060小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

5、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5,更优选05,继续反应4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40小时。权利要求书CN104140399A1/6页3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利奈唑胺LINEZOLID,商品名ZYVOX、斯沃,化学名(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是由美国PHARMACIAUPJOHN公司(后被辉瑞公司收购)研制生产的新型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美国FDA于2000年4月18日批准该药上市。本品为美国40年来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

6、球菌感染的药物。该药在体内外对引起社区和院内感染的各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该药可治疗院内感染性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社区感染性肺炎等疾病,另外,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常规抗菌药物,而且毒性很小,使用安全简便。利奈唑胺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独特,为细菌蛋白合成抑制剂,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是选择性结合于50S亚单位核糖体,即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干扰包括MRNA、30S核糖体及起始因子2、3和FMETTRNA等的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因此不易产生耐药性。该药已经在我国上市,具有比较良好的市场前景。0003目前文献报道合成利奈唑胺最具代表性的合成方法。

7、有0004(一)由厄普约翰公司申请的专利WO9507271,此专利中公开了利奈唑胺的首次全合成路线。00050006该化合物专利中公开的合成路线所用方法成熟可靠,但是仍然存在不利于放大生产的因素。体现在1)使用的正丁基锂属于极易燃试剂,且对溶剂的要求很高,不适于大量说明书CN104140399A2/6页4使用;2)使用的叠氮钠属于高毒性高爆炸性试剂,不适于大量使用;3)路线中包含的步骤较多,操作起来较为繁琐而且不具经济性等。0007(二)法玛西雅厄普约翰美国公司专利WO9924393的合成路线00080009该化合物专利工艺步骤简单,但反应步骤中涉及了高温、低温反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工业。

8、化较困难。0010(三)WO2005099353利奈唑胺的合成路线00110012此路线原料易得,但是反应过程中使用了叠氮钠,是高毒性、高爆炸性试剂,危险性大。该合成路线还使用到钯碳催化氢化,操作危险。该合成路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发明内容001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适合工业化生产且产率更高的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0014本发明所提供的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5(1)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和醋酸酐在有机溶剂A中,在碱性化合物M作用下,经乙酰化制得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所得产物经后处理后备用;0016(2)以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为底物。

9、,在碱性化合物N与催化说明书CN104140399A3/6页5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B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环合制得利奈唑胺。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1)所用的碱性化合物M选自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所述步骤(2)所用的碱性化合物N为叔丁醇锂,所述催化剂选自甲醇。0018优选的,所述后处理是用盐酸水溶液将反应液中和至中性。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腈和/或异丙醇;优选二氯甲烷。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是分批加入,优选在35小时内加完。0021优选的,所述步。

10、骤(2)中的有机溶剂B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苯乙烯和或三乙醇胺,优选四氢呋喃。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入醋酸酐时,反应温度控制在2550,优选3845。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10,优选05,更优选25,继续反应310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2060小时。0024特别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时反应保温在05,更优选05,继续反应4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020反应约40小时。0025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没。

11、有使用高危险性试剂,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生产,而且,经过发明人大量实验验证,本发明在目标化合物收率方面能够获得令人惊奇的提高。具体实施方式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0027实施例1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0028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吡啶(138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

12、),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X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252G,收率92。1HNMR(CDCL3)1985,2091,3473,35633621,36723696,5077,65496758。13CNMR2065,2273,4018,4331,7163,17018,17079。ESI/MS(M/E19408MH。

13、)0029实施例2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0030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甲醇(520ML)、三乙胺(238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说明书CN104140399A4/6页6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X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

14、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175G,收率64。0031ESI/MS(M/E19408MH)0032实施例3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0033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N,N二异丙基乙胺(282M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

15、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2)洗涤,合并有机相,用05N盐酸洗涤至中性,分层,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261G,收率78。0034ESI/MS(M/E19408MH)0035实施例4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的制备0036取S1氨基3氯2丙醇盐酸盐(200G)加入反应瓶,加入二氯甲烷(520ML)、吡啶(138M。

16、L),搅拌充分后缓慢滴加醋酸酐(300ML),溶液升温至3842,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温度3845,约25小时滴加完毕。保持3845继续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降至2030反应过夜。冷却至105,加入水(240ML),搅拌10分钟。保持冷浴(105),滴加K2CO3(375G)和水(400G)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水(240ML)和二氯甲烷(240ML),分液,水相以二氯甲烷(240ML2)洗涤,合并有机相,有机层浓缩至干后有大量固体析出。加入正庚烷(20L),冰浴冷却下搅拌1小时。过滤,所得固体以正庚烷(500ML)洗涤,40下真空干燥过夜,得白色固体1835G,收率67。0037ESI/MS(M/E。

17、19408MH)0038实施例5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39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

18、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88G,收率94。HPLC9995。1HNMR(CDCL3)2015,30363055,36353658,37543785,38503868,39964032,47504789,说明书CN104140399A5/6页767056729,68976934,70517076,73967430。13CNMR22895,41828,47597,5091250935,66836,719。

19、78,107391,107600,113927,113953,118799,118832,132878,132962,136371,136443,154408,156367,154429,171232。ESI/MS(M/E3382MH)。0040实施例6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41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吡啶(143ML)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

20、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8G,收率9。0042ESI/MS(M/E3382MH)。0043实施例7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44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

21、基甲酸苄酯(196G)、N,N二异丙基乙胺(292ML)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

22、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39G,收率19。0045ESI/MS(M/E3382MH)。0046实施例8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47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4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

23、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04G,收率52。说明书CN104140399A6/6页80048ESI/MS(M/E3382MH)。0049实施例9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50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

24、143ML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一次性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6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

25、(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554G,收率27。0051ESI/MS(M/E3382MH)。0052实施例10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的制备0053取3氟4吗啉4基苯基氨基甲酸苄酯(196G)、叔丁醇锂(1419G)加入反应瓶,加入四氢呋喃(390ML)和甲醇(478ML),搅拌溶解充分。冷却至05,分批加入S1乙酰氨基2乙酰氧基3氯丙烷(231G),约2小时加完,反应过程保温25。保持25继续反应5小时,然后自然升到155反应约40小时。冷却至105,滴加冰醋酸(678ML),滴加过程保温105。滴毕加入水(800ML)和二氯甲烷(800ML),分液,水层以二氯甲烷(8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MGSO4(120G)干燥。过滤,以二氯甲烷(400ML)洗涤。滤液旋干得固体。加入乙酸乙酯(160ML),加热回流1H,将反应瓶温度降至室温,再置入冰浴中继续搅拌3小时。过滤,以乙酸乙酯(约100ML)洗涤直至固体中无原料残留。真空干燥2小时后得白色晶体产物140G,收率70。0054ESI/MS(M/E3382MH)。说明书CN10414039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