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00271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5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08120.0

申请日:

2008.02.05

公开号:

CN101504634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3/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瑞凤变更后权利人:立旺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台湾新竹县竹北市福兴路755巷27弄33号变更后权利人:塞舌尔共和国马埃岛普罗维登斯工业区登记生效日:20150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3/38

主分类号:

G06F13/38

申请人:

刘瑞凤

发明人:

刘瑞凤

地址:

台湾省新竹县竹北市福兴路755巷27弄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徐 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存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连接单元(10),用以插接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包含一源文件;一第二连接单元(12),用以插接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以及一控制单元(14),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10)、该第二连接单元(20)以及一记忆单元(16),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该源文件复制到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中。本发明之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不需通过计算机便可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为便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第一连接单元(10),用以插接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二连接单元(12),用以插接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以及
一控制单元(14),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10)、该第二连接单元(20)以及一记忆单元(16),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该源文件复制到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10)以及该控制单元(14),用以侦测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之一操作速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电源供应单元(13),用以提供该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以及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所需之电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显示单元(15),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显示关于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以及该记忆单元(16)之相关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输入单元(17),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供一使用者操作以产生该指令讯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14)进一步包含:
一传输控制单元(140),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10)、该第二连接单元(12)以及一记忆单元(16),用以根据该指令讯号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该源文件复制到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12)中;以及
一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分别连接该传输控制单元(140)、一显示单元(15)以及一输入单元(17),用以控制该显示单元(15),接收一使用者操作该输入单元(17)所产生之该指令讯号,并且将该指令讯号传输至该传输控制单元(14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包含一闪存或一硬盘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包含一闪存或一硬盘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单元(10)是一USB连接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单元(12)是一USB连接单元。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能被整合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中,并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是一游戏机、一个人数字助理或一行动通讯装置。

12.
  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连接插头单元(30),用以插接一数据处理装置;
一连接插座单元(32),用以接受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及/或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之插接,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一记忆单元(34)包含一闪存;
一第二记忆单元(36)包含一随机内存;以及
一控制单元(38),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该连接插座单元(32)、该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36),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档案存取,并且该控制单元(38)能根据该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第一记忆单元(36)或该第二记忆单元(38)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31),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以及该控制单元(38),用以侦测该数据处理装置之一传输速度,并且接受该数据处理装置所提供之电源。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电源供应单元(33),用以提供该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以及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所需之电力。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显示单元(35),连接该控制单元(38),用以显示关于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该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36)之相关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输入单元(37),连接该控制单元(38),用以供一使用者操作以产生该指令讯号。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38)进一步包含:
一传输控制单元(380),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该连接插座单元(32)、该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36),用以根据该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档案存取,并且该传输控制单元能根据该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第一记忆单元(34)或该第二记忆单元(36)中;以及
一显示/输入控制单元(382),分别连接该传输控制单元(380)、一显示单元(35)以及一输入单元(37),用以控制该显示单元(35),接收一使用者操作该输入单元(37)所产生之该指令讯号,并且将该指令讯号传输至该传输控制单元(380)。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包含一闪存或一硬盘机。

19.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包含一闪存或一硬盘机。

20.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头单元(30)是一USB连接插头单元。

21.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插座单元(32)是一USB连接插座单元。

22.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能被整合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中,并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是一游戏机、一个人数字助理或一行动通讯装置。

说明书

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存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周边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其中,可携式储存媒体,例如USB随身碟、各种规格的记忆卡、小尺寸硬盘等,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计算机周边产品之一。特别是USB随身碟,由于具有轻巧方便、随插即用、价格低廉、容量理想等优点,因此成为各行各业或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数据存取以及携带媒介。
然而,当使用者想将USB随身碟中的数据复制到其它USB随身碟、记忆卡或是可携式硬盘时,需要先将数据复制到计算机中,再将数据从计算机中复制到其它USB随身碟、记忆卡或是可携式硬盘中。虽然这样的操作过程已经比以前使用软性磁盘片存取数据时方便许多,但仍无法离开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才能顺利存取或复制数据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中,这在使用上确实造成相当程度的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不通过计算机而能达到复制USB随身碟中的数据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上实为相关技术领域之人士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需要通过计算机便可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可携式存储媒体的档案复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
一第一连接单元,用以插接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二连接单元,用以插接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以及
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该第二连接单元以及一记忆单元,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记忆单元中,并且将该源文件复制到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中。
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
一连接插头单元,用以插接一数据处理装置;
一连接插座单元,用以接受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及/或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插接,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一记忆单元包含一闪存;
一第二记忆单元包含一随机内存;以及
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该连接插座单元、该第一记忆单元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档案存取,并且该控制单元能根据该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第一记忆单元或该第二记忆单元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本发明之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可不需透过计算机而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此外,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本身也可作为可携式储存媒体之用。因此,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具有极大的应用弹性,可更方便使用者进行档案储存以及复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
图2B是图2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图3A至图3C分别是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3: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
10:第一连接单元
11、31: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
12:第二连接单元
13、33:电源供应单元
14、38:控制单元
140、380:传输控制单元
142、382:显示/输入控制单元
15、35:显示单元
16:记忆单元
17、37:输入单元
20、22:可携式储存媒体
25:USB随身碟
27:可携式硬盘
29:MP3/MP4随身碟
30:连接插头单元
32:连接插座单元
34:第一记忆单元
36:第二记忆单元
40:数据处理装置
42: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
44: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以下将详述本发明之具体实施例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藉以充分说明本发明之特征、精神及优点。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包含第一连接单元10、第二连接单元12以及控制单元14。
第一连接单元10可插接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而第二连接单元12也可插接另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2。此外,可携式储存媒体20包含源文件,例如,但不受限于文件档案、声音档案、影像档案以及系统档案。于实际应用中,可携式储存媒体20、22可以包含,例如但不受限于,闪存或硬盘。
换言之,可携式储存媒体20、22可以是,但不受限于,如USB随身碟、各种规格之记忆卡或可携式硬盘。此外,第一连接单元10以及第二连接单元12可视需求而包含适当的结构,例如USB连接结构、IEEE1394连接结构,或其它适当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控制单元14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单元10、第二连接单元12以及一记忆单元16,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将可携式储存媒体20中之源文件储存至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源文件复制到可携式储存媒体22中。
请一并参阅图2A以及图2B,图2A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而图2B则是图2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除了前述之第一连接单元10、第二连接单元12以及控制单元14之外,还可包含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电源供应单元13、显示单元15以及输入单元17。此外,控制单元14可进一步包含传输控制单元140以及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
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单元10以及控制单元14中的传输控制单元140。并且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可侦测可携式储存媒体20之操作速度,例如传输速度。电源供应单元13则可连接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并且通过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11供应电源至可携式储存媒体20、22。此外,电源供应单元13也可供应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所需的电力。于实际应用中,电源供应单元13可以是,但不受限于,一般电池或为可充电式电池。并且,电源供应单元13可配合升压电路进行供电。
显示单元15,例如,但不受限于,LCD显示屏幕或OLED显示屏幕,可连接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用以显示关于可携式储存媒体20、22以及记忆单元16之相关信息,例如,但不受限于,已使用容量、剩余容量以及文件名称等。如图2B的显示单元15之左侧显示可携式储存媒体20所储存之源文件名称A、B、C;而右侧显示可携式储存媒体22所储存之文件名称C、E、F。
输入单元17,例如,但不受限于,按键(key pad)、触控板、游戏杆、滚轮等,可连接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用以供使用者配合显示单元15输入指令讯号。于实际应用中,输入单元17也可与显示单元15整合成为如触控式屏幕。
传输控制单元140连接第一连接单元10、第二连接单元12、记忆单元16以及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则连接显示单元15以及输入单元17。此外,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可控制显示单元15,并且接收使用者操作输入单元17所产生之指令讯号,再将指令讯号传送至传输控制单元140,而传输控制单元140便根据指令讯号将可携式储存媒体20中之源文件储存至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源文件复制到可携式储存媒体22中。
举例而言,显示单元15可显示可携式储存媒体20所储存的多个源文件A、B、C,而使用者可通过输入单元17选取欲复制的源文件(例如源文件A),并且当使用者选取时,输入单元便发出指令讯号至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再由显示/输入控制单元142转传指令讯号至传输控制单元140。进一步,传输控制单元140根据指令讯号将源文件A储存至记忆单元16中,并且将源文件A复制到可携式储存媒体22中。
请再参见图3A至图3C,该等图式是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多个示意图。如该等图式所示,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可分别连接USB随身碟25、可携式硬盘27以及MP3/MP4随身碟29等可携式储存媒体。并且,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可将该等可携式储存媒体中的档案数据进行复制,并存入适当的可携式储存媒体中。此外,如图3C所示,显示单元15可以只显示USB随身碟25中的文件名称,而不需同时显示USB随身碟25以及可携式硬盘27中的文件名称。换言之,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1的显示单元15可选择性地被设定以显示各种相关档案信息,而不受限于本文举例之显示模式。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包含连接插头单元30、连接插座单元32、第一记忆单元34、第二记忆单元36以及控制单元38。
其中,连接插头单元30可插接至一数据处理装置40,例如但不受限于,个人计算机。连接插座单元32则可接受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及/或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之插接。并且,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包含源文件。于实际应用中,连接插头单元30可以是,但不受限于USB连接插头单元,而连接插座单元32可以是,但不受限于USB连接插座单元。此外,于实际应用中,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以及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可以包含,但不受限于,如闪存或硬盘。
第一记忆单元34可包含闪存,而第二记忆单元36则可包含随机内存,如DRAM、SRAM。请注意,于实际应用中,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第二记忆单元36可包含其它适当的内存,而不受限于这里所举的实施例。
此外,控制单元38,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该连接插座单元32、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第二记忆单元36,用以根据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数据处理装置40进行档案存取(例如,自数据处理装置40取得档案或者将储存于记忆单元34、36中的档案存至数据处理装置40)。或者,控制单元38也可根据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源文件储存至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再将源文件自记忆单元34、36中传输至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中。
请一并参阅图5A以及图5B,图5A是本发明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而图5B则是图5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除了前述之连接插头单元30、连接插座单元32、第一记忆单元34、第二记忆单元36以及控制单元38之外,还可包含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31、电源供应单元33、显示单元35以及输入单元37。此外,控制单元38可进一步包含传输控制单元380以及显示/输入控制单元382。
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31可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连接插座单元32以及控制单元38,用以侦测数据处理装置40之传输速度,并且接受数据处理装置40所提供之电力。电源供应单元33,如电池,则可提供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以及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所需之电力。于实际应用中,电源供应单元33可配合升压电路进行供电。
显示单元35,例如,但不受限于,LCD显示屏幕或OLED显示屏幕,可连接显示/输入控制单元382,用以显示关于数据处理装置40、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第二记忆单元36之相关信息,例如,但不受限于,已使用容量、剩余容量以及文件名称等。
输入单元37,例如,但不受限于,按键、触控板、游戏杆、滚轮等,可连接显示/输入控制单元382,用以供使用者配合显示单元35输入指令讯号。于实际应用中,输入单元37也可与显示单元35整合成为如触控式屏幕。
进一步,控制单元38之传输控制单元380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30、该连接插座单元32、该第一记忆单元34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36,用以根据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数据处理装置40进行档案存取,并且传输控制单元380可根据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源文件储存至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显示/输入控制单元382则分别连接传输控制单元380、显示单元35以及输入单元37,用以控制显示单元35,接收使用者操作输入单元37所产生之指令讯号,并且将指令讯号传输至传输控制单元380。
举例而言,前述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可作为一般随身碟使用。此时,使用者可以连接插头单元30将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插接至数据处理装置40上,并且藉由显示单元35配合输入单元37的操作将数据处理装置40中的档案复制到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或者,使用者也可藉由显示单元35配合输入单元37的操作将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的档案传送至数据处理装置40中。
再举例而言,前述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3可作为可携式储存媒体之间的档案复制之用。此时,使用者可以将包含源文件之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插接至连接插座单元32,并且透过显示单元35配合输入单元37的操作将源文件复制到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随后,使用者移除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并且将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插接至连接插座单元32。接着,再藉由显示单元35配合输入单元37的操作将第一记忆单元34或第二记忆单元36中的档案传送到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以完成将源文件自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42复制到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44的程序。
请注意,于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的尺寸以及外型可视需求进行设计,并且,连接单元的数量以及种类也可视需求而进行调整,并不受限于前述之实施例。此外,于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可被整合至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是,但不受限于,如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或行动通讯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可不需透过计算机而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此外,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本身也可作为可携式储存媒体之用。因此,本发明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具有极大的应用弹性,可更方便使用者进行档案储存以及复制。
虽然本发明已藉由较佳实施例以及图示揭露如上,然其是用以阐述而非限制本发明之范围,任何熟知该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之范围应以后面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存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连接单元(10),用以插接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20)包含一源文件;一第二连接单元(12),用以插接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22);以及一控制单元(14),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10)、该第二连接单元(20)以及一记忆单元(16),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