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1310308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890370.5 (22)申请日 2019.06.12 (73)专利权人 佛山瑞鑫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南海软件科技园内佛高科技智库中心 B座科研楼二层217室 (72)发明人 孙永明王红卫郭华徐德伟 麦淑珍刘嘉杰张磊 (51)Int.Cl. B22F 3/00(2006.01) B33Y 40/00(2020.01) B33Y 30/00(2015.01) (54)实用新型名称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的氮气 循环机构, 包括: 形成密封腔的顶板、 底板、 前侧 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前侧板设有第一开 口和第一通孔, 且后侧板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 气孔; 排气管体, 其一端与排气孔连通; 开关门, 其一端铰接设置在前侧板的一侧面上, 用于密封 第一开口; 进气管体, 其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 其 中, 开关门朝向后侧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 体的进气孔, 开关门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 应的第一开孔, 且开关门内设有使得进气孔和第 一开孔连通的进气通道。 通过上述方式, 本实用 新型所公开的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进 气孔设置在前侧板的开关门上, 方便。

3、工作人员对 进气孔的清理或清洗, 灵活性好, 大大提升了用 户的体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0121678 U 2020.03.03 CN 210121678 U 1.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形成密封腔的顶板、 底板、 前侧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其中所述前侧板设有第一 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 且所述后侧板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孔; 排气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中所述排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开关门, 其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前侧板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侧面上, 用于密封所述第 一开口; 进气管体, 设。

4、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中所述进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 所述开关门朝向所述后侧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体的进气孔, 所述开关门 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孔, 且所述开关门内设有使得所述进气孔和所 述第一开孔连通的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呈矩形状, 其中所述 开关门的另一端延伸设有凸出部, 其中所述第一开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板中设有处于所述第一 通孔上方的把手, 其中所述把手转动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把手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前 侧板中的转动杆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杆远离前侧板的一端卡置杆, 且所述卡置杆与所述 转动杆垂直设置, 以通过旋转所述转动杆以带动卡置杆卡置所述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 对应的透明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门朝向所述前侧板的一 侧面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外的密封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一端与所述排气管体连通; 第一过滤罐,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

6、端连通; 第二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出气孔连通; 第二过滤罐,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进气孔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通, 其出气孔 与所述进气管体的另一端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0121678 U 2 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 3D打印机已经能够直接制造冶金结合、 组织致密、 尺寸精 度和力学性能良好的金属零件,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为当今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 3D打印机打印金属零件具有个。

7、性化设计、 成型快速、 制造周期短的优点, 非常适合于小批 量、 个性化、 具有复杂表面及内部结构金属零件的制造。 0003 目前, 打印产品时都是在密封腔内打印的, 而在打印过程中, 需要对密封腔内输入 氮气以起到气体循环作用。 一般情形下, 密封腔由顶板、 底板、 前侧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 侧板组成, 而为了方便氮气循环, 传统方式中, 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中的一者设置进气 孔, 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排气孔, 以通过进气孔和排气孔形成循环系统。 然而, 由于进气孔和排气孔是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 当打印粉堵塞在进气孔内时, 工作 人员对进气孔的清理或清洗不方便, 大大。

8、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 其进气 孔设置在前侧板的开关门上, 方便工作人员对进气孔的清理或清洗, 灵活性好, 大大提升了 用户的体验。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 的氮气循环机构, 包括: 形成密封腔的顶板、 底板、 前侧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其中所 述前侧板设有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 且所述后侧板设有用于排 出气体的排气孔; 排气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中所述排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 连通; 开关门, 其。

9、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前侧板远离所述后侧板的一侧面上, 用于密封所述第 一开口; 进气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中所述进气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 所述开关门朝向所述后侧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体的进气孔, 所述开关门的另 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孔, 且所述开关门内设有使得所述进气孔和所述第 一开孔连通的进气通道。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开关门呈矩形状, 其中所述开关门的另一端延伸设有凸出部, 其中 所述第一开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中。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前侧板中设有处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把手, 其中所述把手转动 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中。 0008 进一步的, 。

10、所述把手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中的转动杆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转 动杆远离前侧板的一端卡置杆, 且所述卡置杆与所述转动杆垂直设置, 以通过旋转所述转 动杆以带动卡置杆卡置所述凸出部。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开关门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透明窗口。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0121678 U 3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开关门朝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面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外的密 封垫。 0011 进一步的, 还包括: 第一管体,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一端与所述排气管体连通; 第一过滤罐, 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通; 第二管体, 设 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11、 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出气孔连通; 第二过滤罐, 设置在所述密封 腔外, 其进气孔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通, 其出气孔与所述进气管体的另一端连通。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3D打印 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 形成密封腔的顶板、 底板、 前侧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其 中前侧板设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 且后侧板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 排气孔; 排气管体, 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排气管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 开关门, 其一端铰 接设置在前侧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面上, 用于密封第一开口; 进气管体, 设置在密封腔外,。

12、 其中进气管体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 开关门朝向后侧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 体的进气孔, 开关门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孔, 且开关门内设有使得进气 孔和第一开孔连通的进气通道。 通过上述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 环机构的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的开关门上, 方便工作人员对进气孔的清理或清洗, 灵活性 好,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开关门的结构示意图。 。

13、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7 如图1-3所示, 该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密封腔、 排气管体14、 开关门11 和进气管体19。 0018 密封腔由顶板、 底板、 前侧板11、 后侧板13、 左侧板和右侧板12组成。 应理解, 本实 例通过在密封腔内进行3D打印, 在打印过程中, 对密封腔内输入氮气以进行气体循环。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前侧板11设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 0020 进气管体19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进气管体19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 0021 开关门10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前侧板11远离后侧板13。

14、的一侧面上, 用于密封第一开 口。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门10设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透明窗口102, 可通过该透明窗口 102查看密封腔内的情况。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门10呈矩形状。 优选地, 开关门10的一端通过合页固定设置在 前侧板11远离后侧板13的一侧面上。 具体地, 合页的上页片固定在开关门10的一端上, 合页 的下页片固定在前侧板11远离后侧板13的一侧面上。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门10朝向后侧板13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体的进气孔104, 其中开关门10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开孔103, 且开关门10内设有使得进气 说明书 2/4 页 4 。

15、CN 210121678 U 4 孔104和第一开孔103连通的进气通道, 以通过进气管体19将氮气输入至进气通道内, 并从 进气孔104喷进密封腔内。 应理解, 当开关门10闭合时, 第一开孔103和第一通孔连通的, 因 此使得氮气可以从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开孔103内。 另外, 当开关门10闭合时, 进气孔104是处 于前侧板11的第一开口内的, 使得进气孔104的氮气可以完全进入密封腔内。 0025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进气孔104是设置在开关门10内的, 而开关门10方便打开, 当 打印粉堵塞进气孔104或者需要对进气孔104进行清理或清洗时, 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开关门 10, 直接对进气孔。

16、104进行清理或清洗, 灵活性好,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门10的另一端延伸设有凸出部101, 其中第一开孔103设置在 凸出部101中。 优选地, 凸出部101呈矩形状。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前侧板11中设有处于第一通孔上方的把手111, 其中把手111转动 设置在前侧板11中, 以通过把手111卡置凸出部101。 0028 具体地, 把手111包括转动设置在前侧板11中的转动杆和固定设置在转动杆远离 前侧板11的一端卡置杆, 其中卡置杆与转动杆垂直设置, 以通过旋转转动杆以带动卡置杆 卡置凸出部101。 应理解, 转动杆是垂直设置在前侧板11上的, 而。

17、由于卡置杆与转动杆垂直 设置, 因此可通过旋转转动杆以使得卡置杆卡置在凸出部101上, 使得卡置杆卡置在凸出部 101上。 值得注意的是, 卡置杆与前侧板11的距离等于凸出部101的厚度, 使得卡置杆能够稳 定卡置该凸出部101。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开关门10朝向前侧板11的一侧面设有设置在第一开口外的密封 垫。 应理解, 该密封垫是设置在透明窗口的边缘的, 使得开关门10与前侧板11的密封效果更 好。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后侧板13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孔131。 0031 排气管体14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排气管体14的一端与排气孔131连通, 以通过排 气孔131排出氮气。。

18、 0032 进一步的, 该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一管体15、 第一过滤罐16、 第二 管体17和第二过滤罐18。 0033 第一管体15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第一管体15的一端与排气管体14连通。 0034 第一过滤罐16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第一过滤罐16的进气孔与第一管体15的另一 端连通。 应理解, 第一过滤罐16能够对打印粉进行过滤, 使得打印粉收集在第一过滤罐16 内, 而从第一过滤罐16排出经过过滤后的氮气。 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过滤罐16可采用现有技 术中的过滤罐实现, 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 0035 第二管体17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第二管体17的一端与第一过滤罐。

19、16的出气孔连 通。 0036 第二过滤罐18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外, 其中第二过滤罐18的进气孔与第二管体17的 另一端连通, 第二过滤罐18的出气孔与进气管体19的另一端连通。 应理解, 第二过滤罐18能 够对打印粉进行过滤, 使得打印粉收集在第二过滤罐18内, 而从第二过滤罐18排出经过过 滤后的氮气, 并再次通过进气管体19输入密封腔内。 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过滤罐18可采用现 有技术中的过滤罐实现, 在此不一一赘述其原理。 0037 应理解, 本实施例的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是通过循环泵驱动氮气循环的, 其驱动原理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一一赘述。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01。

20、21678 U 5 0038 综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包括: 形成密封腔的顶板、 底板、 前侧板、 后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其中前侧板设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 的第一通孔, 且后侧板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孔; 排气管体, 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排气 管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 开关门, 其一端铰接设置在前侧板远离后侧板的一侧面上, 用于 密封第一开口; 进气管体, 设置在密封腔外, 其中进气管体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 其中, 开 关门朝向后侧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输出气体的进气孔, 开关门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 应的第一开孔, 且开关门内设有使得进气孔和第一。

21、开孔连通的进气通道。 通过上述方式, 本 实用新型所公开的3D打印机用的氮气循环机构的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的开关门上, 方便工 作人员对进气孔的清理或清洗, 灵活性好, 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012167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0121678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0121678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0121678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