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调、冰箱中蒸发器与冷凝器间绝对温差的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基于温差的发电装置,尤其涉及到基于空调、冰箱中蒸发器与冷凝器间绝对温差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调、冰箱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与外界环境之间均存在相对温差,而冷凝器和冷凝之间存在着绝对温差。在能源日趋紧缺的今天,随着温差发电技术的成熟,温差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余热利用、再生能源的一股新生力量,在节能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人于2007年2月5日向国家局提出、2007年8月15日由国家局公布的申请号为200710007161.3的发明专利正是利用了空调、冰箱的冷凝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采用将温差发电模块的一个采温面与设置在蒸发回路上的蒸发采集板贴合在一起的结构,使得温差发电模块的一对采温面之间产生温差来发电。但是,由于冷凝器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小、并随空气环境变化而导致温电转换效率低而不稳定,只采集利用了现有温差能量的5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温差发电模块的温电转换效率的基于空调、冰箱中蒸发器与冷凝器间绝对温差的发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空调、冰箱中蒸发器与冷凝器间绝对温差的发电装置,包括:温差发电模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一对采温面分别与串设在冷凝器回路中的冷凝器温度采集器和串设在蒸发器回路中的蒸发器温度采集器相贴合。
上述蒸发器温度采集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
上述的冷凝器温度采集器包括:采集板,采集板中设置有连接冷凝器回路的冷剂迂回管道;所述的蒸发器温度采集器包括:采集板,采集板中设置有连接蒸发器回路的冷剂迂回管道。
上述的温差发电模块为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将温差发电模块的一对采温面分别与串设在冷凝器回路上的冷凝器温度采集器和串设在蒸发器回路上的蒸发器温度采集器相贴合的结构,来增大温差发电模块的一对采温面之间的温差,而且温差大而恒定,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从而提高了温差发电模块温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冷凝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压缩机,2、冷热换向器,3、冷凝器温度采集器,31、采集板,32、迂回管路,4、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5、蒸发器温度采集器,6、冷凝器,7、蒸发器,8、带有温度采集器的冷凝器,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空调、冰箱中蒸发器与冷凝器间绝对温差的发电装置,包括: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的一对采温面分别与串设在冷凝器回路中的冷凝器温度采集器3和串设在蒸发器回路中的蒸发器温度采集器5相贴合,如图3所示,冷凝器温度采集器3包括:冷凝器温度采集板31,冷凝器温度采集板31中设置有连接冷凝器回路的冷剂迂回管道32;蒸发器温度采集器与冷凝器温度采集器3的结构相同,包括:蒸发器温度采集板,蒸发器温度采集板中设置有连接蒸发器回路的冷剂迂回管道——参见图3所示;蒸发器温度采集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9。
实际制作时,可以将冷凝器温度采集器3与冷凝器6做成一体化结构,形成带有温度采集器的冷凝器8——参见图2所示。为了制作方便,冷凝器温度采集板和蒸发器温度采集板可由两块相互贴合的铜板或者铝板等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板构成,所述的冷剂迂回管道可以是开设在金属板中的迂回槽,也可以是放置在迂回槽中的盘管,无论是迂回槽还是放置在迂回槽中的盘管,其两端与相应管路的连接可以通过连接头相连,也可以直接焊接。
下面以空调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的安装方向及空调制冷或制热状态来决定所发电能的正负极方向,而制冷或制热状态可通过冷热换向器2切换介质在压缩机1、冷凝器6和蒸发器7环路中的流动方向来选择。假设:空调机在制冷状态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所发电能A为正B为负,那么,空调机在制热状态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所发电能A为负B为正。将所得电能进行桥式整流后得到正、负方向固定的纯直流电能,该电能的电压、电流即功率值由温差值、温度传导截面、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等因素决定,而温度传导截面和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一旦定型之后就不再改变,因此,决定功率大小地只有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的一对采温面之间的温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将整流得到的直流电直接对蓄电池充电;或者通过将冷凝器原有冷却风机电机改为直流电机,用所得再生电能供电;还可以将直流电用IGBT或可控硅逆变成50Hz交流电馈给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