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活化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活化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加进气系统效率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影响引擎室中燃料油的消耗除了燃油的质量外,更重要的是燃料油燃烧的完全与否。在引擎室中,燃烧不完全除了造成燃料油大量的消耗外,亦会造成引擎室的积碳现象,进而影响引擎寿命。此外,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大量废气更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传统用来增加燃烧效率的方式大多采用添加剂的方式,藉由加入燃油中的添加剂来增进燃烧效率。然而这种方式会随着燃油的消耗而需要不断地添加,既增加成本又无显著的效率提升。
近年来,远红外线材料被发现具有独特的活化分子功能。利用远红外线材料产生低频共振的原理活化空气分子,促进空气进入引擎室时与燃油的充分混合进而达到100%的燃烧。远红外线独特的波长(4~14μm)与共振频率(300000次/秒),能瞬间改善空气分子结构,使空气分子团瞬间微分子化,同时使正负离子排列均匀,增加与燃油分子间的混和,因而更能使燃油快速完全燃烧,提升引擎效能。
现有习知的技术如台湾公告第444811号「燃料改善装置」新型专利案中,利用磁性组件与远红外线材料包覆于输油管外侧来达到活化分子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所需的安装步骤复杂且成本高,复杂的构件更会增加安装上的困难度,而在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亦会造成困扰。
因此,亟需要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又具高效率的活化装置,增加燃油的燃烧效率及节省燃油的消耗量,以解决全球性的高油价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燃料改善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燃料改善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燃料改善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燃料改善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方便又具高效率的新型结构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以活化进气系统中的空气分子,让空气分子与燃油间的燃烧反应更完全,以节省燃油消耗,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远红外线网层,为一金属材质,用以发出远红外线以活化空气分子;一空气过滤层,用以过滤空气中杂质;以及一第一电导线,是连接一电源装置及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空气过滤层不接触。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更包含一第二远红外线网层。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空气过滤层皆不接触。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空气过滤层是位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之间。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连接该电源装置、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包含一砂轮,该砂轮是位于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之上。
前述地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连接该电源装置、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砂轮。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是连接至该电源装置的一正极或一负极。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包含一第二电导线,该第二电导线是连接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电源装置。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与该第二电导线是分别连接至该电源装置的不同极性端。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包含一第二电导线,该第二电导线是连接该砂轮与该电源装置。
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与该第二电导线是分别连接至该电源装置的不同极性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远红外线网层,为一金属材质,用以发出远红外线以活化空气分子;一空气过滤层,用以过滤空气中杂质;一第一电导线,是连接一电源装置及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其中,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空气过滤层不接触,该第一电导线是连接至该电源装置的一正极或一负极。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更包含一第二远红外线网层,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空气过滤层皆不接触;该空气过滤层是位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之间;该第一电导线是连接该电源装置、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更包含一砂轮,该砂轮是位于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之上;该第一电导线是连接该电源装置、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及该砂轮。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更包含一第二电导线,该第二电导线是连接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与该电源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还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更包含一砂轮,该砂轮是位于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之上;该第二电导线连接该砂轮与该电源装置。前述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电导线是连接至该电源装置的一正极或一负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空气活化辅助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改善现有习用燃料改善装置存在的种种缺点,可以利用简单的构件组合,让金属材质的远红外线网层通过一电导线与一电源装置做连接,产生磁场以加强远红外线网层的活化效能,而能让使用者在不更改原有进气系统的设计下,简单地即能附加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达到低成本、安装方便又具高效率的目的,进而使本发明具有技术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所需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利用一远红外线网层及一第一电导线附加于原有的进气系统,让金属材质的远红外线网层通过该第一电导线与一电源装置做连接,产生磁场以加强远红外线网层的活化效能,而能让使用者在不更改原有进气系统的设计下,简单地即能附加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达到低成本、安装方便又具高效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上述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燃料改善装置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11:第一远红外线网层 13:第二远红外线网层
15:空气过滤层 17:砂轮
19:第一电导线 21:过滤装置
23:上盖 25:空气输入管路
31:电源装置 33:正极端
35:负极端 100:进气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阅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是额外至少利用一远红外线网层以及一第一电导线附加于原有的进气系统,增加空气与燃油的混合以增进燃烧效率,以下实施方式皆以车用的引擎进气系统来做说明,应注意的是,任何其它用于输入空气至燃烧室的进气系统皆可使用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是附加于一进气系统100中,使该进气系统100包含一过滤装置21、一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一空气过滤层15。该过滤装置21包含一上盖23及一空气输入管路25,该空气输入管路25用以将活化后的新鲜空气输送至引擎室内以供燃油燃烧用。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是由具有远红外线能量的金属,如:铁、铝或金属氧化物……等金属材料经过高温处理所制成,其可以放射出远红外线波长以活化空气分子。该空气过滤层15是用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让输入引擎室的空气更纯净。
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主要是利用一第一电导线19连接一电源装置31及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该第一电导线19可连接该电源装置31的一正极端33或一负极端35,而让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具有一磁场以大幅强化远红外线的活化能量。该第一电导线19可传导直流电、交流电、12V或更高的电压至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上,该电源装置31可为一电瓶或其他可供应电源的装置,用以供应直流电、交流电、12V或更高的电压。此外,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与该空气过滤层15较佳为不接触。
然后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差异在于更加入一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至该进气系统100中。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该空气过滤层15与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的配置顺序可任意配置,然而在本第二实施例中,较佳为该空气过滤层15配置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之间(如图2所示)。其中,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空气过滤层15较佳为不接触。而该第一电导线19是依序连接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该第一电导线19亦可连接该电源装置31的一正极端33或一负极端35。
然后请再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更加入一砂轮17至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之上,更增加磁场的产生效果。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该空气过滤层15与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的配置顺序亦可以任意配置,然而在本第三实施例中,较佳为该空气过滤层15配置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之间(如图3所示)。其中,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与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空气过滤层15较佳为不接触。而该第一电导线19是依序连接该第一远红外线网层11及该砂轮17。该第一电导线19亦可连接该电源装置31的一正极端33或一负极端35。
然后请再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更加入一第二电导线19a。利用该第二电导线19a将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与该电源装置31连接,或是将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与该砂轮17连接,且该第一与第二电导线可分别连接该电源装置31的正负两端。图4中是以该第二电导线19a连接该砂轮17为例,该第二电导线19a的另一端是连接该电源装置31的负极端35。当无该砂轮17时则该第二电导线19a连接该第二远红外线网层13与该电源装置31(图未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额外利用一远红外线网层及一第一电导线附加于原有的进气系统,让金属材质的远红外线网层通过该电导线与一电源装置做连接,产生磁场以加强远红外线网层的活化效能。以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来说,在未接上电源装置前,经过测试,与未装设任何空气活化辅助装置的车辆相比较,能增加约10%的燃油效率。然而,将远红外线网层接上电源装置后,与未装设任何空气活化辅助装置的车辆相比较,更能增加将近30%的燃油效率。因此,本发明能让使用者在不更改原有进气系统的设计下,简单地即能附加本发明的空气活化辅助装置,而可达到低成本、安装方便及高燃油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