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动力传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包括两个离合器、换档同步器、换档控制系统、电控系统TCU及六档位变速器,该两个离合器分别固定在两个输入轴上,变速器的奇、偶档位的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驱动连接,两个离合器交替传递工作动力而实现档位之间的切换。但是,由于该变速机构的两个离合器分别固定在两个输入轴上,其中一个输入轴是管状的并套在另一个输入轴,该另一个输入轴将其齿轮布到管状轴的端部之外,这种布置使变速机构的轴向长度较长。由于小型汽车的长度比一般的汽车长度要小,从而用于安装变速器的空间也较小,使得现有技术中具有较长的轴向长度的双离合变速器不易安装在小型车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长度较短的双离合变速器,以使变速器可以方便的安装在小型车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
所述中间级包括第一副轴、第二副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副轴与所述第二副轴分别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固定连接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副轴和所述第二副轴分别设有偶数档齿轮副或奇数档齿轮副传动装置;
所述输入级包括一个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结合的方式驱动述所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另外,所述输入轴还可以通过啮合齿轮和行星齿轮机构结合的方式驱动述所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设有一个输入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驱动两个离合器,进而驱动与分别与两个离合器固定连接的平行设置的两个副轴。相对于现有的变速器采用分别固定在两个输入轴上,其中第一输入轴是管状的并套在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二输入轴将其齿轮布到管状轴的端部之外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变速器因为将两个副轴平行设置,从而减少了变速机构的轴向长度,也就减少了变速器的整体体积,进而方便了变速器在小型车上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于小型车上双离合变速器,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
所述中间级包括第一副轴1、第二副轴2、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所述第一副轴1与所述第二副轴2分别与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固定连接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副轴1和所述第二副轴2分别设有偶数档齿轮副或奇数档齿轮副传动装置;
所述输入级包括一个输入轴5;所述输入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6驱动述所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
在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中,两个离合器分别固定在两个输入轴上,其中第一输入轴是管状的并套在第二输入轴上。由于管状的第一输入轴将第二输入轴的前段套入在第一输入轴之中,所以,第二输入轴则必须将其齿轮副设置到管状的第一输入轴的端部之外。这种布置需要较长的第二输入轴的轴向长度,从而也就增加了变速机构的整体的轴向长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有一个长度很短的所述输入轴5,所述输入轴5通过所述行星齿轮机构6驱动两个离合器,即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与所述第一离合器3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副轴1和与第二离合器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副轴2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副轴1和所述第二副轴2分别设有偶数档齿轮副或奇数档齿轮副传动装置,最后通过中间轴或差速器输出动力。
上述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还可以通过啮合齿轮和行星齿轮机构结合的方式驱动述所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设置一个输入轴和两个副轴,两个副轴平行设置,并通过分别设在两个副轴上的离合器对两个副轴加以驱动的方案。相对于现有的变速器采用分别固定在两个输入轴上,其中第一输入轴是管状的并套在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二输入轴将其齿轮布到管状轴的端部之外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变速器因为将两个副轴平行设置,使得变速器的整体长度有效的减少。进而减小了安装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所需要的空间,达到了可以方便的将本发明实施例中双离合变速器方便的安装在小型车中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