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式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换出光效果的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灯具需要具有不同的出光效果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包括泛光和聚光功能。现有的灯具的泛光和聚光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在灯具内安装两个光源,通过控制开关来选择光源的工作状态:一个作为聚光光源,另一个作为泛光光源。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增加了一个光源的成本;而且光源的安装位置不好协调,结构不合理。
第二种是采用单个光源,配合两个串联的反光器,通过中间的小反光器前后的移动,达到聚光和泛光的效果。然而这种结构的灯具的缺点是:结构稳定性差,很难找到焦点,而且会造成两个反光器相互影响,照成光斑很难保证完整。
第三种是灯具的前端透光组件采用透镜组,通过调节透镜组来实现出光效果的调整,这种虽然光照均匀,但对光效影响很大、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灯具的出光效果调节结构稳定性差、成本高等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成本低、可变换出光效果的灯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变换式灯具,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位于所述灯具主体前端的透明组件,在所述透明组件的内侧、所述灯具主体的前端设有反光器组件;在所述反光器组件与所述透明组件之间设有与所述灯具主体导电连接的光源;
所述灯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具主体与所述透明组件之间的变换装置;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变换装置上,并且所述变换装置带动所述光源指向或背向所述反光器组件。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变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组件和反光器组件之间的旋转杆、设置在所述灯具主体上的调节杆、以及带动所述旋转杆和调节杆同步转动的传动结构;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旋转杆上并随所述旋转杆转动。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变换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灯具主体内的支撑杆;所述旋转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并延伸至所述灯具主体的中间位置,而所述调节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并延伸出所述灯具主体。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调节杆的外端还设有便于操作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旋钮。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灯具主体的侧壁设有供所述调节杆穿出的开孔;所述调节杆的径向外壁设有卡柱,所述开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柱配合的卡槽。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传动结构为套接在所述旋转杆和调节杆上、带动所述旋转杆和调节杆同步转动的传动绳索。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调节杆、旋转杆和传动绳索的接触表面为粗糙表面。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传动结构为链条齿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杆和旋转杆上的链轮、以及跨设在所述链轮上的链条。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传动结构为齿轮啮合传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杆和旋转杆上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中,所述传动结构为同步皮带传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杆和旋转杆上的皮带轮、以及连接所述皮带轮的同步皮带。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整变换装置,来带动光源翻转,指向或背向反光器组件,仅仅适用单个光源即可实现对出光效果的调整(如实现聚光、泛光调整),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稳定地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变换装置的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变换装置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可变换式灯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可变换式灯具为便携的手电筒;当然,可变换式灯具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灯具,例如探照灯、头灯、矿灯等等。本实施例的灯具具有聚光、泛光两种出光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可变换式灯具包括透明组件100、灯具主体200、以及设在灯具主体200和透明组件100之间的变换装置300。在透明组件100的内侧,灯具主体200的前端设有反光器组件210,并且在反光器组件210和透明组件100之间设有光源310。在本实施例中,该光源310为LED,通过导线或其他方式与灯具主体200导电连接。该光源310安装在变换装置300上,通过操作变换装置300来带动光源310翻转,使得光源310要么指向设置在灯具主体200前端的反光器组件210,光线再通过反光器组件210照出,形成聚光的出光效果;要么背向反光器组件210,直接通过透明组件100射出,形成泛光效果;从而实现灯具的聚光或泛光两种照射模式。
如图2、图3所示,该变换装置300包括支撑杆320、旋转杆330、调节杆350以及传动结构。该支撑杆320可以通过连接杆360固定在灯具主体200的内侧,作为一个安装平台。旋转杆330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320的上端,并且指向灯具主体200的中间位置。而调节杆350则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320的下端,并延伸出灯具主体200,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调节杆350。旋转杆330、调节杆350与支撑杆320的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轴承、通孔等各种方式实现。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操作调节杆350,在调节杆350伸出灯具主体200的一端设有调节旋钮370,使用者可以直接转动调节旋钮370来旋转调节杆350,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在调节杆350的径向外壁上设有一与该调节杆350相垂直的卡柱380。对应的,在灯具主体200的侧壁上设置的供调节杆350穿出的开孔220的内壁,设有与卡柱380配合的卡槽(图未示)。从而防止调节杆350过度的转动,而保证了光源310的工作状态。例如,卡槽为两个,并成180度布置,转动调节杆350时,卡柱380可分别卡入到卡槽内,可以确保调节杆350只能进行顺或逆时针180°范围内旋转,从而可以确保光源310始终是要么选择聚光照射,要么选择泛光照射。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结构为传动绳索340。并且调节杆350、支撑杆320和旋转杆330之间形成“之”字形结构,该传动绳索340套接在旋转杆330和调节杆350上,并带动旋转杆330和调节杆350可同步相对于支撑杆320转动。当旋转调节杆350时,由调节杆350带动传动绳索340转动,带动旋转杆330转动,进而改变设在旋转杆330上的光源310的光线射出方向,使得光源310的出光方向指向反光器组件210或者背向发射器组件,实现聚光或泛光照射两种模式。
为了增加摩擦力,调节杆350、旋转杆330和传动绳索340的表面均做成粗糙表面,增加传动绳索340与调节杆350和旋转杆330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避免调节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从而有利于传动调节。
可以理解的,传动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例如采用链条齿动结构,在调节杆和旋转杆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链轮,并且在两个链轮之间跨设链条。在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上的链轮带动链条转动,再由链条带动旋转杆上的链轮转动,实现调节杆带动旋转杆转动,实现旋转杆上的光源的出光方向的调整。
传动结构还可以采用齿轮啮合传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调节杆和旋转杆上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组。在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上的齿轮带动齿轮组转动,再由齿轮组带动旋转杆上的齿轮转动,实现调节杆带动旋转杆转动,实现旋转杆上的光源的出光方向的调整。当然,也可以由调节杆上的齿轮直接与旋转杆上的齿轮啮合,从而直接由调节杆带动旋转杆转动。
传动结构还可以采用同步皮带传动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调节杆和旋转杆上的皮带轮、以及连接皮带轮的同步皮带。在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上的皮带轮转动带动同步皮带转动,再由同步皮带带动旋转杆上的皮带轮转动,实现调节杆带动旋转杆转动,实现旋转杆上的光源的出光方向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