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97415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301118.X

申请日:

2010.02.03

公开号:

CN101737591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6L 59/12公开日:2010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59/12申请日:20100203|||公开

IPC分类号:

F16L59/12

主分类号:

F16L59/12

申请人: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孙银娟; 张志浩; 杨世海; 王文武; 郭亚红; 徐东; 董艳国; 孙芳萍

地址: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151号长庆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61108

代理人:

鲍燕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增压(接转)站设备,特别是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适用于介质温度低于400℃,保温层要求具有阻燃性的橇装化设备,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至少包括保温设备主体、外保护层和保温层,其特征是:保温设备主体分为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动保温主体外有两块外保护层连接构成,在两块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保温层内为动保温主体;静保温主体外有单体外保护层,在单体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它提供了一种施工简便、安全可靠、外观美观、结实耐用,适合密集度高的设备和管线的保温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至少包括保温设备主体、外保护层(1)和保温层(2),其特征是:保温设备主体分为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动保温主体外有两块外保护层(1)连接构成,在两块外保护层(1)之间有保温层(2),保温层(2)内为动保温主体;静保温主体外有单体外保护层(1),在单体外保护层(1)之间有保温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块外保护层(1)是两个半方型空腔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块外保护层(1)是两个半弧空腔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单体外保护层(1)为圆筒式保温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单体外保护层(1)为虾米腰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层(2)为阻燃型防水复合硅酸盐板,复合硅酸盐板的厚度为30~50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护层(2)是指厚度为0.5mm的亚光不锈钢铁皮。

说明书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增压(接转)站设备,特别是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适用于介质温度低于400℃,保温层要求具有阻燃性的橇装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油田超低渗透储量开发的快速推进,为了简化工艺流程、简化操作、降低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满足超低渗透储量开发需要,增压(接转)站使用的设备已开始向集成化、一体化的混输工艺转变。然而,随着集成化、橇装化设备的产生,设备及其外附件地密集度越来越高,这对保温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安全可靠、外观美观、结实耐用,适合密集度高的设备和管线的保温的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至少包括保温设备主体、外保护层和保温层,其特征是:保温设备主体分为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动保温主体外有两块外保护层连接构成,在两块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保温层内为动保温主体;静保温主体外有单体外保护层,在单体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

    所述的两块外保护层是两个半方型空腔体。

    所述的两块外保护层是两个半弧空腔体。

    所述的单体外保护层为圆筒式保温结构。

    所述的单体外保护层为虾米腰结构。

    所述的保温层为阻燃型防水复合硅酸盐板(毡),复合硅酸盐板(毡)的厚度取30~50mm。

    所述的保护层是指厚度为0.5mm的亚光不锈钢铁皮。

    本发明的特点是:将橇装化设备需保温的主体、动静设备、阀门、管线、仪表设施等,根据检修与否、流程相似与否,以及密集度高低等特征,将整个橇装化设备主要分成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动模块,是指保温层需要拆卸的部分,静模块是指保温层固定的部分。本发明施工方便快捷,可提前预制、批量生产,外表美观,结实耐压,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晒和耐腐蚀的作用。适合于橇装设备的保温,可满足冬夏季不同的保温需求,可广泛适用于介质温度低于400℃的橇装化设备和高密集度管线及阀门等异形件的保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2半弧式保温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直管段保温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弯头处保温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保护层;2、保温层;3、自攻螺钉;4、阀门密封垫;5、阀体;6、管道;7、防腐层;8、镀锌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至少包括保温设备主体、外保护层1和保温层2,保温设备主体分为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

    如图1结合图2所示:体积较小的阀门或其它异形件称为动保温主体,动保温主体外有两块外保护层1连接构成,采用方箱式保温结构。在两块外保护层1之间有保温层2,保温层2内为动保温主体如阀门或其它异形件。用自攻螺钉3将两半填塞有保温层2的保温壳固定于阀体或其它异形件上。阀门外沿部分的管道6为静保温主体,静保温主体外有单体外保护层1,在单体外保护层1之间有保温层2。方箱式保温结构根据部件尺寸预制成两半能够互相搭接的方箱壳并开孔;其次,将软质的保温层2填塞于方箱壳内并预留部件的大体空位。而对于阀体5的阀门密封垫4要放在方箱式保温结构的外侧。外保护层1外层要有防腐层7。

    如图2结合图1所示,对于动模块中体积较大的阀门或其它异形件,采用半弧式保温结构。首先,根据部件尺寸用外保护层1预制成两半能够互相搭接的半弧壳并开孔;其次,将软质的保温层2填塞于半弧壳内并预留部件的大体空位;第三,用自攻螺钉3将两半填塞保温壳固定于阀体或其它异形件上。

    如图3所示,对于静模块中的直管段等,采用圆筒式保温结构。首先,将保温层2用镀锌铁丝8捆扎于直管段上;其次,用自攻螺钉3固定卷成筒形状的外保护层1于保温层2上。对于大小头,结构与此类似,保护层1卷成喇叭口形。

    如图4所示,对于静模块中的弯头,采用虾米腰结构。首先,将保温层2用镀锌铁丝8捆扎于弯头上;其次,用自攻螺钉3固定外保护层1于保温层2上。

    本发明填塞的保温层2结构中,保温层2采用30~50mm厚的阻燃型防水复合硅酸盐板(毡);外保护层1采用0.5mm厚的亚光不锈钢铁皮,外保护层1的搭接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5mm。另外,在全部的保温施工结束后,需对所有的保护层接缝处进行防水密封处理,例如,涂覆防水密封胶。对于动模块检修后,需及时安装保温块或保温盒,安装后对接缝处仍需做密封处理。

    所有部件在保温施工前均应做除锈和防腐处理,对于介质温度低于100℃的橇装化设备防腐层7采用环氧富锌涂料底漆二道,漆膜厚度不小于80μm;对于温度介于100~400℃的橇装化设备防腐层7采用有机硅耐高温涂料底漆二道,漆膜厚度不小于80μm。橇装化设备主要分三个模块:设备动模块、设备静模块和设备主体模块。此处的设备动模块是指在设备检修或维修时,需要经常拆卸的部位,如:阀门、法兰连接、泵体(夏季温度高时不需保温)等异形件;此处的设备静模块是指不需要检修或维修的部位,如直管段、三通、弯头、大小头等;此处的设备主体模块是指除取所有阀门、管线以及其它所有管件后的设备主体部分,如橇装增压集成装置中的设备主体是圆筒形。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增压(接转)站设备,特别是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适用于介质温度低于400,保温层要求具有阻燃性的橇装化设备,模块化组合式保温方法,至少包括保温设备主体、外保护层和保温层,其特征是:保温设备主体分为动保温主体和静保温主体,动保温主体外有两块外保护层连接构成,在两块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保温层内为动保温主体;静保温主体外有单体外保护层,在单体外保护层之间有保温层。它提供了一种施工简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