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下部出风口的柜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涉及空调地出风口。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调的出风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由一个出风口变成两个甚至几个出风口,但是其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柜式空调出风口的位置都处在其上半身,气流基本集中在上部,无法解决冬天制热时暖气流经由脚部上升使人体更加舒适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冬天制热的问题点,在柜式空调的下半部分,特别是靠近空调底座贴近地面的位置增加了出风口,以便在冬天制热时,提供热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下部出风口的柜式空调,改善传统的出风方式,在冬天制热时,可以由空调下侧吹出热风,来提高人体取暖的舒适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柜式空调,其下部设有出风口,内部设有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设于蒸发器前将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引流至下部出风口出风。
进一步,该引流装置包括出风框、引流腔体、引流风道,出风框设置于蒸发器前面固定于室内机单元箱壳壳体上,与引流腔体相连通,引流腔体置于出风框前面,且与引流风道相连,引流风道延伸至出风口。
该蒸发器固定于室内机单元箱壳壳体上,下部由排水槽和风道支撑。
该出风框还固定于蒸发器下部的排水管或风道上。
该引流腔体包括引流腔体上盖、引流腔体下盖,引流腔体下盖固定于室内机单元箱壳的壳体上,引流腔体上盖固定于引流腔体下盖上形成引流腔体。
该引流腔体内还设有引风叶片、贯流风叶,引风叶片通过限位盖固定于引流腔体内,其下部为贯流风叶,引风叶片、贯流风叶上分别设有控制其转动的引风叶片电机及贯流风叶电机。
该引流风道出口处设有格栅。
该固定方式为卡钩或者螺钉。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的柜式空调在近地面处设有出风口,使得气流可以从下面吹出进而往上走,尤其在冬天制热时,可以从人体的脚部开始供热,进一步热量上传,满足人体取暖由脚部上传更为保暖的规律,且使用者也可得到更舒适的享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柜式空调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柜式空调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柜式空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柜式空调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引风叶片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引风叶片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引风叶片处于关闭状态的柜式空调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引风叶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引风叶片处于打开状态的柜式空调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引风叶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主要是在传统空调基础上,增加一个下侧出风口,从而在冬天空调制热时,达到从近地面供热的目的。本发明的蒸发器3固定于室内机单元箱壳14壳体上,下部由排水槽和风道支撑,通过螺钉锁附在箱壳14壳体上,其前面设有出风框4,出风框4通过卡钩和螺钉锁附在室内机单元壳体上,同时为了锁附牢靠也可以通过螺钉锁附在用于在下方支撑蒸发器3的排水槽或风道上。蒸发器3的下方前面设有引流腔体,引流腔体在出风框4的前方,即出风框4在引流腔体和蒸发器3的中间。引流腔体包括引流腔体上盖5、引流腔体下盖6,引流腔体下盖6通过卡钩或者螺钉等锁附在室内机单元箱壳14的壳体上,引流腔体上盖5通过螺钉锁附于引流腔体下盖6上形成引流腔体。引风叶片13、贯流风叶8安装于引流腔体内部,引风叶片13通过限位盖7固定,引风叶片13下部为贯流风叶8,引风叶片13及贯流风叶8上分别安装有引风叶片电机9及贯流风叶电机10。引风叶片13由电机9控制旋转,进而打开使得空气流经。由引流腔体上盖5和引流腔体下盖6组成的引流腔体与引流风道11相连,通过贯流风叶8将热风灌入引流风道11内,再经位于风道出口处的格栅12流出。
本发明主要是从空调上部引出一部分经过蒸发器3换热过后的热空气,经过出风框4、打开的引风叶片13,通过贯流风叶8强制引流后流经引流风道11,最后经过风道出口格栅12流入室内空间。
引风叶片13在制热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引风叶片电机9,使得引风叶片13打开,使上部经过蒸发换热后的空气流入引流腔体上盖5和引流腔体下盖6内部空间,其余情况可根据需要设置其开闭。贯流风叶8在引风叶片13打开时,由控制电路控制贯流风叶电机10驱使贯流风叶8转动,从而将空气送入引流风道11,进而经由风道出口格栅12流出。
空调内机风叶1和空调内机风道2采用的为传统空调都使用的引风部件。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