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9656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04752.4

申请日:

2010.01.18

公开号:

CN101749608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8/00申请日:20100118|||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19/00; F21V23/00; F21V23/06;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F21S8/00

申请人: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冬明

地址: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中路3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灯管、背板、逆变器及灯座。所述灯座设置在背板上,用以连接灯管和逆变器,所述灯座具有铰接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和第二金属片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该第一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和该第二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其中该第一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二夹持部的收缩,或者该第二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一夹持部的收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管、背板、逆变器及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在该背板上,用以连接该灯管和该逆变器,所述灯座具有铰接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和第二金属片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该第一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和该第二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其中该第一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二夹持部的收缩,或者该第二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一夹持部的收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开口弹片,用以扩张该第一夹持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限位片,用以限制该第二夹持部收缩幅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其中该外壳的外部具有定位片和定位柱,用以将该灯座固定于所述背板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固定轴相互铰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的电极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置于第一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一夹持部扩张。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的连接部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置于第二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二夹持部扩张。

说明书

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光源的位置将液晶显示器(LCD)装置的背光组件分类为直接照明式背光组件或者边缘照明式背光组件。传统的背光组件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作为光源。具有CCFL的直接照明式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将灯管固定在背板上的灯座。
为了将灯管容易地固定至背板,已经研制出在背板上设置灯座从而将灯管的电极部分固定至灯座。传统的灯座包括壳体和导电部件。导电部件将逆变器与灯的电极电性连接。在灯座的组装过程中,将导电部件插入形成在灯座壳体中的孔内,将灯管和逆变器的电极插入至导电部件的两个端子。请参见图1A-1B,图1A和1B分别是现有的一种灯座的俯视立体示意图和仰视立体示意图。如图所式,灯座120固定于背板100上,其一端位于背板100放置灯管110的一面,灯管110具有电极引出端111,灯座120的夹持部121夹持该电极111。灯座120的另一端位于背板100放置逆变器130的一面,逆变器130具有多个电极插头131,该电极插头131为片状结构,灯座120的接口122可插入该多个电极插头131。该夹持部121和结构122共同形成该灯座120的导电部件。
但是传统的导电部件,是由两金属弹片夹持而成,很有可能在生产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因而导致夹持灯管电极的时候产生松动或空隙等状况,从而引起打火烧毁该灯座。另一方面,现有的逆变器的连接端通常都是片状结构,与灯座的接触面积较少,在插拔的过程中,也容易引起接触不良或者打火等状况,毁坏灯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灯管、背板、逆变器及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设置在背板上,用以连接灯管和逆变器,所述灯座具有铰接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和第二金属片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该第一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和该第二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其中该第一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二夹持部的收缩,或者该第二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一夹持部的收缩。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开口弹片,用以扩张该第一夹持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限位片,用以限制该第二夹持部收缩幅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用以容置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该外壳的外部具有定位片和定位柱,用以将该灯座固定于所述背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固定轴相互铰接。作为更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中部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中部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管的电极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置于第一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一夹持部扩张。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逆变器的连接部具有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插置于第二夹持部中,并引起该第二夹持部扩张。
本发明的好处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互紧关系,增强了夹持灯管电极的强度,第二夹持部与逆变器的连接面积也较现有技术增大,减少接触不良状况。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1B所示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灯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灯座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灯管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逆变器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2中的灯座在工作状态时的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附图理解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含一种具有互紧结构的灯座,可以使得灯管和逆变器同时接入该灯座时,使得灯座两端对灯管和逆变器的夹持更加牢固,并且在该灯管和逆变器的电极接头上设置金属套环,增大了夹持面积,有效避免了因插拔或松动产生的打火现象,增加了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灯座的立体示意图。该灯座20具有外壳200、第一金属片211和第二金属片212。第一金属片211具有类“弓”字状结构,第二金属片212具有反“弓”字状结构,该第一金属片211和第二金属片212设置于该外壳200中,它们两者的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210,另外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第一金属片211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二金属片212的第一连接片231;所述第二金属片212的中部设有指向所述第一金属片211的第二连接片232;所述第一连接片23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32通过固定轴203相互铰接。外壳200中间设有定位片201,其上设有定位柱202,通过与背板上的定位孔配合,可以将该灯座20固定到背板上。固定轴203对应该定位片201位置设置在外壳200内侧。
请一并参考图3,图3所示为图2中灯座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第一夹持部210靠近开口的地方还设有开口弹片213至215,如图3中两个开口弹片214、215分别成“v”字形,用以使该第一夹持部210具有外扩的趋势,其可以分别从第一金属片211和第二金属片212上冲压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将该两弹片固定至该第一金属片211和第二金属片212上。在该第二夹持部220上还设有限位片223,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金属片211(或第二金属片212),另一端可活动地抵住第二金属片212(或第一金属片211)上,以此限制该第二夹持部220收缩幅度。在该外壳200的内侧,还设有两个定位块205,该两个定位块205抵住第一金属片211和第二金属片212的中部,并配合第一连接片231、第二连接片232,使得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以第一金属片211或第二金属片212的中部为活动支点。当该第一夹持部210外扩时,通过第一连接片231、第二连接片232传递至第二夹持部220并使其收缩;当该当该第二夹持部220外扩时,通过第一连接片231、第二连接片232传递至第一夹持部210并使其收缩,以此实现互紧的目的。
请再参考图4和图5,图4和图5分别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灯管以及逆变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灯管300的一端具有电极引出端301,在该电极301的外围设有金属套环310,该金属套环310与该电极301保持电性接触。逆变器400具有多个连接部,其上具有导电功能的电极端401,在该电极端401的外围设有金属套环410,该金属套环410与该电极401保持电性接触。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图示中,金属套环310和金属套环410分别为圆环和半圆环,但于实际应用中,该套坏同样可以为方形套环、三角形套环等等,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参考图6,图6为图2中的灯座20在接入灯管和逆变器后的受力示意图。在本发明中,灯管的金属套环310穿插于第一夹持部210中,逆变器的金属套环410穿插于第二夹持部220中,但于实际应用中可调换该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的位置,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通常该灯管金属套环310和逆变器套环410的体积稍大于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的夹持空间。图中以实体箭头代表灯管金属套环310对该灯座的影响,空心箭头代表逆变器金属套环410对该灯座的影响。
当该灯管金属套环310插入第一夹持空间210后,使得该第一夹持部210具有外扩的趋势,但在连接片230和定位块205的限制下,两金属片以中部为支点,使得第二夹持部220具有收缩的趋势,因而对第二夹持部220中的逆变器金属套环410起到夹紧的作用。同样的原理,逆变器金属套环410插入第二夹持部220后,使得该第一夹持部210收缩,起到夹紧灯管金属套环310的目的。以此实现了该灯座对灯管和逆变器等牢固的夹持。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新的灯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管和逆变器固定不牢的问题,同时通过在灯管和逆变器的连接端设置金属套环,增加了与灯座的接触面积,避免在插拔过程中产生打火等不良现象,延长了该种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直下式背光模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直下式背光模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直下式背光模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下式背光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下式背光模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灯管、背板、逆变器及灯座。所述灯座设置在背板上,用以连接灯管和逆变器,所述灯座具有铰接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第一金属片的一端和第二金属片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该第一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和该第二金属片的另外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其中该第一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二夹持部的收缩,或者该第二夹持部的扩张引起该第一夹持部的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