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网络翻译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种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在多元化的社会,语言上的交流以及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发展出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系统,方便使用者可以查询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解释。
现有的翻译系统,一般而言为使用者输入待查询的字词,在翻译系统所设定的翻译词库中比对使用者输入的待查询字词,当比对出待查询字词时,获得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解释并显示给使用者。藉此获得待查询字词的翻译解释。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翻译系统也实现了网络应用。现有的网络翻译系统,一般而言为使用者在客户端输入待查询的字词,客户端将待查询的字词传送至服务端,并在服务端网络翻译系统所设定的翻译词库中比对使用者输入的待查询字词,当比对出待查询字词时,获得不同语系之间的翻译解释,再通过服务端传回给客户端,在客户端显示待查询字词以及与待查询字词不同语系之间的翻译解释,藉此获得待查询字词的翻译解释。这种网络翻译查询方法,客户端并不存在翻译词库,因此具有节省了储存空间的优点。
但对于现有的应用于网络的网络翻译系统而言,当想要查询待查询字词对应更多语种的翻译解释时,则需要重复执行上述的流程,才能取得其他语种的翻译解释,这种查询方式无形之中造成服务端的负载过重及网络流量过大。
综上所述,可知先前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现有网络翻译系统多语种翻译需多次查询而造成的服务端高负载以及高流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现有网络翻译系统多语种翻译需多次查询而造成的服务端高负载以及高流量的问题,本发明遂揭露一种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及其方法,其中:
本发明所揭露的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其包括:服务端以及客户端,其中服务端还包括:服务接收模块、查询模块、至少一词库、索引对照模块以及服务传送模块;客户端还包括:客户接收模块、连线模块、标记模块、选定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其中,服务端中的服务接收模块用以接收查询字词;查询模块,依据查询字词自至少一词库其中之一中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及第一索引值,及依据至少一第二索引值分别自与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词库中查询出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索引对照模块,依照第一索引值比对索引对照表找出至少一第二索引值;服务传送模块,传送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
其中,客户端中的客户接收模块用以接收查询字词或标签参数;连线模块,用以连线至服务端,并传送查询字词至服务端,并自服务端接收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标记模块,将第一翻译解释标记为第一标签,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分别标记为至少一第二标签;选定模块,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第一标签或第二标签其中之一;显示模块,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的第一标签或第二标签其中之一显示第一翻译解释或第二翻译解释其中之一。
本发明所揭露的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客户端接收查询字词;接着,客户端连线至服务端,并传送查询字词至服务端;接着,服务端接收查询字词,并依据查询字词自至少一词库其中之一中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及第一索引值;接着,依照第一索引值比对索引对照表找出至少一第二索引值;接着,依据第二索引值分别自与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词库中查询出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接着,服务端传送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至客户端;接着,客户端将第一翻译解释标记为第一标签,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分别标记为至少一第二标签;接着,客户端接收标签参数;接着,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第一标签或第二标签其中之一;最后,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的第一标签或第二标签其中之一显示第一翻译解释或第二翻译解释其中之一。
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与方法如上,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于至少一词库其中之一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时,同时查询出第一索引值,并自索引对照表中比对与第一索引值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索引值,再通过至少一第二索引值,于至少一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词库查询出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并将查询出的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传送回客户端,客户端则通过赋予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不同的标签,客户端通过选择不同的标签以显示第一翻译解释或第二翻译解释其中之一,藉以达到一次查询获得多语解释的技术功效。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降低服务端负载及流量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网络翻译查询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索引对照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网络翻译显示结果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网络翻译切换显示结果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系统包括:服务端10以及客户端20,其中服务端10还包括:服务接收模块11、查询模块12、至少一词库13、索引对照模块14以及服务传送模块15;客户端20还包括:客户接收模块21、连线模块22、标记模块23、选定模块24以及显示模块25。
客户端20首先通过客户接收模块21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查询字词,并将所接收到的查询字词传送至连线模块22,连线模块22会连线至服务端10并传送查询字词至服务端20。
服务端10会通过服务接收模块11接收客户端20传送地查询字词,并将所接收到的查询字词传送至查询模块12。
在服务端10中包括至少一词库13,每一个词库13即为一种原始语言对应其他种语言的关系,可以预先将相同种类的原始语言的词库13进行排序,并且预设其中之一的词库13为预设词库,举例而言,假设有汉英词库、汉日词库以及英汉词库三个词库,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所对应的原始语言即为汉语,而英汉词库所对应的原始语言即为英语,因此,可以将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进行排序,并且设定汉英词库为预设的词库,建立这些词库13的顺序以及预设的词库13可以方便进行翻译查询。
接着,查询模块12接收到查询字词,便依照查询字词的原始语言,自与原始语言相对应的预设词库13中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及第一索引值,第一翻译解释即对应第一语言。
所对应的原始语言,使用者于网络翻译系统中进行原始语言的查询,可以自行选择原始语言以及目标语言,即可以得到查询字词的原始语言;或是,依照查询字词的万国码编码(Unicode)对应的区段,即可以判断出查询字词的原始语言,以上仅为提出两种方式来选择或是判断查询字词所对应的原始语言,但并不以此为限。
举例来说,假设查询模块12接收的查询字词为“control”,使用者于网络翻译系统可自行选择查询字词所对应的原始语言为英语,假设系统以英语为原始语言所对应的预设词库假设为英汉词库,查询模块12则会自英汉词库中,查询出查询字词“control”的第一翻译解释为“控制;支配;管理...”,以及第一索引值为“528”。
接着,查询模块12会将查询出的第一索引值传送至索引对照模块14,索引对照模块14依照第一索引值比对索引对照表找出至少一第二索引值。
索引对照表为预处理的程序,即在将相同原始语言的词库13排序后,将词库13中每一个相同意思的字词索引值,以列表方式呈现,并且以相同原始语言排序后的词库13的顺序生成索引对照表,建立词库13及第一索引值以及第二索引值的对照关系,第一索引值以及第二索引值的对照关系决定于相同原始语言词库13的数目,因此第一索引值以及第二索引值对照关系可以为一对多对应关系,或是一对一对应关系,因此,索引对照模块14找到索引对照表中的第一索引值后,即可以根据对照表找出其他所有的第二索引值。
索引对照模块14找出至少一第二索引值后,会将所找出的至少一第二索引值返回给查询模块12,查询模块12则会依据第二索引值分别自与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词库13中查询出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所找出的第二翻译解释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二语言。
通过上述查询模块12以及索引对照模块14,可以自服务端20中查询出与查询字词相对应的所有语言的翻译解释,接着,服务传送模块15会将查询模块12所查询出的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传送客户端20。
客户端20通过客户连线模块22接收服务端20所传送的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并将接收到的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传送至标记模块23。
标记模块23则会将第一翻译解释标记为第一标签,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分别标记为至少一第二标签,接着,选定模块24会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第一标签,或是第二标签其中之一。其中,第一标签以及至少一第二标签可以代表语言的种类,例如:中文、英文、日文等,每一种语言即为一种标签。
具体而言,假设客户接收模块21接收到标签参数为“第一标签参数”时,选定模块24则会依据“第一标签参数”选定标记模块23所标记的第一标签,当客户接收模块21尚未接收到标签参数时,选定模块24则会以预设标签参数进行标签的选定,而预设标签参数通常即为“第一标签参数”,因此,选定模块24将会选定第一标签。
当选定模块24依据标签参数选定的第一标签或第二标签其中之一后,显示模块25则会根据选定模块24选定的一标签或是第二标签其中之一,显示第一翻译解释或第二翻译解释其中之一,以达到翻译功效。
客户端20可以发出词库排序信息至服务端10,服务端10则通过服务接收模块11接收词库排序信息,并且服务端10还包括排序模块15以及更新模块16,接收到词库排序信息时,会分别传送至排序模块15以及更新模块16,排序模块15则会依据词库排序信息调整服务端10中词库13的排列顺序,更新模块16则会依据词库排序信息更新索引对照表的词库顺序,藉此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端20对于翻译查询排序的需求,以达到用户化翻译查询及显示的功效。
接着,以一个实施例来解说本发明的运作方式及流程,并请参照图2、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
图2为本发明一次查询获得多语翻译解释的网络翻译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网络翻译查询界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索引对照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网络翻译显示结果界面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发明网络翻译切换显示结果界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客户端20首先于输入区域31中,输入查询字词为“控制”,并通过客户接收模块21接收输入的查询字词“控制”(步骤110),并将所接收到的查询字词“控制”传送至连线模块22,连线模块22会连线至服务端10并传送查询字词“控制”至服务端10(步骤120)。
服务端10会通过服务接收模块11接收客户端20传送的查询字词“控制”并将所接收到的查询字词“控制”传送至查询模块12。
本实施例中是以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为说明,依照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以汉英词库做为预设的词库。接着,在建立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的顺序以及预设的词库为汉英词库后,查询模块12接收到查询字词“控制”,所对应的原始语言即为汉语,因此,则可以依照查询字词“控制”的原始语言为汉语,自与汉语相对应的汉英词库(预设词库)中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为“to control;to bridle...”及第一索引值为“1287”(步骤130),第一翻译解释即对应第一语言为英语。
如图4所示,接着,查询模块12会将查询出的第一索引值“1287”传送至索引对照模块14,预设的索引对照表32会依据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的顺序建立,如图4所示,在汉英词库中的第一索引值“1287”,依照汉英词库以及汉日词库的顺序,即可以比对出汉日词库的第二索引值为“934”,则索引对照模块14则会依照第一索引值“1287”比对索引对照表32找出第二索引值为“934”(步骤140)。
索引对照模块14找出第二索引值“934”后,会将第二索引值“934”返回查询模块12,查询模块12则依据第二索引值“934”自与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汉日词库中查询出第二翻译解释为“しはいする”,找出的第二翻译解释对应第二语言为日语(步骤150)。
通过上述查询模块12以及索引对照模块14,可以自服务端20中查询出与查询字词“控制”相对应的所有语言的翻译解释,接着,服务传送模块15将查询模块12所查询出的第一翻译解释“to control;to bridle...”以及第二翻译解释“しはいする”传送客户端20(步骤160)。
客户端20则通过客户连线模块22接收到服务端20所传送的第一翻译解释“to control;to bridle...”以及第二翻译解释“しはいする”,并将所接收到的第一翻译解释“to control;to bridle...”以及第二翻译解释“しはいする”传送至标记模块23。
标记模块23则会将第一翻译解释“1.to control;to bridle...”标记为第一标签,及第二翻译解释“しはいする”分别标记为至少一第二标签(步骤170)。
接着,由于客户接收模块21尚未接收到标签参数,因此,选定模块24会以预设标签参数为“第一标签参数”选定第一标签(步骤210),并且将选定结果传送至显示模块25。
当选定模块24依据预设标签参数为“第一标签参数”选定的第一标签后,显示模块25则会根据“第一标签参数”选定的第一标签显示第一翻译解释“1.to control;to bridle...”于显示区域33中(步骤200),以达到翻译功效,其结果如图5所示。
当使用者选择日语翻译34时,则客户接收模块21会接收到标签参数为“第二标签”(步骤180),接着,选定模块24会依据标签参数为“第二标签”选定第二标签(步骤190)。
当选定模块24依据标签参数为“第二标签”选定的第二标签其中之一后,显示模块25则会根据“第二标签”显示第二翻译解释“しはいする”于显示区域33中(步骤200),藉以达到切换显示结果,并且参照图6所示。
此外,客户端20可以自行调整词库的顺序,在调整完词库13的顺序后,则会发出词库排序信息至服务端10,服务端10则通过服务接收模块11接收词库排序信息(步骤220),并且通过服务端10还包括的排序模块15以及更新模块16,在接收到词库排序信息时,会分别传送至排序模块15以及更新模块16,排序模块15则会依据词库排序信息调整服务端10中词库13的排列顺序(步骤230),更新模块16则会依据词库排序信息更新索引对照表的词库顺序(步骤240),藉此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端20对于翻译查询排序的需求,以达到客制化翻译查询及显示的功效。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具有本发明于至少一词库其中之一查询出第一翻译解释时,同时查询出第一索引值,并自索引对照表中比对与第一索引值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索引值,再通过至少一第二索引值,于至少一第二索引值相对应的词库查询出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并将查询出的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传送回客户端,客户端则通过赋予第一翻译解释以及至少一第二翻译解释不同的标签,客户端通过选择不同的标签以显示第一翻译解释或第二翻译解释其中之一,藉以达到一次查询获得多语解释的技术功效。
藉由此一技术手段可以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现有网络翻译系统多语种翻译需多次查询而造成的服务端高负载以及高流量的问题,进而达成降低服务端负载及流量的技术功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