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支架.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95701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0049

申请日:

1986.01.02

公开号:

CN86100049A

公开日:

1986.08.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F16L57/00; H02G11/00

主分类号:

F16L57/00; H02G11/00

申请人:

拖缆有限公司

发明人:

维尔讷·莫里茨

地址:

联邦德国1齐根5900玛琳博尔讷大街75号

优先权:

1985.03.01 联邦德国 P3507201.6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全永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具有许多交错连接且相互可旋转的管链节的动力传递支架,用于配置在固定连接(22)和可移动用户(23)之间,该支架是由具有向外限动块(3、4)的内底板部分和具有向内限动块(9、10)的外底板部分相互连接。为了能够易于调换或交换动力传递(17),提出了链节(1、2)呈U形,其开口边有朝内的凸起(12、13),在凸起(12)中间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16),它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链节(1、2)的开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交错连接且相互可旋转的管链节的动力传递支架,用于配置在一个固定连接(22)和一个可移动的用户(23)之间,该支架是由具有向外限动块(3、4)的内底板部分和具有向内限动块(9、10)外底板部分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链节(1、2)呈U形,在其开口边上有向内的凸起(1
2: 13),在凸起(12)中间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覆压带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链节(1、2)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底板链节(1)有一个置于其平均面上且向内凸出的筋(14),筋的带有凸起(12)的侧壁上形成引入覆压带(16)的槽口(15)。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侧壁之间的筋(14)设有固定连筋(21)用的倒截(20)。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宽链节(2)的自由端向内弯曲,窄链节(1)的凸起(12)相互连接。
3: 4)的内底板部分和具有向内限动块(9、10)外底板部分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链节(1、2)呈U形,在其开口边上有向内的凸起(12、13),在凸起(12)中间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覆压带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链节(1、2)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底板链节(1)有一个置于其平均面上且向内凸出的筋(14),筋的带有凸起(12)的侧壁上形成引入覆压带(16)的槽口(15)。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侧壁之间的筋(14)设有固定连筋(21)用的倒截(20)。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动力传递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宽链节(2)的自由端向内弯曲,窄链节(1)的凸起(12)相互连接。

说明书


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具有许多交错连接且相互可旋转的链节的动力传递支架,用于配置在一个固定连接和一个可移动的用户之间,该支架是由具有向外限动块的内底板链节和具有向内限动块的外底板链节相互连接。

    上述这类动力传递支架已由联邦德国专利说明书第2805832号和第2853715号公开,它由一排交错连接且相互可旋转的管链节组成,其中具有向内和向外的限动块的两个相邻的管链节相互连接,较窄部分形成一个环形槽,当较宽的部分在横截面一半的范围内被缩短至槽的宽度时,在结构上可限制相互转向角度。这种公知的形成一个封闭软管的动力传递支架在调换或者交换动力传递时需要完全拆卸,同时,在全部动力传递时,软管的两端必须拆除、抽出,然后再引入并夹紧。因此,这种公知的动力传递支架实际上仅仅在个别动力传递只是极少或者完全不调换的地方使用。

    此外,一种用于配置在一个固定连接和一个可移动的用户之间的动力导向链已由联邦德国公开专利说明书第2622006号公开,在这种链中,可分的中间隔板被固定在夹板之间,该中间隔板至少有两条带组成,这两条带具有扁平断面和倒棱的窄边并置于连筋之间,连筋的上下两端呈倒截,并有经切的凹口,使带嵌接在凹口中之后,以动力和形状啮合绕纵轴旋转时可由连筋夹紧。这种公知的动力导向链,在带的两端装有夹子,可引入覆压带。倘若在这种公知的动力导向链需要调换或者交换动力传递时,则必须在覆压带抽出之后打开所述带的所有隔板,尔后再封闭。因此,极为费时。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任务是制造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可旋转的管链节的动力传递支架,本支架在调换或交换动力传递时能够迅速地打开和再封闭,毋需全部拆卸。

    本发明提出开始时所述这种动力传递支架作为技术上解决,该支架中链节呈U形,其开口朝内的边上形成凸起,在凸起之间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它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U形链节的开口。

    一个实际的实施形状,是其内底板链节可以带有一个在其平均面设置朝内凸出的肋,在肋的侧壁上有凸出的槽口,以引入覆压带。这个实施例的另一种形状,是侧壁之间的肋可以带有倒截,以固定末端在覆压带下面的连筋。

    按上述技术构思所构成的一种动力传递支架具有以下优点,即用整个径向方向上的少数手柄就可打开支架,以便交换一种或者多种动力传递。在交换后准备封闭动力传递支架也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只要重新引入覆压带就可以。

    以下结合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叙述可得出另外的细节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动力传递支架的透视图;

    图2为相互连接的链节的纵向视图;

    图3为多个相互连接的链节的横截面图;

    图4为一种在一固定连接和一可移动的用户之间配置的动力传递支架。

    所示的动力传递支架由以交替顺序排列的窄链节1和宽链节2组成,它们以形状啮合并连在一起并且由于位置向一边延伸可以相互延伸旋转,当它们的位置向其他三边延伸时形成一条固定的传动线路。

    每一块窄链节1呈U形,其外周边装有限动块3、4,它们之间形成一条槽5,由一个置于平均面中的止推环6分开。

    所示实施形状中的第二链节2均由三部分组成,即一个U形中间部分7,固定在U形中间部分的中心柱的两个L形端部8。中间部分7比两个端部8宽。与中间部分7相比,两个端部8的缩短要与窄链节1上的槽5的宽度相符。在所示的实施形状中,每一边上的端部8向内突出于部分槽5a和5b的宽度。中间部分7和端部8的两边上设有向内的限动块9、10,它们嵌接在窄链节的部分槽5a和5b中。端部8用支撑铆钉11固定在中间部分7的中心柱上两块链节1和2在开口面均设有朝内的凸起12、13。在窄链节1中的凸起12与在平均面上朝内凸出的筋14一起形成槽口15,槽口中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16,带16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链节1、2的开口。端部8的自由端向内弯曲并伸达凸起12,以便使宽链节2的中心柱不能向外弯曲。

    窄链节1优先采用由一种绝缘材料组成,特别是塑料,以便在内侧面上为动力传递17形成一个光滑的保护性接触面。宽链节2适合于用薄板冲压。同时,也可以在中间部分7和端部8的中间冲压成向外凸出的沟,此沟一方面提高成形稳定性,另一方面当按规定使用时可作动力传递支架的接触面。

    覆压带16可以由塑料或者钢制成,其两端上设有一条横向经过的沟18,它的作用是增强刚度。

    在窄链节1的中心柱之间的筋14可以设有固定连筋21的倒截20。

    按照技术上的构思做成的一种动力传递支架规定用在一固定连接22和一可移动用户23之间;例如支承一台机床之间,为了使动力传递17节省和减轻张力。同时,本动力传递支架在上回行段24必须是自动装载的,使其不下垂和动力传递17不弯折。动力传递支架向下部回行段25去只能绕一个规定的半径弯曲,此半径与最灵敏的动力传递17可容许的弯曲半径一致。

动力传递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动力传递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动力传递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力传递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传递支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具有许多交错连接且相互可旋转的管链节的动力传递支架,用于配置在固定连接(22)和可移动用户(23)之间,该支架是由具有向外限动块(3、4)的内底板部分和具有向内限动块(9、10)的外底板部分相互连接。为了能够易于调换或交换动力传递(17),提出了链节(1、2)呈U形,其开口边有朝内的凸起(12、13),在凸起(12)中间引入一条柔性的覆压带(16),它以一端固定的方式遮盖链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