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9494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7085

申请日:

1986.10.16

公开号:

CN86107085A

公开日:

1987.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1F27/12

主分类号:

H01F27/12

申请人:

黄光辉

发明人:

黄光辉

地址:

江西省南城县大岭头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喻尚威;赵继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尤其是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的致冷装置。该装置采用了致冷速度快的铝制散热扁管,其致冷面积可视变压器工作容量不同而改变,对大型电力变压器也可以自然冷却,不必强压循环致冷。由于安装了自动封油的弹簧阀门,在修理或更换散热扁管时无需放油和停止变压器工作。该装置的油枕置于油箱的侧面下部,使油箱内的油压有所降低,其呼吸窗为封闭式。本发明结构新颖,致冷效果显著,具有成本较低,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有散热扁管、油箱和油枕的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散热管为铅制扁管(9),油枕(27)安装在油箱(1)的侧面下部,而且设有油槽(7)及安装在油槽(7)内的弹簧阀门(4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扁管(9)的接头处安装了端面开有油路口(15)的油路管(16),其端面高于扁管(9)接头的接触面,并且装有固定扁管(9)用的螺栓(17、23),在扁管(9)内的贮油室(46)上端开有排气孔(10),下端开有放油孔(8),均配有带橡皮垫圈的螺栓,在贮油室(46)的外侧有1至4片与扁管(9)联为一体的铝制散热薄片(4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7)由焊接在油箱(1)上的角铁(2、4)、焊接在角铁(2、4)上的盖板(5)以及端面板(3′,3″)组成。油槽(7)内在每个弹簧阀门(49)的位置,在油箱(1)壳体上开有平行四边形油路口(6),在盖板(5)及粘在其外侧的橡皮垫(13)上开有油路口(44)和螺栓孔(4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阀门(49)是由铁板(18、19)、能套入并能相互移动的扁管(20、22)以及压簧(21)组成,其中扁管(22)一端焊在铁板(18)上,扁管(20)一端焊在铁板(19)上,扁管(22)套在扁管(20)外面,管外的压簧(21)两端分别顶在铁板(18、19)的内侧,铁板(18)外侧粘有橡皮垫(1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枕(27)分为贮油室(29)和气袋室(32),两室之间由连通管(30)联通,在贮油室(29)一侧装有油位计(28),在气袋室(32)内装有缚在连通管(30)上的橡皮袋(31)。
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枕(27)的贮油室(29)是通过开关阀(24)和法兰盘(26)与变压器的油箱(1)联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位计(28)采用内显示结构,在贮油室(29)的侧壁上开有一个垂直槽孔,槽孔内两侧分别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螺栓(42),螺栓(42)头焊在内壁上,依次穿入钻了螺栓(42)孔的环形橡皮垫(36)、玻璃板(37)、两侧各有一条形橡皮垫(38)、涂有反差明显颜色的衬板(39)和压板(40),然后旋上螺母(43),使衬板(39)和压板(40)之间留有等距的少量间隙,在压板(40)中间部位对应于槽孔位置的四周均布了4个或4个以上攻了螺纹的孔,再旋入螺栓(41)。
7: 23),在扁管(9)内的贮油室(46)上端开有排气孔(10),下端开有放油孔(8),均配有带橡皮垫圈的螺栓,在贮油室(46)的外侧有1至4片与扁管(9)联为一体的铝制散热薄片(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槽(7)由焊接在油箱(1)上的角铁(2、4)、焊接在角铁(2、4)上的盖板(5)以及端面板(3′,3″)组成。油槽(7)内在每个弹簧阀门(49)的位置,在油箱(1)壳体上开有平行四边形油路口(6),在盖板(5)及粘在其外侧的橡皮垫(13)上开有油路口(44)和螺栓孔(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阀门(49)是由铁板(1
8: 19)、能套入并能相互移动的扁管(20、22)以及压簧(21)组成,其中扁管(22)一端焊在铁板(18)上,扁管(20)一端焊在铁板(19)上,扁管(22)套在扁管(20)外面,管外的压簧(21)两端分别顶在铁板(18、19)的内侧,铁板(18)外侧粘有橡皮垫(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枕(27)分为贮油室(29)和气袋室(32),两室之间由连通管(30)联通,在贮油室(29)一侧装有油位计(28),在气袋室(32)内装有缚在连通管(30)上的橡皮袋(31)。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枕(27)的贮油室(29)是通过开关阀(24)和法兰盘(26)与变压器的油箱(1)联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油位计(28)采用内显示结构,在贮油室(29)的侧壁上开有一个垂直槽孔,槽孔内两侧分别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螺栓(42),螺栓(42)头焊在内壁上,依次穿入钻了螺栓(42)孔的环形橡皮垫(36)、玻璃板(37)、两侧各有一条形橡皮垫(38)、涂有反差明显颜色的衬板(39)和压板(40),然后旋上螺母(43),使衬板(39)和压板(40)之间留有等距的少量间隙,在压板(40)中间部位对应于槽孔位置的四周均布了4个或4个以上攻了螺纹的孔,再旋入螺栓(41)。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尤其是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的致冷装置。

    采用油循环致冷的电力变压器,大多数是在电力变压器外壳用一层或多层的扁铁管作为散热致冷部件。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中,还需要增加强压油循环的机械设备。由于这种变压器在油箱侧面都安装了致冷管,所以油枕只能置于油箱上端,使油箱内油压相应增大。一旦致冷管因焊接不良或受意外碰撞,就会发生漏油、渗油现象。这时需要放油拆卸修理。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弊病的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采用传热快因而致冷速度快的铝制扁管作变压器的散热致冷部件,油枕安装在油箱的侧面下部,而且设置了油槽及安装在油槽内的弹簧阀门。在铝制扁管上安装了高出接触面的扁圆形油路管,其外端端面开有对称的油路口,油路管两旁分别装有固定扁管用的螺栓,在铝制扁管内的贮油室上端开有排气孔、下端开有放油孔,均配有带橡皮垫圈的螺栓,在贮油室外侧有1至4片与扁管联为一体的铝制薄片。在与铝制扁管接头地油箱上焊有由角铁,盖板,端面板组成的油槽,槽内在每个弹簧阀门位置的油箱壳体上开有油路口,在盖板及粘在其外侧的橡皮垫上开有油路口和螺栓孔。槽内的弹簧阀门是由两块铁板、两个能套入并能相互移动的扁管以及压簧组成,其中两个扁管分别焊在两块铁板上,两块铁板由扁管外的压簧顶住内侧并分别压在油箱壳体和盖板的油路口上,靠盖板的铁板上粘有橡皮垫。

    变压器油枕装在油箱未安装散热扁管的一侧的下部,用螺栓固定于焊在油箱上的角铁上,里面分为贮油室和气袋室,两室用连通管联通。贮油室用开关阀和法兰盘与油箱联通,室壁上装有油位计,该油位计采用内显示结构,在油枕贮油室侧壁上开一个垂直槽孔,槽孔内两侧分别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螺栓,螺栓头焊在内壁上,依次穿入钻了螺栓孔的环形橡皮垫、玻璃板、两侧各有一条形橡皮垫、涂有反差明显颜色的衬板和压板,然后旋上螺母,使衬板和压板之间留有等距的少量间隙,在压板中间部位对应于槽孔位置的四周均布了4个或4个以上攻了螺纹的孔,再旋入螺栓。气袋室内装有缚在通管上的橡皮气袋,上面用活动盖盖住。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致冷速度快的铝制散热扁管,其致冷面积可视变压器工作容量不同而改变,所以致冷效果良好,对大型电力变压器也可以自然冷却,不必强压缩环制冷。因为采用了自动封油的弹簧阀门,在修理或更换散热扁管时无须放油和停止变压器工作。另外,本发明的油枕位置下移,油箱内的油压有所降低,并可观察油标线,油枕呼吸窗采用封闭式,可以隔绝外界灰尘和水分。显而易见,本发明结构新颖,致冷效果显著,具有成本较低,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变压器油箱之散热扁管安装面的正视图;

    图2为变压器油箱沿E-E切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3A为散热扁管的F向视图;

    图3B为弹簧阀门接头处的放大剖视图;

    图3C为散热扁管的G向视图;

    图4A为油位计的内侧面向视图;

    图4B为油位计沿M-M切面的剖视图;

    图4C为油位计沿N-N切面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3A、3B、3C,与扁管(9)联为一体的为3片铝制散热薄片,接头处安装了扁圆油路管(16),其端面高于扁管(9)接头的安装接触面并在端面开有方形的油路口(15),油从油路口(15)进入扁管(9)贮油室(46)内,油路管(16)两旁装有拉紧扁管(9)的固定螺栓(17、23),贮油室上端开有排气孔(10),下端开有放油孔(8)。油箱(1)上的油槽(7)由角铁(2、4)、焊接在角铁(2、4)上的盖板(5)以及端面板(3′,3″)组成。盖板(5)及粘在上面的橡皮垫(13)上开有扁圆形油路口(44)和螺栓孔(45)、螺栓孔(45)一直通过角铁(2、4)。油槽(7)内各接头处装有弹簧阀门(49),弹簧阀门(49)由长方形铁板(18、19)、能套入并能相互沿轴向移动的扁管(20、22)以及压簧(21)组成。铁板(19)的一面压在油箱(1)壳体的平行四边形油路口(6)上,另一面与扁管(20)焊接,扁管(22)套在扁管(20)外面,一端焊在粘有橡皮垫(14)的铁板(18)上,扁管(22)外的压簧(21)顶在铁板(18、19)的内侧。再参照图1,该变压器的油枕(27)分为贮油室(29)和气袋室(32),两室间由连通管(30)联通,在贮油室(29)的侧壁上装有油位计(28),室内是通过开关阀(24)和法兰盘(26)与油箱(1)联通的。气袋室(32)内装有缚在连通管(30)上的橡皮袋(31),上面用活动盖(33)盖住。油枕(27)上的油位计(28)采用内显示结构,在贮油室(29)的侧壁上开有一个垂直槽孔,槽孔内两侧分别焊有三个螺栓(42),螺栓(42)头焊在内壁上,依次穿入钻了螺栓孔的环形橡皮垫(36)、玻璃板(37)、两侧各有一条形橡皮垫(38)、涂有反差明显颜色的衬板(39)和压板(40),然后旋上螺母(43),使衬板(39)和压板(40)之间留有等距的少量间隙,在压板(40)中间部位对应于槽孔位置的四周均布了6个攻了螺纹的孔,再旋入螺栓(41)。螺栓(41)旋入时先使压板(40)顶紧螺栓(42)上的螺母(43),再旋入时则依次压紧衬板(39)、条形橡皮垫(38)、玻璃板(37)、环形橡皮垫(36)。贮油室(29)内的油从条形橡皮垫(38)中间流入玻璃板(37)和衬板(39)之间,从而可以从槽孔内看到油位。

    本发明的工作情况是将扁管(9)的油路管(16)经盖板(5)上的扁圆油路孔(44)向油箱(1)的油槽(7)内推压橡皮垫(14)及粘在一起的铁板(18),至扁管(9)安装接触面与橡皮垫(13)压紧后,将螺栓(17、23)在角铁(2、4)上用螺母(47)固定,下面的接头也同样,待全部扁管(9)安装完后,打开油箱(1)的注油口(12)和排气口(11),打开各扁管(9)的排气孔(10),关闭其放油孔(8)和油枕(27)的开关阀(24),然后开始灌冷却用油,油则通过油箱(1)上下两处的平行四边形油路口(6)与压在上面的长方形铁板(19)间的空隙流入由角铁(2、4)、盖板(5)和端面板(3′,3″)组成的油槽(7)中,从油路口(15)经油路管(16)流入扁管(9)的贮油室(46)中,贮油室(46)油满后盖上各扁管(9)上的排气孔(10)继续灌油,待油箱(1)油满后则盖上注油口(12)和排气口(11),从油箱(1)下部的操作口(25)打开油枕(27)的开关阀(24),油则经过开关阀(24)和法兰盘(26)进入油枕(27)的贮油室(29),贮油室(29)内的空气受压通过连通管(30)将气袋室(32)内的橡皮袋(31)鼓起直至压力平衡,油位在油位计(28)上显示。

    修理或更换铝制扁管(9)时,将螺栓(17、23)上的螺母卸下即可取出扁管(9),同时压簧(13)将铁板(18)连同粘在一起的橡皮垫(13)推出,以盖住盖板(5)上的油路口(44)。

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变压器致冷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尤其是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的致冷装置。该装置采用了致冷速度快的铝制散热扁管,其致冷面积可视变压器工作容量不同而改变,对大型电力变压器也可以自然冷却,不必强压循环致冷。由于安装了自动封油的弹簧阀门,在修理或更换散热扁管时无需放油和停止变压器工作。该装置的油枕置于油箱的侧面下部,使油箱内的油压有所降低,其呼吸窗为封闭式。本发明结构新颖,致冷效果显著,具有成本较低,使用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