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取向2-17型稀土永磁环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永久磁性材料技术领域,此制造方法特别适用于2-17型稀土永磁材料经粉末冶金法制备辐射取向烧结永磁环。
在本发明公布之前,发明人曾研制过辐射取向2-17型稀土永磁环,但存在着磁环易裂、磁性能低、磁环性能不均匀、机械加工性能不良等问题。这有因材料本身特性(2-17型稀土永磁材料存在热膨胀各向异性)引起的,也有制造工艺引起的,如单方向压制成型,环坯受力不均匀;辐射取向磁场弱,磁粉取向不完全;环坯在烧结过程中收缩不充分,产生内应力等等,都会导致永磁环出现易开裂、磁性能低,不均匀等问题。
A.E.Paladino等人发表了SmCo合金粉末经热压工艺制造辐射取向永磁环的报导(文章发表于IEEE Transon Magn Voll-11,No5,1975,1455~1457),采用热压法制造整体磁环,又经烧结制得的永磁环开裂,磁性能为:(BH)max=11~14MGOe。且热压法设备复杂,热压模具的加工要求高,操作麻烦,生产成本高,然而制得的辐射取向磁环的磁性并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辐射取向2-17型稀土永磁环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采用粉末冶金法,先将2-17型稀土永磁材料经真空冶炼制得合金---破碎研磨制粉---辐射取向压制成型---烧结和热处理而制备辐射取向2-17型稀土永磁环。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取向整体烧结成型的永磁环,这种磁环采用2-17型稀土永磁材料,其合金元素(重量%)为:Sm24~27%,Cu4~13%,Fe12~20%,Zr1~3%,余量为Co。在此合金组分中,可添加Gd、Er替代部分Sm,替代量为0~10%,可添加Nb替代部分Zr,替代量为0~2%。
按上述配方称料,真空冶炼制取稀土永磁合金,经破碎研磨制成粉末,将此粉末置于具有辐射取向的专用模具中压制成环坯。
如图所示,本发明辐射取向成型的专用模具是由上、下两组线圈[3]、一个模套[1]和一个模芯[2]及上、下压管[4][5]组成,模芯[2]垂直位于模具中央,模套[1]位于上下两组线圈之间且垂直套于模芯[2]的中间部位,上、下压管[4][5]位于线圈[3]内壁而套于模芯[2]上,由模套[1]、模芯[2]和上、下压管[4][5]构成一环形空腔[6]。成型的工艺是将磁性粉末置于环形空腔[6]内,在两组相同线圈[3]上施加相同量的脉冲电流或直流电流,产生相同量的磁场强度。因两组线圈的摆放是磁极性相斥,当对线圈通电时,则两组线圈均产生出相同强度的磁场,磁场沿模芯---环形空腔---模套---模芯构成闭合回路。磁场在由模芯和模套组成的环形空腔内呈径向辐射方向,故使磁性粉末在模腔[6]内呈辐射方向取向排列,然后由单向油压机作用于上、下压管[4] [5]同时受力压制粉末成型。
成型环坯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预烧、烧结和时效热处理。预热阶段从600℃开始缓慢升温,至800~850℃保温30分钟;之后逐渐升温;在1160~1230℃分三段烧结2小时,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至室温,冷却速度约为每分钟20℃。烧结后的环分低、高矫顽力材料分别进行时效处理,低矫顽力材料的时效制度为:800~830℃×30′+700℃×30′+600℃×2h+400℃×4~10h,出炉空冷至室温;高矫顽力材料的时效制度为:830℃×10~15h+700℃×30′+600℃×2h+400℃×4~10h,出炉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辐射取向成型的专用模具双向挤压成型,磁路封闭,结构严紧。可在单向油压机上利用上、下压管实现双向同时压制,使磁性粉末受压均匀、成型性好,环性能均匀。与热压法相比,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简便。
2.合金成分和工艺制度,尤其是增加了慢加热的预热阶段和出炉后空气自然慢冷却、使磁环收缩适当,磁环不裂,磁性能高,均匀性好,温度稳定性好、机械加工性能优良。
依据此发明制造地2-17型永磁环,磁性能高、均匀性好,温度稳定性好,已提供航空航天部有关单位使用于惯性导航陀螺、加速度表和其它高精度器件,为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关键的功能材料。
实施例:
实例1,用低矫顽力2-17型稀土永磁材料合金成分(重量%)为:Sm~25%、Cu~8%、Fe~15%、Zr和Nb~1.5%,余量为Co。经真空冶炼制粉在辐射取向模具中压制成型---预烧---烧结(烧结制度为1185℃×30′+1195℃×30′+1175℃×60′,出炉空冷)---时效处理(时效制度为800℃×30′+700℃×30′+600℃×120′+400℃×6h)。磁环磁性能为:Br=9~9.2KGs;jHc=5.5~6.5KOe,(BH)max=15~21MGOe。磁环开路剩磁温度系数αBr≤-0.03%/℃(20-120℃)。
实例2,用高矫顽力2-17型稀土永磁材料合金成分(重量%)为:Sm~25%、Cu~8%、Fe~18%、Zr和Nb~2.4%,余量为Co。与实例1相同工艺或型和烧结后,经830℃×11h+30′+700℃×30’+600℃×120’+400℃×4h,时效处理,出炉空冷至室温。磁环磁性能为:Br=8.5~9.1KGs;jHc=14~25KOe,(BH)max=14~19MGOe。磁环开路剩磁温度系数αBr≤-0.03%/℃(20-120℃)。
实例3,用低温度系数2-17型稀土永磁材料合金成分(重量%)为:Sm~18%、Gd和Er~7%、Cu~6%、Fe~18%、Zr~2.5%,余量为Co。与实例2相同工艺制度制作。磁环磁性能为:Br=8~9KGs;jHc≥15KOe,(BH)max=13~18MGOe。磁环开路剩磁温度系数αBr≤-0.007%/℃(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