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 本发明是1993年2月16日递交的序号为08/017719的未审定申请的一个部分继续申请。
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喷油器。
本发明的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喷油器在火花点燃式车用内燃机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作为发动机的计量供油装置的化油器。在一个用于多缸内燃机的典型的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每个发动机气缸设置一个喷油器,喷油器随时准备将燃油喷入进气流中,以便卷入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燃烧空气中,因此,当今典型的四缸、六缸或八缸发动机将配置四个、六个或八个喷油器。
就其特性而言,喷油器是一种高精密部件,设计一种能够在更节省成本的条件下制造,同时又不牺牲其质量和性能的喷油器地可能性是值得调查研究的,因为就全球汽车市场的规模和喷油器的应用将继续增长的展望来看,期望市场将会对能够实施这种设计的人们给予回报是合情合理的。
本发明的简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油器,它有一个与一个压力液体燃油源流体地联通的进油口和一个将燃油喷出喷油器的出油口,并包括:
共有一条纵轴线的一个电磁致动器部分或磕力组件和一个阀部分,该电磁致动器部分包含一个线圈和线圈架组件,该阀部分包含一个阀主体,该阀主体中含有一个阀-铁芯组合件,它可以有选择地动作到开启和闭合位置而使喷油器开启和关闭燃油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流动,当电磁致动器被激励时通过进油管将电磁力作用在阀-铁芯组合件上,阀本体中的一个阀座件,该阀座件有一个朝向阀-铁芯组合件的阀座面,该阀座件有一个中央圆形通孔部件,该部件有一个在阀座面处的入口和一个通向出油口的出口,穿过阀-铁芯组合件的圆形通孔,用于将在进油口处已经进入喷油器的燃油输送到所述的阀-铁芯组合件的表面,阀-铁芯组合件中的一个与阀座件的阀座面相对的表面,弹簧部件,该部件大体上沿着所述轴线弹性地偏压阀-铁芯组合件以便使所述表面落座在阀座件的阀座面上,并且在电磁致动器启动阀-铁芯组合件使喷油器关闭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燃油流动时,自中央圆形通孔部件处密封圆形通孔,阀-铁芯组合件相对定子部件,使得在电磁致动器动作和不动作时,阀-铁芯组合件受到力的作用,使之朝着阀座件移动和离开阀座件,与阀-铁芯组合件离开阀座件的运动处于干扰关系下设置的止动件,它通过与阀-铁芯组合件对接而限制阀-铁芯组合件的这种运动,该止动部件包含一个止动件,其特征在于:
该止动件具有一个波形止动面部分,该止动面与阀-铁芯组合件的对接面部分相对,该止动件的波形止动面部分包含一些波形图案如槽、圆钮、隆起部,它们与阀-铁芯组合件的对接面部分相对,并且由一系列周向延伸的隆起部限定,这些隆起部设置在止动件的径向边缘中的一个槽的周向上并由一些空格部在周向上隔开,该周向延伸的隆起部沿轴向从止动件朝着阀-铁芯组合件的对接面部分凸起,所述的槽由一个轴向壁和一个径向壁限定,其中轴向壁面对阀-铁芯组合件的对接面部分并且封闭该槽的一个轴向末端,而径向壁封闭该槽的一个径向末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造喷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厚度均匀的冲压盘件的一个边缘中由酸蚀加工出一个波形图案如槽、空格部、隆起部,由此形成止动件中的一个波形止动面,将该止动件设置在喷油器中,使得在喷油器被操作而开启时,该阀件将顶接该波形止动面,而在喷油器被操作而关闭时,该波形止动面使阀件粘合在止动件上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独特的喷油器,它旨在主要从制造上的考虑来改善其成本效益,对制造上的考虑方面的注意导致产生一种喷油器。在这种喷油器中,一些高精密部件的形状相当简单,只有几个部件较复杂,这些相当简单的部件,尽管在特性上它们是高精密部件,但是通过建立的成本效益高的制造工艺也能够成批生产。较复杂部件的制造显然比较简单的部件昂贵,但是总起来说,则产生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喷油器,这些部件也要求采用成本效益更高的方法来装配和调节喷油器。本发明的喷油器所提供的改进方面既涉及一些单独的部件,也涉及各种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为了在商业上能够令人接受,任何喷油器必须满足某些不能兼顾的规格和要求。喷油器必须能够在要求的时刻精确地和能重复地开启和关闭,关闭时喷油器不能有泄漏,喷油器也必须具有可靠的长久的性能并且在其有效的寿命内保持性能的高度一致性。
喷油器的例子有许多,例如参见JP-A-63109277,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可移动的阀件的喷油器,阀件受到一个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的吸引,当阀件被启动时,其运动由一个止动件来限制。当阀件对接到止动件上时,会产生很大的声音,使汽车上的乘客或装有该喷油器的发动机的操纵者烦燥。JP-A-63109277提出采用在朝着阀件中央方向沿径向设置的槽,其作用是减弱冲击噪音的传播。EP-A-0314337提出一种圆形的非磁性间隔件。为了减少阀件粘到止动件上的可能性,其内圆周表面加工有一些向内延伸的舌形件,以减少接触面积。
本发明利用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能够以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式满足这些要求,这些特征涉及一个阀-铁芯组合件,该阀-铁芯组合件包含一个导磁性较大的铁芯元件和一个较硬的导磁性较小的阀元件,它们由激光焊接联接在一起;涉及阀元件的一个平表面上的密封环和接合环,阀元件朝着一个圆形阀座件的一个平表面,阀座件有一个由阀元件开启和关闭的中央通孔;涉及通过阀元件使燃油通道与这些密封环和接合环相联系的方式;涉及一个环形止动件,它有与阀元件对接的波形内边缘,在喷油器处于工作开启状态时,限制阀-铁芯组合件从阀座上的位移;涉及用酸蚀工艺加工该波形边缘涉及一个带裙部的小孔盘和将其与喷油器的其它内部部件相联系的方式;涉及将驱动器与喷油器的联系方式;涉及各种内部密封部件;以及涉及装配喷油器的各种部件的方法。
阀座件是其中一个能够经济地以高精度成批生产的较简单部件,它包含一个有一个中央通孔的平的圆盘,其相对的两个表面是高精度的加工面,其中的一个表面面对阀-铁芯组合件,并且阀元件就是落座在该表面上和从阀座件上离座,以关闭和开启阀座件中的通孔,由于其几何形状简单,阀座件能够非常经济地生产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阀元件和阀座件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从而当喷油器关闭时燃油不会从出油口泄漏,密封装置采取从阀元件的平表面上凸起的一个圆形密封环,它面对阀座件的平的座面,由于在喷油器关闭时该密封环必须精确地密封在阀座件的平的座面上,阀元件也必须是精密部件,为了在喷油器的有效寿命内保持密封精度,除了密封环外,在阀元件的相同表面上设置了一个精密的接合环,当喷油器关闭时它与阀座件接合,由此抵挡一相当部分的关闭冲击力,而不是只由密封环抵挡该力。另外,喷油器必须以使液囊体积尽可能小的方式将燃油供到阀座区,并且它必须不会使阀-铁芯组合件受到不平衡的液力作用。(液囊体积指位于密封环作用的地方的下游的内部燃油路径部分)。为了使液囊体积最小,密封环保持小的直径和轴向尺寸。为了在阀-铁芯组合件上维持满意的液力平衡,其中设有燃油通道使得当阀元件在阀座件上关闭时,高压液体燃油占据接合环和密封环中间的环形区域以及另一个位于接合环径向外侧的环形区域。这些燃油通道沿直径方向相互相对,它们与接合环相交由此使接合环周向不连续但保持密封环周向连续。尽管一些制造费用集中在该阀-铁芯组合件上,但由于在制造其它部件中所实现的效益而使喷油器的总体成本效益自然增长。
阀元件的周向边界由一个圆形垫圈环限定,该垫圈环固定地保持在喷油器的阀本体中,该垫圈环也可以成本效益高地制造。对着阀元件的阀座件表面的外周向边缘用于将垫圈环保持在阀本体的一个台肩上,并使止动件位于垫圈环和阀本体台肩之间,止动件的径向内边缘沿径向接合在阀元件的表面的径向外边缘上,该表面在含有接合环和密封环的那个表面的对面。止动件的这个径向内边缘包含一个面对阀元件的波形止动面,波形由一系列的矩形槽限定,这些槽并排相间地设置在止动件上,它们在朝着阀元件的轴向上和径向向内的方向上是敞开的,在其它方向上由限定槽边界的壁面封闭。止动件的波形部分有助于减小静摩擦力的影响,这种静摩擦力在止动面是没有波形的平面时可能会产生。止动件的波形由一种酸蚀工艺方便地加工出来,在一个改型的实施例中,酸蚀工艺用于加工一个波形止动面,该波形止动面包含一个圆环形的槽,该槽具有一些围绕槽均匀相间的小圆钮。
阀元件围绕喷油器的纵轴基本上是对称的,而铁芯元件故意不对称设置,以便在铁芯元件和定子之间提供一个非平衡的工作间隙。结果,当喷油器被操作而开启时,阀-铁芯组合件将实施从阀座件上离开的摆动运动。而且,该摆动运动将发生在围绕阀-铁芯组合件的相同的周向位置处,由此提高了性能的重复性,这在铁芯基本上是对称设置时是不能获得的,因为这种对称设置容易导致围绕阀-铁芯组合件的周向发生随意的倾斜运动。
止动件可以经济地制造,因为它是一个平的薄环,构成波形表面的槽可以由公知的酸蚀技术制作出来,在阀座件下方与阀座件邻接的小孔盘可以用普通的技术经济地制造。阀主体和基本上为管形的部件可以用普通的机加工技术经济地制造,由于阀-铁芯组合件包含两个几何形状不很简单的元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用更精致的技术来加工它们。因此,将一些结构特征包含到它们上面,如阀元件的接合环和密封环,阀-铁芯组合件的燃油通道,铁芯元件的形状和它与阀元件的联结等等,都结合到反正需要一些加工操作的这些部件上;但却具有总的经济效益,因为将这些特征加到已经具有不简单几何形状的部件上将在几何形状可以简化的其它部件上产生很大的节约。
本发明的其它新颖的特征包含:采用一个单独的O形环来提供与喷油器的三个不同部件之间的三点式内部密封接触;在小孔盘的外边缘中形成的截头锥形裙部;一个锥形盘簧垫片,它弹性地作用在电致动器(即电磁线圈架)的本体和穿过线圈架的进油管的一个台肩之间,使线圈架的下法兰牢固地支撑在阀体上,同时在将模制材料注塑到喷油器的组装部件上以便将这些部件包封在模制塑性材料内完成其制造时,防止模制材料挤入到进油管和线圈架的内部之间;和一个侧面开口的框架件,线圈组件插入该框架中,并且该框架件与进油管配合构成向阀-铁芯组合件的铁芯元件传导磁通的磁回路的一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制造的喷油器能很好地适应于金属加工和装配的成批生产过程,喷油器也能够满足达到希望的发动机运行状况所要求的性能技术要求,同时不忘燃油经济性,废气排放和发动机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优点和好处以及附加的特性可以结合附图从以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看到,这些附图公开了根据目前实施本发明所考虑的最佳方式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体现本发明原理的一个喷油器的纵向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箭头2-2方向取的一个纵向截面图;
图3是通过图1的喷油器但与图2的截面图垂直的一个纵向截面图;
图4是沿着与图2相同的方向看的喷油器的较下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箭头5-5方向的一个全视图;
图6是图4和5中的其中一个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箭头7-7方向取的通过图6的部件的一个截面图;
图8是图6中部件的一个仰视全图;
图9是大致沿着图7中的圆9所取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是图6中部件的一个立视图;
图11是图4和5中所示的喷油器的那部分中的另一个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中箭头12-12方向取的一个截面图;
图13是图4和5中所示的喷油器的那部分中的又一个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中箭头14-14方向取的一个截面图;
图15是图4和5中所示的喷油器的那部分中的又一个部件的仰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箭头16-16方向取的一个放大截面图;
图17是图15中部件的一个放大的立视图;
图18是图17的一部分的一个局部放大视图;
图19是用在喷油器的另一部分中的一个部件的俯视图;
图20是沿着图19中箭头20-20方向的一个视图;
图21是图20的一个仰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0中箭头22-22方向取的一个横向截面图;
图23是图19-21中的部件的一个立视图;
图24是用在喷油器中的又一部件的一个放大的俯视图;
图25是沿着图24中箭头25-25方向取的一个截面图;
图26是一个类似于图17的视图,但表示一个改型的实施例;
图27是图26的一个局部放大视图;
图28是另一个改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类似于图1 5的视图;
图29是沿着图28中箭头29-29方向取的一个放大的截面图。
优先实施例的描述
图1-3示出了体现本发明原理的一个示例性喷油器50的总体结构和布置情况。通常,它包括一起组成一个阀部分或阀组件52的几个单独部件,一起组成一个电磁致动器部分或动力组件54的几个单独部件,和一个模制部分56,该模制部分56模压在两个组件52和54上,构成喷油器本体。两组件52、54共有一条公共纵轴线57。
组成阀组件52的几个单独部件包括:一个阀座支撑件58,一个小孔件60,一个阀座件62,一个垫圈部件64,一个止动件66,一个阀主体件68,和一个阀-铁芯组合件70。组成动力组件54的几个单独部件包括:一个框架件72,一个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一个进油管76,一个调节管78,一个锥形盘簧垫圈80,和一个过滤器82。
在紧靠近喷油器的底端处,阀座支撑件58的外径上包括一个槽86,该槽86中装有一个O形密封环88,当喷油器安装到发动机上时,该O形密封环88使喷油器的轴向下端的外径相对于一个进气支管(未示出)中的孔的内径密封,类似地,在紧靠近喷油器的上端处,围绕进油管76的外径上安装另一个O形密封环90,它沿轴向装在进油管上,并且保持在模制部分56的上末端92和一个固定在进油管外径上的挡圈94之间,O形密封环90使喷油器的轴向上端的外径相对于一个燃油管中的孔的内径密封,该燃油管(未示出)用于向喷油器供油。此外,在喷油器内两个组件52和54之间设置了一个螺旋压缩弹簧96,一个O形密封环98,和一个环形罩100。
图4和5放大示出了不含O形密封环88的阀组件52,阀座支撑件58和阀主体件68套接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后者的一个下部沿轴向接合前者的一个上部(如图所示),以便在它们之间安置并且固定保持住小孔件60,阀座件62,垫圈部件64和止动件66。阀座支撑件58的上表面限定了一个与轴线57成直角的平面102,但是它被以轴线57为中心的一个孔104、一个与孔104向外相间且同心的环槽106和一个在其径向外边缘处的倒角108所交割。孔104完全穿过阀座支撑件58,它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圆形入口104a,位于阀座支撑件58的上表面和小孔件60相遇之处,和一个相对较大的位于喷油器底端处的截头圆锥体的出口104b。
小孔件60是圆形的且由厚度均匀的金属制成,它本身示于图13和14中。它有一个与轴线57成直角的平的中央区110,它的外边缘加工成有一个截头圆锥体的裙部111。在其中心,它有一个与轴线57同轴的并且与孔104的入口104a对准的单独小圆孔112,中央区110的下表面顶置于阀座支撑件58的表面102上,裙部111相配地装配到倒角108上。
本身示于图11和12中的阀座件62是圆形的且具有平的相互平行的上下表面,它的下表面顶置于小孔件60的上表面上并且有一个与轴线57同轴的因此也与小孔112对准的中央圆形通孔部件114。
主体件68的圆形内壁面的一个轴向中间部分、阀座件62的下表面的外边缘、倒角108的径向外边缘和背离倒角108的裙部111表面构成一个圆环形内部空间,在此空间中装有一个O形密封环116。O形密封环116有三条分开的圆形循环接触线,其中,第一条线与阀座件62的外边缘下表面相接触,第二条线与裙部111的向外上方指向的表面相接触,第三条线与阀主体件68的圆形内壁面相接触,这样,密封环116提供密封,防止燃油从喷油器内部通过阀座支撑件58和阀主体件68装配在一起的套接接头处漏出。
垫圈部件64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环形件,它有一定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它的外径沿径向向外地紧密装配在阀主体件68的内径壁面内。在沿轴向和径向向内方向上,垫圈部件64与一个阀-铁芯组合件70相关联,后面还要详细说明。此外可以指出,垫圈部件64的厚度确定了在阀-铁芯组合件70落座在阀座件62上后喷油器的关闭位置和阀-铁芯组合件70顶接止动件66时喷油器的开启位置之间该部件70的行程。
止动件66本身示于图15-18中,参看这些图有助于理解它是如何与垫圈部件64、阀主体件68和阀-铁芯组合件70相关联的。止动件66大体上是一个环形薄盘,它有内外圆直径,并且除了在其径向内边缘处的一个波形止动面部分外,整个厚度是均匀的。波形止动面部分包含设置在止动件径向内边缘的下表面中的一系列周向相间的槽118。每个槽的形状约为矩形,轴向向下和径向向内是敞开的,其它方向是封闭的,因此,可以认为每个槽具有四个壁面部分即轴向壁(122)、径向壁(120、124和126)。这些槽是相同的并且以相同的间隔均匀地围绕止动件内径的周向设置。由于喷油器具有后面要详细说明的一些特性,止动件66既可以是导磁性较小的材料,也可以是导磁性较大的材料,当止动件采用硬化材料,如淬火钢时,它能更好地在更多次数的阀运行内实施其止动功能,如后面也要更详细说明的那样,止动件相当薄,因此槽就更薄。
加工这些槽的一种方法是采用酸蚀,止动件毛坯是盘形冲压件,其上不得侵蚀的部分覆盖有光敏抗蚀材料,而要侵蚀的部分则不覆盖。这样,要加工这些槽的地方是敞露的,将盘形件在酸中放置一定的时间,使盘形件中的槽浸蚀到所要求的深度,然后从酸中取出盘形件,除掉盘形件上的光敏抗蚀材料。止动件的中央孔可以在侵蚀加工这些槽之前以类似的方式加工出来。
由槽118形成的止动件66的波形内边缘提供了一个设置在阀-铁芯组合件70运动路径上的硬化止动面,与阀-铁芯组合件70相连接。设置这些槽的一个目的是在阀-铁芯组合件70与止动件66对接后减少两者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这样,当喷油器运行关闭时静摩擦力对两部件分离的妨碍作用较少,而与止动件没有槽的情况不同。有利的是,这些槽不会破坏止动件的完整性,因为每个槽都是四面封闭而只有两面敞开。
现在回阅图4,可以解释,整个厚度均匀的止动件66的径向外部部分被保持在垫圈部件64的上表面和阀主体件68的内壁面上的一个径向台肩128之间。沿径向,止动件66与轴向延伸的阀主体件68的内壁面有一个紧配合,因此它与轴线57同轴,台肩128沿径向向内凸出,约超过垫圈部件64的内径,从而止动件66的径向内边缘部分全部与台肩128平坦相接。在相对的表面,由槽118限定的波形区置于沿垫圈部件64的内径的径向向内地设置。
现在参见图6-10,详细说明阀-铁芯组合件70,该组合件包含两个部分,即阀元件130和铁芯131,它们联结在一起,阀元件130是一个圆盘,其上表面是平的,其下表面也是平的,用于安置一个径向内密封环132和一个径向外接合环134,两个环每个都有一个轴向尺寸,都有均匀的隆起部,并且这两个环的轴向尺寸是相同的,接合环134的径向横截面是矩形的,而密封环132是梯形的,如图9中能最好地看出,密封环132在周向上是连续的,而接合环134的周向连续性由于以下情况而被破坏,即阀元件130有两个圆形通孔136、138,它们不与轴线57同心,而在沿直径方向相对的两边上与接合环相交,由此造成接合环134的周向不连续,图4示出阀元件130在阀座件62上被关闭时的关闭状态。在此关闭状态下,密封环132围绕通孔114与阀座件62周向连续地密封接触。
阀元件130可以用普通金属加工工艺制造,它可以完全用棒料机加工制造,也可以通过精密模压先加工成盘形件。孔136和138可以通过冲压或机加工产生,密封环和接合环则通过在车床上车削盘形件而产生,利用无磨料加工(即平盘研磨)可以获得平滑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铁芯131是一个沿一个圆的弦平切的近似圆形的部件,因此,如图6中所示,铁芯131的周边包含两个位于一个与轴线57同心的想象圆上的圆形外廓部分140、142和一个与部分140、142的一对相邻端部相接的弦切部分144。部分140、142的另一对相邻端部被铁芯中的一个轴向延伸的贯通切口146隔开,贯通切口146近似U形,它有三个侧面148、150、152。侧面148和150的轴向尺寸相等,但侧面152的轴向尺寸小于侧面148和150的轴向尺寸,这是因为铁芯的上半部分中有一个径向延伸的垂直于部分144的缺口154,如图6所示。铁芯的中央有一个从其上表面延伸至大约铁芯轴向尺寸的四分之三处的圆形盲孔156。
铁芯131被联结到阀元件130上,且使孔156与圆形阀元件同轴。在该组件中,铁芯131相对于阀元件130是沿周向定向的,并使贯通切口146与孔138对齐,而且这也使孔136的大部分没有被铁芯所覆盖。元件130和131的相互连接是由在中央的激光焊接产生一条焊缝157实现的。
所得到的阀-铁芯组合件70的形状使它相对于阀组件的轴线57是不对称的,如后面要详细解释的那样,这一点使得阀-铁芯组合件70工作时产生一种倾斜运动。
现在详细说明动力组件54的部件。首先看图19-23中能看见的框架件72的细节,框架件72的作用包含:提供一个磁通路径,将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的线圈160发出的磁通联接到阀组件52上,以便操作阀-铁芯组合件70;提供一个部件,由此,进油管76能够使框架件7 2和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 4同轴定位。框架件72包含一个有一个中央圆孔164的底162的两个侧面166和168,侧面166和168沿轴向从底162的相对侧边缘延伸,包围一个管形顶170并与之相联。顶170包含一个与完整的喷油器中的轴线57同轴的圆形通孔172,侧面166和168经侧面开口174和176在横过框架件72方向上相互相对,该开口174、176相互相对并且与侧面166、168成90度角。
除了线圈160外,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还包含一个线圈架178,它有一个在相对的端部带有圆形法兰182、184的管形芯子180。构成线圈160的金属线的末端连接到各个电端子186、188的内末端,电端子186、188埋设在线圈架178的一个以一定的角度从法兰182周边上的某处延伸的伸出部中。电端子186、188的外末端是自由的,以便提供与相应的插头(未示出)的各个端子相配接,经该插头使激励电流有选择地输送给线圈160,以便选择地启动喷油器。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插入其中的一个侧面开口174和176中而与框架件72相联,并且在进油管76插入通孔172和穿过管形芯子180中之前使管形芯子180与通孔172对准。
现在说明如何装配喷油器。阀主体件68的上端形状能使之与孔164可套接地连接和与框架件72对接,使框架件72和阀主体件68沿轴向和径向相互相对地定位。这样使框架件和阀主体件相关联后,采用例如激光焊接将它们联结起来,密封环98和罩100放置在部件68内。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放置在框架件内,进油管76穿过通孔172、线圈架178的管形芯子180、密封环98和罩100。详细示于图24和25中的罩100的目的是保证密封环98与阀-铁芯组合件70隔开地轴向定位。注意,罩100的下部内边缘也向内凹进,以便罩不会接触阀-铁芯组合件70。
进油管76由一个固定件沿轴向恰当地定位,然后使之与框架件72相联结,该联结是通过在顶170中设置一个圆形槽192以便局部地减小管的壁厚(如图所示),然后在减小了管的壁厚的地方将两个部件由激光焊接联结起来而实现的。注意在对进油管定位时,锥形盘簧垫片80弹性地压装在一个围绕进油管外侧延伸的台肩190和线圈架178的法兰182之间。用于进油管定位的固定件使管的下端相对于台肩128定位,这些被组装的部件被放置在一个模子(未示出)中,并在它们上面形成一个模压部分56,以形成所示的本体形状。除了端子186和188的外末端外,模压部分56包住所有的部件,并且形成一个围绕这些外端的外包层,用于接受含有与端子186和188接合的端子的一个连接插头(未示出)。锥形盘簧垫片80在线圈架178的上端和进油管76之间形成一个隔层,并且通过将线圈架顶在阀主体件68的上缘边而在线圈架的下端处形成一个隔层,这些隔层防止塑性材料挤入内部阀机构中。
之后,将阀组件的剩余部件装配到阀主体件68的敞开的下端中,并且将弹簧96置于铁芯131和调节管78之间。阀座支撑件58使阀座件62、垫圈部件64和止动件66夹持在台肩128上,然后将它和阀主体件68在标为196的位置处联结起来,例如用激光焊接。模压部分56在管76和78接合区中有两个径向孔198、200,通过在进油管76内使调节管78正确定位,然后经孔198、200提供的通道将两个管联结起来(如通过卷边)而校准喷油器。喷油器处于使用中时,液体燃料如汽油被引入进油管76,由油路中的过滤器82过滤后完全通过管76进入阀-铁芯组合件70所处内部空间中。燃料能够容易地通过阀-铁芯组合件70,达到密封环和接合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和接合环的径向外侧处的环形空间中。
当线圈160末被激励时,阀元件130落座在阀座件62上,使得密封环132将孔114与孔136和138液体地隔离。环132和阀座件62的上表面具有足够高的表面光洁度和配合表面积,它们在此种情况下提供一个金属-金属密封,因此没有燃料流出喷油器。当线圈160被激励时,阀开启,激励线圈160时产生一个磁通,它产生一个作用在进油管76的下轴端和铁芯131之间的磁力,由于铁芯具有前述的形状,使该力作用在与轴线57偏心的阀-铁芯上。虽然阀元件130的外径与垫圈部件64的内径是紧配合,该配合还不足以紧到绝对限制阀-铁芯组合体朝着进油管76严格地轴向移动,而是允许偏心作用的引力使阀-铁芯组合件倾斜,直到倾斜部分遇到止动件66。因此,当阀-铁芯组合件响应线圈160的激励而开始倾斜时,阀-铁芯组合件相对于轴线57不断地倾斜,直到倾斜部分顶接止动件66。在此处,阀-铁芯组合件继续运动,但现在阀-铁芯是在围绕它顶接止动件66的地方倾斜,随着倾斜运动的继续,阀-铁芯组合件的轴线倾斜减少,并且当倾斜运动由于阀元件130的整个边缘与止动件66对接而被止动时,又重新达到与轴线57重合。因此阀元件130的这个边缘代表了阀-铁芯组合件70的一个对接面部分,应该注意到,当已经制止了阀-铁芯组合件70的开启运动后,铁芯仍然与进油管76的端部相间隔,随着阀元件从阀座上离开,燃油可以流过孔114、112和104,从喷油器的底端喷出。
当线圈160的激励停止时,磁引力也停止,弹簧96推动阀-铁芯组合件封闭地顶在阀座件62上,从而中止通过喷油器的流动,从而燃油停止从喷油器的底端喷出。应该注意到,阀-铁芯组合件在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所作的轴向移动的行程量等于垫圈部件64的厚度减去阀元件130的厚度。
阀组件的结构和布置具有重要的优点,由于阀-铁芯组合件包含单独的铁芯和阀元件,可以用一种能够使阀元件在喷油器的工作寿命内最好地保证它与阀座件恰当的密封接触的材料制造阀元件,而用一种具有合适的铁磁特性的材料制造铁芯。按已述方式采用激光焊接保证了两个部件的可靠联结。进油管76的下端形成线圈160发出的磁通的一个定子,磁通横向通过工作间隙,作用在铁芯131上,返回的磁通从铁芯131的横侧面通过到达阀主体件68,并由此经框架件72回到线圈和线圈架组件74的上端处的管76。结果,止动件66基本上不构成磁通路径的部分,因此它能用一种硬材料制造,而很好地适合与硬化的阀元件130一起使用。在组装喷油器时,阀组件的周边定向是不必要的,但是阀-铁芯组合件的非平衡的设计将保证它总是围绕阀元件周向上的相同位置倾斜,而与它在喷油器内的具体的周向的定向无关,而这将有利于保证阀运行中的一致性。
图26和27公开了记为66′的止动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与止动件66相似,止动件66′也包含一个波形止动面部分,但是它的形状与止动件66略有不同。止动件66′是一个圆环形部件,其厚度沿着构成止动面部分的径向内波形边缘的径向向外方向是均匀的。径向内波形边缘可以被认为包括一个圆环形槽66a′,该槽含有均匀相间的一系列相同的圆钮66b′。因此,与止动件66相似,可以考虑止动件66′的波形包括一系列并列的槽,并且使钮66b′位于槽之间。利用酸蚀技术加工槽66a′,钮的高度等于槽的深度,从而钮的端面位于止动件的无波形部分的对应轴端面相同的平面中。
图28和29描述了记为66″的止动件的又一个实施例,与止动件66和66′相似,止动件66″也包含一个波形止动面部分,但是它的形状略有不同,止动件66″是一个圆环形部件,其厚度沿着其构成止动面部分的径向内波形边缘的径向向外方向是均匀的。该止动面部分可以被认为包括一个圆环形槽66a″,该槽含有一个径向向内的壁和一个轴向壁以及沿着径向内边缘的一系列周向交替相间的空格部118″和隆起部118″′。隆起部118″′从轴向槽壁朝着阀元件130的外边缘隆起,它们提供了实际的止动面,类似于图26和27中的钮66b′。隆起部118″′具有比空格部118″大得多的周向弧度范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围绕止动件均匀设置了八个这样的隆起部和八个这样的空格部,所示的实施例示出每个空格部的周向弧度范围为15度,每个隆起部的周向弧度范围为30度,已经发现这能够在阀元件从其开启位置向其关闭位置移动时使可能产生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少,而且提供了阀开启时阀元件冲击止动件的足够的表面面积。也可以设想采用其它的尺寸,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格部弧度范围为10度,而隆起部弧度范围为50度。止动件66″的径向内边缘的特征也可以由酸蚀工艺加工得到。图28中想象的断缺圆线示出了阀元件130的轮廓范围,表示出在槽66a″的径向外边缘处的环形空间当阀元件130接合并最后平坦地停止在止动件上时没有被覆盖。以上的说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改进的新型喷油器的目前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如后文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