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9272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5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8617.5

申请日:

1995.09.26

公开号:

CN1128841A

公开日:

1996.08.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2M 35/10申请日:19950926授权公告日:20000927终止日期:2009102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5/10

主分类号:

F02M35/10

申请人:

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桥规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4.09.27 JP 231290/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能确实地防止雨水被吸入,能防止因空气滤清器或发动机内进入雨水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其结构特征是在罩盖8下端的空气流通道形成部位装有具有向该罩盖8外侧伸展的底部12与竖立于该底部12外端的外周壁13的积水槽14,在该积水槽14圆周方向所需范围内,其底部12下面与外周壁13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包括上端设有开口部用于 导入空气供给发动机的进气导管和在其上部配置一个围绕该进气导 管的上端至下部所需部位的在下端设有开口部的罩盖,并在该罩盖 和该进气导管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道,其特征是在上述罩盖下端的空 气流通道形成部位装有具有向罩盖外侧伸展的底部与竖立于该底部 外端的外周壁的积水槽,在该积水槽圆周方向所需范围内,其底部下 面与外周壁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其特征是 在空气流通道形成部位的下端设置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该挡板的 下端位于积水槽的锐角部位下端以下。

说明书


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

    本发明是关于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的发明。

    在一般情况下,卡车等大型汽车与小轿车相比,其在未经修整、路况差的道路上行驶的机会多,所以其发动的进气应是离地较高的清净空气,而不应是离地面较近的混有很多尘埃的空气。

    因此,在大型汽车上,如图7所示,将大致垂直连接于空气滤清器1的下进气导管2通过柔性胶管3与固定在驾驶室4的后壁5上的上进气导管6相连接,从面使空气从上进气导管6的上端开口部6a被吸入。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为了不让雨水、落叶等直接落入上进气导管6,围绕上述的上进气导管6的开口部6a配置罩盖8,并在该上进气导管6和罩盖8之间形成空气通道7。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发动机吸气时,清净的空气从罩盖8的下端开口部8a被吸入,通过空气通道7在上述罩盖8内的上部,反转流动方向再从上进气导管6的开口部6a流入内部,通过下进气导管2与空气滤清器1供给发动机,但是,在雨天中,发动机吸气时,从罩盖8的下端部滴下地雨滴可能会随被吸入的空气一起吸入上述罩盖8内,进入空气滤清器1或发动机内,从而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等情况,所以过去一直如图4所示,沿罩盖8下端外周缘设置一个积水槽9,或如图5所示,在罩盖8的开口部8a的附近的外周部分设置一个积水槽10,让雨水淌入积水槽9、10,从而防止雨滴进入上述罩盖8内。

    然而,图4所示的积水槽9在降雨量多时,雨水将从积水槽9中溢出,从其底面淌下,淌下的雨滴随着吸入的空气一起被吸入空气滤清器1或发动机中,另外,对图5所示的积水槽10来讲,从该积水槽10中溢出的雨水将沿其底面流到罩盖8的下端淌下,随着吸入的空气一起被吸上述罩盖8内,并被吸入空气滤清器1或发动机,因此,仍然会因雨水的原因而造成发动机出现输出功率下降等的不正常工况。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确实防止雨水被吸入,从而避免因空气滤清器或发动机内进入雨水而造成发动机出现输出功率下降等的不正常工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在由在上端设有开口部用于导入空气供给发动机的进气导管和在其上部配置一个围绕该进气导管的上端至下部所需部位的在下端设有开口部的罩盖、及在该罩盖和该进气导管之间形成空气流通道的进气导管的结构中,在上述罩盖下端的空气流通道形成的部位装配着由向罩盖外侧伸展的底部和竖立于该底部外端的外周壁构成的积水槽,在该积水槽圆周方向所需范围内,使其底部下面与外周壁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本发明还在空气流通道形成部位的下端设置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该挡板的下端位于积水槽的锐角下端以下。

    在本发明中,沿罩盖淌下的雨水流入罩盖下端所设的积水槽内,从该积水槽的外周壁上端溢出的雨水沿外周壁的外侧面淌下,在该积水槽的下端落下,这是因为该积水槽的底部下面与该积水槽的外壁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该锐角能够实地切断雨水顺底部下面的流淌,这样就能防止雨水进入罩盖内。

    还由于本发明在空气流通道形成部位的下端设置了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所以能更确实地防止雨水进入罩盖内。

    因此,采用上述本发明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能确实地防止雨水被吸入空气滤清器及发动机内,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因雨水进入发动机所造成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等的不正常工况。

    图1是本发明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图2的有积水槽的积水槽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现有的积水槽的纵剖视图;

    图5是另一个现有的积水槽的纵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装备进气导管的车辆的立体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与图4-图7所示的现有的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相同的另件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在上进气导管6的上端设有用于将空气导入供给发动机的开口部6a,在该上进气导管6的上部配置一个围绕该上进气管6的上端至下部所需部位的在下端设有开口部8a的罩盖8,罩盖8内侧的一部分与上述上进气导管6外侧的一部分在圆周方向及上下方向所需范围内相连接,在上述罩盖8与上进气导管6之间不相连接的部分形成与上述进气导管6内部连通的空气流通道7,在上述罩盖8下端的上述空气流通道7形成部位用螺栓等安装上具从罩盖8下端向下延伸的内周壁11与从该内周壁11的下端或下端附近向上述罩盖8的外侧伸展的底部12及在该底部12的外侧端竖起的外周壁13,且在罩盖8圆周方向的一端闭塞,另一端开放,同时从罩盖8圆周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坡度向下倾斜的积水槽14的组件15。

    此外,从积水槽14圆周方向的一端起至中间部位,积水槽14的底部12大致呈水平,内周壁11大致呈直立状,但是,从积水槽14圆周方向的中间部位至另一端,积水槽14的底部12向罩盖8的外侧朝下倾斜,外周壁13自下面上形成略为朝外张开的形状,底部12的下面与外周壁13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

    再将积水槽14的呈锐角部分的内周壁11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超过上述积水槽14的锐角θ部位下端的位置,以此作为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16。

    而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16的靠积水槽14另一端的端部的形状是从积水槽14的一端朝另一端随积水槽14从另一端起的纵向尺寸逐渐变小而逐渐向下延伸。

    另外,在积水槽14的内周壁11的内侧上方,为了除去通过空气流通道7的空气中的异物,设置了在罩盖8内位置大致呈水平的滤网17。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雨天行驶时,雨水A顺罩盖8淌下,流入积水槽14,并从倾斜的积水槽14的一端流向另一端。

    在积水槽14中流到积水槽另一端的雨水A从上述积水槽14的另一端的开口部14a流出。

    这时,流出的雨水A的一部分虽然欲随被吸的空气一起进入罩盖8内,但是由于受到积水槽14另一端的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16的阻挡,雨水A不会被吸入上述罩盖8内。

    而雨水A即使从积水槽14的外周壁13的上端溢出,沿外周壁13流下,由于积水槽14的底部12的下面与外周壁1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能确实地切断雨水A顺底部流淌,防止雨水A进入罩盖8内,此外,通过积水槽14的内周壁11下端形成的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便能更加确实地防止雨水A进入罩盖8内。

    再有,从积水槽14圆周方向的一端至中间部分,向罩盖8外侧伸展的底部1 2是大致呈水平的,这是因为雨水A总是不断地从积水槽14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水的体积不会比另一端增多,雨水A不会从积水槽14的外周壁13的上端溢出,所以没有必要在该部分切断雨水流淌。

    因此,本实施例能确实地防止雨水A进入罩盖8内,从而防止雨水A进入空气滤清器1及发动机内,这样也就防止了因雨水A而造成的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作为积水槽组件15的积水槽14可与罩盖8分别制作,用螺栓等装配在上述罩盖8的下端,但也可以用注射模塑成形等方法将积水槽14与罩盖8制成一体,此外,积水槽14的底部12的下面与外周壁13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θ,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从上述积水槽14的中间部分至另一端为锐角,但如上述积水槽14的全长均为锐角也是可以的,还有,防止雨水进入的挡板16在上下方向的长度或沿积水槽14纵向的长度可以制成适宜的恰当的长度,再有,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罩盖8围绕上进气导管的方式是罩盖8内侧的一部分与上进气导管6外侧的一部分在圆周方向及上下方向所需范围内相连接,但是上述罩盖8的内侧也可以不与上进气导管的外侧相连接而采用在该上进气导管6的外周全部形成空气流通道7的围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罩盖8下端整个一周设置大致呈水平的积水槽14或按所需角度倾斜的积水槽14,除此以外,在不超出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当然还可以进行种种变更。

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水进入进气导管的结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能确实地防止雨水被吸入,能防止因空气滤清器或发动机内进入雨水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其结构特征是在罩盖8下端的空气流通道形成部位装有具有向该罩盖8外侧伸展的底部12与竖立于该底部12外端的外周壁13的积水槽14,在该积水槽14圆周方向所需范围内,其底部12下面与外周壁13的外侧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