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99110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10422.X

申请日:

2007.06.05

公开号:

CN201106520Y

公开日:

2008.08.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3B 13/06申请日:20070605授权公告日:20080827终止日期:20110605|||授权

IPC分类号:

F03B13/06(2006.01); E02B9/00(2006.01); A01K61/00(2006.01)

主分类号:

F03B13/06

申请人:

王瑛

发明人:

王瑛

地址: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翠苑新村五区20幢18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包含具有一定高度与面积的结构基座蓄水池,其上方筑有动力源空间设置风能动力机并联结驱动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运转输送水入蓄水池;一高架输水漕连通蓄水池与高架储水池供水,高架储水池通过设置于海水中水泵输水。一地下机房设置水轮机发电机组,通过泄水管道连通蓄水池提供水力运转发电;一地下储水库存储回水且通过回水深水池的输运水机将回水输回蓄水池。本项发电站能解决风力发电断续发电问题,能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量的电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其特征是:
包含:数座具有从数十米至数百米高度与一百平方米至数千平方米面积的相邻而各自独立的提供水力发电的大容量结构基座蓄水池(A:A1~An);或是一座结构基座大容量蓄水池(A);
依次相邻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An)之间皆具有池水互相流通的连通水漕(11);
位于左右两侧具有间隔数十米至数百米距离的称为第一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和第二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2)上方各具有向高空拓展设置利用风能驱动运转的风能动力机(1)的结构基座延伸构筑的具有从2米至数十米高度与空间的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b1~bn);
于结构基座蓄水池(A1或A2)一侧边缘位置设有泄水口(30)与自动控制阀门(31),或于一结构基座蓄水池(A)一定位点设有出水口与自动控制阀门(20);蓄水池(c)内设有水位高度控制装置(35),可透过第一或第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输运水机或风能动力机停止运转与停止供水;
于邻近第二区或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或A1)一外侧区域构筑有一低于地平面的地下层平台与发电厂房(25)及设有水轮机发电机组(29),其相邻区域构筑有较发电厂房平台地面低许多的足够大容积的地下储水库(f),水轮发电机组(29)回水经由连通的回水渠(27)流入储水库(f),一条连通储水库的回水深水渠(32)连通到筑设于第二区或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或A1)边沿区域深入地下的回水深水池(26);
所述回水深水池(26)里设有一至数套由风能动力机(1)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4),将储水库(f)里的水运送到上方的蓄水池(C);
水轮机发电机组(29)通过泄水管道(28)连通蓄水池(C)的泄水口(30)、自动控制阀门(31),透过自动控制系统电气连接自动控制阀门,控制自动控制阀门开启或关闭;
或在结构机座蓄水池(A1~An)地面层一适当位址设置一水轮机发电机组(9),其四周围地面筑有集水漕(22)并通流到深水池(12),水轮机发电机组(9)以泄水管道(10)连接连通蓄水池(c)的泄水口与自动控制阀门(20)获取水力发电;
所述结构基座蓄水池(A)具有供水设施,包括:一个筑设在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朝向水源方向一侧旁边低于海平面或江、河、湖水平面的自流深水池(33),一条同样低于海水平面或江、河、湖水平面的自流深水渠(34)连通大海水中引水或江、河、湖水引水入渠入池;
自流深水池(33)中设有输运水机(2),其和设置于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的风能动力机(1)分别各自相互对应匹配以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透过第一控制系统(6)电气连接第一动力传递组的离合器;
包括:地面挖设的一条由连通深水池(12)一直延伸到海边的海堤(24)的深沟引水渠(23),设置于海水(e)中的一至数套运用海洋能作功泵送的水泵机组(13)通过连通的输水管将水泵入引水渠(23)并流进深水池(12);
还包括:一条高架的输水漕(15),其出水口一端搭接在蓄水池(c)上方出水入池,另一端连通高架储水塔水池(14)出水口,设置于海水(e)中的利用海洋能驱动泵送的一至数套水泵机组(13)连接输水管(21),输水管另一端装设在储水塔水池(14)上端;还于同区域海水中设置一至数套利用风能动力机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并以输水漕接通到高架储水塔水池(14);
所述第一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b1~bn)朝水源方向一外侧区域设有各自对应动力源空间高度与匹配数量的输运水机(3),其主动轮中心轴(3-2)分别各自和第2动力传递组(7)联结,其机身底部固定在深水池(12)内;
所述第二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朝水源方向一外侧区域设有各自对应动力源空间高度与匹配数量的输运水机(2),其主动轮中心轴(3-2)分别各自和所对应匹配的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其机身底部固定在自流深水池(33)中;
所述输运水机(2、3、4)通过导水漕(3-6)将水导流入蓄水池(c);
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b1~bn)集成安装有与动力源空间数量相匹配的利用风能驱动运转的风能动力机(1)或其组合的风能动力机组;
于第二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所述的风能动力机(1)或风能动力机组分别各自以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各自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2或4),透过布设的第一自动控制系统(6)电气连接第一动力传递组和输运水机;
于第一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b1~bn)的风能动力机或风能动力机组分别各自以第二动力传递组(7)联结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3或4),还透过布设的第二自动控制系统(8)电气连接与控制第二动力传递组和输送水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结构基座蓄水池(A)下方空间构筑有许多层次的水产养殖池(d1~dn),或构成车间、办公房、居住房形式可用空间。

说明书

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动力与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风能与水力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矿物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导使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之利用愈来愈有发展潜力与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之应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美中不足的是风能、太阳能发电受到自然气象条件的制约影响。没阳光或风力不够强大时即不能发电。因此,以利用风力发电而言,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转发电时断时续,运行很不稳定,难以作为可靠的独立供电源;而并网供电在未来发电量比例较大时将对现有供电网造成较大的有害影响,这也将是风力发电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再者,现行的风力发电场占用土地面积太广大,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效益率太低,形成巨大的浪费;还有,其广泛布设于大地原野的风机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当前也受到热烈追捧的可再生生物能应用,则因为将会构成对人类粮食争夺的不利和危机局面后果,其发展前途有限。
因此,面对能源与电力困扰人类的问题困境,研究开发出能更良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技术对人类及我们这个地球生态环境将有莫大裨益。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能源、电力与生态环境及习用风力发电场的技术瓶颈和问题的良好完善技术方案,运用本项发明的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能有效地克服与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达到有限风能的最大化利用和风能水能互补利用,显而易见地大幅增加有效发电时数和发电质量,增进与维持供电网的稳定性和电力品质,能满足作为独立的发电供电网,促进、提升地球生态环境的优良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的技术方案是:
包含:数座具有一定高度与面积的相邻而各自独立的提供水力发电的大容量结构基座蓄水池A:A1~An;或是一座有一定高度与面积的结构基座大容量蓄水池A。依次相邻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An之间皆具有池水互相流通的连通水漕11。
位于左右两侧的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称为第一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和第二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2上方各具有向高空拓展设置利用风能驱动运转的风能动力机1的结构基座延伸构筑的有一定高度与空间的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b1~bn。
于结构基座蓄水池A1或A2一侧边缘位置设有泄水口30与自动控制阀门31,或于一结构基座蓄水池A一定位点设有出水口与自动控制阀门20;蓄水池c内设有水位高度控制装置35,可透过第一或第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输运水机或风能动力机停止运转与停止供水。
于邻近第二区或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或A1一外侧区域构筑有一低于地平面有一定深度的地下层平台与发电厂房25及设有水轮机发电机组29,其相邻区域构筑有较发电厂房平台地面低许多的足够大容积的地下储水库f,水轮发电机组29回水经由连通的回水渠27流入储水库f,一条连通储水库的回水深水渠32连通到筑设于第二区或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或A1边沿区域深入地下的回水深水池26。
所述回水深水池26里设有一至数套由风能动力机1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4,将储水库f里的水运送到上方的蓄水池C;
水轮机发电机组29通过泄水管道28连通蓄水池C的泄水口30、自动控制阀门31,透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自动控制阀门开启以获取水力发电或关闭阀门停止发电;
或在结构机座蓄水池A1~An地面层一适当位址设置一水轮机发电机组9,其四周围地面筑有集水漕22并通流到深水池12,水轮机发电机组9以泄水管道10连通蓄水池C的泄水口与自动控制阀门20获取水力发电。
所述结构基座蓄水池A具有供水设施,包括:一个筑设在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朝向水源方向一侧旁边低于海平面或江、河、湖水平面一定深度的自流深水池33,一条同样低于海水平面或江、河、湖水平面的自流深水渠34连通大海水中引水或江、河、湖水引水入渠入池。
自流深水池33中设有输运水机2,其和设置于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的风能动力机1分别各自相互对应匹配以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透过第一控制系统6控制联结驱动输运水机运水或断开停止运水。
包括:地面挖设的一条由连通深水池12一直延伸到海边的海堤24的深沟引水渠23,设置于海水e中的一至数套运用海洋能作功泵送的水泵机组13通过连通的输水管将水泵入引水渠23并流进深水池12。
还包括:一条高架的输水漕15,其出水口一端搭接在蓄水池C上方出水入池,另一端连通高架储水塔水池14出水口,设置于海水e中的利用海洋能驱动泵送的一至数套水泵机组13通过连通的输水管21将水输送到储水塔水池14;还于同区域海水中设置一至数套利用风能动力机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将水输送入高架储水塔水池14。
所述第一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b1~bn朝水源方向一外侧区域设有各自对应动力源空间高度与匹配数量的输运水机3,其主动轮中心轴3-2分别各自和第二动力传递组7联结,其机身底部固定在深水池12内。
所述第二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朝水源方向一外侧区域设有各自对应动力源空间高度与匹配数量的输运水机2,其主动轮中心轴3-2分别各自和所对应匹配的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其机身底部固定在自流深水池33中。
所述输运水机2、3、4通过导水槽3-6将水导流入蓄水池c。
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b1~bn,依据动力与发电容量规模条件,集成安装有与动力源空间数量相匹配的利用风能驱动运转的风能动力机1或其组合的风能动力机组。
于第二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所述的风能动力机1或风能动力机组分别各自以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各自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2或4,透过布设的第一自动控制系统6执行选择、控制联结驱动输运水机运转送水或断开动力停止运转。
于第一区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b1~bn的风能动力机或风能动力机组分别各自以第二动力传递组7联结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3或4,还透过第二自动控制系统8选择与控制联结驱动输运水机运转输水或断开动力停止运转。
所述结构基座蓄水池A下方空间构筑有许多层次的水产养殖池d1~dn,或构成其它形式可用空间。
有益效果:在于
1.创造的、可无限复制往高空扩展创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2构成风力水力统合发电系统往高空扩展建设创造出极为有效稳固的载体和系统、设备集成方法。在所设定的一定高度之上可以按照需要构成很多的动力源空间用以安装风力发电系统设备,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和高空中较强的气流,因之,可以在很少的用地面积内即能建造形成大规模大容量的发电厂;
2.运用了储能方法,利用风力、水力、海洋能方法将水运送与储存于所设计足够高度的高架大容量结构基座蓄水池中提供水力驱动设置于深入地下的地下平台的水轮机发电机组发电,或驱动设置于地面层的水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由于多元化地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式,纵然在没有风的时候,蓄水池的供水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海中的利用海洋能驱动水泵的方式持续不断地供水;而在有风时,风能动力机驱动的足够多数量的输运水机能够输送足够水轮机发电机组长时间运转发电需求的储水量,从而最大可能地维持发电的持续性、稳定性,增进发电的质量;
3.通过增加结构基座蓄水池的高度,除了增加风能动力机利用风能效率,也增加了水轮机发电机组的水头高度,并且,还通过增加设置于地下深层的水轮发电机组的设置深度,从而增强水力作用,产生更大的发电效率;
4.依据发电系统发电厂建设地的自然风能、水能资源状况及发电容量规模需求总体规划,结构基座蓄水池的建造高度将被设定在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之间,因此,结构基座蓄水池的下方空间可以创造出很大的可资利用的高效益空间,可以构筑许多用来养殖鱼、虾、贝类之水产养殖池,或构筑成作为生产电子之类产品的轻工业厂房或写字楼或节能环保洁净电能自给自足绿色住宅,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资源,产生最大化效益;
5.由于本发电系统集约化作用,动力源空间能够适当地布设防止鸟类飞入的防护网,避免飞鸟无意闯入,因此不会发生像一般广泛布设在广泛大地的风力发电场那样无数的无辜飞鸟被风力发电机切杀的惨状的二次生态灾难问题;
6.还在于风能动力机组和一些相关设备设置于高层的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内,受到掩体保护,从而不受雨雪侵袭浸蚀,设备使用寿命更长久,从地面至结构动力源空间设有人货输送电梯,保养维修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的侧视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的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设置于深层地下的水轮机发电机组与厂房平台和储水库及相关设施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系统的构成要素。图2显示,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具有5座有一定高度的、相邻而各自有间隔距离独立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A1~A5,彼此相邻的蓄水池c间具有池水互相流通的连通水漕11,结构基座蓄水池A的高度,主要依据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系统发电厂建设当地的风能和海洋能、水力资源状况和发电容量规模大小来规划设计,其高度设定大体在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之间。
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承载力大,地面无沉降变化因素或数十年问的沉降甚微,结构基座蓄水池可以构筑单一座总体的型式。
图示左边称为第一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上方和右边称为第二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2构筑有结构基座向上延伸构成的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b1~bn与A2:a1~an,动力源空间b1~bn、a1~an之数量、各个空间高度、面积、总高度主要依据发电容量规模大小、风能资源情况、风能动力机1规格大小与蓄水池容量及水资源状况来总体规划、设计与设定,其单层空间高度大致为数米至十数米之间,面积为数百平方米至数千平方米之间,以一个发电容量10万千瓦的本发电系统而言,其总高度大体在100米~250米之间。
动力源空间分别各自装设风力驱动运转的风能动力机1和动力传递组,通过动力传递组和透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联结驱动所各自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运转送水或断开停止运转。
图2显示两座相距有一定距离的第一区与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1、A2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各仅示出10个空间a1~a10、b1~b10之构成。a1与a3动力源空间各设置一部风能动力机1,空间a2装设有第一动力传递组5和布设有第一自动控制系统6,a1与a3的风能动力机以一根联合动力传动轴16联结组合构成更大输出动力的一个风能动力机组。第一动力传递组包括两根传动轴,其中第一根传动轴一端装设的齿轮17和联合动力传动轴齿轮啮合,另一端以离合器18和第二根轴一端联结,另一端则以万向联轴器19联结所对应的输运水机2或4;藉由自动控制系统电气连接与控制第一动力传递组的离合器联结传递动力以驱动输运水机的运转输水或断离停止运转;还能透过自动控制系统电气连接与控制风能动力机的运转或停止。以上的动力传递方式仅是典型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可运用各种可行的传动方式。
同样地,包括a4~a6、a7~a9空间的风能动力机组合和动力传递组联结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都可以相同模式构成。
在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1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b1~b10,b1与b3各设置一部风能动力机,空间b2装设有第二动力传递组7和布设有第二自动控制系统8,b1与b3风能动力机以一根联合动力传动轴16联结组合为一个风能动力机组。第二动力传递组包括两根传动轴,第1根传动轴一头装设的齿轮和联合动力传动轴的齿轮啮合,另一头以离合器18和第2根轴前端联结,轴后端则以万向联轴器和所对应的输运水机3联结组合,透过所布设的第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动力传递组的离合器联结传动输运水机运转输水或停止运转与停止送水;也能透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风能动力机的运转或停止。
同样地,包括b4~b6、b7~b9空间地风能动力机组合和动力传递组联结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都可以相同模式构成。
各自依序相邻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1~A5皆具有池水互相流通的连通水漕11,在结构基座蓄水池底部示出了设置的自动控制阀门20与泄水口和连通的泄水管道10。
基于结构基座蓄水池A具有一定的高度,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是以其蓄水池c下方空间可以创造出极大的能够产生高效益的可资利用面积空间,在本实施例,它构筑有十数个总计有数十万平方米面积可作为养殖鱼、虾、贝类的水产养殖池d1~d12,当然,也能构成作为节能、环保、洁净能源电力自给自足的绿色家园住宅楼或办公楼或轻工业生产厂房等用途。
图2也示出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1前方设有数套输运水机3,其各自有不同的高度以匹配对应不同高度的动力源空间b2、b5、b8并藉由主动轮中心轴3-2和第二动力传递组7动力联结;而其机架3-1底部固定在有一定水深的深水池12中,其盛水容器3-5能够完全没入深水池中盛满水。
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前方范围设置有具有不同高度的输运水机2,较低的一套输运水机对应匹配动力源空问a2高度,其安装在机架3-1顶部的主动轮中心轴3-2藉由联轴器或万向联轴器19和空间a2的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以传递设置在动力源空间a1与a3的风能动力机1机组动力驱动输运水机运转输水到上方的蓄水池C;次高的输运水机2对应空间a5高度,其主动轮中心轴藉由万向联轴器和空间a5的第一动力传递组联结以传递风能动力机的动力驱动输运水机运转输水到蓄水池;较高这套输运水机对应空问a8的高度,同样以主动轮中心轴以万向联轴器19和第一动力传递组5联结传递动力。这些输运水机2皆透过布设在各自动力源空间的第一自动控制系统6执行控制动力的联结传动运转或断开停止运转,同时,也能控制风能动力机的运转或停止。
各部输运水机2的机架底部分别各自固定在自流深水池里,其盛水容器3-5能够完全浸入池水中盛满水输水到上方的蓄水池c中。
图1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侧视示意图,显示粗大坚固的结构基座蓄水池A结构基座基础深入地下,进一步显示蓄水池上方结构基座延伸构造的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内装设风能动力机1,机组各自以第二动力传递组7联结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3的状态。
输运水机2、3、4具有机身3-1,机身上部设有两个有一定间距的主动轮与中心轴3-2,以联轴器或万向联轴器19和动力传递组联结;机身下部位设有从动轮与中心轴3-3,两条输送链条3-4分别张紧附挂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一定数量的盛水容器3-5则等份均匀地装设在输送链条上。每套输运水机都设有将水倾泄导入蓄水池c的导水漕3-6;机身适当部位有支撑架3-7将输运水机稳固支撑在结构基座A1或A2。
图右侧示出一高架输水设施,包括一高架输水塔水池14,一条跨接于蓄水池c上方和高架输水塔水池的输水漕15,通过输水漕将水池14的水输入蓄水池c;设置在海水e中的数组利用海洋能作功的水泵13将水通过连通的输水管泵送到高架输水塔水池。
接下来请看图3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系统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图中主要显示结构基座蓄水池A:AI~A5和供水设施布设状态。
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1右侧朝向水源方向地面挖设有一定深度的深水池12,于深水池中设置有规则布设的输运水机3,其能将深水池里的水输送到上方的蓄水池c;深水池有集水漕连通到水轮机发电机组9的集水漕;一条引水渠23将深水池12连通到海边海堤24边,设置海水中的水泵13将水泵入引水渠。
在结构基座蓄水池A4上方,具有一条跨接筑设的高架输水漕15,左侧端搭接在蓄水池水面上方,另一头连通高架输水塔水池14出水口,水池14供水有两种设施,一种是由设置在海水中的利用海洋能作功的水泵通过连通的输水管21将水泵送到水池14;另一种方式的设施是通过设置在海水中的利用风能动力机驱动的一至数部输运水机将水运送到高架输水塔水池。
于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A2一外侧地面区域筑设有自流深水池33和一条连通到海里或江、河、湖的自流深水渠34,自流深水池底与自流深水渠底较海水平面或江、河、湖水平面还要低一定的深度,以导使海水或江、河、湖水自然流进自流深水池33;自流深水池里有规则地布设一至数部由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a1~an设置的风能动力机1或其机组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2将水输送到上方的蓄水池c。
还于结构基座A2一外侧地面区域筑设有回水深水池26和回水深水渠32,回水深水渠中设有数套由装设在动力源空间a1~an的风能动力机1或其机组驱动运转的输运水机4将水轮机发电机组29的回水输送回到上方的蓄水池c。
运用多种的供水装备与设施、手段,在于确保源源不断地将水输送入蓄水池c,从而确保水轮机发电机组有足够的水力持续不停稳定地发电,以供应高质量之电力。
再请看图4与图5有关水轮机发电机组29发电设施的构成:包括一个构筑于结构基座蓄水池A2或A1一外侧边一定间距的低于地平面有一定深度的地下平台与厂房25,内设水轮机发电机组29,通过一条泄水管道28连通蓄水池c的出水口30与自动控制阀门31提供水力驱动运转发电,该自动控制阀门31透过自动控制系统执行控制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转。泄水管道具有支柱37与固定板38支撑固定;在蓄水池出水口30的周围设有过滤网36。
地下厂房平台25邻近区域筑造有较平台地面还要深一定深度的以供储存回水的储水库f;水轮机发电机组29周围筑有集水漕并经由水渠27将回水导入储水库;一条和储水库同样深度的回水深水渠32连通储水库和回水深水池26,池中有规则地设置有数套输运水机4将水输送回蓄水池c。
在发电容量规模较小的场合,则水轮机发电机组可以采用设置在地平面上,如图1、图2中示出的水轮机发电机组9,如是,其通过泄水管道10连通自动控制阀门和出水口20提供驱动的水力,回水经由集水漕22流进深水池12。
还于蓄水池c中设有水位控制装置35,透过第一或第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水位,当蓄水池水满时可适当停止部份输运水机和风能动力机停止运转。
部件、组件、装置符号与名称对照表
A:A1~A5,~An结构基座蓄水池        15输水漕
A1第一区结构基座蓄水池               16联合动力传动轴
A2第二区结构基座蓄水池               17齿轮
a:a1~an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      18离合器
b:b1~bn高层框架结构动力源空间      19万向联轴器
c蓄水池                              20自动控制阀门与
d水产养殖池或办公房、轻工业厂房      出水口
或住房空间                           21输水管
e海或江、河、湖                      22集水漕
f地下储水库                          23引水渠
1风能动力机                          24海堤或江河堤
2输运水机                            25地下厂房与地下平台
3输运水机                            26回水深水池
4输运水机                            27水渠
3-1机架                              28泄水管道
3-2主动轮与中心轴                    29水轮机发电机组
3-3从动轮与中心轴                    30出水口
3-4输送链条                          31自动控制阀门
3-5盛水容器                          32回水深水渠
3-6导水漕                            33自流深水池
3-7支撑架                            34自流深水渠
5第一动力传递组                      35蓄水池水位控制
6第一自动控制系统                    装置
7第二动力传递组                      36过滤网
8第二自动控制系统                    37支柱
9水轮机发电机组                      38固定板
10泄水管道
11连通水漕
12深水池
13水泵机组
14高架储水塔水池

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风力水力综合发电站,包含具有一定高度与面积的结构基座蓄水池,其上方筑有动力源空间设置风能动力机并联结驱动所对应匹配的输运水机运转输送水入蓄水池;一高架输水漕连通蓄水池与高架储水池供水,高架储水池通过设置于海水中水泵输水。一地下机房设置水轮机发电机组,通过泄水管道连通蓄水池提供水力运转发电;一地下储水库存储回水且通过回水深水池的输运水机将回水输回蓄水池。本项发电站能解决风力发电断续发电问题,能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