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9023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54835.5

申请日:

2008.01.17

公开号:

CN201193479Y

公开日:

2009.02.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21B 7/02申请日:20080117授权公告日:20090211|||授权

IPC分类号:

E21B7/02(2006.01)

主分类号:

E21B7/02

申请人:

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胜强; 陈宝明; 郑智超; 陆峰; 沈琴

地址:

200072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32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妙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井机,特别涉及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走机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模数至少为7;作业变速箱的齿轮为对齿顶和齿根进行过修缘和修形的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采用超硬滚、磨齿加工工艺生产的传动齿轮;对作业变速箱的齿轮采用了修形技术,进行了齿顶和齿根修缘、齿向修形。通过修形技术,明显改善了齿轮的噪声和振动,有效地改善了齿轮的啮合性能,使齿宽载荷分布均匀,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了通井机承载能力,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走机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模数至少为7;作业变速箱的齿轮为对齿顶和齿根进行过修缘和修形的齿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所述行走机构是履带式行走机构。

说明书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井机,特别涉及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履带式通井机均采用机械式传动结构,其变速主要通过齿轮来实现。目前的齿轮承载能力低,限制了发动机功率的提升,同时也就限制了通井机工作时所能达到的井深。如采取改变齿轮参数等方法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将会增加变速机构的体积和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以解决现在的通井机承载能力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走机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模数至少为7;作业变速箱的齿轮为对齿顶和齿根进行过修缘和修形的齿轮。
所述传动齿轮是采用超硬滚、磨齿加工工艺生产的传动齿轮;对作业变速箱的齿轮采用了修形技术,进行了齿顶和齿根修缘、齿向修形。
通过修形技术,明显改善了齿轮的噪声和振动,有效地改善了齿轮的啮合性能,使齿宽载荷分布均匀,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了通井机承载能力,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在齿轮的加工工艺上由珩齿改为磨齿,修正了齿形误差,提高了齿轮精度。而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均采用珩齿加工工艺。
所述底盘是推土机的底盘,所述行走机构是履带式行走机构。推土机底盘采用的是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在增大通井机承载能力方面相对于轮胎式行走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履带式行走机构的优点:①附着力大,能达到轮胎式的1.5倍以上;②通过性好,接地比压小,适宜在松软、湿地作业;③爬坡能力强;④能在恶劣工作条件下工作,例如碎石地、不平整地等;⑤履带的耐磨性比轮胎好得多。基于通井机所处的工作环境多处于荒郊野外,自然环境恶劣,履带式行走结构相对于轮胎式行走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推土机底盘具有后输出结构,可提供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履带式通井机的优点在于工作所能到达的井深由目前的3000米提高到4000米。这主要是因为改进了传动系统齿轮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发动机的功率在设计上能进一步加大。本实用新型履带式通井机主要采取改变齿形和加工工艺的方法来提高齿轮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外形尺寸为5280mm×2490mm×2660mm,主要由发动机、底盘和工作装置组成。
底盘1包括传动系统、行走机构4。底盘是推土机的底盘,行走机构是履带式行走机构。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是模数至少为7、采用超硬滚、磨齿加工工艺生产的传动齿轮;对作业变速箱的齿轮采用了修形技术,进行了齿顶和齿根修缘、齿向修形。通过修形技术,明显改善了齿轮的噪声和振动,有效地改善了齿轮的啮合性能,使齿宽载荷分布均匀,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
在齿轮的加工工艺上由珩齿改为磨齿,修正了齿形误差,提高了齿轮精度。而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均采用珩齿加工工艺。
发动机2主要提供行驶驱动力,采用的型号为C6121ZG53a,功率180KW。驾驶及作业操纵机构3是控制整机向前、向后、转向、制动及绞盘工作装置运作的操纵机构所在。行走机构4,包括前部引导轮、中间的托轮及下部的支重轮、后面的驱动轮及履带,主要功用是通过驱动轮的旋转及引导轮的导向,通过履带与地面的抓合力推动整机向前向后运动。作业装置5包括卷筒,通过卷筒的旋转来收放钢丝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井机,特别涉及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一种大马力履带式通井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走机构;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模数至少为7;作业变速箱的齿轮为对齿顶和齿根进行过修缘和修形的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采用超硬滚、磨齿加工工艺生产的传动齿轮;对作业变速箱的齿轮采用了修形技术,进行了齿顶和齿根修缘、齿向修形。通过修形技术,明显改善了齿轮的噪声和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