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8995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62300.7

申请日:

2009.08.13

公开号:

CN201559509U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J 1/20申请日:20090813授权公告日:20100825终止日期:20110813|||授权

IPC分类号:

B60J1/20; E05F11/04

主分类号:

B60J1/20

申请人:

危超钒

发明人:

危超钒

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益大道银菊花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于车窗上顶点的定滑轮(1),两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一设于定滑轮下方、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一与车窗形状相适应的窗帘(5);空心管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两空心管内,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两端在所述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一侧拉绳,设于窗帘侧沿,绕过定滑轮(1),包括侧拉伸段和侧收缩段,侧沿末端部分与侧拉绳的侧拉伸段连接;向下拉动收缩段和侧收缩段,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上移动,侧拉伸段上升,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使得窗帘打开;向下拉动拉伸段,拉伸段下降,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下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于车窗上顶点的定滑轮(1),两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一设于定滑轮下方、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一与车窗形状相适应的窗帘(5);空心管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两空心管内,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两端在所述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一侧拉绳,设于窗帘侧沿,绕过定滑轮(1),包括侧拉伸段和侧收缩段,侧沿末端部分与侧拉绳的侧拉伸段连接;向下拉动收缩段和侧收缩段,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上移动,侧拉伸段上升,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使得窗帘打开;向下拉动拉伸段,拉伸段下降,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下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车窗上沿还设有一空心管(10),空心管在车窗上沿中段截止,一拉绳(11)一端在空心管(10)内,从空心管截止处穿出,与窗帘中部底端连接;另一端点绕设在转轴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所述转轴侧边开有一内表面有螺纹的螺口(12),车窗侧边底部固设有一螺钉(13),转轴(4)与螺钉螺接,转轴转动,拉绳运动,转轴产生水平位移,补偿拉绳缠绕或脱离卷轴时产生的水平位移。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所述转轴由直径不等的几段圆柱形转筒组成,各转筒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拉绳的收缩段(9)下方吊有一动滑轮(14),沿车窗下沿设有两空心管(15)、(16),空心管末端设有一滑轮(17);一环形拉绳(18)绕过滑轮(17),穿过两空心管,另一端套在转轴(4)上;环形拉绳(18)分为收缩段(19)和拉伸段(20),收缩段(19)连接有一定滑轮(21);一拉绳(22)绕过定滑轮(21)和动滑轮(14),末端连接在拉绳的收缩段(9)上;窗帘(5)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侧沿一边连接在车窗侧沿,另一边连接在吊定滑轮(14)的吊绳上,窗帘底边连接在拉绳(22)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闭合拉绳(7)的拉伸段(8)和收缩段(9)穿入两空心管内,在滑轮(6)处连接;将窗帘布上下开合,中间收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结构,分上下轨道支架同时将左右两块窗帘布左右开合。

说明书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具体是应用于车窗窗帘的打开及收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车窗特殊的弧度结构,在其上安装窗帘时,窗帘总是无法完全遮蔽住车窗;在收起窗帘时,也无法完全收拢,总会有一部分窗帘垂下来,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使得车窗窗帘能够完全的打开或收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于车窗上顶点的定滑轮(1),两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一设于定滑轮下方、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一与车窗形状相适应的窗帘(5);空心管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两空心管内,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两端在所述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一侧拉绳,设于窗帘侧沿,绕过定滑轮(1),包括侧拉伸段和侧收缩段,侧沿末端部分与侧拉绳的侧拉伸段连接;向下拉动收缩段和侧收缩段,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上移动,侧拉伸段上升,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使得窗帘打开;向下拉动拉伸段,拉伸段下降,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转轴由直径不等的几段圆柱形转筒组成,各转筒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改进,所述窗帘结构分上下轨道支架同时将左右两块窗帘布左右开合。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特别设计的联动结构,窗帘的打开和收拢可以从车窗的侧边和上边同时展开,使得窗帘的打开和收拢更加顺利,收拢后窗帘也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窗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转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从车窗侧边和上边打开和收拢窗帘,可将窗帘收拢于车窗的上部,包括一设于车窗上顶点的定滑轮1,三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10,一设于定滑轮下方、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一与车窗形状相适应的类似扇形的窗帘5;空心管2、3的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空心管2、3内;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两端在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一侧拉绳,设于窗帘侧沿,绕过定滑轮1,包括侧拉伸段和侧收缩段,侧沿末端部分与侧拉绳的侧拉伸段连接;向下拉动收缩段和侧收缩段,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上移动,侧拉伸段上升,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使得窗帘打开;向下拉动拉伸段,拉伸段下降,带动窗帘侧沿末端部分向上移动,收缩段在空心管内的部分带动窗帘上沿末端向下移动。
空心管10在车窗上沿中段截止,一拉绳11一端在空心管10内,从空心管截止处穿出,与窗帘中部底端连接;另一端点绕设在转轴上。当收拢窗帘时,在侧边向下拉动收缩段,拉绳11上升,拉动窗帘5的中间部分上升收拢,不致于下垂影响美观。
实施例二:另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从车窗的上边和下边打开和收拢窗帘,可将窗帘收拢于车窗的侧边。
包括两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一设于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窗帘5;空心管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两空心管内;两端在所述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
拉绳收缩段9下方吊有一动滑轮14,沿车窗下沿设有两空心管15、16,空心管末端设有一滑轮17;一环形拉绳18绕过滑轮17,穿过两空心管,另一端套在转轴4上;环形拉绳18分为收缩段19和拉伸段20,收缩段19连接有一定滑轮21;一拉绳22绕过定滑轮21和动滑轮14,末端连接在拉绳的收缩段9上;窗帘5上沿末端部分与拉绳的收缩段9连接,侧沿一边连接在车窗侧沿,另一边连接在吊定滑轮14的吊绳上,窗帘底边连接在拉绳22上。动滑轮14连接有一套绳,套在拉绳22与窗帘底边连接的部分,防止该部分在拉动时和动滑轮分离。
窗帘5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套设在收缩段9和拉绳22上,一侧边缘贴近动滑轮14上方的吊绳,收拢窗帘时,可拉动收缩段9、19以及拉绳22,使得窗帘的上下边同时收缩,窗帘在侧边收拢。
实施例三:第三种车窗用窗帘结构(梯型竖式),主要用于类似车前后窗这样狭长形状的窗户,从窗户上下打开。闭合拉绳7的拉伸段8和收缩段9在穿入两空心管24、25内,两空心管在窗户两侧分别为半封闭结构,在滑轮6处连接,另一端连接转轴4中的两端口转轴绳索;还有一绳索23连接转轴4中的单端口转轴绳索,另一端连接窗帘底部中间部分。一窗帘26,窗帘上沿两侧固定在窗帘支架上,侧沿两边分别连接拉伸段8和收缩段9。转轴4转动时,会带动窗帘上下开合运动,绳索23起到收紧窗帘,不让窗帘中间下坠。
实施例四:第四种车窗用窗帘结构(梯型横式),主要用于类似车前后窗这样形状的窗户,从窗户左右打开。图中绳索27,28连接转轴4中的两端口转轴绳索,绳索29,30连接转轴4中另一处不同半径的两端口转轴绳索,窗帘分左右两张,左面窗帘左边固定在窗帘支架31,32处,右边固定在窗帘支架绳索37,34处,右面窗帘右边固定在窗帘支架35,36处,左边固定在窗帘支架绳索27,29处,转轴4转动时,会带动窗帘左右开合运动。
由于绕在转轴上的拉绳匝与匝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拉动拉绳时,随着匝数的增加或减少,拉绳的位置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当匝数变化过多时,拉绳位置就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样既影响了使用,也不美观。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对转轴的结构进行了特别的设计。例如,在实施例一中,转轴4侧边开有一内表面有螺纹的螺口12,车窗侧边底部固设有一螺钉13,转轴4与螺钉13螺接,转轴转动时,会在螺钉上旋进或旋出,产生水平位移,补偿拉绳缠绕或脱离卷轴时由于匝数变化产生的水平位移。转轴由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但直径不等的三段圆柱形转筒组成,拉绳11绕设在直径较小的转筒上,端点被固定在转轴上;闭合拉绳7绕设在直径较大的转筒上,其两端分别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中间也有一点固定在转轴上;侧拉绳的两段38、33绕设在直径最大的转筒上,中间一点固定在转轴上。这样在转轴旋转相同角度的情况下,拉绳11、拉绳7和侧拉绳移动的距离并不相同,以保证窗帘在打开或收拢时,其各个部分都能处于合适的位置。
拉拢窗帘时,拉绳的运动方向为收缩段9、拉绳11,33向下,拉伸段8,38向上,拉绳的位置相对于转轴向左侧偏移。转轴旋转时,相对于螺钉是旋出的,整个转轴向右偏移,通过计算好螺纹螺距和拉绳匝距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得在整个收拢过程中,拉绳左移与转轴右移的距离相同,保证拉绳在拉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水平的位移,一根绳索同时有两个(进出)端口的情况下,转筒转动,带动绳索从转筒拉进和拉出长度相等。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车窗用窗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于车窗上顶点的定滑轮(1),两条固设在车窗上沿、与车窗上沿形状相适应的空心管(2)、(3),一设于定滑轮下方、车窗底部的转轴(4),以及一与车窗形状相适应的窗帘(5);空心管末端设于车窗下部边缘,此处设有一滑轮(6);一闭合拉绳(7),分为拉伸段(8)和收缩段(9),分别设在两空心管内,拉伸段(8)和收缩段(9)两端在所述滑轮(6)和转轴(4)处连接;窗帘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