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8927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037777.X

申请日:

2009.02.04

公开号:

CN201395859Y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4B 1/04申请日:20090204授权公告日:20100203放弃生效日:20090204|||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6124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变更后权利人:226124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康诺克(上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060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B 1/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山姆·西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军变更后:山姆·赛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军|||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04; E04B5/38

主分类号:

E04B1/04

申请人: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山姆·西格曼; 侯海泉; 董年才; 张 军

地址:

226124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许婉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两侧,在剪力墙内与节点处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所述预留插筋与预制叠合板内的钢筋相固接,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的剪力墙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预留插筋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预制叠合板上部为叠合板现浇层,所述预制叠合板在节点处的下部架力筋断开,两端分别在节点处向前延伸,并在靠近预留插筋的外侧向上弯折,同时与预留插筋相搭接。本实用新型使剪力墙与预制叠合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承受与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这种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1)和预制叠合板(2),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叠合板(2)位于剪力墙(1)两侧,在剪力墙(1)内节点处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5),所述预留插筋(5)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相固接,位于预制叠合板(2)上部的剪力墙(1)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6),所述预留插筋(5)位于注浆管(6)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2)上部为叠合板现浇层(3),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4)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为一整体,所述预制叠合板(2)在节点处的下部架力筋断开,两端分别在节点处向前延伸,并在靠近预留插筋(5)的外侧向上弯折,同时与预留插筋(5)相搭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6)规格为DN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一侧的预留插筋(5)至节点以上600mm,另一侧预留插筋(5)至节点以上的1000mm。

说明书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很大,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屋分隔构件。剪力墙结构可建得很高,主要用于12-30层的住宅建设。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作为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因为高层建筑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所以剪力墙较之其他结构形式而言,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水平剪力,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居住也很舒适。在剪力墙与板连接处,需要使剪力墙与板成为整体,使剪力墙保持连续,在地震力等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传递竖向反力与水平剪力,保证建筑物安全。目前,剪力墙与板的连接节点有很多种,专利号为CN97248704.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空心板与混凝土剪力墙及梁的连接节点,由混凝土剪力墙、先张预应力空心板、锚固筋组成,其特征是:在空心板端的孔洞位置开设键槽,槽内放置钢筋,钢筋伸入每层剪力墙体与墙体中钢筋锚固,满足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键槽内的混凝土与剪力墙混凝土同时浇筑,使板墙或梁节点成为整体。该节点连接,可使剪力墙保持连续,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传递竖向反力并避免空心板塌落;作为水平隔板的空心板传递水平剪力,适用于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但这种结构复杂,施工过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可使剪力墙与板成为整体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两侧,在剪力墙内节点处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所述预留插筋与预制叠合板内的钢筋相固接,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的剪力墙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预留插筋位于注浆管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上部为叠合板现浇层,叠合板现浇层内的钢筋与预制叠合板内的钢筋为一整体,所述预制叠合板在节点处的下部架力筋断开,两端分别在节点处向前延伸,并在靠近预留插筋的外侧向上弯折,同时与预留插筋相搭接。
所述注浆管为DN50。
所述剪力墙一侧的预留插筋至节点以上600mm,另一侧预留插筋至节点以上的1000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在连接处设置有预留插筋,并通过制作的注浆管现场浇注叠合板现浇层,所以使剪力墙与预制叠合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承受与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这种节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的结构名称为:
1.剪力墙
2.预制叠合板
3.叠合板现浇层
4.钢筋
5.预留插筋
6.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1和预制叠合板2,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叠合板2位于剪力墙1两侧,在剪力墙1内节点处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5,所述预留插筋5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相固接,位于预制叠合板2上部的剪力墙1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6,所述预留插筋5位于注浆管6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2上部为叠合板现浇层3,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4与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为一整体,所述预制叠合板2在节点处的下部架力筋断开,两端分别在节点处向前延伸,并在靠近预留插筋5的外侧向上弯折,同时与预留插筋5相搭接。
所述注浆管6规格为DN50。
所述剪力墙一侧的预留插筋5至节点以上600mm,另一侧预留插筋5至节点以上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为:
1.在剪力墙1的节点上部预开两排注浆孔,放入注浆管6;
2.将预留插筋5锚入剪力墙1的节点以下,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保留在注浆管内一段,长度与注浆管直管段长度相同;
3.在制作预制叠合板2内的钢筋时预制好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
4.将预留插筋5与预制叠合板2及叠合板现浇层3内的钢筋相固接或焊接;
5.从注浆管6以50MPa的压力注入水泥砂浆,形成叠合板现浇层3。
6.叠合板现浇层3经过养护后成型。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包括剪力墙和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叠合板位于剪力墙两侧,在剪力墙内与节点处设置有两排预留插筋,所述预留插筋与预制叠合板内的钢筋相固接,位于预制叠合板上部的剪力墙两侧设置有两排用于注浆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预留插筋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预制叠合板上部为叠合板现浇层,所述预制叠合板在节点处的下部架力筋断开,两端分别在节点处向前延伸,并在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