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88837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23285.X

申请日:

2009.08.28

公开号:

CN201485977U

公开日:

2010.05.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58申请日:20090828授权公告日:20100526终止日期:2012082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58合同备案号:2010370000517让与人:河南杭萧钢构有限公司受让人:山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申请日:20090828授权公告日:20100526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00910|||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B1/58

申请人:

河南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崇华; 张军峰

地址:

471132 河南省洛阳市飞机场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林志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连接套管(2)的至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3),在两个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套管面设有螺孔(4),所述两个连接耳对应分别设有螺孔形成完整的连接套管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有螺孔,所述矩管钢管柱的螺孔对应连接套管的连接耳之间的螺孔,并由螺栓(5)连接,“工”字钢横梁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对应螺栓,在“工”字钢横梁端部设有的螺孔,所述“工”字钢横梁(6)的端部插在连接套管的两个连接耳之间;本实用新型将矩管钢管柱节点剪切、弯曲应力转移到连接套管与“工”字钢横梁的连接处,从而提高梁柱节点的屈服应力和极限承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管(2)的至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3),在两个连接耳(3)之间的连接套管(2)面设有螺孔(4),所述两个连接耳(3)对应分别设有螺孔(4)形成完整的连接套管(2)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有螺孔(4),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螺孔(4)对应连接套管(2)的连接耳(3)之间的螺孔(4),并由螺栓(5)连接,“工”字钢横梁(6)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对应螺栓(5),在“工”字钢横梁(6)端部设有的螺孔(4),所述“工”字钢横梁(6)的端部插在连接套管(2)的两个连接耳(3)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个连接耳(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连接耳(3)之间的连接套管(2)面设置的螺孔(4)为至少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置的螺孔(4)每一面为至少一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工”字钢横梁(6)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为至少一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连接耳(3)对应分别设有螺孔(4)为至少两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工”字钢横梁(6)端部设置的螺孔(4)为至少两个。

说明书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梁柱节点是钢结构的关键点,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框架节点主要承受柱传来的轴向力、弯矩、剪力和梁传来的弯矩、剪力。节点区的破坏形式为由主拉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国内外大地震的震害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在地震中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芯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的会引起整个框架倒塌。节点破坏后的修复也比较困难。框架节点是框架梁柱构件的公共部分,节点的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同时失效。另一方面,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屈服的前提是钢筋必须有可靠的锚固,相应地塑性铰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梁柱纵筋在节点区有可靠的锚固;现有梁柱节点形式大多为横梁直接焊接在矩管钢管柱的外侧表面,如出现焊接不牢或出现裂纹、气孔或非金属物夹渣等缺陷时,极易造成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裂纹、气孔或非金属物夹渣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无需焊接;并实现了将矩管钢管柱节点剪切、弯曲应力转移到连接套管与“工”字钢横梁的连接处,从而提高梁柱节点的屈服应力和极限承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套管的至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在两个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套管面设有螺孔,所述两个连接耳对应分别设有螺孔形成完整的连接套管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的至少两侧面设有螺孔,所述矩管钢管柱的螺孔对应连接套管的连接耳之间的螺孔,并由螺栓连接,“工”字钢横梁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对应螺栓,在“工”字钢横梁端部设有的螺孔,所述“工”字钢横梁的端部插在连接套管的两个连接耳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个连接耳连接。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在所述两个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套管面设置的螺孔为至少一个。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的至少两侧面设置的螺孔每一面为至少一个。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工”字钢横梁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为至少一个。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所述两个连接耳对应分别设有螺孔为至少两个。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工”字钢横梁端部设置的螺孔为至少两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通过在矩管钢管柱的面上设置螺孔,由螺栓串联矩管钢管柱、连接套管,并通过“工”字钢横梁的豁口卡接螺栓;实现了将矩管钢管柱节点剪切、弯曲应力转移到连接套管与“工”字钢横梁的连接处,从而提高梁柱节点的屈服应力和极限承载;并可将连接后的“工”字钢横梁套装在矩形钢管柱的表面,在合适位置定位,便于现场施工安装调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矩管钢管柱与连接套管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矩管钢管柱与连接套管及“工”字钢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工”字钢横梁的A向视图。
图中:1、矩管钢管柱;2、连接套管;3、连接耳;4、螺孔;5、螺栓;6、“工”字钢横梁;7、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图1~3中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套管2的至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3,在两个连接耳3之间的连接套管2面设有螺孔4,所述两个连接耳3对应分别设有螺孔4形成完整的连接套管2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有螺孔4,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螺孔4对应连接套管2的连接耳3之间的螺孔4,并由螺栓5连接,“工”字钢横梁6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对应螺栓5,在“工”字钢横梁6端部设有的螺孔4,所述“工”字钢横梁6的端部插在连接套管2的两个连接耳3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个连接耳3连接。
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在所述两个连接耳3之间的连接套管2面设置的螺孔4为至少一个;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置的螺孔4每一面为至少一个;“工”字钢横梁6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为至少一个;所述两个连接耳3对应分别设有螺孔4为至少两个;“工”字钢横梁6端部设置的螺孔4为至少两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首先将连接套管2通过两个螺栓5分别在两个不同侧面的连接耳3之间穿入,使连接套管2与矩管钢管柱1固定,然后将所述“工”字钢横梁6的豁口7对应连接耳3之间拧紧的螺栓5,利用“工”字钢横梁6端部的螺孔与连接耳3固定连接便可;通过“工”字钢横梁6的豁口7卡接螺栓5;实现了将矩管钢管柱1节点剪切、弯曲应力转移到连接套管2与“工”字钢横梁6的连接处,从而提高梁柱节点的屈服应力和极限承载的目的。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矩形钢管柱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连接套管(2)的至少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3),在两个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套管面设有螺孔(4),所述两个连接耳对应分别设有螺孔形成完整的连接套管结构;所述矩管钢管柱(1)的至少两侧面设有螺孔,所述矩管钢管柱的螺孔对应连接套管的连接耳之间的螺孔,并由螺栓(5)连接,“工”字钢横梁端面中部设置的豁口(7)对应螺栓,在“工”字钢横梁端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