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820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38182.6

申请日:

2010.03.23

公开号:

CN201635345U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实用新型专利公报更正卷=26号=46IPC(主分类)=E04F0017040000更正项目=专利权人误=北京静安天成噪声控制技术责任有限公司正=北京静安天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更正卷=26号=46页码=扉页更正项目=专利权人误=北京静安天成噪声控制技术责任有限公司正=北京静安天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7/04; E04B1/82

主分类号:

E04F17/04

申请人:

北京静安天成噪声控制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东杰; 王舰

地址: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13号平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包括孔板、吸声棉、外框和束腔,该束腔由微缝穿孔板、柔性管束和内框,两个平行间隔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连接在内框的两侧构成一空腔,在该微缝穿孔板上布满与其两侧贯通的微缝,在相邻的该微缝之间设有通孔,在该通孔的内端连接有柔性管束;在该束腔的两外侧均包覆吸声棉,在该吸声棉的外侧包覆孔板;该孔板、吸声棉和束腔的周边安装在外框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应用于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将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缝吸声结构、多孔纤维吸声材料三者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大复合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和声阻,同时拓宽其吸声频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孔板、吸声棉、外框和束腔,该束腔由微缝穿孔板、柔性管束和内框,两个平行间隔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连接在内框的两侧构成一空腔,在该微缝穿孔板上布满与其两侧贯通的微缝,在相邻的该微缝之间设有通孔,在该通孔的内端连接有柔性管束;在该束腔的两外侧均包覆吸声棉,在该吸声棉的外侧包覆孔板;该孔板、吸声棉和束腔的周边安装在外框内;在该孔板的内侧和束腔微缝穿孔板的内侧分别装有外框加强筋和内框加强筋,该外框加强筋和内框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外框和内框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管束通过管接头与所述的微缝穿孔板的通孔内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板与外框和外框加强筋之间,以及束腔的微缝穿孔板与内框之间均通过拉铆钉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框和外框的截面均为U形结构,该U形内框的两侧与所述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焊接,所述的孔板、吸声棉、束腔的周边安装在该外框的凹口内。

说明书

束腔共振消声插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束腔共振消声插片,主要用于大截面通风通道的消声。
背景技术
空气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在通过狭小空间时粘滞阻尼的空气产生摩擦,声能转变成热能,若在狭小空间后部设计一封闭空腔,当声波在空腔中反复振荡(共振)时就会使更多的声能转变为热能,使声波衰减,起到消声的效果。多孔纤维材料可以减少声波的反射,也是一种消声的结构形式。基于这些结构特性,人们设计了各种消声产品应用于各个领域。
目前大截面通风通道的消声插片使用的都是传统的微孔板加吸声棉结构。消声片结构笨重效率低下,消声片的厚度过厚,堵掉了截面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的面积,减少了通流面积的后果是增加系统阻力,使整个系统的噪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束腔共振消声插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消声片结构笨重效率低下,消声片的厚度过厚,减少了通流面积,增加了系统阻力,消声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孔板、吸声棉、外框和束腔,该束腔由微缝穿孔板、柔性管束和内框,两个平行间隔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连接在内框的两侧构成一空腔,在该微缝穿孔板上布满与其两侧贯通的微缝,在相邻的该微缝之间设有通孔,在该通孔的内端连接有柔性管束;在该束腔的两外侧均包覆吸声棉,在该吸声棉的外侧包覆孔板;该孔板、吸声棉和束腔的周边安装在外框内;在该孔板的内侧和束腔微缝穿孔板的内侧分别装有外框加强筋和内框加强筋,该外框加强筋和内框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外框和内框连接。
所述的柔性管束通过管接头与所述的微缝穿孔板的通孔内端连接。
所述的孔板与外框和外框加强筋之间,以及束腔的微缝穿孔板与内框之间均通过拉铆钉连接。
所述的内框和外框的截面均为U形结构,该U形内框的两侧与所述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焊接,所述的孔板、吸声棉、束腔的周边安装在该外框的凹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应用于束腔共振消声插片,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利用管腔耦合共振和微缝共振以及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声能耗散吸收的吸声原理,将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缝吸声结构、多孔纤维吸声材料三者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大复合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和声阻,同时拓宽其吸声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个侧面的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V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VI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和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5中III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7中IV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孔板,2、吸声棉,3、外框加强筋,4、微缝穿孔板,5、内框加强筋,6、束腔,7、外框,8、拉铆钉,9、内框,10、柔性管束,11、墙体,12、排风竖井,13、束腔共振消声插片,14、膨胀螺栓,15、槽钢框架,16、管接头,17、空腔,18、微缝,19、微缝之间的通孔,20、孔板上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孔板1、吸声棉2、外框7和束腔6,该束腔6由微缝穿孔板4、柔性管束10和内框9构成,两个平行间隔的微缝穿孔板4的周边通过拉铆钉8连接在内框9的两侧,构成一个封闭的空腔17。在该微缝穿孔板4上布满与其两侧贯通的微缝18,在相邻的微缝18之间设有通孔19,在该通孔19的内端连接有柔性管束10。在该束腔6的两外侧(即微缝穿孔板4的外侧)分别包覆吸声棉2,在该吸声棉2的外侧装有孔板1。该孔板1、吸声棉2和束腔6的周边安装在U形的外框7的凹口内,内框9与外框7之间焊接连接。在该孔板1的内侧和束腔的微缝穿孔板4的内侧分别装有外框加强筋3和内框加强筋5,用于增加消声插片的整体刚性。该外框加强筋3和内框加强筋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外框7和内框9焊接连接。外框加强筋3和内框加强筋5根据一个插片总体尺寸的大小设置一条或一条以上,呈纵横网格结构。
所述的孔板1与外框7和外框加强筋3之间,以及微缝穿孔板4与内框9之间均通过拉铆钉8连接。孔板1为带孔20的装饰板,一般孔20的孔径为5至10mm,太大太小都不经济。微缝穿孔板4及孔板1的材质主要考虑使用场所的要求,如是否易燃,是否有毒,还有是否好加工,是否经济,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均可。
参见图8~图12,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可安装在建筑物墙体11内的大截面的消声通道(排风竖井)12里。对要铺设消声插片的通道截面进行实地测量、计算以及绘制图纸,预制出用于安装多个束腔共振消声插片13的槽钢框架14,用膨胀螺栓14将槽钢框架15固定安装在消声通道12内(参见图5~图7)。可以将多个槽钢框架15重叠间隔安装(参见图8和图9),在每一槽钢框架15的凹槽内安装一个或拼装(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多个束腔共振消声插片13。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与原理是:在排风竖井12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是即要使空气通过排风竖井,又要把排风竖井内的噪声阻隔,当空气通过排风竖井时,空气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间隔空当通过,而声波在通过本实用新型时经历反射、折射和扩散,声波的能量大部分被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消耗吸收,从而达到了消声降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孔板1、吸声棉2和束腔6组成了“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该结构利用管腔耦合共振和微缝共振的吸声原理,将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缝吸声结构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柔性管束4的结构对共振吸收峰和吸声频带的调制作用(增加声阻、强化吸声;增加声质量,促使共振吸收峰移向低频;调制拓宽吸声频带),从而增大吸声系数,特别是增强对中、低频噪声的有效吸收,同时利用微缝共振提高中高频吸声效果,进一步拓宽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吸声频带。由于柔性管束4可弯曲,其长度较长,可远大于束腔6的腔深,柔性管束4内参与往复运动并受到粘滞阻尼的空气柱较传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小孔内的空气柱要多,声阻要大,不仅其吸收系数要比传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大,而且其吸声频带也由于管腔耦合共振的原因要比传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宽。管长对于管束式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至关重要,如果管长过短,会大幅降低吸声性能。当柔性管束管长达到一定程度有助于避免微缝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声吸收的波谷,促使吸收峰向低频移动,拓宽吸声频带。同时利用纤维吸声材料中高频吸声效果好的特点,将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缝吸声结构和纤维吸声材料三者结合起来,实现复合结构的宽带吸声。
本实用新型技术把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应用于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制造技术中,提高了大截面通道消声插片消声效率。

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束腔共振消声插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束腔共振消声插片,包括孔板、吸声棉、外框和束腔,该束腔由微缝穿孔板、柔性管束和内框,两个平行间隔的微缝穿孔板的周边连接在内框的两侧构成一空腔,在该微缝穿孔板上布满与其两侧贯通的微缝,在相邻的该微缝之间设有通孔,在该通孔的内端连接有柔性管束;在该束腔的两外侧均包覆吸声棉,在该吸声棉的外侧包覆孔板;该孔板、吸声棉和束腔的周边安装在外框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柔性管束微缝穿孔板复合共振吸声结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