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85999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32871.6

申请日:

2010.03.17

公开号:

CN201650362U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21F 16/02申请日:20100317授权公告日:20101124放弃生效日:20130424|||授权

IPC分类号:

E21F16/02

主分类号:

E21F16/02

申请人: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书明; 孙晓科; 赵晋友; 张先锋; 方园; 毕经东; 刘鹏

地址:

300133 天津市红桥区新红桥益福里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代理人:

庞学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包括两条纵向排水沟、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多条环向盲管、多个检查井以及两条边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是利用路面下方的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衬砌背后的多条环向盲管和路面两侧的边沟来分别收集隧道拱顶、底部出现的渗漏水和路面水及冲洗水,并汇集到路基两侧的纵向排水沟中,然后一同排至隧道外,从而形成立体式隧道排水体系。另外,当纵向排水沟发生堵塞时,可通过检查井利用高压水对纵向排水沟进行冲洗,从而实现整个排水系统的可维护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包括两条纵向排水沟(1)、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2、9)、多条环向盲管(3)、多个检查井(4)以及两条边沟(5);其中两条纵向排水沟(1)沿隧道纵向分别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与集水泵站相接;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2,9)呈十字交错方式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1)之间,并且其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多条环向盲管(3)沿隧道的环向相隔距离设置在拱顶的模筑混凝土层(6)中,每条环向盲管(3)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并且环向盲管(3)的两端通过横向泄水管(7)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1)上;多个检查井(4)沿隧道纵向相隔距离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7)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沟(1)相连;两条侧沟(5)沿隧道纵向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7)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管(1)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向盲管(3)之间的间距为5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排水管(2)之间的间距为25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查井(4)之间的间距为100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查井(4)上还设有井盖(8)。

说明书

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的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海底隧道中,排水系统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的成败及使用功能的发挥。
过去修建的隧道由于在排水理念、排水材料、排水工艺及设备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排水系统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围岩中的细颗粒很容易进入到排水系统中,由于没有有效的清除措施,所以经常导致排水系统堵塞;另外,由于海底隧道的地下水环境为海水,对混凝土具有强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及中等结晶类腐蚀性,如果混凝土外加剂选择不当而导致失效,或喷射混凝土层中水泥发生碱骨料反应,也都有可能形成沉淀而导致排水系统堵塞,从而严重地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现水渗漏时便于处理且防水效果明显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包括两条纵向排水沟、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多条环向盲管、多个检查井以及两条边沟;其中两条纵向排水沟沿隧道纵向分别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内侧,并且与集水泵站相接;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呈十字交错方式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之间,并且其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多条环向盲管沿隧道的环向相隔距离设置在拱顶的模筑混凝土层中,每条环向盲管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并且环向盲管的两端通过横向泄水管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上;多个检查井沿隧道纵向相隔距离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沟相连;两条侧沟沿隧道纵向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管相连。
所述的环向盲管之间的间距为5米。
所述的横向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25米。
所述的检查井之间的间距为100米。
所述的检查井上还设有井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是利用路面下方的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衬砌背后的多条环向盲管和路面两侧的边沟来分别收集隧道拱顶、底部出现的渗漏水和路面水及冲洗水,并汇集到路基两侧的纵向排水沟中,然后一同排至隧道外,从而形成立体式隧道排水体系。另外,当纵向排水沟发生堵塞时,可通过检查井利用高压水对纵向排水沟进行冲洗,从而实现整个排水系统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的隧道横向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中检查井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中横、纵向排水盲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包括两条纵向排水沟1、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2、9、多条环向盲管3、多个检查井4以及两条边沟5;其中两条纵向排水沟1沿隧道纵向分别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与集水泵站相接;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2,9呈十字交错方式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1之间,并且其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多条环向盲管3沿隧道的环向相隔距离设置在拱顶的模筑混凝土层6中,每条环向盲管3上部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集水孔,并且环向盲管3的两端通过横向泄水管7连接在两条纵向排水沟1上;多个检查井4沿隧道纵向相隔距离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7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沟1相连;两条侧沟5沿隧道纵向设置在隧道底部两侧的模筑混凝土层6内侧,并且通过横向泄水管7与位于同一侧的纵向排水管1相连。
所述的环向盲管3之间的间距为5米。
所述的横向排水管2之间的间距为25米。
所述的检查井4之间的间距为100米。
所述的检查井4上还设有井盖8。
当隧道拱顶上出现渗漏水时,该水可通过环向盲管3上的集水孔进入到其内部,然后经横向泄水管7流入纵向排水沟1中;隧道内路面上的各种水可通过横、纵向排水盲管2、9上的集水孔进入到其内部,然后流向两侧的纵向排水沟1;边沟5用于收集路面水及冲洗水,然后汇入纵向排水沟1;上述所有流入纵向排水沟1的水将一同流入集水泵站,最后泵送至隧道外。当围岩中的细颗粒进入到排水系统中,或者由于海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作用而形成沉淀,从而导致纵向排水沟1出现堵塞,结果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检查井4利用高压水对纵向排水沟1进行冲洗,然后将这些清洗水排入集水泵站。也可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检查井4定期对纵向排水沟1进行检查。另外,横、纵向排水盲管2、9通常采用硬质塑料管,如HDPE双壁波纹管,而纵向排水沟1则采用玻璃钢管,直径为Φ500,以便能够承受12MPa的冲洗水压力而不发生破坏。此外,所有排水管都应具有光滑的内表面,以保证地下水能够顺畅流动。另外,上述所有带有集水孔的排水管均外裹一层无纺布,以防止泥沙流入管内。施工时应保证所有排水管不被压碎和堵塞,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此外,上述所有管道的连接处均采用三通接头或四通接头进行连接。

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其包括两条纵向排水沟、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多条环向盲管、多个检查井以及两条边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维护式隧道排水系统是利用路面下方的多条横、纵向排水盲管、衬砌背后的多条环向盲管和路面两侧的边沟来分别收集隧道拱顶、底部出现的渗漏水和路面水及冲洗水,并汇集到路基两侧的纵向排水沟中,然后一同排至隧道外,从而形成立体式隧道排水体系。另外,当纵向排水沟发生堵塞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