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地漏.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8212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158774.1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201411749Y

公开日:

2010.0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284申请日:20090619授权公告日:20100224终止日期:20140619|||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84; E03C1/282

主分类号:

E03C1/284

申请人:

王文治

发明人:

王文治

地址:

061400河北省孟村县城关建设大街镇中对过自来水家属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长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插地漏,包括预留管和成品地漏,预留管与楼层板结合在一起,其下管口与下水管道相接,上管口低于地面10-15mm,成品地漏从上管口直接插入预留管中。该产品的特点是在地面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最后的面层施工前安装,从而保证了安装质量,减小了施工难度,简便易行,方便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留管和成品地漏,所述预留管与楼层板结合在一起,其下管口与下水管道相接,上管口低于地面10-15mm,成品地漏从上管口直接插入预留管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地漏主要由进水篦子和积污碗组成,进水篦子的中部下底面带有开口向下的盖碗,积污碗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中,其中部具有向上延伸至盖碗内的排水管,盖碗内侧面与排水管外侧面形成环形空间,盖碗下口与积污碗底面留有间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篦子与盖碗为一体式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污碗的翻边外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篦子的直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地漏主要由进水篦子和积污碗组成,进水篦子的下底面带有位于积污碗的导流漏斗,积污碗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中,其侧壁开设有与底面具有一定距离的排水孔,积污碗外侧面与预留管内侧面形成环形空间,导流漏斗下口与积污碗底面留有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篦子与导流漏斗为一体式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污碗的翻边外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篦子的直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说明书

直插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部件,确切地说是安装在卫生间、厨房等地面的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甚至于将影响家人生活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地漏样式、质地非常繁多,从材质上分主要有不锈钢地漏、pvc地漏和全铜地漏。从功能上分,则有带弯头的防臭地漏、升降地漏、超薄地漏等等。
上述地漏的安装都比较复杂,必须交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存在以下缺陷:1)安装时必须修整排水预留孔,以使其与买回的地漏完全吻合;2)因为房地产商在交房时排水的预留孔都比较大,安装后必须对其周边进行二次修补;3)容易出现地漏或高或低的问题,且施工难度较大;4)头发、污泥、沙粒等污物易进入预留孔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直接、快速安装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插地漏,包括预留管和成品地漏,所述预留管与楼层板结合在一起,其下管口与下水管道相接,上管口低于地面10-15mm,成品地漏从上管口直接插入预留管中。
所述成品地漏主要由进水篦子和积污碗组成,进水篦子的中部下底面带有开口向下的盖碗,积污碗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中,其中部具有向上延伸至盖碗内的排水管,盖碗内侧面与排水管外侧面形成环形空间,盖碗下口与积污碗底面留有间隙。
所述进水篦子与盖碗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积污碗的翻边外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所述进水篦子的直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所述成品地漏主要由进水篦子和积污碗组成,进水篦子的下底面带有位于积污碗的导流漏斗,积污碗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中,其侧壁开设有与底面具有一定距离的排水孔,积污碗外侧面与预留管内侧面形成环形空间,导流漏斗下口与积污碗底面留有间隙。
所述进水篦子与导流漏斗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积污碗的翻边外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所述进水篦子的直径与预留管外径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快接地漏,其特点是在地面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最后的面层施工前安装,从而保证了安装质量,减小了施工难度,简便易行,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直插地漏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直插地漏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预留管        2——楼层板
3、3′——进水篦子 4、4′——积污碗
5——盖碗          6——排水管
7——导流漏斗      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该地漏的预留管1与楼层板2结合在一起,其下管口与下水管道相接,上管口低于地面10-15mm,成品地漏从上管口直接插入预留管1中。成品地漏主要由进水篦子3和积污碗4组成,进水篦子3的中部下底面带有开口向下的盖碗5,两者为一体式结构,积污碗4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1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1中,其中部具有向上延伸至盖碗内的排水管6,盖碗5内侧面与排水管6外侧面形成环形空间,盖碗5下口与积污碗4底面留有间隙。
污水从进水篦子3流入积污碗4内后,先向上经过积污碗4与排水管6的环形空间,然后从中部向下排出。
安装时,先在地漏相应位置布置预留管,使其略高于地面,待土建施工结束后,或最后在面层施工之前,将预留管截至低于地面10-15mm,然后把成品地漏直接插入预留管中,即完成地漏安装。
实施例二
参见图2,该地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成品地漏的结构,,进水篦子3′的下底面带有位于积污碗的导流漏斗7,积污碗4′通过其顶部翻边卡在预留管1的上管口处,整体座入预留管中,其侧壁开设有与底面具有一定距离的排水孔8,积污碗4′外侧面与预留管1内侧面形成环形空间,导流漏斗7的下口与积污碗4′底面留有间隙。
污水从进水篦子3′流入积污碗4′内后,先向上经过积污碗4′的排水孔,然后再经过积污碗4′与预留管1的环形空间从周边向下排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直插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直插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直插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插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插地漏.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插地漏,包括预留管和成品地漏,预留管与楼层板结合在一起,其下管口与下水管道相接,上管口低于地面10-15mm,成品地漏从上管口直接插入预留管中。该产品的特点是在地面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最后的面层施工前安装,从而保证了安装质量,减小了施工难度,简便易行,方便可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