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8091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165656.X

申请日:

2006.12.15

公开号:

CN201031369Y

公开日:

2008.03.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F 15/00申请日:20061215授权公告日:20080305终止日期:20100115|||授权

IPC分类号:

E01F15/00

主分类号:

E01F15/00

申请人:

罗载述; 李福珠

发明人:

罗载述; 李福珠

地址: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远三面学一利447

优先权:

2006.11.23 KR 10-2006-011660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长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如电线杆或街灯杆等设置在道路边的的各种柱状物上,使得吸收外部的冲击,从而不仅能保护柱状物本身,还能对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等进行保护的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包括:围绕着柱状物的外围所组装的多个第一装配板,以上述柱状物为中心、设置于地面的支撑台,以及在上述支撑台的上面层压组装而成的能够吸收外部冲击的多层的冲击吸收台。上述的每个冲击吸收台包括围绕上述柱状物的外围组装而成的多个第二装配板,相互连接的上述第二装配板通过铰链轴可转动地组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着柱状物(2)的外围所组装的多个第一装配板(11),以上述柱状物(2)为中心、设置于地面的支撑台(10),以及在上述支撑台(10)的上面层压组装而成的能够吸收外部冲击的多个层的冲击吸收台(20),上述每个冲击吸收台(20)包括围绕上述柱状物(2)的外围组装而成的多个第二装配板(21),相互连接的上述第二装配板(21)通过铰链轴(22)可转动地组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铰链轴(22)可以从其轴孔(22a)处解除下来,将一个上述铰链(22)从上述轴孔(22a)解除,从而解除对应的上述第二装配板(21)的铰链连接,其他的上述铰链轴可以通过轴相对于上述第二装配板旋转地、开放地接近柱状物(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台(10)的各拐角处具有用于维持支撑台相对于地面水平而投入强化剂(13)的强化剂填充室(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第二装配板(21)为,通过外围的二重壁(23),形成内部中空部(23a)的上下开放的筒状,且上述二重壁之间的外部中空部(23b)填充有缓冲材料(23c)。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击吸收台(20)的外面具有可拆卸广告(4)的广告板安装区(24)。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击吸收台(20)的上部还包括层压组装而成的花盆台(30),上述花盆台(30)包括用于围绕着上述柱状物(2)外围而被组装的多个第三装配板(31),相互连接的上述第三装配板(31)通过上述铰链轴(22)可旋转及开放地组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花盆台(30)的下侧具有可以储水(5)的储水部(32),上述花盆台(30)与上述储水部(32)之间设置有通过渗透压能将储水部(32)的水提供到花盆台的芯(33)。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花盆台(10)和上述冲击吸收台(20)之间还包括用于将上述冲击吸收台(20)安装到支撑台(10)上的支撑板(40),上述支撑板(40)上有可以夹入上述支撑板的底面的边框(43),以及填充有缓冲材料(23c),且可以密闭上述外部中空部(23b)底部的顶板突起(44)。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台(10)的底部设有水平维持台(50),所述水平维持台(50)固定在上述柱状物的外围,并能将放在其上面的上述支撑台(10)以水平状态维持在上述地面水平。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击吸收台(20)的上部,在围绕上述柱状物(2)外围的状态下,安装有将上述铰链轴(22)连接并使上述冲击吸收台牢固地固定到上述柱状物(2)上的固定链(60)。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柱状物(2)是一种包括需电源供应的电器设备(2b)的柱状物,其包括能够对上述柱状物(2)进行电源供应的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70)。

说明书

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如电线杆或街灯杆的各种柱状物上,使得吸收外部的冲击,从而不仅能保护柱状物本身,还能对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等进行保护的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道路边的车道和步行道的边界线上设置有电线杆或路灯杆等各种柱状物。这些道路边的柱状物暴露于与通行的步行者或车辆相互冲突的危险中,且发生了与柱状物的冲突的情况下不仅柱状物本身受损,还会导致步行者和司机受伤和车辆受损。
基于这种背景下已有多种柱状物保护装置被提出,其例可以举出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4-0001560号(2004.01.07.公开)的“用于保护电线杆的保护装置及连接其防护装置的连接装置”。
但是包括公开专利1560号等的现有的柱状物防护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外部对柱状物的冲击,因此存在对与柱状物发生冲突的人或车辆的保护缺乏,而且,安装在柱状物的保护装置有损道路的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了韩国授权专利第10-629163号(2006.09.29.公告)的“容易养殖植物的竝木及电线杆保护装置”,提出了能改善道路美观的能够养殖植物并其植物的养殖容易的保护装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人通过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0099539号(2006.10.12申请),提出了“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提案,在对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等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养殖植物改善道路的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电线杆或路灯杆等设置在道路边的各种柱状物上,使得能够吸收外部的冲击,从而不仅能保护柱状物,还能保护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的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很好地与道路美观协调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给司机或步行者提供对柱状物的冲突危险的警告,使他们可以明确区分车道和步行道,从而给交通安全带来帮助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非法的广告的粘贴,同时又可拆卸地安装合法的广告,从而可以将柱状物积极地利用成广告媒体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在具有吸收冲击和美化道路环境的功能的同时,提供一个能够比较容易地接近设置于柱状物下侧的接线盒的柱状物用冲击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起到预防漏电事故效果的防护装置,围绕在有可能会发生漏电的电线杆或路灯杆的下侧外围,切断了与步行者的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与那些包括了必须由电源供应的电器产品的柱状物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能够对为电器设备供应电源的自我发电的电源供应装置,提供一个能够进行积极活用的柱状物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包括:围绕着柱状物的外围所组装的多个第一装配板,以上述柱状物为中心、设置于地面的支撑台,及在上述支撑台的上面层层组装而成的能够吸收外部冲击的多层冲击吸收台。上述的各个冲击吸收台,包括围绕着上述柱状物的外围组装而成的多个第二装配板,多个上述第二装配板通过铰链轴可转动地被组装。
优选的是,上述铰链可以从其轴孔解除,将一个上述铰链轴从上述轴孔解除,从而解除对应的上述第二装配板的铰链连接,剩余的其他上述铰链轴可以通过轴对上述第二装配板旋转地开放,接近柱状物。
优选的是,上述支撑台的各拐角处有用于维持支撑台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而投入强化剂的强化剂填充室。
优选的是,上述各第二装配板是通过外围的二重壁,形成内部中空部的上下开放的筒状,且上述二重壁之间的外部中空部填充有缓冲材料。
优选的是,上述冲击吸收台的外面,形成有可拆卸广告的广告板安装区。优选的是,上述冲击吸收台的上部还包括层压()组装而成的花盆台,上述花盆台包括用于围绕上述柱状物的外围而被组装的多个第三装配板,相互连接的上述第三装配板通过上述铰链轴,可转动或开放地被组装。
优选的是,在上述花盆台的下侧形成有可以储水的储水部,上述花盆台与上述储水部之间设置有通过渗透压能将储水部的水提供到花盆台的芯。
优选的是,上述花盆台和上述冲击吸收台之间还包括用于将上述冲击吸收台安装到支撑台上的支撑板,上述支撑板上形成有,可以夹入上述支撑板的底面的边框,以及填充有缓冲材料,且可以密闭上述外部中空部底部的顶板突起。
优选的是,上述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在上述柱状物的外围,能够将放在它上面的上述支撑台以水平状态维持在上述地面的水平维持台。
优选的是,上述冲击吸收台的上部,在围绕着上述柱状物外围的状态下,设置有将上述铰链轴连接并使上述冲击吸收台牢固地固定到上述柱状物上的固定链。
优选的是,上述柱状物是一种包括了需要电源供应的电器设备的柱状物,包含了能够对上述柱状物进行电源供应的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
(三)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效果如下。
第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在柱状物2的外围形成缓冲区,使其有效地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因此在有外部冲突时可以对柱状物本身进行保护,还能起到对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等进行保护的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的花盆台与屋顶一齐,以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装饰性的形象出现,同时采用花盆搁置区,兼作为花盆台来使用,因此不仅不会因保护装置的设置给道路美观带来不好的影响,还能通过采取能储存雨水等的储水部和芯,可方便管理花盆。
第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采取反射体,提供给司机或步行者防止撞到柱状物的警告,并明确区分车道和步行道,从而起到给交通安全带来帮助的效果。
第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采取了广告防粘贴突起及广告板安装区,可以根除在柱状物上非法粘贴广告的现象,促进合法地粘贴广告板,积极地将柱状物作为广告媒体来使用。
第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由冲击吸收台通过多个装配板形成,同时通过铰链使装配板可旋转地被组装,在各铰链轴当中,至少有一个铰链轴能从轴孔中被解除下来,解除铰链的接合状态,从而使其更加接近柱状物,在无需解除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同时,接近位于柱状物下侧的接线盒,因此具有便利性。
第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围绕在有可能会发生漏电的电线杆或路灯杆的下侧外围,切断了与步行者的直接接触,可以起到预防漏电事故的效果。
第七,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柱状物中采用了包含着需要使用电源的电器设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可以积极地活用为给上述电器设备供应电源的自我发电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所示意的从底面看的支撑台的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呈开放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和图10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冲击吸收防护装置的其他形状的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示意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保护装置中采用的可能的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的模块图。
<有关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
2:柱状物
2a:接线盒
4:广告
10:支撑台
11:第一装配板
11a:塔轮
12:螺丝孔
12a:螺丝
13:强化剂
14:强化剂填充室
20:吸收冲击台
21:第二装配板
22:二重壁
23a:内部中空部
23b:外部中空部
23c:缓冲材料
24:广告板安装区
28:反射体
30:花盆台
31:第三装配板
31a:塔轮
31b:轴孔
32:储水部
33:芯
40:支撑板
41:第四装配板
42:螺丝孔
50:水平维持台
60:固定链
70: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对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具体实施例只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是设置在马路边的电线杆或路灯杆的柱状物2的下侧外围、在步行者或车辆等与柱状物2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可吸收其冲击,从而起到对步行者、司机、车辆及柱状物进行保护作用的一种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如图1至图10所示,形成基本上包含了支撑台10和它上面层压形成的多个冲击吸收台20。
上述支撑台10作为为了在柱状物的外围层压上多个冲击吸收台而在柱状物的外围地面所设置的支撑部件,例如说可以用塑胶合成树脂等制成。
如图2所示,支撑台10由能围绕柱状物2的外围进行组装的多个第一装配板11构成,由第一装配板11组装而成的支撑台10以柱状物2为中心,安装在地面上。
图示实施例中的支撑台10,其平面形状大致呈三角形,由3个第一装配板11组成,例如支撑台10的平面形状如图7至图10所示,包括菱形(如图7及图8),正方形(图9),圆形(图10)等其他形状。第一装配板11的数量从2到4个不等,呈现多样的变化。在图1和图10的实施例中,第一装配板11为3个,在图8和图9中,装配板为4个。
在组装好的支撑台10的中心位置,形成适用于柱状物2、与柱状物的横截面相对应的孔10a,一般情况下,柱状物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孔10a也可以为圆形。为了使一定规格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能够适用于多个柱状物2,上述孔10a的尺寸也可以对应大尺寸的柱状物2的直径制成。
第一装配板11的相互组装,例如相互接触的第一组装体11的接触面上,形成塔轮11a,塔轮11a上下重叠后以与螺丝孔12的螺丝12a及螺母12b相连的方式进行组装。这时,优选的方式是螺母12a以头部向下的方式进行连接,支撑台10的底部形成孔,但螺丝的头部不露出。而且,使用足够长的螺丝12a,使螺丝12a尽量露出支撑台10的上部,这样螺丝12a就可以兼用于层压在它上面的后述冲击吸收台20及限制支撑板40位置移动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所安装的柱状物2的周围地面有不够平坦或倾斜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安装时,有必要保持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1时水平。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冲突吸收保护装置1的水平,支撑台10的底部可以包含有固定在柱状物2的外围、使支撑台10在地面上能以水平的状态存在的水平维持台50。
图2、图3及图5等图示的实施例中,水平维持台50组装好的话,由呈圆形(柱状物为四角的情况下,也可能是四角形)的多条(3条)链来形成,同时3条链51与螺丝52通过螺母53连接并固定到柱状物适当的高度上。支撑台10的底部,如图5所示,形成截取部16,在水平维持台50固定在柱状物的状态下,在它的上面组装并再配置支撑台10,从而使支撑台10以跨越水平维持台50的状态维持水平。关于设置柱状物2的水平台50的适当高度是,达到支撑台10的下端最高位置的地面。
同时,为了维持本实用新型中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的水平,在支撑台10的各拐角处投入强化剂13,形成强化剂填充室14。填充到强化剂填充室14中的强化剂13,具有牢固地维持与地面3呈水平状态安装的支撑台10的水平状态的作用。
图3等图示的实施例中,三角形的支撑台10的3个拐角的表面下方,使用水泥、灰泥等强化剂形成强化剂填充室14,并向下形成贯通,在支撑台10的侧面,形成投入口14a,使强化剂13可以通过强化剂填充室14被投入。
同样的,根据强化剂填充室14的构造,通过水平维持台50等的作用,使支撑台10在维持与柱状物2的外围呈水平状态下被安装后,通过投入口14a那一端,对着入口,强化剂填充室14中具有伸缩性的封套14b等插入后,通过投入口14a用封套14b将强化剂13填充进去,强化剂填充室14内强化剂13渐渐充满时,强化剂13向支撑台10的下端流淌,支撑台10与地面3之间的空间被填满,在这种状态下,强化剂的强化作用与水平维持台共同协力,无论地面倾斜与否,都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冲突吸收保护装置1维持水平状态下的牢固。
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台10的拐角与其他部位相比更加厚重坚固,这是为了使它能够经受得住它上面层压着的冲突吸收台20等的重量,而对它进行的强度强化,支撑台10的下侧留有的空间15,是为了使将柱状物2固定到地面上的突起的构造(固定板、螺丝、螺母等)能够为上述空间15所适用。
上述冲击吸收台20作为一种层压组装在支撑台10上面、围绕在柱状物2外围、能够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构造,例如可以使用塑胶合成树脂等来制作。
因为冲击吸收台20是在支撑台10的上部层压而成的,它的形状也就对应于支撑台lO的外围相应形状()而形成。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台10的平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因此冲击吸收台20的平面形状也呈三角形,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支撑台10为菱形等其他形状的情况下,冲击吸收台20的形状也呈对应的形状。
各冲击吸收台20规格化后,可以上下层压组装,组装后整体的冲击吸收台20达到规定的高度,并围绕在柱状物的外围后,在组装好的各冲击吸收台20的中心位置,形成与支撑台一样的、适用于柱状物、与柱状物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孔。为了使冲击吸收台20的孔20a形成同一规格,使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能够适用于多个柱状物2,可以对应大尺寸的柱状物2的直径来制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是一个吸收与车辆等冲突有关的冲击的装置,包含着与支撑台10层压形成的冲击吸收台20的整体高度,例如其高度可以是1000毫米至1500毫米左右,高于车辆的缓冲器。例如,在上述支撑台10的高度为200毫米、各冲击吸收台20的高度为300毫米、后述的花盆台30的高度为200毫米的情况下,3个冲击吸收台20所层压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吸收保护台1的高度就为1,300毫米。如果层压形成的冲击吸收台20的数量在两个以上的话,优选的为3到5个。
各冲击吸收台20由可以围绕柱状物2的外围而组装成的多个第二装配板21组成。根据图示的实施例中由3个第一装配板11形成的做法,各冲击吸收台也由3个第二装配板构成。但是与支撑台10一样,冲击吸收台20也可以有菱形等其他形状,装配板21的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
构成各冲击吸收台20的第二装配板21通过铰链轴22相互可转动地被组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3个第二装配板21由3个铰链轴22组装而成。优选的是,这些铰链轴22中,最少有1个可以从由它所连接成的第二装配板21的轴孔22a上解除、从而解除铰链轴22的铰链连接,图示中所有的铰链轴都是可以从轴孔上解除的例子。
因此,如果一个铰链22从轴孔22a解除,它两侧的第二装配板被分开的话,如图6所示,以没有被解除的剩余的铰链轴22为中心,一侧的第二装配板21呈旋转开放状态,接近柱状物2。在图6的实施例中,另一侧的第二装配板21因为突出的螺丝12a限制了它的位置移动,因此可以是只有一侧的装配板21呈开放状态,也可以是两侧都呈开放状态。
同样,使冲击吸收台向柱状物接近的目的在于,尽管存在着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但是通过筒状的方式,可以接近位于柱状物2下侧的接线盒2a并进行维护。
通过铰链轴22而形成的第二装配板21的可转动组装,例如在相互接触的多个第二组装体21的横截面上形成塔轮21a,塔轮上、下重叠后,上、下得以贯通,形成轴孔22a后,从而使上述轴孔22a中可插入铰链轴并实现安装。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铰链轴22使上、下层压形成的整体冲击吸收台20得以贯通,插入的单一的铰链轴产生作用,也不排除每个冲击吸收台20安装到其他铰链上的情况。
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铰链22的下端形成螺丝,然后与位于最下端的冲击吸收台20的轴孔22a中的螺母22b通过与螺丝结合的方式连接,在铰链轴22的上端安装上可以使用上扳手等工具的扳手螺丝。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接线盒2a等的维护而使冲击吸收台20呈开放状态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解除与接线盒的位置相对应的铰链22,将两侧的第二装配板21的铰链接合状态解除后,两侧的第二装配板21分开并呈开放状态。
冲击吸收台20只要是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外部冲击的结构,就都不受限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各第二装配板21以外围作为二重壁23,在其内部的内部中空部23a中形成上下开放的筒状,在二重壁23的壁之间形成外部中空部23b。优选的是,在外部中空部23b中,填充沙子或者发泡树脂等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材料。
层压而成的上下冲击吸收台20在外围的二重壁23中可以以上下插入的结构进行组装。即,下侧冲击吸收台20下端的二重壁23能够插入到上侧冲击吸收台20下端的二重壁中,使整体得到组装,不受限制。
根据如上的构成冲击吸收台20的各第二装配板21的构成方式,通过冲击吸收台20的材料(例如塑胶合成树脂)自身含有的弹性、中空的内部中空部23a的缓冲作用,及二重壁23和缓冲材料23c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能够有效地吸收来自外部的冲击。
由于路边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量大,路边柱状物2上粘贴广告传单时会具有相对高的广告效果,但是这样的广告传单的粘贴影响道路美化,因此一般情况下除了在指定的场所,粘贴广告传单被法律禁止。
但是即便是非法,其具有的以较低费用提高相对高的广告效果的诱惑,路边柱状物上频繁地被粘贴非法广告而影响道路美观,管理柱状物的团体将为了除去这样的非法广告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费用。
路边柱状物2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媒体,只要在不影响道路美观的情况下,合法地粘贴广告是一种优选,为此在占据了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大部分面积的冲击吸收台20的外围板上形成可装卸广告4的广告板安装区24。在后述的花盆台30的实施例中,也自然要在花盆台30上形成广告板安装区。
广告板安装区24如果作为可拆卸广告4的结构,没有限制。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让位于三角形冲击吸收台20边缘部分的各圆弧部25之间的、通过两个邻接的装配板21所形成的外侧平面部26上,广告4能够自由地拆卸,在圆弧部25的末端形成了广告插入槽24a。在广告插入槽24a中插入广告4的状态下,如果在该位置插入窄带24b,广告4就能够自由地从广告板安装区24上拆卸下来。当然,当广告4是由硬的板来充当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窄带,直接从上到下地在插入槽24a中插入广告4就可以使其固定。
在冲击吸收台20露出表面的地方,为了防止不法广告传单的粘贴,形成了防粘贴突起27。防粘贴突起27通过外侧表面所形成的尖尖的若干突起,减少广告传单的粘贴面积。通过这些防粘贴突起的作用,不仅使粘贴广告传单变得困难,还能轻易撕下已经贴上的传单。当然,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支撑台10及后述的花盆台30的露出表面的部分也形成防粘贴突起。在图2等附图中的圆弧部分25和平面部分26的竖线条文部分表示的就是防粘贴突起。
上述的冲击吸收台20中,例如,通过荧光体、发光体、轴光体、夜光体,镜灯等形成反射体28,引起司机或者行人的注意,从而明确地区分车道和人行道的界线。
图示的实施例中,图示了相互层压的冲击吸收台20的交界部分,及冲击吸收台20与支撑台10交界部分的圆弧部25中,粘贴着反射体28的例子,与图示一样,这种反射体既可以个别形成并进行粘贴,也可以以整体的方式形成。
冲击吸收台20虽然可以直接在支撑台10上面进行层压,如图2所示以支撑板40为媒介进行层压。支撑板40具有在支撑台10与最下端的冲击吸收台20之间通过层压、将冲击吸收台20固定到支撑台10上的作用。
支撑板40也是围绕柱状体2的外围、用例如塑胶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多个第四装配板41所组装而成的,组装而成的支撑板的表面形状也是与支撑台10和冲击吸收台20的形状(例如,三角形,菱形等)相对应的形状。
在组装好的支撑板40的中心位置,也形成适用于柱状物2并与柱状物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孔40a,为了使上述孔40a的直径尽量能以多种尺寸从而适用于多种柱状物,因此形成了对应于大尺寸柱状物2的孔。
支撑板40作为直接层压于支撑台10上面的非常薄的板材,例如上述支撑台10的组装中所使用的螺丝12a所对应的位置即第四装配板41的一侧,形成螺丝孔42,使上述的螺丝孔42中,螺丝12a的突出部分能够插入,从而使第四装配板41安装到支撑台10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螺丝12a通过支撑台10插入到最下端冲击吸收台20的轴孔22a的一定高度。
在支撑板40的上面,可以形成一种顶板突起44,它将由冲击吸收台20的底面扣入而形成的边框43和投入缓冲材料23c后所形成的外部中空部23b的底部予以密闭。上述边框43是一种能够防止冲击吸收台20脱落的结构,顶板突起44则因为将它上面层压着的冲击吸收台20的下部中空部23b的最下端密闭,因此是一种能够防止缓冲材料23c到处流淌的结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与冲击吸收台20一样,支撑板40也是以开放的状态,因此即使冲击吸收台20呈开放的状态,缓冲材料23c也不会到处流淌。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中采用的优选的冲击吸收台20,因为它内部中空部23a形成了上下开放的筒状,因此组装后的冲击吸收台20的内部中空部23a空着的同时其上端呈开放状态,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还包含了层压组装在最上层的冲击吸收台20上的花盆台30。
花盆台30由围绕柱状物2的外围所组装起来的例如用塑胶合成树脂等多个第三装配板构成,优选的是,组装后的花盆台30的平面形状与支撑台10和冲击吸收台20的形状(例如,三角、菱形等)相对应,其尺寸以可以栽入花草的大小和高度来制作。
在组装好的花盆台的中心位置,也形成了适用于柱状物2、与柱状物2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孔30a,上述孔30a的直径也是为了能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柱状物2,因此采用与大尺寸的柱状物相对应的尺寸。
优选的是,构成花盆台30的第三装配板31,在相互接触的第三装配体的横截面上形成塔轮31a,塔轮31a上、下重叠后,在轴孔31b处使用将第二装配板21可转动组装的上述铰链轴22进行组装,从而使第三装配板31的可旋转及开放也成为可能。即,图示的实施例中,层压的冲击吸收台20和花盆台30从最下层的冲击吸收台20开始直到花盆台30的上层,通过伸长的3个铰链轴22进行组装,使冲击吸收台20和花盆台30都能够旋转及开放地被组装。
因此,如果一个铰链22从轴孔31b解除,它两侧的第三装配板31被分开的话,以没有被解除的剩余的铰链轴22为中心,第三装配板31也旋转开放,可接近柱状物2。同样,使花盆台30呈开放状态的目的,就是为了因冲击吸收台20的开放,花盆台30也一起获得开放。
优选的是,位于花盆台30下面位置的冲击吸收台20的内部中空部23a,形成可以储水5的储水部32。而且,花盆台30和储水部32之间设置有通过渗透压可以将储水部32的水向花盆台30供应的芯33。图示的实施例是通过多层的冲击吸收台的各内部中空部32b所形成的纵向的长空间中,投入防水布袋,  使用储水部32的例子。附图符号35是花盆台30的外围装饰。
同样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可以兼用作花盆台30,而不仅仅是为了美化道路,储水部32中自然存储的雨水(水:5)通过芯33,可以持续地向花盆台30供水,这就比起一般的花盆管理要便利得多。
根据本实用新型,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作为以柱状物2为中心,将它外围的支撑台10及冲击吸收台20及作为追加的花盆台30进行包围并层压组装而成的结构,其自身结构就能够使柱状物2得以维持,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包含了比柱状物2更加坚固的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中,包含了固定链60。固定链60是在冲击保护装置20的上部、围绕柱状物2外围的状态下,通过上述铰链轴22得以连接,因此冲击吸收台20更牢固地固定到柱状物2上。包含着花盆台30的图示实施例中,固定链60设置于花盆台30的上部。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链60作为一个整体,由形成圆形链的三条链61形成,这三条链以插入铰链轴22的轴孔62a中所形成的装配板62为媒介,通过螺母64与螺丝63组装。
而且,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链60是以横截面为L字形的连接片65为媒介固定到柱状物2上,固定链60就可以紧紧地固定在柱状物2上,因为柱状物2和孔30a之间可能出现的缝隙被堵上了,因此雨水等水就不会通过孔(20a,30a)的缝隙流动,而只是流到花盆台30。
同样,根据固定链的作用,通过铰链轴22使冲击吸收台20和花盆台30得以组装,同时,通过固定链60,铰链轴22连接到柱状物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就牢固地固定到柱状物2上了。而且,在包含花盆台30的图示实施例中,固定链60横穿过花盆台30上所固定着的花盆34,这也具有防止花盆被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采用的柱状物2中,因为如路灯杆等构造物都需要电源供应,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1中,为了给这些需要电源供应的柱状物2提供电源,应包含有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70。
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70,如图13所示,利用太阳光发电的太阳能电池71和利用风力发电的推进器72,由能将上述太阳能电池71和推进器72中所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转换器73,能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的储能电池74,及对电灯等柱状物2的电器设备2b进行开关控制的开关按钮75所构成。电器设备2b以开关按钮75为媒介,从储能电池74处获得电源的供应。电器设备2b在路灯杆的情况下,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70中包含了光感应器76,因此随着昼夜的变化,电灯能够自动地进行开与关的控制。自我发电电源供应装置70可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内部的任意空间,优选的是,安装在花盆台30中代替一些花盆34。
图7与图8是以菱形为横截面形状的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优选的是如图12所示,设置在道路的中央分离带。

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如电线杆或街灯杆等设置在道路边的的各种柱状物上,使得吸收外部的冲击,从而不仅能保护柱状物本身,还能对引起冲突的步行者、司机及车辆等进行保护的用于柱状物的吸收冲击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柱状物用吸收冲击防护装置包括:围绕着柱状物的外围所组装的多个第一装配板,以上述柱状物为中心、设置于地面的支撑台,以及在上述支撑台的上面层压组装而成的能够吸收外部冲击的多层的冲击吸收台。上述的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