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20022307.2
2006.08.25
CN200999313Y
2008.01.02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B 11/02申请日:20060825授权公告日:20080102终止日期:20100825|||实用新型专利公报更正号=01卷=24页码=更正项目=共同专利权人误=无^正=朱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更正号=01卷=24页码=扉页更正项目=共同专利权人误=无^正=朱书和^|||授权
E01B11/02
朱书灯
朱书灯; 朱书和
650000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大梅园巷41号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徐玲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其特征在于轨的端部设有异形接口,该异形接口的中部为斜面,两端为垂直面。无需改变轨道原有标准和尺寸,也无需改变轨道接口的施工方式和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接后的轨道接口在列车通过时,车轮的落差可忽略不计,可将车轮对轨道接口的冲击减弱到零,降低震动和噪音,有效避免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铁道沿线居民的干扰,有利于提高车速、节约能源。
1、 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其特征在于轨的端部设有异形接口,该异形接口的中部为斜面,两端为垂直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连接减震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接口中部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65°。
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轨,尤其是一种能防止铁路路轨间因接口不合理而带来震动的减震轨。 背景技术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其安全性能、稳定性能等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铁路路轨是将两两铁轨端面的直缝对接后焊接而成的,或是在接口处用鱼尾板加以固定和连接,并在轨面形成的伸缩缝隙中加减橡皮、塑料类填充物。专利号为CN2439988Y的“一种斜缝连接的轨道”,和专利号为CN2760098Y的“斜角形火车轨”,以及现有的铁路轨道,在两接口处,均未解决好车轮通过接口时,车轮对轨道头的冲击,两项专利因为是斜切口,还会因此而产生轨道斜尖角左右滑动、变形、自损等问题。现有的直角连接,车轮过接口时会产生落差,因而易发生冲撞、产生震动噪声、晃动、变形等安全问题及磨耗大等使用寿命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铁轨接口不合理而带来的震动大、摇晃、变形及磨损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并能减震的异形连接减震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其特征在于轨的端部设有异形接口,该异形接口的中部为斜面,两端为垂直面。 所述异形接口中部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65°,最佳角度为4-40°。且该倾斜角度是轨的轴线与斜面切口之间构成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改变轨道原有标准和尺寸,也无需改变轨道接口的施工方式和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接后的轨道接口在列车通过时,车轮的落差可忽略不计,可将车轮对轨道接口的冲击减弱到零,降低震动和噪音,有效避免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铁道沿线居民的干扰,有利于提高车速、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铁路路轨、地铁路轨及轻轨、游乐场机车轨道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轨1的右端设有中部为斜面8,两端为垂直面2和7的异形接口,与轨1对接的轨5左端设有对应的中部为斜面4,两端为垂直面3和6的异形接口,斜面8和4与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对接后形成热胀冷缩间隙9,轨1和轨5两侧分别通过鱼尾板10及螺栓11加以固定和连接。
《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连接减震轨,其特征在于轨的端部设有异形接口,该异形接口的中部为斜面,两端为垂直面。无需改变轨道原有标准和尺寸,也无需改变轨道接口的施工方式和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接后的轨道接口在列车通过时,车轮的落差可忽略不计,可将车轮对轨道接口的冲击减弱到零,降低震动和噪音,有效避免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铁道沿线居民的干扰,有利于提高车速、节约能源。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