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20089341.6
2007.01.30
CN201000412Y
2008.01.02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1N 3/08申请日:20070130授权公告日:20080102终止日期:20110130|||授权
G01N3/08; E02D33/00
G01N3/08
关喜才
关喜才; 魏献田; 孙 莹; 王玉珏; 王红克; 李山峰; 丁洪祥; 孔笑峰; 智 冰; 刘西军
450052河南省漯河市黄河路中段465号漯河市沙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张 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和千斤顶构成,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连接装置,千斤顶置于反力钢梁的下端,在反力钢梁的两端固定钢架和在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钢丝绳,可以使用于完整的工程结构现场大型的载荷试验,两端固定可以防止反力钢梁失去稳定,设备结构简单,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1、 一种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和千斤顶构成,其特征在于: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连接装置,千斤顶置于反力钢梁的下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钢梁的两端固定钢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钢丝绳。
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技术,具体就是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由于各种原因和要求,需要对已经建筑好的工程做现场的载荷试验,其中重要的就是承重梁的载荷试验,以此来验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但是,当遇到超常规载荷试验时,现有的施加载荷的装置很难或是不能满足设计、使用的要求。传统梁构件现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一是在梁上部堆砂石或堆铁块模拟载荷,另一个是在梁下部吊重物模拟载荷。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在载荷不大或有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用,对大型载荷或超大型载荷模拟试验尚无统一的方法和设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而且借助于简便的方法就可以测得反力钢梁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和千斤顶构成,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连接装置,千斤顶置于反力钢梁的下端。 所述的反力钢梁的两端固定钢架。 所述的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钢丝绳。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使用于完整的工程结构现场大型的载荷试验,两端固定可以防止反力钢梁失去稳定,设备结构简单,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1和千斤顶3构成,在反力钢梁1的两端设置有钢架4,千斤顶3置于反力钢梁1的下端。 使用时的技术方案为,钢架4通过铆钉2被固定在反力钢梁1上,试验梁5的两端与钢架4固定,在试验梁5的上表面设有3个千斤顶3,在测量时不断使千斤顶3一起向上伸,使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钢梁1的下表面接触,反力钢梁在千斤顶3力的作用下被向上顶,当千斤顶不能在向上伸时,此时,3个千斤顶的力之和也就是反力钢梁1的最大载荷,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反力钢梁1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也就是试验梁5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在本实施例1中的钢架4也可以是通过钢丝绳把反力钢梁和试验梁缠绕起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1和千斤顶3构成,在反力钢梁1的两端设置有钢丝绳6,反力钢梁1与试验梁5通过钢丝绳6被缠绕起来,千斤顶3置于反力钢梁1的下端。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实施例1的过程一样。 反力钢梁由型钢组成,反力钢梁是实施模拟大型载荷的反力支撑主构件,千斤顶加载系统可以是自动或着手动的油压千斤顶施加载荷系统和分合力支垫组成,能实施模拟大型载荷正确的施加于试验结构构件上。
《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承重梁荷载试验装置,由反力钢梁和千斤顶构成,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连接装置,千斤顶置于反力钢梁的下端,在反力钢梁的两端固定钢架和在反力钢梁的两端设置钢丝绳,可以使用于完整的工程结构现场大型的载荷试验,两端固定可以防止反力钢梁失去稳定,设备结构简单,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