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胀压头.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7892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039368.X

申请日:

2006.02.06

公开号:

CN200985758Y

公开日:

2007.12.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29/10申请日:20060206授权公告日:20071205终止日期:20110206|||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B 29/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孝勇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巨龙石油修井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桃林路1141弄3号1601室变更后权利人: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1802室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一忱登记生效日:20100429|||授权

IPC分类号:

E21B29/10(2006.01)

主分类号:

E21B29/10

申请人:

李孝勇; 李一忱

发明人:

李孝勇; 李一忱

地址:

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桃林路1141弄3号16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变径胀压头,涉及一种针对套管修复而使用的胀压头。变径胀压头包括外壳,其外壳(4)直径不小于套管标准通径,外壳(4)有锥形头部,在锥形头部上方的管柱上有径向圆柱孔(6),压缩弹簧(3)抵顶在锥形头部内,弹簧上自下而上排列有纵向排列球(1)、及球(1)间的垫块(5),在球(1)的K向侧前方环列均布有侧向球(2)并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6)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3)的压力,球(1)推动球(2)沿径向圆柱孔(6)向离心方向运动,使球(2)伸出外壳(4)直接胀压变形套管处,当套管经胀压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壳体(4)时,弹簧(3)复位,球(2)缩回壳内。适用于油田等深井套管变形修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变径胀压头,包括胀压头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直径不小于套管的标准通径,外壳(4)有锥形头部,在锥形头部上方的管柱上有径向圆柱孔(6),压缩弹簧(3)抵顶在锥形头部内,弹簧上自下而上排列有纵向排列球(1)、及球(1)间的垫块(5),在球(1)的K向侧前方环列均布有侧向球(2)并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6)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3)的压力,球(1)推动侧向球(2)沿径向圆柱孔(6)向离心方向运动,使侧向球(2)伸出外壳(4)直接胀压变形套管处,当套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壳体(4)时,压缩弹簧(3)复位,侧向球(2)缩回壳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胀压头,其特征在于:环列均布在每一球(1)的K向侧前方的侧向球(2)为二个或二个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径胀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1)和侧向球(2)为钢制球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胀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1)是均布有若干个斜面或渐开曲面的圆柱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径胀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与垫块(5)为一个整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胀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是具有与K方向有小于90度角的摆动、当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通道的中空锥形套筒结构。

说明书

变径胀压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变径胀压头,涉及一种针对套管修复而使用的胀压头。尤其适用于油田等深井套管变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作环境等原因易出现形变,尤其是油气水井井下套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地壳运动等原因,常会造成套管变形,通径变小,使油水井无法工作。目前套管整形主要采取的技术是:梨形器整形,磨铣,爆炸整形。梨形器整形技术是用管柱将梨形器下到套管变形处,用撞击方式将套管胀开。它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弹形变形,使胀开的套管反弹,套管直径小于标准通径。磨铣技术是对变形套管进行磨削或铣削,会对套管造成伤害。上述技术存在的共同缺陷是起下管柱,使工人劳动强度大,爆炸整形是将炸药下到套管变形处,点燃炸药,炸开变形套管,它会对套管造成伤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径胀压头,使修复后的套管弹性回弹后仍能等于或大于标准通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径胀压头,包括胀压头外壳,所述的外壳直径不小于标准通径,外壳有一锥形头部,在锥形头部上方的管柱上有径向圆柱孔,压缩弹簧抵顶在锥形头部内,弹簧上部自下而上的中心部位排布有纵向排列球及球间的垫块,在球的K向侧前方环列均布有侧向球,侧向球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球推动侧向球沿径向圆柱孔向离心方向运动,使侧向球伸出外壳直接胀压变形套管处,当套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壳体时,压缩弹簧复位,侧向球缩回壳内。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侧向球的直径不小于管柱壁厚,同时,环列均布在每一球的K向侧前方的侧向球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油气水井套管时,为保证侧向球的钢性,纵向排列球和侧向球使用钢制球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纵向排列球可以是均布有若干个斜面或渐开曲面的圆柱体。
或者,所述圆柱体与垫块为一个整体。
壳体与连接件间采用柔性连接,使所述的壳体与K方向可以有小于90度角的摆动,当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通道。
本实用新型优越性在于:当受到套管变形部位的抵顶和外界压力的推动,可实现胀压直径变大;同时,修复后的套管直径不小于标准通径,在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通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变径胀压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变径胀压头的A-A剖视图。
图中:球-1;侧向球-2;压缩弹簧-3;胀压头体-4;垫块-5;圆柱孔-6。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变径胀压头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胀压头外壳4,所述的外壳4有一锥形头部,在锥形头部上方的管柱上有径向圆柱孔6,压缩弹簧3抵顶在锥形头部内,弹簧上自下而上排列有纵向排列球1、及球1间的垫块5,在球1的K向侧前方环列均布有侧向球2,侧向球2被限位在径向圆柱孔6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3的压力,球1推动侧向球2沿径向圆柱孔6向离心方向运动,使侧向球2伸出外壳4直接胀压变形套管处,当套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壳体4时,压缩弹簧3复位,侧向球2缩回壳内。
为了对套管变形处进行均匀的胀压,球1直径不小于侧向球2,侧向球2环列均布在每一球1的K向侧前方的侧向球2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本实施例如图2变径胀压头的A-A剖视图所示,侧向球2有六个球21、22、23、24、25、26。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水油井下套管的修复,球1和侧向球2为采用模具钢制的球体。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可以有变化,以适用于不同套管变形处的修复,其中,所述的球1可以是均布有若干个斜面或渐开曲面的圆柱体。
其纵向排列球部的结构也可以是所述的圆柱体与垫块5为一个整体。
壳体4与连接件间采用柔性连接,使所述的壳体与K方向可以有小于90度角的摆动,当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通道。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其内部中心有纵向排列的若干个钢球1、若干个钢制侧向球2环列均布于钢球1的K向侧前方,并且,侧向球2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6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体4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3的压力运动,钢球1推动钢球2向离心方向运动,越过胀压头体4外壳直接胀压变形套管处,若干个钢球2共同增大了胀压当量直径。套管经胀压后能顺利通过胀压头外壳4时,压缩弹簧3复位,侧向球2缩回壳内。

变径胀压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径胀压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径胀压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径胀压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径胀压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变径胀压头,涉及一种针对套管修复而使用的胀压头。变径胀压头包括外壳,其外壳(4)直径不小于套管标准通径,外壳(4)有锥形头部,在锥形头部上方的管柱上有径向圆柱孔(6),压缩弹簧(3)抵顶在锥形头部内,弹簧上自下而上排列有纵向排列球(1)、及球(1)间的垫块(5),在球(1)的K向侧前方环列均布有侧向球(2)并被限位于径向圆柱孔(6)内,当变形套管阻挡胀压头前进时,K向推力克服压缩弹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