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7756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04597.X

申请日:

2007.04.30

公开号:

CN201025039Y

公开日:

2008.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5/00申请日:20070430授权公告日:20080220|||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5/00

主分类号:

E21D15/00

申请人:

黄稳良

发明人:

黄稳良

地址:

658000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红星北街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张 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涉及一种巷道的支撑结构,特别是井下巷道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两块立柱模块1、顶模块2和底模块3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立柱模块1的下端分别插入底模块3两端上的凹槽内,顶模块2两端上固定的插销4分别与立柱模块1上端的插口5插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井下巷道的设计图纸在井道外制作好模块后运送至巷道内即可安装,方便简单,模块大量采用水泥、沙子、公分石和钢材浇铸而成,其承受压力的强度较好,且不易被腐蚀,几乎不用木材,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自然环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由两块立柱模块(1)、顶模块(2)和底模块(3)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立柱模块(1)的下端分别插入底模块(3)两端上的槽内,顶模块(2)两端上固定的插销(4)分别与立柱模块(1)上端的插口(5)插接为整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顶模块(2)上与立柱模块(1)的接口处相应位置均有插销(4),顶模块(2)与立柱模块(1)通过插销(4)与插口(5)插接为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口(5)深度在8-1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插口(5)为1个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厚度在10-25cm,宽度在20-100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底模块(3)两端上的槽呈凹槽形,凹槽内宽度与立柱模块(1)的厚度以卡人相适应,其深度在8-15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模块(2)为直线型。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模块(2)是弧线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底模块(3)是整体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立柱模块(1)、顶模块(2)及底模块(3)的厚度和宽度是相同的。

说明书

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的支撑结构,特别是井下巷道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60万吨以下的煤矿在开凿井下巷道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打井,用坑木支撑,用标石翻拱,工程进度非常缓慢,根据实际操作,打一口宽3米,高2.5米的矿井,每天平均只能打进1-1.5米左右,甚至更慢,同时成本非常高,根据条查了解,一般每米的造价接近10000元左右。其次,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用坑木支撑,顶板压力很大,加之坑木有一定的柔软性,且由于井下潮湿有大量的水,使坑木受潮腐烂,导致变形、弯曲、折断,从而存在塌方的危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再次,开凿井下巷道时需要大量的坑木,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节约自然资源,可提高翻拱速度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由两块立柱模块、顶模块和底模块构成,两块立柱模块的下端分别插入底模块两端上的槽内,顶模块两端上固定的插销分别与立柱模块上端的插口插接为整体。
所述的顶模块上与立柱模块的相应位置均有插口,顶模块与立柱模块通过插销插接为整体。所述的插口深度在8-15cm。插口为1个以上。所述的插销为拉杆螺丝。
所述的模块厚度在10-25cm,宽度在20-100cm。底模块两端上的凹槽的宽度与立柱模块的厚度相适应,其深度在8-15cm。所述的顶模块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是弧线型。底模块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两块独立的凹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四块模块,顶模块、两块立柱模块、底模块相互插结构成井下巷道的一个单元,每一独立的部份的宽度和厚度最好相同,多个巷道单元紧密排列而构成井下巷道。通过插口及底模块上的凹槽,在地面的压力下使得顶模块和立柱模块以及底模块插接为一整体,插口为1个以上,具体根据模块的宽度而定,每30cm至少有二个插口,以保证模块之间的牢固连接,顶模块形状的选择可根据所建的井下巷道的宽度而定,当巷道的宽度大于4米时,可选用弧线型的顶模块,以保证巷道顶部能承受地面的压力,当巷道的宽度小于4米时,则可选用直线型的顶模块就可以保证巷道顶部能承受来自地面的压力,以满足施工的安全需要,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井下巷道的设计图纸在井道外制作好模块后运送至巷道内即可安装,方便简单,模块大量采用水泥、沙子、公分石和钢材浇铸而成,其承受压力的强度较好,且不易被腐蚀,几乎不用木材,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自然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模块,2-顶模块,3-底模块,4-插销,5-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由两块立柱模块1、顶模块2和底模块3构成,两块立柱模块1的下端分别插入底模块3两端上的凹槽内,顶模块2两端上固定的插销4分别与立柱模块1的上端的插口5插接为整体。顶模块2与立柱模块1之间的联结方式还可以是,顶模块2上与立柱模块1的相应位置均有插口5,顶模块2与立柱模1块通过插销4插接为整体,插销4为拉杆螺丝。插口5的深度在8-15cm,每30cm宽的模板至少有两个插口。模块之间的厚度、宽度相互一致,厚度均在10-25cm,宽度均在20-100cm。底模块两端上的凹槽的内宽度与立柱模块的厚度相适应,其深度在8-15cm。所述的顶模块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是弧线型。模块采用水泥、沙子、公分石和钢材浇铸而成。
实施例2
开凿高度为3.8米、宽度4米的井下巷道,顶模块2为弧形,弧形高1.3米,厚度为0.1米,宽度为0.3米,跨度为4米,底模块3长为4.2米,当底模块为两块独立的凹槽时,底模块的长度大于立柱模块的厚度即可,厚度为0.1米,宽度为0.3米,立柱模块1高2.5米,厚度为0.1米,宽度为0.3米,在顶模块2的两端分别固定两颗拉杆螺丝4,在两块立柱模块1的上端预留有与拉杆螺丝4位置相对应的插口5,其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

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井下巷道模块支撑架,涉及一种巷道的支撑结构,特别是井下巷道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两块立柱模块1、顶模块2和底模块3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立柱模块1的下端分别插入底模块3两端上的凹槽内,顶模块2两端上固定的插销4分别与立柱模块1上端的插口5插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井下巷道的设计图纸在井道外制作好模块后运送至巷道内即可安装,方便简单,模块大量采用水泥、沙子、公分石和钢材浇铸而成,其承受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