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97751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9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40913.9

申请日:

2007.03.28

公开号:

CN201024834Y

公开日:

2008.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6B 3/34申请日:20070328授权公告日:20080220|||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2008440000079让与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 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申请日: 2007.3.28授权公告日: 2008.2.20许可种类: 普通许可备案日期: 2008.5.13合同履行期限: 2008.4.25至2016.7.11合同变更|||授权

IPC分类号:

E06B3/34; E06B5/00; E05C17/04; B60J1/12; B60J1/20

主分类号:

E06B3/34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步青

地址:

51811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延安路比亚迪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凤桐;徐曾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该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其中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12),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该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限位块(3)上的缺孔设计改为凹槽设计,使得连杆(2)只有关闭方向的运动趋势,利用此运动趋势完成关闭状态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不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且由于不是用运动干涉进行限位,开启时没有了干涉的阻碍,从而易于开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该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其特征在于,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12),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该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3)中间部分具有凹陷面(14),凹陷面(14)在限位块(3)与玻璃固定块(11)相连的一侧有一凸台(15),所述凸台(15)的宽度小于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宽度,所述凹槽(12)位于该凸台(15)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凹陷面(14)形成的空间足以容纳连杆(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凹面为圆柱面、球面或圆锥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3)中间部分具有凹陷面(14),凹陷面(14)形成的空间足以容纳连杆(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之间依次通过第一销(8)、第二销(9)和第三销(10)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侧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固定块(11)包括玻璃压块(4)、压块垫片(5)和压块螺母(6),玻璃压块(4)和压块螺母(6)设置在压块垫片(5)上并通过螺钉(7)紧固,限位块(3)与玻璃压块(4)铰接。

说明书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侧开机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主要用于汽车上,在汽车后侧门门板内空间过小、不易安装玻璃升降器等情况下,为了解决后侧车窗玻璃无法活动的问题而采用的玻璃侧开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是在汽车后侧门门板内空间过小、不易安装玻璃升降器等情况下,后侧车窗玻璃无法活动时一般采取的技术方案。当汽车结构限制不允许某些玻璃利用玻璃升降器进行活动时,也经常借用玻璃侧开机构。
如图7至图10所示,现有的玻璃侧开机构一般包括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压块4、压块垫片5、压块螺母6、第一销8、第二销9、第三销10,侧开机构形成一个由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压块4组成的四连杆机构,连杆2通过第一销8和第二销9分别与固定板组件1及限位块3铰接,玻璃压块4、压块垫片5、压块螺母6经由螺钉7相连后与限位块3通过第三销10铰接。压块垫片5压入玻璃安装孔,然后将玻璃压块4和压块螺母6设置到压块垫片5上并通过螺钉7紧固,从而将所述玻璃侧开机构固定到玻璃上,所述压块垫片5能够避免玻璃与压块螺母的直接接触和摩擦。销与固定板组件、连杆、限位块、玻璃压块之间的配合都是由于销中部压有滚花而形成的过盈配合。
玻璃侧开机构利用四连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和限位块的形状进行运动定位。在开启过程中,当连杆2和限位块3的夹角为180度时,四连杆机构达到一个死点位置,玻璃侧开机构达到最大开度,当限位块3继续运动到与连杆2相撞时,玻璃侧开机构达到其完全开启状态,如图10所示。玻璃侧开机构的关闭状态是四连杆机构的另一个死点位置,由限位块3与第一销8的最终定位及限位块3与连杆2的运动干涉来实现。限位块3两侧各有一个缺孔13,关闭状态时,第一销8的两端刚好卡入两个缺孔中,如图9所示。第一销8的两端在进出缺孔13的过程中与限位块3两侧为过盈配合。因此,限位块3很容易在频繁的开关过程中磨损,从而导致定位失效。而且玻璃侧开机构在开启时受到运动干涉的阻碍,所需的开启力往往要求过大,开启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玻璃侧开机构存在的在开关过程中磨损和不容易开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且易于开启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其中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12,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该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中,由于在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该凹槽的形状和大小与关闭状态时位于该凹槽中的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因此连杆只有关闭方向的运动趋势,利用此运动趋势完成关闭状态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运动干涉进行定位、第一销8的两端在进出缺孔13的过程中与限位块3两侧为过盈配合的限制,从而避免了因为这些限制而导致的玻璃侧开机构不易开启、限位块容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的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侧开机构易于开启,且限位块3不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侧开机构的汽车后侧车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侧开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关闭状态时的玻璃侧开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完全开启状态时的玻璃侧开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现有玻璃侧开机构结构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现有的在关闭状态时的玻璃侧开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现有的在完全开启状态时的玻璃侧开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16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其中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12,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该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位于所述凹槽12内的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部分可以是该连接端的端部或中间部分,也可以是整个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中,由于在限位块3上的缺孔设计改为凹槽,该凹槽的形状和大小与关闭状态时位于该凹槽中的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因此连杆只有关闭方向的运动趋势,利用此运动趋势完成关闭状态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运动干涉进行限位、第一销8的两端在进出缺孔13的过程中与限位块3两侧为过盈配合的限制,从而避免了因为这些限制而导致的玻璃侧开机构不易开启、限位块容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的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侧开机构易于开启,且限位块3不易在开关过程中磨损。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优选情况下,限位块3中间部分具有凹陷面14,凹陷面14在限位块3与玻璃固定块11相连的一侧有一凸台15,所述凸台15的宽度小于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宽度,所述凹槽12位于该凸台15上。所述凸台15的宽度是指凸台15在限位块3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宽度是指该连接端在连杆2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这样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从而可以缩短凹槽12的宽度,由于凹槽12的凹面的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凹槽宽度的缩短可以使所需加工的凹面面积减小,因此方便加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更优选情况下,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中间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从而使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在关闭状态时受力更均匀,使所述侧开机构的关闭状态更稳定。
所述凹槽12的凹面可以是与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形状相配合的各种曲面,如圆柱面、圆锥面或球面。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凹槽12的凹面为圆柱面。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更优选情况下,凹陷面14形成的空间足以容纳连杆2。这样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杆2位于限位块3的凹陷面14形成的空间中,使得所述侧开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玻璃固定块11的构成组件及其与玻璃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构成组件及固定方式,如可以采用一体式玻璃固定块,并通过粘接方式将其固定到车窗玻璃上。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玻璃固定块11包括玻璃压块4、压块垫片5和压块螺母6,限位块3与玻璃压块4铰接,通过将压块垫片5压入玻璃安装孔,然后将玻璃压块4和压块螺母6设置在压块垫片5上并通过螺钉7紧固,从而将所述玻璃侧开机构固定到玻璃上。所述压块垫片5能够避免玻璃与压块螺母的直接接触和摩擦。
所述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固定块11之间可以通过销来铰接,例如所述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压块4依次通过第一销8、第二销9、第三销10铰接。销与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压块4之间的配合都是由于销中部压有滚花而形成的过盈配合。
侧开机构形成一个由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玻璃压块4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侧开机构在关闭状态是四连杆机构的一个死点位置,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中间部分卡在限位块3上的凹槽12内,连杆只有关闭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完成关闭状态的定位。所述玻璃侧开机构在关闭状态时,连杆2位于限位块3的凹陷面14形成空间中。
玻璃侧开机构的运动过程是:连杆2的一端绕固定板组件1旋转,另一端则随限位块3绕由玻璃压块4、压块垫片5、压块螺母6及螺钉7固定的车窗玻璃旋转,在连杆2和限位块3运动到夹角为180度时四连杆机构达到另一个死点位置,所述玻璃侧开机构达到最大开度。但所述玻璃侧开机构将继续运动一个角度,当限位块3与连杆2相撞时,所述玻璃侧开机构达到其完全开启状态,如图6所示。玻璃开启过程中有两个定位点,因而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侧开机构的玻璃可以开启两个不同的角度。连杆2和限位块3之间的夹角达到180度时第一销8和第三销10的距离决定了玻璃开启的最大角度。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汽车后侧车窗玻璃侧开机构,该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板组件(1)、连杆(2)、限位块(3)和玻璃固定块(11),其中限位块(3)上包括凹槽(12),所述侧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2)内,固定板组件(1)和连杆(2)的连接端的该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凹槽(12)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限位块(3)上的缺孔设计改为凹槽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