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7749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48879.X

申请日:

2007.04.24

公开号:

CN201024981Y

公开日:

2008.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21B 33/13申请日:20070424授权公告日:20080220|||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13

主分类号:

E21B33/1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继平; 熊继有; 张 斌; 胥志雄; 梁红军

地址:

100011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16号洲际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 杰;任 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石油钻井作业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当钻井液流体进入工具体1后,通过1~4个分流孔将18%左右的流量分流到两个侧喷嘴2,利用旋转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力作用,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力推向漏失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的封堵能力,从而增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饼,即所谓“人造井壁”。

权利要求书

1.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其特征在于: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分流管(3)上设有分流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分流孔的个数≥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的整体为轴对称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其特征在于: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6°之间。

说明书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石油钻井作业,具体地说,是一种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深井、复杂井、特殊工艺井数量逐年上升,这类井在钻井过程中的井漏问题长期是钻井工程界十分棘手的难题,至今国内外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处理井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严重的井漏会引发井壁坍塌、卡钻和井喷事故,甚至会使一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各油田均有不同程度的井漏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油气田的深井孔、洞和裂缝性井漏问题更加突出。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的山前构造带、土哈油田的丘陵地区、长庆油田的西峰地区和四川的川东地区等,根据资料统计表明,处理井漏损失的时间占该井作业时间的6%左右,严重井漏高达20%左右。
井漏类型主要分为孔隙(洞)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和溶洞性漏失三种。孔隙渗透性漏失特别是裂缝性长井段的漏失更难以及时处理。近年来,国内外在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研制了多种配方,开发了多种防漏堵漏的钻井液体系,其中之一就是桥堵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二是胶凝封堵技术,但对于储层不适用,难以解除。这些方法没有解决井漏的根本问题,主要是承压能力差。包括正向和反向,原因是堵漏剂没有与井壁有机的融合成一体,未达到无孔不入的封堵作用,缺少伸入井壁的作用力,主要是以堵漏为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利用该工具将泵入的流量分流极小部分,采用旋转射流直接射向漏失地层,配合合适的钻井液体系,给漏失层井壁形成“人造井壁”的,有效的解决化学静堵或水泥浆封堵后钻开又漏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流管3上设有分流孔。
分流管3上的分流孔的个数≥1。
该工具的整体为轴对称结构。
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钻井液流体进入工具体1后,通过1~4个分流孔将18%左右的流量分流到两个侧喷嘴2,利用旋转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力作用,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力推向漏失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的封堵能力,从而增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饼,即所谓“人造井壁”。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该井下工具为轴对称结构,工具体1的上端与钻铤连接,工具体1的下端与钻头连接;工具体1内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上有1~4个分流孔,分流孔直接控制进入侧喷嘴2的流量,分流管3两端的侧喷嘴2射流直接射入漏失地层井壁,利用侧喷嘴2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力,其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推向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失井壁的封堵能力,从而增大井壁的承压能力和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在井壁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泥饼,即所谓“人造井壁”,达到随钻防漏堵漏目的。
分流管3是可更换式,侧喷嘴2是可更换式的圆柱型喷嘴(旋转射流、扩散射流),侧喷嘴2安装角度在0~6°内变化。
该工具具有随钻防漏堵漏和储层保护的双重作用。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石油钻井作业的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井下工具,包括工具体(1)、侧喷嘴(2)、分流管(3),工具体(1)上开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设有侧喷嘴(2),当钻井液流体进入工具体1后,通过14个分流孔将18左右的流量分流到两个侧喷嘴2,利用旋转射流的水力能量对井壁的冲击压力作用,把混入钻井液中的随钻防漏堵漏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力推向漏失井壁岩石的孔、洞、隙和裂缝(包括诱导性裂缝)。有效地提高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