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7742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01101.3

申请日:

2007.04.28

公开号:

CN201025048Y

公开日:

2008.02.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21/00申请日:20070428授权公告日:20080220|||授权

IPC分类号:

E21D21/00

主分类号:

E21D21/00

申请人:

刘金庄

发明人:

刘金庄; 英金乐

地址:

053000河北省衡水市自强街586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付震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巷道安全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托盘、金属杆体、用于固定该金属杆体的套头以及套管,所述的套头包括两对应侧带有平行套头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截割体状套头尾部和圆锥状的套头头部,所述的套头尾部与套管嵌接在一起,套头在转动时,套头头部将树脂袋扎破,套头切削平面的边缘挤压树脂,能提高搅拌效果,将树脂挤压密实并且搅拌均匀。该锚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煤矿以及隧道的安全支护。

权利要求书

1.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包括托盘、金属杆体、用于固定该金属杆体的套头以及套管,其特征为:所述的套头包括两对应侧带有平行套头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截割体状套头尾部和圆锥状的套头头部,所述的套头尾部与套管嵌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在所述的套头尾部的侧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在所述的套头头部的外壁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凸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环,在该两段左旋螺旋凸环之间的套管外壁面设置有紧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环和紧固突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套头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环切削平面,该第一凸环切削平面与套管外壁面相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所述的紧固突起为绕套管的环形突起。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所述的紧固突起为柱状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特征为: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环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切削平面垂直且与套管外壁面相切的第二凸环切削平面。

说明书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煤矿巷道安全支护中的回收形塑料锚杆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
背景技术
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锚杆,是煤矿中为防止巷道塌方而广泛使用的安全支护锚杆。这种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的结构,包括有托盘、金属杆体、用于连接该金属杆体的套头以及套管。套头和套管嵌接在一起,套头包括圆柱部分和圆锥部分,该粘接式可回收塑料锚杆使用时,不利于树脂的搅拌和锚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利于树脂的搅拌和锚固、树脂密实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托盘、金属杆体、用于固定该金属杆体的套头以及套管,所述的套头包括两对应侧带有平行套头切削平面的圆柱截割体状的套头尾部和圆锥状的套头头部,所述的套头尾部与套管嵌接在一起。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的套头尾部的侧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凹槽;在所述的套头头部的外壁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凸环;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环,在该两段左旋螺旋凸环之间的套管外壁面设置有紧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环和紧固突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套头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环切削平面,该第一凸环切削平面与套管外壁面相切;所述的紧固突起为绕套管的环形突起;所述的紧固突起为柱状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环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切削平面垂直且与套管外壁面相切的第二凸环切削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所述的套头包括两对应侧带有平行套头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截割体状的套头尾部和圆锥状的套头头部,所述的套头尾部与套管嵌接在一起,套头在转动时,套头头部将树脂袋扎破,套头切削平面的边缘挤压树脂,能提高搅拌效果,将树脂挤压密实。其二,由于在套头尾部的侧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凹槽,在套头转动时,树脂可以沿该右旋螺旋凹槽向后退,进入套管外侧,将套管通过树脂固定在锚孔上;其三,由于在所述的套管外壁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环,在该两段左旋螺旋凸环之间的套管外壁面设置有紧固突起,在所述的左旋螺旋凸环和紧固突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套头切削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环切削平面,该第一凸环切削平面与套管外壁面相切;在套管转动时,位于套管头部的左旋螺旋凸环对树脂向前进行挤压,使得树脂更加密实,为了减少锚杆行进阻力,树脂沿第一凸环切削平面后移,再经位于套管尾部的左旋螺旋凸环向前挤压,使套管与锚孔中间的树脂挤压密实且搅拌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套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包括托盘1、金属杆体2,以及套于金属杆体2外侧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套管3,在套管3的顶端嵌接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套头4,套头4通过内螺纹与金属杆体2螺纹连接,套头4包括套头尾部41和套头头部42,套头尾部41的形状为两个平行的平面沿轴向截圆柱体所得到圆柱截割体,两侧平面为切削面43,套头头部42为圆锥形。套头尾部41与套管3嵌接在一起。
为了使得树脂能够沿套头4的径向后移,在套头尾部41的侧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凹槽44。
为了增大搅拌效果,在套头头部42的外壁面设置有右旋螺旋凸环45。
在套管3外壁面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置有一段左旋螺旋凸环31、32,在该左旋螺旋凸环31、32之间的套管外壁面设置有紧固突起33,在套管3外侧面设置有与套头切削平面43在同一平面的第一凸环切削平面34,该第一凸环切削平面34与套管3外壁面相切。为了进一步减小树脂后退阻力,在左旋螺旋凸环31、32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切削平面34垂直的第二凸环切削平面35,且第二凸环切削平面35与套管3外壁面相切。
紧固突起33可以为绕套管的环形突起,也可以为柱状突起,当然也可以为如圆锥状、台状或棱锥状的突起(图中未画出)。
当使用时,金属杆体2通过内螺纹与套头4连接,转动锚杆,套头头部42将置于锚孔顶端的树脂袋扎破,套头切削平面43的边缘挤压树脂,并对树脂进行搅拌,将树脂挤压密实。树脂沿套头尾部41侧面的右旋螺旋凹槽44向后退,进入套管3与锚孔之间。当套管3右旋转动时,位于前端和后端的左旋螺旋凸环31、32对树脂产生向锚孔内部的推力,将树脂挤压密实。且部分树脂沿第一凸环切削平面34和第二凸环切削平面35后退,减少套管3前进的阻力。使树脂均匀密实的分布在套管与锚孔之间。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巷道安全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塑料复合式可回收锚杆。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托盘、金属杆体、用于固定该金属杆体的套头以及套管,所述的套头包括两对应侧带有平行套头切削平面的圆柱状截割体状套头尾部和圆锥状的套头头部,所述的套头尾部与套管嵌接在一起,套头在转动时,套头头部将树脂袋扎破,套头切削平面的边缘挤压树脂,能提高搅拌效果,将树脂挤压密实并且搅拌均匀。该锚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煤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