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转筒式井口丝堵防盗装置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汽井口防盗技术,尤其是一种密码转筒式井口丝堵防盗装置。
二:背景技术:油田的采油采气井口,一般安装多个分支通道,每个通道都装有控制阀门,组成采油(气)树,除了外输油气的通道端口外,一般还在一端或两端装有丝堵,一方面能从丝堵细孔端安装压力表进行井口油气压力测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把丝堵拆下,从这一端口向井内装入各种测量仪器及其它装置,进行井下各种参数的测试及满足其它需要。因此,丝堵利用率很高,特别是采气井口丝堵处装有压力表,每天都要进行压力参数的测量与采集。
油田的油气井大多处于野外,达不到专人长期盯守条件,为了防盗及防破坏,各油田多在不需要经常拆卸的部位进行了永久连接处理(多为焊接)。而丝堵部位由于测试及其它需要,应具有方便的可拆装性,一些不法分子往往盗窃丝堵及其压力表,并施实破坏,而且利用丝堵端口窃气窃油,给油田的油气生产带来损失,并且造成易燃易爆隐患。
多年来,一些厂家在油田井口丝堵部位的防盗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把丝堵用金属罩子罩住,罩子采用若干种非标特种螺栓与井口阀门法兰联接,并把螺栓的特种形状螺母端沉入罩体孔内,拆装需要借助于与非标螺栓匹配的专用长柄工具。然而实践证明,这一防盗装置不可靠,一方面使用时,特别是天然气井频繁测压使用中,拆装非标联接螺栓费时费力不方便;另一方面,不法分子仍能借助于一般工具打开和破坏这种装置。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现代汽车防盗的电子遥控锁及报警装置,使用实践又证明这种装置同样不能满足实际井场的防护条件,也容易遭到破坏失效,结果与前者相同。因此,长期以来,井口丝堵的防盗装置未能取得大的突破。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码转筒式井口丝堵防盗装置,它解决了目前技术存在的问题,本装置由丝堵、法兰、螺栓、刻度盘、转筒、锁块I、锁块II、锁块III、锁舌、拖盘和压力表连接而成。锥螺栓连接在井口阀门标准法兰上,托盘套在丝堵下端,锁块I、锁块II、锁块III都安装于丝堵的不同部位,压力表安装于丝堵端口;锁块III局部套在锁块II外,锁块II局部又套在锁块I外,有标记线的转筒又套在各锁块及刻度盘外;锁舌镶在转筒内壁上并焊接固定;刻度盘焊接在法兰上。
在使用时,本装置事先设定三个密码数值,当需要开启转筒时,按照某一方向旋转转筒一周以上,并使刻度线对准密码第一数值,然后反向旋转使刻度线对准第二数值,最后再使转简回转至第三个数值,转筒便能提出,露出丝堵及压力表,测试工作完成后,把转筒对准位置套在丝堵及各锁块外,随机转动一周以上,便进入防盗状态。
由于采用此装置,现场设定密码,防盗性好,即使专业人员,如果不知密码,也不能开启,一套装置对应一组密码,不同井口的防盗装置,密码都不相同。牢固可靠,抗破坏性强,安装使用非常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四、附图说明:图1为密码转筒式井口丝堵防盗装置地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堵 2、法兰 3、螺栓 4、刻度盘 5、转筒 6、锁块I 7、锁块II 8、锁块III 9、锁舌 10、拖盘 11、压力表
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丝堵1由油管标准锥螺栓3连接在井口阀门标准法兰2上,托盘10套在丝堵1下端,锁块甲I6、锁块II7、锁块III8都安装于丝堵1的不同部位,压力表11安装在丝堵1端口;锁块III8局部套在锁块II7外,锁块II7局部又套在锁块I6外;有标记线的转筒5又套在各锁块及刻度盘4外;锁舌9镶在转筒5内壁上并焊接固定;刻度盘4焊接在法兰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