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720142786.6
2007.05.30
CN201024974Y
2008.02.20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B 33/128申请日:20070530授权公告日:20080220终止日期:20160530|||授权
E21B33/128; E21B47/00; E21B49/00
E21B33/12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张传军; 王清发; 孟凡瑞; 李云飞
163453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原路99号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胡海山
一种井下过电缆封隔器。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密封连接套(1)及外中心管(2)上下两端有向内倾斜与环形凹槽(3)相通的通孔(4),通孔(4)外端密封连接套(1)上有带螺纹的沉孔(5),沉孔(5)内由下至上依次置有垫片(6)、密封圈(7),密封圈(7)上端密封连接套(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压帽(8)。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特点。
1. 一种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包括内中心管外的环形凹槽(3)、外中心管(2)及密封连接套(1),其特征在于:密封连接套(1)及外中心管(2)上下两端有向内倾斜与环形凹槽(3)相通的通孔(4),通孔(4)外端密封连接套(1)上有带螺纹的沉孔(5),沉孔(5)内由下至上依次置有垫片(6)、密封圈(7),密封圈(7)上端密封连接套(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压帽(8)。
井下过电缆封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井下所用的封隔器,尤其是井下过电缆封隔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对生产井内不同油层的隔离、监测需要向井内下电缆,而因套管内有封隔器,电缆穿不过去。目前可过电缆的封隔为海洋油田使用的,该封隔器成本高,外径大,不适用于直径140毫米套管,满足不了陆地油田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过电缆封隔器,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包括内中心管外的环形凹槽、外中心管及密封连接套,密封连接套及外中心管上下两端有向内倾斜与环形凹槽相通的通孔,通孔外端密封连接套上有带螺纹的沉孔,沉孔内由下至上依次置有垫片、密封圈,密封圈上端密封连接套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压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电缆通过通孔通过封隔器,在没有改变现有封隔器的功能情况下,满足对生产井内不同油层的隔离、监测以及控制,同时通过密封圈及压帽实现密封。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连接套,2-外中心管,3-环形凹槽,4-通孔,5-沉孔,6-垫片,7-密封圈,8-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包括内中心管外的环形凹槽3、外中心管2及密封连接套1,密封连接套1及外中心管2上下两端有向内倾斜与环形凹槽3相通的通孔4,通孔4外端密封连接套1上有带螺纹的沉孔5,沉孔5内由下至上依次置有垫片6、密封圈7,密封圈7上端密封连接套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压帽8。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电缆穿过压帽8、密封圈7、垫片6及通孔4进入到环形凹槽3内,从环形凹槽3下端的通孔4穿出,再依次穿过垫片6、密封圈7及压帽8,再将两压帽8拧紧,最后同封隔器一同下入到井内,从而在没有改变现有封隔器的其它功能情况下,实现电缆穿越封隔器的目的。因只在密封连接套1及外中心管2上下两端开有通孔4,通孔4外端密封连接套1上安装有电缆固定密封件,也就是垫片6、密封圈7及压帽8,所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施工操作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特点。
《井下过电缆封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过电缆封隔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井下过电缆封隔器。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密封连接套(1)及外中心管(2)上下两端有向内倾斜与环形凹槽(3)相通的通孔(4),通孔(4)外端密封连接套(1)上有带螺纹的沉孔(5),沉孔(5)内由下至上依次置有垫片(6)、密封圈(7),密封圈(7)上端密封连接套(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压帽(8)。该井下过电缆封隔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特点。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