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7735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20036785.9

申请日:

2006.12.25

公开号:

CN201021102Y

公开日:

2008.0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J 11/04申请日:20061225授权公告日:20080213终止日期:20101225|||授权

IPC分类号:

B60J11/04; E04H15/44

主分类号:

B60J11/04

申请人:

孙庆新

发明人:

孙庆新

地址:

610051四川省成都市香木林路1号香木林花园六栋三单元六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包括前,后支撑杆,各交叉连接管,中心支承上,下组件,凉篷面料。各个交叉连接管通过中心支承上,下组件和相互铰连接后,成放射性,前后不对称状布置,每个方向上的各种交叉连接管,分别通过其管上的各铰接孔直接铰接,前,后支撑杆装在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一侧的交叉连接管上,前,后支撑杆上端与上方的交叉连接管上的支承铰接,前,后支撑杆的中部与下方的交叉连接管上的下支承铰接的滑套同轴套接,凉篷面料由盖固定在中心支承上组件和各组交叉连接管上部铰孔处的垫上。可以一次性顺畅折叠,便于携带。展开后置于汽车顶部,可以遮阳,保持通风,降低车内温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包括前,后支撑杆(1,2),交叉连接管(3),边长交叉管(4),边短交叉管(5),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和凉蓬面料(8)组成。其特征在于:六组以上的交叉连接管(3)和四组以上的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通过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铰连接后,成放射性,前后不对称状布置,每个方向上的交叉连接管(3)和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分别通过其管上的各铰接孔(9)直接铰接,前,后支撑杆(1,2)装在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交叉连接管(3)上,前,后支撑杆(1,2)的上端与上方的交叉连接管(3)通过上支承(10)铰连接,前,后支撑杆(1,2)的中部与下方的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同轴套接,凉蓬面料(8)由盖(12)固定在中心支承上组件(6)和各组交叉连接管(3),边长交叉管(4)连接的上部铰孔(9)处的垫(13)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前面两个方向分别由2组以上交叉连接管(3)和1组边长交叉管(4)和边短交叉管(5),通过管上的铰接孔(9)直接铰接,后面两个方向分别由1组以上交叉连接管(3)和1组边长交叉管(4)和边短交叉管(5),通过管上的铰接孔(9)直接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前,后支撑杆(1,2)的下方固定有空气吸盘或磁性脚盘(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两后支撑杆(2)垂直与水平面,两前支撑杆(1)与水平面成45°-75°夹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10)和滑套(11),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方向上,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上方交叉连接管(3)的上支承(10)内,铰接有前,后支撑杆(1,2),这些支撑杆(1,2),分别对应地被套接在与各个下方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内,其所形成的平面,偏离相应的交叉连接管(3)的中心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在中心支承上组件(6)中固定有定位短管(15)和展开拉绳(16),展开拉绳(16)装在定位短管(15)内,向下穿过中心支承下组件(7)上的内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固定凉蓬面料(8)的盖(13)为弹性卡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支撑杆(1,2)的下部固定有钢丝绳(17)。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17)的另一端部固定有限位块(18)。

说明书

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凉蓬,特别是一种可以折叠,便于通风的汽车用遮阳凉蓬。
技术背景
在现有的汽车遮阳凉蓬中,大多数是不能一次性收折和展开的,携带也不方便;而且,现有的车用可折叠遮阳凉蓬的可折叠的桁架,都只能直接置放在汽车顶部,由于凉蓬面料的下垂,使车顶部无法保持空气的对流,不利于车内温度的降低;同时,现有汽车的纵向两侧成对称性,前后则呈不对称性,前面长于尾部,而现有顶置式汽车用凉蓬则均是前后对称的,这就造成了汽车所需要的遮阳面积和凉蓬所提供的遮阳面积不匹配,或者遮阳降温效果不理想,或者凉蓬的遮阳面积过大。另外,在各个交叉组合管之间的连接再加上连接件过渡,必然会降低凉蓬的桁架系统连接刚性,容易产生摇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一次性折叠,既可以使凉蓬高置于车顶,保持车顶的空气通风对流,又可形成汽车垂直投影面积的凉蓬最佳遮阳效果,同时,除中心支承上,下组件以外,各连接管在其余各铰接点均为直接连接,系统刚性较好,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车用凉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包括前,后支撑杆(1,2),交叉连接管(3),边长交叉管(4),边短交叉管(5),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和凉蓬面料(8)组成。其特征在于:六组以上的交叉连接管(3)和四组以上的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通过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铰连接后,成放射性,前后不对称状布置,每个方向上的交叉连接管(3)和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分别通过其管上的各铰接孔(9)直接铰接,前,后支撑杆(1,2)装在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交叉连接管(3)上,前,后支撑杆(1,2)的上端与上方的交叉连接管(3)通过上支承(10)铰连接,前,后支撑杆(1,2)的中部与下方的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同轴套接,凉蓬面料(8)由盖(12)固定在中心支承上组件(6)和各组交叉连接管(3),边长交叉管(4)连接的上部铰孔(9)处的垫(13)上方。
为了使凉蓬能与汽车垂直投影面积形成最佳遮阳效果,凉蓬的前面两个方向分别由2组以上交叉连接管(3)和1组边长交叉管(4)和边短交叉管(5),通过管上的铰接孔(9)直接铰接,后面两个方向分别由1组以上交叉连接管(3)和1组边长交叉管(4)和边短交叉管(5),通过管上的铰接孔(9)直接铰接。同时,前,后交叉连接管(3)的展开放射角度也不同。
为了提高车用凉蓬在车顶部放置的稳定性,两后支撑杆(2)垂直与水平面,两前支撑杆(1)与水平面成45°-75°夹角,向前延伸,增加了支撑底面积。前,后支撑杆(1,2)的下方固定有空气吸盘或磁性脚盘(14),可以与车顶贴合得更紧。
固定在各个方向上,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上方交叉连接管(3)上支承(10)的铰接支撑杆(1,2)平面,和固定在各个下方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的中心,所形成的平面,偏离相应的交叉连接管(3)的中心平面,是为了折叠后杆件之间不至于出现干涉现象。
为了便于展开凉蓬,在中心支承上组件(6)中固定有定位短管(15)和展开拉绳(16),展开拉绳(16)装在定位短管(15)内,向下穿过中心支承下组件(7)上的内孔.向下拉展开拉绳(16),可使凉蓬展开.当中心支承下组件(7)与定位短管(15)接触时,凉蓬即到达了最大展开开度。
为了防盗,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车用凉蓬放置的稳定性,在前,后支撑杆(1,2)的下部固定有钢丝绳(17),在钢丝绳(17)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18),使用时,可将钢丝绳(17)固定有限位块(18)的一端放入车门内,就可以一方面防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凉蓬放置的稳定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各技术方案,使凉蓬达到最佳的遮阳,通风效果,使车内降温更加有效,凉蓬放置更稳定,系统刚性更高,结构简单紧凑,折叠,展开顺畅,携带方便,适合外出旅游车辆的遮阳,防晒,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展开状态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折叠过程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心支承上组件连接图示。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心支承下组件连接图示。
图8是本实用新型前,后支撑杆装配图示。
图9是本实用新型交叉管铰接和面料安装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折叠式汽车通风凉蓬。包括前支撑杆(1),后支撑杆(2),交叉连接管(3),边长交叉管(4),边短交叉管(5),中心支承上组件(6),中心支承下组件(7),凉蓬面料(8),上支承(10),下支承(19),滑套(11),盖(12),垫(13),空气吸盘或磁性脚盘(14),定位短管(15),展开拉绳(16),钢丝绳(17),限位块(18)等;其中,六组或六组以上的交叉连接管(3)和四组及四组以上的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通过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铰连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后,成放射壮向四方向或多方向延展;从图4可见,凉蓬的桁架在其纵向两侧呈对称性,前后方向则成不对称布置,前置的交叉连接管(3)的交叉组数量多于后置的交叉连接管(3)的交叉组数量,前置各交叉连接管(3)展开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后置各交叉连接管(3)展开方向之间的夹角,这样,能使凉蓬与汽车垂直投影面积形成最佳遮阳效果;前支撑杆(1)和后支撑杆(2)装在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交叉连接管(3)上,前,后支撑杆(1,2)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接管(3)通过上支承(10)铰连接,前,后支撑杆(1,2)的中部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同轴套接,使凉蓬面料(8)可以位于汽车顶部以上较高处,便于汽车顶部和凉蓬面料之间的空气对流;两后支撑杆(2)垂直与水平面,两前支撑杆(1)与水平面成45°-75°夹角,向前延伸,增加了支撑底面积,提高车用凉蓬在车顶部放置的稳定性。
在整个凉蓬桁架中,除了在与中心支承上组件(6)和中心支承下组件(7)铰连接外,各个交叉连接管(3)和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通过各个管上的铰接孔(9)之间的连接,全部为直接铰连接,这样,提高了凉蓬桁架的系统刚度。
前,后支撑杆(1,2)的下方固定有空气吸盘或磁性脚盘(14),可以与车顶贴合得更紧凑,同时,在前,后支撑杆(1,2)的下方还固定有钢丝绳(17),在钢丝绳(17)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18),使用时,将钢丝绳(17)固定有限位块(18)的一端放入车门内,就可以一方面防盗,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凉蓬放置的稳定性。
参阅图8所示,在各个方向上,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6,7)一侧的上方交叉连接管(3)上的支承(10)内,铰接有前,后支撑杆(1,2),这些支撑杆(1,2),分别对应地被套接在与各个下方交叉连接管(3)上的下支承(19)铰接的滑套(11)内。它们所形成的平面,偏离相应的交叉连接管(3)的中心平面,是为了折叠后杆件之间不至于出现干涉现象。在中心支承上组件(6)中固定有定位短管(15)和展开拉绳(16),展开拉绳(16)装在定位短管(15)内,向下穿过中心支承下组件(7)上的内孔。向下拉展开拉绳(16),即可方便地展开凉蓬,当中心支承下组件(7)与定位短管(15)接触时,凉蓬即到达了最大展开开度。盖(12)将凉蓬面料(8)固定在中心支承上组件(1)的上方。
参阅图9所示,各个交叉连接管(3)和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通过各个管上的铰接孔(9)之间的连接,全部为直接铰连接,提高了凉蓬桁架的系统连接刚度;在各上方铰接的交叉连接管(3)和边长交叉管(4)与边短交叉管(5)之间装有垫(13),盖(12)将凉蓬面料(8)固定在各垫(13)的上方,固定凉蓬面料(8)的盖(12)为弹性卡结构。
使用展开时,首先用两手向两边拉开与中心支承上组件(6)连接的前,后交叉连接管(3),展开到一定开度后,即可以向下拉展开拉绳(16),然后将展开拉绳(16)缠绕固定在交叉连接管(3)或中心支承下组件(7)上,展开了的汽车通风凉蓬放在车顶上,最后将钢丝绳(17)固定有限位块(18)的一端放入车门内即可。
使用折叠时,松开缠绕固定在交叉连接管(3)或中心支承下组件(7)上的展开拉绳(16),两手将抓住与中心支承上组件(6)连接的前,后交叉连接管(3),向内转动,即可以连动地将整个汽车通风凉蓬折叠成一根棍状。

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汽车通风凉篷,包括前,后支撑杆,各交叉连接管,中心支承上,下组件,凉篷面料。各个交叉连接管通过中心支承上,下组件和相互铰连接后,成放射性,前后不对称状布置,每个方向上的各种交叉连接管,分别通过其管上的各铰接孔直接铰接,前,后支撑杆装在靠中心支承上,下组件一侧的交叉连接管上,前,后支撑杆上端与上方的交叉连接管上的支承铰接,前,后支撑杆的中部与下方的交叉连接管上的下支承铰接的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