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窗用电控防护网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窗用防护网,尤其是它安装于窗户洞口内,采用网状卷帘式,升降自如。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窗用防护网分两种:全封闭固定式:即一次性固定安装于窗的外侧,透光、通风;全封闭卷帘式:安装于窗的外侧,可升降启闭,关闭时不透光、不通风。上述两种防护装置有其自身的缺点。前一种为一次性固定安装于窗的外侧,安装后不可再开启,有以下缺点:1)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不利逃生和消防;2)对自家是防盗,但小偷可借助它向上层攀登盗窃;3)安装在窗外侧,影响整幢建筑的美感。后一种也安装于窗户的外侧,也是影响整幢建筑的美感,虽可以开启,但在关闭时室内无法采光和通风,不适用于家庭使用。上述两种防护装置还同时有其局限性:当窗户为外平开式时,无法完全开启窗扇。为了不影响城市市容或整个小区的建筑整体美感,目前很多城市或小区都禁止安装上述窗用防护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产品的这些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窗用防护网。该防护网安装于窗洞口内,可视窗户的开启方式安装于窗框内侧或外侧,不用时可上升卷起来,用时可放下锁定,美观、实用,达到防护、采光、通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防护网顶部设置一卷帘盒,在卷帘盒中安装一管状电机,防护网固定在电机轴上。防护网采用不锈钢、小花纹网状链式编制,可以保证卷绕的方便和室内采光、通风的要求。随着电机的正/反转,将防护网卷起/放下。防护网的底部设置一10cm高的防护板,用于保护底部锁闭点。防护网安装在窗洞口顶部,宽高与窗洞口尺寸一致,根据窗的开启形式决定防护网的安装位置。当窗为推拉或内开时,防护网可安装于窗框外侧,当窗为外开式时,则防护网安装于窗框的内侧,不影响窗扇的开启。防护网控制方式分为电动和遥控两种方式,手动作为后援措施。防护网设有可调式的上/下限位开关,防止电机过载。在窗台底部设有单向电控锁。当防护网落下时与锁闭点锁闭,锁闭点上安装一个报警开关,当锁闭点闭合时断开报警开关,断开报警回路。当外力非正常开启时,报警回路启动,报警器发出报警讯号,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地有益效果是,对于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属于隐形安装,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效果;可根据窗扇的开启方式选择安装位置,不影响窗扇的开启;根据需要启、闭,方便灵活;采用网格状防护网,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采用不锈钢链式网格花纹,增添建筑外观美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图。
图2是电动防护网于窗洞口外侧安装示意图。
图3是电动防护网于窗洞口内侧安装示意图。
图4是电动防护网升起状态剖面构造图。
图5是电动防护网电控电路图。
图6是电动防护网报警电路图。
图中1.管状电机,2.卷帘盒,3.不锈钢防护网,4.护锁板,5.锁鼻,6.电控锁,7.墙体,KQ为上升开关,KJ为下降开关,KB为报警控制开关,KL为报警联动开关,KR为电机保护开关,KS为上限位开关,KX为下限位开关,SP为报警器,L为电源火线,N为电源零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3所示实施例中,卷帘盒(2)固定于窗洞口上方窗框的内侧或外侧,管状电机(1)安装于卷帘盒(2)内,不锈钢防护网(3)固定在电机(1)轴上,随着电机的正/反转,带动防护网(3)的上升/下降,当防护网(3)落到底时,锁鼻(5)与电控锁(6)锁闭,同时触动联动报警开关(KL)启动报警回路。护锁板(4)为防护网落下时保护电控锁的。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管状电机(1)带动防护网(3)上升到顶部,防护网(3)卷绕在管状电机(1)的轴上。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当上升控制开关(KQ)接通时,电机电源接通,电机正转,带动防护网(3)上升,当到达上限时上限位开关(KS)断开,电机停止。当下降控制开关(KJ)接通时,电机电源接通,电机反转,带动防护网(3)下降,当到达下限时下限位开关(KX)断开,电机停止。(KR)为电机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电机保护开关。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当防护网(3)下落,锁鼻(5)与电控锁(6)锁闭,断开报警联动开关KL,若报警控制开关(KB)接通,此时打开防护网(3),报警联动开关(KL)接通,接通报警电路,报警器(SP)发出报警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