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7617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38624.4

申请日:

2004.02.19

公开号:

CN2677574Y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6C 1/26申请日:20040219授权公告日:20050209期满终止日期:20140219|||授权

IPC分类号:

E06C1/26

主分类号:

E06C1/26

申请人:

冷鹭浩;

发明人:

冷鹭浩

地址:

361009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工业区枋湖西路1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松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包括中空的右连接臂和左连接臂,右连接臂端部设有圆壳体,左连接臂端部设有圆盘体,圆盘体配合于圆壳体中,并通过主转轴与圆壳体进行可转动连接,圆盘体的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口,另设有一可配合于定位口中的定位块,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的端部,曲柄的中部通过一销轴可转动连接于右连接臂内,另有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曲柄的第二端活动连接,连接臂的中部套设于主转轴上,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伸部,还设有一可以主转轴为中心转动的手轮,该手轮内设有与连接臂上的凸伸部互相套合的套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折叠梯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包括中空的右连接臂和左连接臂,右连接臂端部设有圆 壳体,左连接臂端部设有圆盘体,圆盘体配合于圆壳体中,并通过主转轴与圆壳体进行可 转动连接,圆盘体的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口,另设有一可配合于定位口中的定位块,其 特征在于:该定位块位于右连接臂中空部分内,右连接臂两侧壁相应部位设有滑槽,定位 块两侧边滑设于滑槽内;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的端部,曲 柄的中部通过一销轴可转动连接于右连接臂内,该销轴上套设有可将曲柄第一端向圆盘体 方向压紧的扭簧;另有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曲柄的第二端活动连接,连接臂的 中部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转轴上,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伸部,圆壳体上相应部 位设有圆弧形容置槽;还设有一可以主转轴为中心转动的手轮,该手轮的内设有可与连接 臂上的凸伸部互相套合的套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口有三个, 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一定位口时成一直线,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二定位缺 口时成一直角,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三定位缺口时成一锐角。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两个可以主转 轴为中心转动的补位盘,第一补位盘和第二补位盘的圆周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弧形滑槽,该 弧形滑槽中穿设有一定位杆,定位杆固定于圆壳体的两侧壁,第一补位盘设有对应于第一 定位口和第二定位口的第一补位杆和第二补位杆,第一补位杆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 第二补位杆端部为一斜弧面,该斜弧面的靠第一定位口的一侧与圆盘状体圆周边缘平齐或 位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内,另一侧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第二补位盘上设有对应于第三 定位口的第三补位杆和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第一补位杆和第二补位杆之间,第三补位杆端 部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第一补位杆和连接杆之间设有一拉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臂端部的 圆盘体为双层结构,在其双层结构之间夹设一圆环体,该圆环体的半径大于圆盘体的半径, 所述的定位块相应为∩形结构,其开口宽度等于圆环体的厚度,其两脚部可于圆环体两侧 插入定位口中,圆环体外圆周面的左上侧开有圆弧形口,右连接臂上边缘枢设一限位块, 该限位块设有一钩状体,钩状体可扣合于圆弧形口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手轮内设有离合盘, 手轮和离合盘均呈碗状,其开口端相向套合,离合盘的底面固定于圆壳体外侧面,并设有 与圆壳体上的圆弧形容置槽重叠的弧形槽,离合盘的侧壁边缘设有向外凸伸的环形边,该 环形边的外径略小于手轮的内径,该环形边上设有若干向手轮一侧凹陷的离合槽,手轮的 内侧壁边缘设有若干向内凸伸的可顶靠于离合盘外侧壁的扣部,该扣部可一一对应配合于 离合槽中,离合盘和手轮之间设有压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盘的环形 边上还设有若干与手轮内的扣部一一对应的装配口。

说明书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梯的结构部件,具体地说是指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折叠梯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建筑工地等多种场合,其主要特点是不需依靠于其它物体而可独立站立,而供人们登高。现有的折叠梯通常由两个梯架通过其顶部进行铰链连接而构成,对该铰链采用特定的结构,即可实现两个梯架之间转动到所需的角度并固定于该位置,因而可使人们对折叠梯的高度、倾斜度的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要。可见,该铰链结构对折叠梯地这一功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多种多样的用于折叠梯的铰链结构,其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结构的原理大致如下:由外活动关节和内活动关节通过销轴构成可转动连接,内活动关节的圆周面上设置若干定位缺口,外活动关节相应设置一定位块,卡合于定位缺口中,并设有可拔动该定位块的扳机,扳动该扳机,可使定位块滑离定位缺口,并使其转动至另一定位缺口处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而卡合于其中,从而实现对折叠梯的高度、倾斜度的进行调节。这一铰链结构的缺点在于:首先,扳机凸伸于铰链外部,容易勾挂到人们的衣服;第二,操作过程中,扳机受力较大,易损坏;第三,当操作者扳动扳机时,必须先将铰链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定位块脱离定位缺口重叠的位置,然后才能放开扳手,否则定位块将又滑入定位缺口,阻碍铰链的转动,这样操作起来就很不方便。

    第二种结构的其本原理为:包括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的铰链外板和铰链内板,该销轴凸伸于铰链外板外侧的端部与一手轮进行螺纹连接,销轴凸伸于铰链内板内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圆形的销轴压盖,在销轴压盖与铰链内板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弹簧,销轴压盖与铰链内板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沿圆周分布的定位凸柱,铰链内板和铰链外板相应部位设有若干与该定位凸柱相配合的定位孔,通过定位凸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使铰链固定于一定的角度,旋动手轮,在手轮与销轴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可使销轴向销轴压盖方向移动,从而推动定位凸柱脱离定位孔,此时铰链处于可转动状态,当铰链转动到所需的位置且铰链外板和铰链内板的定位孔相重叠时,再往另一方向旋动手轮,使销轴带动定位凸柱插入定位孔,使铰链固定不动。上述铰链结构由于采用了手轮,因而克服了采用扳手产生的缺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凸柱很不容易与铰链内板和铰链外板上的定位孔对准配合;另外,手轮转动时其内侧也会遇到强烈的滑动磨擦。

    综上所述,现有的折叠梯的铰链结构尚存在需要改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折叠梯的铰链结构存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定位铰链结构包括中空的右连接臂和左连接臂,右连接臂端部设有圆壳体,左连接臂端部设有圆盘体,圆盘体配合于圆壳体中,并通过主转轴与圆壳体进行可转动连接,圆盘体的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口,另设有一可配合于定位口中的定位块,该定位块位于右连接臂中空部分内,右连接臂两侧壁相应部位设有滑槽,定位块两侧边滑设于滑槽内;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的端部,曲柄的中部通过一销轴可转动连接于右连接臂内,该销轴上套设有可将曲柄第一端向圆盘体方向压紧的扭簧;另有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曲柄的第二端活动连接,连接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转轴上,连接臂的第二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伸部,圆壳体上相应部位设有圆弧形容置槽;还设有一可以主转轴为中心转动的手轮,该手轮的内设有可与连接臂上的凸伸部互相套合的套槽。

    该定位铰链结构的定位口有三个,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一定位口时成一直线,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二定位缺口时成一直角,于定位块配合于第三定位缺口时成一锐角。

    该定位铰链结构还设有两个可以主转轴为中心转动的补位盘,第一补位盘和第二补位盘的圆周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弧形滑槽,该弧形滑槽中穿设有一定位杆,定位杆固定于圆壳体的两侧壁,第一补位盘设有对应于第一定位口和第二定位口的第一补位杆和第二补位杆,第一补位杆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第二补位杆端部为一斜弧面,该斜弧面的靠第一定位口的一侧与圆盘状体圆周边缘平齐或位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内,另一侧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第二补位盘上设有对应于第三定位口的第三补位杆和连接杆,连接杆位于第一补位杆和第二补位杆之间,第三补位杆端部凸伸于圆盘体圆周边缘外,第一补位杆和连接杆之间设有一拉簧。

    该定位铰链结构的左连接臂端部的圆盘体为双层结构,在其双层结构之间夹设一圆环体,该圆环体的半径大于圆盘体的半径,所述的定位块相应为∩形结构,其开口宽度等于圆环体的厚度,其两脚部可于圆环体两侧插入定位口中,圆环体外圆周面的左上侧开有圆弧形口,右连接臂上边缘枢设一限位块,该限位块设有一钩状体,钩状体可扣合于圆弧形口中。

    该定位铰链结构的手轮内设有离合盘,手轮和离合盘均呈碗状,其开口端相向套合,离合盘的底面固定于圆壳体外侧面,并设有与圆壳体上的圆弧形容置槽重叠的弧形槽,离合盘的侧壁边缘设有向外凸伸的环形边,该环形边的外径略小于手轮的内径,该环形边上设有若干向手轮一侧凹陷的离合槽,手轮的内侧壁边缘设有若干向内凸伸的可顶靠于离合盘外侧壁的扣部,该扣部可一一对应配合于离合槽中,离合盘和手轮之间设有压簧。

    该定位铰链结构的离合盘的环形边上还设有若干与手轮内的扣部一一对应的装配口。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手轮,没有凸伸于外部的扳动装置,不会勾挂到人们的衣物;其次,由于采用了补位盘,当转动手轮使定位块脱离定位缺口时,补位盘即可补位于与定位口重叠的位置,即使放开手轮,补位盘上的补位杆也能防止定位块马上滑入定位缺口,此时人们即可从容地调整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之间的角度;第三,和现有具有手轮结构的折叠梯铰链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调整时只需转动手轮,使定位块脱离定位缺口,由于补位盘的结构特点,转动铰链至一定位置,定位块即自动卡合于定位缺口中,不存在以往定位凸柱和定位孔不易对准的问题;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手轮在非工作状态时为不可转动,只有将手轮向内压入才可转动,因而使操作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圆壳体的前半部分;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圆壳体的后半部分;

    图5为图4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曲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右连接臂前侧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左连接臂前侧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圆环体前半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手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手轮内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离合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补位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补位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包括中空的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右连接臂2端部设有圆壳体200,左连接臂1端部设有圆盘体100,圆盘体100配合于圆壳体200中,并通过主转轴4与圆壳体200进行可转动连接,参照图9,为左连接臂1的前侧盖,圆盘体100的圆周边缘设有第一定位口101、第二定位口102和第三定位口103,另设有一可配合于各定位口中的定位块6,该定位块6位于右连接臂2中空部分内,定位块6配合于第一定位口101时,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于成一直线,定位块6配合于第二定位口102时,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成一直角,定位块6配合于第三定位口103时,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成一锐角。

    参照图8,为右连接臂2前侧盖,右连接臂2两侧壁与定位块6相应的部位设有滑槽202,定位块6两侧边滑设于滑槽202内;还包括一曲柄14,参照图3和图7,该曲柄14的第一端1401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6的端部,曲柄14的中部1402通过一销轴17可转动连接于右连接臂2内,曲柄14的第二端1403设有一套孔1404,该销轴17上套设有扭簧16,该扭簧16一延伸端扣合于曲柄14第一端1401上部,另一端顶靠于右连接臂2内底面,因而可将曲柄14的第一端1401向圆盘体100方向压紧,从而可将定位块6压紧卡合于任一定位口中,另有一连接臂15,参照图3和图6,该连接臂15的第一端1501为一向上的圆形凸部1501,该圆形凸部1501活动套设于曲柄14的第二端1403的套孔1404内,连接臂15的中部1502可转动地套设于主转轴4上,连接臂15的第二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伸部1503,圆壳体200上相应部位设有容纳该凸伸部1503的圆弧形容置槽201,当连接臂15转动时其凸伸部1503可于圆弧形容置槽201中活动。

    主转轴4上还套设有第一补位盘18和第二补位盘19,参照图4、图14和图15,第一补位盘18和第二补位盘19的圆周上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弧形滑槽1802和1902,该弧形滑槽1802和1902中穿设有一定位杆20,定位杆20固定于圆壳体200的两侧壁之间,第一补位盘18设有沿半径方向凸伸的第一补位杆1803和第二补位杆1804,第二补位盘19上设有沿半径方向凸伸的第三补位杆1904和连接杆1903,第一补位杆1803、第二补位杆1804、第三补位杆1904分别对应于第一定位口101、第二定位口102、第三定位口103,第一补位杆1803和第三补位杆1904凸伸于圆盘体100圆周边缘外,第二补位杆1804端部为一斜弧面,该斜弧面靠第一定位口101的一侧与圆盘体100圆周边缘平齐或位于圆盘体100圆周边缘内,另一侧凸伸于圆盘体100圆周边缘外。

    定位块6配合于第一定位缺口101时,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呈一直线,第一补位盘18和第二补位盘19的弧形滑槽1802和1902互相重叠,第一补位杆1803顶靠于定位块6的上侧,此时,第二补位杆1804位于第二定位口102的靠近第一定位口101的一侧,第三补位杆1904与第三定位缺口103重叠,连接杆1903位于第一补位杆1803和第二补位杆之间1804,第一补位杆1803和连接杆1903之间设有一拉簧21,该拉簧21的两端勾挂于第一补位杆1803上的挂孔1805和连接杆1903上的挂孔1905上,且第一补位盘18和第二补位盘19的圆周上分别设有给拉簧21让位的平直面1806和1906。

    第一补位盘18和第二补位盘19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当定位块6在曲柄14带动下从第一定位口中滑出并脱离与第一补位杆1803的顶靠时,第一补位杆1803在拉簧21的作用下转动到与第一定位口101重叠的位置,第二补位杆1804也转动到与第二定位口102重叠的位置,定位块6不会再滑入第一定位口101中,此时该铰链处于可自由转动的状态;第二,向第二定位口102转动铰链,使定位块6处于第一定位口101和第二定位口102之间;第三,继续向第二定位口102方向转动,由于第二补位杆1804端部的斜弧面结构,定位块6滑过第二补位杆1804,并到达第二定位口102和第三定位口103之间,再向相反方向转动,即可往回推动第二补位杆1804,而滑入第二定位口1804内;第四,当定位块6达第二定位口102和第三定位口103之间,继续向第三定位口103转动,即可推动第三补位杆1904而进入第三定位口103;第五,定位块6处于第一定位口101和第二定位口102之间时,往回转动,即可推动第一补位杆1803而进入第一定位口;第六,当定位块6从第二定位口102中滑出时,第二补位杆102在弹簧21的作用下转动到与第二定位口102重叠的位置;第七,当定位块6从第三定位口103中滑出时,第三补位杆103在弹簧21的作用下转动到与第三定位口103重叠的位置。

    左连接臂1端部的圆盘体100为双层结构,在其双层结构之间夹设一圆环体13,该圆环体13的半径大于圆盘体100的半径,定位块6相应为∩形结构,其开口宽度等于圆环体13的厚度,其两脚部可于圆环体13两侧插入定位口中,圆环体13为双层结构,其单层体参照图10,其外圆周面的左上侧开有圆弧形缺口1301,其内圆周上设有三个定位凸块1302,参照图9,圆盘体100的双层结构相应处设有三个定位孔104与之配合,使其与圆盘体100相固定。

    参照图4和图16,右连接臂2上边缘枢设一限位块5,该限位块5设有一钩状体501和两向下延伸的耳状体502,钩状体501中部设有凹口503,该钩状体501通过其凹口503扣合于前述圆环体13左上侧的圆弧形缺口1301中。当左连接臂1和右连接臂2成一直线时,限位块5可起限制铰链折叠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及图11、图12、图13,在圆壳体200一侧设有手轮3,该手轮3嵌设有内埋件305,手轮3内设有离合盘7,手轮3和离合盘7均呈碗状,其开口端相向套合,离合盘7的底面通过定位凸块77与圆壳体200上的定位孔203的配合而不与圆壳体200发生相对转动,离合盘7设有与圆壳体200上的圆弧形容置槽201重叠的弧形槽78,离合盘7的侧壁边缘设有向外凸伸的环形边79,该环形边79的外径略小于手轮3的内径,该环形边79上设有三个向手轮3一侧凹陷的离合槽71、72和73,手轮3的内侧壁边缘设有三个向内凸伸的可顶靠于离合盘7外侧壁的扣部302、303和304,该扣部302、303和304可一一对应配合于离合槽71、72和73中,离合盘7和手轮3之间还设有压簧8。当扣部302、303和304一一对应配合于离合槽71、72和73中时,手轮3和离合盘7相对固定而不可转动,按下手轮3,使扣部302、303和304脱离离合槽71、72和73,手轮3即可转动。手轮3的底面内侧设有一套孔301,连接臂15第二端向外延伸的凸伸部1503穿过弧形槽78插设于该套孔301中,因而手轮3的转动可带动该凸伸部1503转动,从而带动定位块6动作。离合盘7的环形边79上还设有三个与手轮3内的扣部302、303和304一一对应的装配口74、75和76,用于手轮3与离合盘7装配时使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所进行的非实质性的等同的改变或简单替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折叠梯的定位铰链结构,包括中空的右连接臂和左连接臂,右连接臂端部设有圆壳体,左连接臂端部设有圆盘体,圆盘体配合于圆壳体中,并通过主转轴与圆壳体进行可转动连接,圆盘体的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定位口,另设有一可配合于定位口中的定位块,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的端部,曲柄的中部通过一销轴可转动连接于右连接臂内,另有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曲柄的第二端活动连接,连接臂的中部套设于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