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阀.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7511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0502.4

申请日:

2009.09.28

公开号:

CN101696741A

公开日:

2010.04.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05C 11/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3C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月路334号硅谷动力汽车电子创业园A14栋|||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K 11/07申请日:20090928|||公开

IPC分类号:

F16K11/07; F16K31/122; F16K41/04

主分类号:

F16K11/07

申请人:

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龙; 陈克银; 杨忠; 李高勇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3C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双组份阀,一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旋钮,上阀体内设置一气缸、下阀体中部设置一空腔、气缸与空腔之间设置第一通道,下阀体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胶孔,出胶孔与空腔相连通上阀体的上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气孔、至少一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别与气缸相连通,下阀体的下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料装置、至少一第二进料装置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空腔相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胶快捷,准确,断胶干净、密封结构不易损坏的双组份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一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旋钮,所述上阀体内设置一气缸、所述下阀体中部设置一空腔、所述气缸与所述空腔之间设置第一通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一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头部是十字型头部,所述十字型头部设置在所述气缸内,所述十字型头部与所述调节旋钮相接,所述第一活塞的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活塞的尾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的上部,在所述空腔内部,所述第一活塞的尾部通过至少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活塞、第三活塞连接; 所述上阀体的上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气孔、至少一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与所述气缸相连通,所述下阀体的下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料装置、至少一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接,用于利用进气管中气体压力的作用,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包括连接座、过渡块和出胶块组成,所述过渡块位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出胶块的之间,所述过渡块与所述出胶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底部设置两个出胶孔即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位于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的两侧,所述过渡块上分别至少所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分别与所述过渡块、过渡块和出胶块之间的密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不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不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旋钮是一个T字型调节旋钮,所述T字型调节旋钮的腿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中,所述腿部延伸到所述气缸的顶部,并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头部相接触,所述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气缸体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气缸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陶瓷活塞,或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不锈钢活塞。
9: 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是O型密封圈。
10: 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双组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塞。

说明书


一种双组份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份阀,其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气动控制的双组份阀,用以提升精确点胶准确性。

    背景技术

    现今,封装制程中利用双组份阀进行胶合组件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而传统上双组份阀的结构大多藉由四支底座螺丝及四支上盖螺丝将一上盖、一活塞弹簧、一活塞、一本体、一针阀、一阀座本体及一尾座等结构组件检合而成的装置。当将该双组份阀输入一胶液,并藉由该活塞带动该针阀作动,即可使该胶液被针阀推挤出该,达成点胶的目的,多孔双组份阀装置即是将由螺丝将众多组件栓合而成的双组份阀结构。而于该双组份阀进行点胶的过程,因活塞不断作动及针阀不断撞击之故,常常会产生胶液私滞于双组份阀内,或是该双组份阀组件产生弹性疲乏或磨损的情形,而当该,汽胶阀需进行清洁或更换组件而进行拆却时,即需要将该上盖螺丝及该底座螺丝旋开后,将整个双组份阀拆解,才能将需要清洁的组件进行清洁或将损坏的组件进行更换。而在清洁或更换组件后再将组件组装回该双组份阀的过程中,又会因该活塞弹簧会于组装过程中产生一反向作用力,往往造成需要两个人才能将该双组份阀组装完成的情形发生,造成相当不便。

    所以现有双组份阀的缺点是密封环垫容易被磨损,而且点胶速度慢,而且不能实现配不同比例的胶水的需求,导致施工时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快捷,准确,断胶干净、密封结构不易损坏的点胶双组份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份阀,一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旋钮,所述上阀体内设置一气缸、所述下阀体中部设置一空腔、所述气缸与所述空腔之间设置第一通道,所述下阀体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一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头部是十字型头部,所述十字型头部设置在所述气缸内,所述十字型头部与所述调节旋钮相接,所述第一活塞的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活塞的尾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的上部,在所述空腔内部,所述第一活塞的尾部通过至少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活塞、第三活塞连接;

    所述上阀体的上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气孔、至少一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与所述气缸相连通,所述下阀体的下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料装置、至少一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分别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分别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接,用于利用进气管中气体压力的作用,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活塞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下阀体包括连接座、过渡块和出胶块组成,所述过渡块位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出胶块的之间,所述过渡块与所述出胶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中。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下阀体底部设置两个出胶孔即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位于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的两侧,所述过渡块上分别至少所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分别与所述过渡块连接座、过渡块和出胶块之间的密封。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第一出胶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第一出胶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不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不相同。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旋钮是一个T字型调节旋钮,所述T字型调节旋钮的腿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中,所述腿部延伸到所述气缸的顶部,并于所述第一活塞的头部相接触,

    所述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气缸体积。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气缸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陶瓷活塞,或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不锈钢活塞。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是O型密封圈。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塞。

    采取上述方案地有益效果是:

    1、所述的双组份阀,位于所述第一出胶孔和所述第二出胶孔的两侧,所述过渡块上分别至少所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的双组份阀,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气缸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有效地防止了在点胶的过程中,由于产生胶液私滞于双组份阀内,或是该双组份阀组件产生弹性疲乏或磨损的情形,胶阀需进行清洁或更换组件而进行拆却时,即需要将该上盖螺丝及该底座螺丝旋开后,将整个双组份阀拆解,才能将需要清洁的组件进行清洁或将损坏的组件进行更换,种点胶快捷,准确,断胶干净、密封结构不易损坏的双组份阀。

    2、实现了在同一个阀体内,实现不同配比的两种胶水的混合,使双组份阀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组份阀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双组份阀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双组份阀,一阀体包括上阀体5和下阀体18,所述上阀体5的头部设置一调节旋钮1,所述上阀体5内设置一气缸28、所述下阀体18中部设置一空腔29、所述气缸22与所述空腔29之间设置第一通道20,所述下阀体18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胶孔,所述出胶孔与所述空腔29相连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的出胶孔,在本实施例子中,设置了两个出胶孔,即第一出胶孔33和所述第二出胶孔。

    一第一活塞4,所述第一活塞4的头部是十字型头部,所述十字型头部设置在所述气缸22内,所述十字型头部与所述调节旋1钮相接,所述第一活塞4的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20中,所述第一活塞4的尾部设置在所述空腔29内部的上部,在所述空腔29内部,所述第一活塞4的尾部通过至少一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二活塞7、第三活塞32连接;

    所述上阀体5的上侧部设置一第一进气孔2、一第二进气孔3,所述第一进气孔2、所述第二进气孔3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进气孔2、所述第二进气孔3分别与所述气缸28相连通,所述下阀体18的下侧部设置一第一进料装置11A、一第二进料装置11B,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1A、所述第二进料装置11B分别与所述空腔29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气孔2、所述第二进气孔3,分别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接,用于利用进气管中气体压力的作用,带动所述第一活塞4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活塞4带动所述第二活塞7、所述第三活塞32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上阀体5的头部设置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旋钮1是一个T字型调节旋钮,所述T字型调节旋钮的腿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中,所述腿部延伸到所述气缸22的顶部,并于所述第一活塞4的头部相接触,所述调节旋钮1用于调节气缸体积。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上阀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气缸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

    所述下阀体18包括连接座8、过渡块13和出胶块14组成,所述过渡块13位于所述连接座8和所述出胶块14的之间,所述过渡块13与所述出胶块14之间设置有第一出胶孔33和第二出胶孔,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出胶孔33和第二出胶孔中;位于所述第一出胶孔33和所述第二出胶孔的两侧,所述过渡块13上分别至少所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出胶孔33和所述第二出胶孔分别与所述连接座8、过渡块13和出胶块14之间的密封。

    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活塞7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32的尾部的直径相同。

    根据使用时候不同情况的需要,其中,所述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不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不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陶瓷活塞,或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是不锈钢活塞。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是O型密封圈,或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塞。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

    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双组份阀通常安装在点胶机或者机械手或者机器人的固定端,用来完成喷胶工艺,首先调节设置在上阀体5的头部调节旋钮1,使上阀体5内的气缸28体积的大小,满足第一活塞4上下运动的需要,所述第一活塞4的头部是十字型头部,所述十字型头部设置在所述气缸22内,在上阀体5的上侧部设置一第一进气孔2、一第二进气孔3,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如图2所示,更具体说明,十字型头部由水平部分36和垂直部分37组成,第一进气孔2、第二进气孔3分别设置在十字型头部水平部分36的两侧的上阀体5上,活塞4的十字型头部水平部分36的两端把气缸22分成两部分,并且在水平部分36的两端与气缸22内壁之间设置了各第一密封装置38即O型密封圈,在气缸22内部分成两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第一进气孔2、第二进气孔3只能沿着十字型头部垂直部分37方向设置,第一进气孔2、第二进气孔3分别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接,在正常工作状态,根据工作前点胶的需要进行设置,通过外部的进气管进气压力的改变,来推动第一活塞4在气缸22内做上下往复运动;第一活塞4带动设置在下阀体18中部的,设置空腔29中的所述第二活塞7、所述第三活塞32做上下往复运动;

    下阀体18的下侧部设置一第一进料装置11A、一第二进料装置11B,第一进料装置11A、一第二进料装置11B二者通过密封装置完全隔离,根据实现设置的需要,设置好不同的胶水分别装在第一进料装置11A、一第二进料装置11B里面,当所述第二活塞7、所述第三活塞32在第一活塞4带动下向下运动的时候,第二活塞7的尾部与第一出胶孔33、所述第三活塞32和第二出胶孔的尾部分开,此时存贮在第一进料装置11A、一第二进料装置11B分别沿着各自的导管,进入了第一出胶孔33和第二出胶孔中间,然后两中不同的胶水,就按照各自的比例进入混合点胶管中,点胶动作完成之后,当第一活塞4在气压作用下向上运动的时候运动的时候,第二活塞7、所述第三活塞32在第一活塞4带动下向上运动的时候,第二活塞7的尾部与第一出胶孔33、所述第三活塞32和第二出胶孔的尾部闭和,胶水停止流动;整个点胶的动作就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骤运行点胶。为了使整个阀体的密封性更加紧密,在所述下阀体18包括连接座8、过渡块13和出胶块14组成,所述过渡块13位于所述连接座8和所述出胶块14的之间,所述过渡块13与所述出胶块14之间设置有第一出胶孔33和第二出胶孔,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出胶孔33和第二出胶孔中;位于所述第一出胶孔33和所述第二出胶孔的两侧,所述过渡块13上分别至少所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密封装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出胶孔33和所述第二出胶孔分别与所述连接座8、过渡块13和出胶块14之间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活塞7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32的尾部的直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两种不同胶水的配比是1∶1。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不相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不相同;根据不同胶水的使用配比不同,在设置阀体中的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设定,第一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胶孔的直径的比例是,1∶2、1∶3、一直到1∶100,或者第二出胶孔33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出胶孔的直径的比例是,1∶2、1∶3、一直到1∶100,第二出胶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活塞的尾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活塞的尾部的直径按相应的比例与之相对应。

    为实现本发明的设计的功能在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O型密封圈,两个O型密封圈与活塞结合使用通道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有效地防止了在点胶的过程中,由于产生胶液私滞于双组份阀内,或是该双组份阀组件产生弹性疲乏或磨损的情形,而当该,胶阀需进行清洁或更换组件而进行拆却时,即需要将该上盖螺丝及该底座螺丝旋开后,将整个双组份阀拆解,才能将需要清洁的组件进行清洁或将损坏的组件进行更换,种点胶快捷,准确,断胶干净、密封结构不易损坏的双组份阀。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双组份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双组份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双组份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组份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组份阀.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双组份阀,一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的头部设置一调节旋钮,上阀体内设置一气缸、下阀体中部设置一空腔、气缸与空腔之间设置第一通道,下阀体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出胶孔,出胶孔与空腔相连通上阀体的上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气孔、至少一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布在十字型头部的两侧,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别与气缸相连通,下阀体的下侧部设置至少一第一进料装置、至少一第二进料装置第一进料装置、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