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系统中,硬件的数目繁多,因此需要能够区分不同的硬件,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或用途。目前常用的标识方案有硬件标识和软件标识,相比较而言,硬件标识比软件标识更加稳定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硬件标识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IO,Input Output)控制线采用上下拉电阻的方式来实现。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其是根据上下拉电阻的选择,使IO控制线出现高、低两种电平来进行硬件的识别,也就是说,读取IO控制线所表示的两种状态来识别硬件,显然,该方式控制线的数量和硬件的数目相关,当硬件的数目增多时,就需要相应的增加硬件控制线来实现。另一种是将硬件信息写入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2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的方式来实现。具体而言,将硬件信息写入E2PROM,这样硬件信息就保存在E2PROM中,当单板上电后,读取预先写入到E2PROM中的硬件信息,从而获取当前硬件的标识,进而识别硬件。
在实践过程中,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对于现有技术一而言,在硬件的数目较多的应用场景,就需要提供多根IO控制线,每根控制线都需要设计上下拉电阻,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另外,IO控制线只用两种电平,也就是说,一根线只能表示两种状态,可扩展性差,并且,当硬件的数目增加时,现用的IO控制线无法满足要求时,只能增加控制线,但是增加一根控制线,可标识的硬件的数目只能增加一倍。对于现有技术二而言,硬件的标识信息需要预先写入E2PROM中,增加了软件写入环节,另外,E2PROM中的信息容易被擦除、改写,其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简便且可靠的实现多种硬件的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方法,包括:
模数转换器ADC检测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其中,所述两个分压电阻串联连接在地与电源之间,所述ADC一端连接至所述两个分压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待识别硬件;
所述ADC将所检测到的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作为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装置,包括:
两个电阻,串联后连接在地与电源之间用于分压;
一个模数转换器ADC,一端连接至所述用于分压的两个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待识别硬件;
所述ADC检测的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并将所述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作为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硬件标识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适用性很广,可以用于收发信机TRX单板的硬件识别,也可用于功放或其它单板的硬件识别,适用性很广。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个电阻和一个ADC即可实现多种硬件标识的识别,其不仅电路设计简单,并且器件和信号线数量少,实现简单,即只需要实现和串行ADC的通讯接口即可,尤其在单板上有多路串行ADC做其他功能检测使用时,不增加硬件成本,可以在保持硬件拓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表达多种硬件识别特性,因此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一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的是硬件标识方式,因而无需后续的软件写入信息的工作,减少了软件操作环节,提高了可靠性,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二而言可靠性更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其只需要增加一路ADC和两个电阻即可实现硬件标识数量平方的增长,且不影响数字接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一硬件标识的实现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硬件标识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硬件标识地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简便且可靠的实现多种硬件的识别。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硬件标识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201、模数转换器ADC检测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其中,所述两个分压电阻串联连接在地与电源之间,所述ADC一端连接至所述两个分压电阻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待识别硬件;
其中,所述两个电阻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已有的电阻,并且所述选择的两个电阻的阻值是根据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序号为1的待识别硬件对应两个电阻R1和R2;序号为2的待识别硬件对应另外两个电阻R3和R4;等等。
此外,所述ADC可以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已有的ADC,还可以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之外的ADC。相对而言,如果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的已有ADC,则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电路的复杂性。
步骤202、所述ADC将所检测到的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作为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
具体而言,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与电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硬件标识对应不同的电压,且所述电压的变化量大于所述ADC的检测精度。
另外,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与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建立:
A、将所述电源电压分成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数目的份数,每一份对应不同的两个分压电阻的阻值;
B、计算所述两个分压电阻分压产生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与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一一对应。
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两个电阻和一个ADC即可实现多种硬件标识的识别,并且信号线少,只需要实现和串行ADC的通讯接口即可,因此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一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一由于采用的是硬件标识方式,因而无需后续的软件写入信息的工作,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二而言可靠性更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一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其只需要增加一路ADC和两个电阻即可实现硬件标识数量平方的增长,且不影响数字接口,其具体实现在后文中还有更详尽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硬件标识的精度,例如:电阻的精度、ADC的量化误差、电源的精度、以及电阻标称值不连续产生的分压误差等。
具体而言,电阻的精度决定电源的精度,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线性电源芯片输出端、电源芯片调整端和地端接有分压电阻,电源的输出是在分压电阻之后,因而,电阻的精度会影响电源输出精度。ADC的量化误差在整个检测精度中占的比例较小,提高ADC的bit数,对检测精度提高不明显,因此,大多数应用8bit ADC的检测精度就能够满足要求。电阻标称值不连续是指一个系列的电阻值是不连续的,例如,一个系列的电阻值有51欧、68欧等其他不连续的电阻值,而实际计算的电阻值为52欧,如果该系列中没52欧的阻值,则可以就近选取51欧的阻值,这样会存在误差。
结合上述的一些因素,如果电阻选择1%的精度,可以保证电源的精度小于±3%,8bit ADC的量化误差小于0.4%,则总的检测精度可以保证小于±3.4%,由于每两个邻近的检测电压值大于检测精度即可不产生误识别,通过计算1/(3.4%*2)+1=15种,因此可以表示15种硬件。如果能够保证电源精度小于±2%,再考虑通常的电阻精度及ADC的量化误差,则大概可表示20种硬件。
进一步的,如果通过一路ADC和分压电阻得到的硬件的硬件标识不够时,则还可以考虑增加一路ADC和分压电阻,假如每路都可以表示15种状态,将两路组合起来共可以表示15×15=225种状态,即可以表示225种硬件。与之相比,现有技术一提供的上下拉电阻的硬件标识方法,如果采用7组硬件标识,共需要14个上下拉电阻,也仅能表示128种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在硬件的数目较多的应用场景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硬件标识方案更能突显出其优势所在。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一,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应用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
如表1所示,其中的电阻值都是目前通用的标准值。
电阻R1 (欧姆) 电阻R2 (欧姆) 检测电压中 心值(VCC) 检测电压最小值 (VCC) 检测电压最大 值(VCC) 0 0 -0.03 0.03 191 2490 0.017 0.04 0.11 169 1000 0.145 0.11 0.18 1270 4640 0.215 0.18 0.25 1000 2490 0.287 0.25 0.32 2370 4320 0.354 0.32 0.39 3240 4320 0.429 0.39 0.46 1000 1000 0.500 0.47 0.53 4320 3240 0.571 0.54 0.61 4320 2370 0.646 0.61 0.68 2490 1000 0.713 0.68 0.75 4640 1270 0.785 0.75 0.82 1000 169 0.855 0.82 0.89 2490 191 0.929 0.89 0.96 0 0.97 1.03
表1
在实际应用中,假设要表示15种状态,则可以将电源电压分成14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两个电阻,两个电阻的选择要从电阻的系列表中选择实际存在的阻值,使这两个电阻分压产生的电压值和理论计算值接近。例如,VCC=1V,通过不同硬件的选择,即主要是电阻R1和R2的选择,V值可以有多种状态,例如电阻R1为0欧姆、电阻R2不选、则ADC检测电压的中心值为0V,电阻R1为191欧姆、电阻R2为2490欧姆、则ADC检测电压的中心值为0.017V,......,那么硬件的硬件标识1的信息可以用0V的模拟电压表达,硬件的硬件标识2的信息可以用0.017V的模拟电压表达......,ADC可以把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信息,从而实现15种硬件的识别。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硬件标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硬件标识的装置包括:电阻R1 310、电阻R2 320、ADC 330,其中:
电阻R1 310和电阻R2 320,串联后连接在地与电源之间用于分压;
ADC 330,一端连接至所述两个分压电阻R1 310和电阻R2 320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待识别硬件;
所述ADC 330用于检测的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并将所述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作为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
具体而言,所述两个电阻R1 310和电阻R2 320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已有的电阻,并且所述选择的两个电阻的阻值是根据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序号为1的待识别硬件对应两个电阻R1和R2;序号为2的待识别硬件对应另外两个电阻R3和R4;等等。
具体而言,所述ADC 330可以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已有的ADC,还可以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之外的ADC。相对而言,如果采用所述待识别硬件所属单板上的已有ADC,则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电路的复杂性。
具体而言,所述待识别硬件的硬件标识与电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不同的硬件标识对应不同的电压,且所述电压的变化量大于所述ADC的检测精度。
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二通过两个电阻和一个ADC即可实现多种硬件标识的识别,并且信号线少,只需要实现和串行ADC的通讯接口即可,因此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一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二由于采用的是硬件标识方式,因而无需后续的软件写入信息的工作,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二而言可靠性更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硬件标识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硬件标识的装置,其具有很强的扩展性,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硬件标识的装置而言,仅通过增加一路以上的ADC和两个电阻即可实现硬件标识数量成平方的增长,且不影响数字接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标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适用性很广,可以用于收发信机TRX单板的硬件识别,也可用于功放或其它单板的硬件识别,适用性很广。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两个电阻和一个ADC即可实现多种硬件标识的识别,其不仅电路设计简单,并且器件和信号线数量少,实现简单,即只需要实现和串行ADC的通讯接口即可,尤其在单板上有多路串行ADC做其他功能检测使用时,不增加硬件成本,可以在保持硬件拓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表达多种硬件识别特性,因此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一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的是硬件标识方式,因而无需后续的软件写入信息的工作,减少了软件操作环节,提高了可靠性,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二而言可靠性更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其只需要增加一路ADC和两个电阻即可实现硬件标识数量平方的增长,且不影响数字接口。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资源释放的方法及装置,资源分配的方法及网络设备,资源保留的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