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7363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8956.7

申请日:

2009.10.28

公开号:

CN102052548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M 11/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后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2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M 11/04申请日:20091028|||公开

IPC分类号:

F16M11/04; F16M11/18

主分类号:

F16M11/04

申请人: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德旭; 焦志渠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卡持支架,第二壳体上形成有限位件,限位件抵持第一卡钩,以防止第一卡钩晃动。该支撑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支撑机构, 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 接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 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卡钩, 所述第一卡钩卡持所述支架, 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抵持所述第一卡钩, 以防止所述第一卡钩晃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铰链结构的支架包括固定板及自 固定板相对两边缘垂直延伸的连接板, 所述第一卡钩卡持于所述固定板上。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枢转组件包括转动件以及连接所 述转动件及连接板的转轴。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容置部, 所述支 架的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侧壁, 所述第一卡钩 包括伸入所述容置部内的第一卡持部, 第一卡钩背向第一卡持部的端面还设有收容槽, 所 述收容槽与侧壁相对, 所述第二壳体的限位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第一壳体上还形成有卡持所述支架的 第二卡钩, 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位于所述容置部相邻两侧, 第二卡钩具有与所述 支架接触的第二卡持部。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卡钩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卡 持部和侧壁的加强肋。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置部中设置有定位部, 所述铰链 结构的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孔。
9: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卡钩共有两个, 分别位于所述 容置部的相对两侧, 所述限位件共有两个, 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卡钩对应。
10: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贯通槽, 所述 转动件自所述贯通槽伸出所述底座。

说明书


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支撑机构。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人们观看液晶显示屏, 现有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支撑机构以及液晶显 示屏。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连接底座及液晶显示屏的铰链结构。通常情况下, 铰链结构 一般通过多颗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 在组装时需要将螺钉一一装于铰链结构及底座上, 较 为费时, 且不便于拆卸。
     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支撑机构, 包括底座和部分地收容于底座内内的铰链结构, 铰 链结构包括支架和形成于支架上的弹簧与活动板, 底座具有卡持部。卡持部压缩活动板使 弹簧弹性收缩, 进入底座内后弹簧回复自然状态, 铰链结构被卡持部卡持于底座内。 此种铰 链结构需要额外增加活动板与弹簧来实现卡持, 且活动板和弹簧需要足够的强度, 以保证 铰链结构能承受显示屏的重量, 结构复杂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 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的支撑机构。
     一种支撑机构, 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 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接 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 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 卡钩, 第一卡钩卡持支架, 第二壳体上形成有限位件, 限位件抵持第一卡钩, 以防止第一卡 钩晃动。
     上述支撑机构中, 通过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铰链结构被固定于底座 中, 并通过第一卡钩来卡持定位铰链结构的支架, 限位件对第一卡钩进行限位, 避免第一卡 钩晃动, 使铰链结构与底座连接稳固, 且无需增加其余元件, 结构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 低。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支撑机构的支架和第一壳体的组合示意图。 图 3 是图 1 所示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 4 是图 1 所示支撑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 1, 支撑机构 100 包括铰链结构 10 以及与铰链结构 10 连接的底座 30。
     请同时参阅图 2 和图 3, 铰链结构 10 包括支架 11 以及与支架 11 连接的枢转组件 13。支架 11 包括固定板 111 以及自固定板 111 相对两边缘延伸的连接板 113。固定板 111上开设有定位孔 115。枢转组件 13 包括转动件 131 和连接转动件 131 及连接板 113 的转轴 133。本实施例中, 枢转组件 13 共有两个, 分别与支架 11 的两个连接板 113 连接。
     底座 30 包括第一壳体 31 和与第一壳体 31 扣合的第二壳体 33。
     第一壳体 31 包括底壁 311 以及形成于底壁 311 周围的侧壁 312、 自底壁 311 上形 成的容置部 313、 第一卡钩 315 及第二卡钩 317。容置部 313 用于收容铰链结构 10 的固定 板 111。容置部 313 内凸出形成有与铰链结构 10 的定位孔 115 配合的定位部 3131。第一 卡钩 315 及第二卡钩 317 位于容置部 313 与侧壁 312 之间。第一卡钩 315 具有第一卡持部 3151, 第一卡钩 315 背向第一卡持部 3151 的端面还设有收容槽 3153, 且收容槽 3153 与侧 壁 312 相对。第一卡持部 3151 于外力作用下可晃动。第二卡钩 317 包括第二卡持部 3171 以及与侧壁 312 连接的加强肋 3173, 第二卡持部 3173 伸入容置部 313 内。加强肋 3173 的 作用为增强第二卡钩 317 的强度, 当第二卡钩 317 的强度满足要求时, 也可以省去加强肋 3173。本实施例中, 第一卡钩 315 和第二卡钩 317 均有两个, 第一卡钩 315 位于容置部 313 的相对两侧, 第二卡钩 317 位于容置部 313 的同一端。
     请同时参阅图 3 和图 4, 第二壳体 33 包括本体 331 以及形成于本体 331 上限位件 333。本体 331 上开设有贯通槽 3311。本实施例中, 限位件 333 共有两个, 位于贯通槽 3311 相对两侧, 与第一壳体 31 的第一卡钩 315 的收容槽 3153 一一对应。 请同时参阅图 1 至图 4, 组装该支撑机构 100 时, 首先拨动第一卡钩 315 的第一卡 持部 3151, 并将铰链结构 10 的支架 11 放入第一壳体 31 内, 支架 11 的固定板 111 收容于第 一壳体 31 的容置部 313 内。第一卡钩 315 的第一卡持部 3151 和第二卡钩 317 的第二卡持 部 3171 卡持于固定板 111 上。第一壳体 31 的定位部 3131 穿过与支架 11 的固定板 111 上 的定位孔 115。然后将第二壳体 33 与第一壳体 31 扣合, 第二壳体 33 的限位件 333 插入第 一壳体 31 的第一卡钩 315 的收容槽 3153 内, 定位第一卡钩 315 的第一卡持部 3151, 防止第 一卡钩 315 晃动, 使铰链结构 10 的支架 11 被卡持牢固。支架 11 的连接板 113 部分地或者 全部自第二壳体 33 的贯通槽 3311 处伸出底座 30 的外部, 最后将铰链结构 10 的枢转组件 13 与连接板 113 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机构 100 通过形成于底座 30 的第一壳体 31 上的第一卡钩 315 和第二卡钩 317 直接对铰链结构 10 的支架 11 进行卡持定位, 而无需采用螺钉等辅助元 件, 也不用增加额外的定位结构, 便于组装以及拆卸, 且结构简单。通过第二壳体 33 上的限 位件 333 对第一壳体 31 的第一卡钩 315 进行限位, 使铰链结构 10 和底座 30 牢固连接。
     可以理解, 第二卡钩 317 也可以省略, 而仅通过第一卡钩 315 来卡持铰链结构 10。 第一卡钩 315 也可以只设置一个, 能使铰链结构 10 与底座 30 牢固连接即可。第一卡钩 315 的收容槽 3153 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 31 上, 能使第二壳体 33 的限位件 333 对第一卡 钩 315 进行限位即可。
     另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 当然, 这些依据本发明精 神所做的变化, 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支撑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支撑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支撑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撑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2548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2548ACN102052548A21申请号200910308956722申请日20091028F16M11/04200601F16M11/1820060171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E区4栋1层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王德旭焦志渠54发明名称支撑机构57摘要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卡持支架,第二壳体上形。

2、成有限位件,限位件抵持第一卡钩,以防止第一卡钩晃动。该支撑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052555A1/1页21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卡持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抵持所述第一卡钩,以防止所述第一卡钩晃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的支架包括固定板及自固定板相对两边缘垂直延。

3、伸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卡钩卡持于所述固定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包括转动件以及连接所述转动件及连接板的转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容置部,所述支架的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侧壁,所述第一卡钩包括伸入所述容置部内的第一卡持部,第一卡钩背向第一卡持部的端面还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侧壁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限位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还形成有卡持所述支架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位于所述容置部相邻两侧,第二卡钩具有。

4、与所述支架接触的第二卡持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卡持部和侧壁的加强肋。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中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铰链结构的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孔。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共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容置部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件共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卡钩对应。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转动件自所述贯通槽伸出所述底座。权利要求书CN102052548ACN102052555A1/2页3支撑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机构,。

5、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支撑机构。背景技术0002为了方便人们观看液晶显示屏,现有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支撑机构以及液晶显示屏。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连接底座及液晶显示屏的铰链结构。通常情况下,铰链结构一般通过多颗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在组装时需要将螺钉一一装于铰链结构及底座上,较为费时,且不便于拆卸。0003一种液晶显示屏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部分地收容于底座内内的铰链结构,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形成于支架上的弹簧与活动板,底座具有卡持部。卡持部压缩活动板使弹簧弹性收缩,进入底座内后弹簧回复自然状态,铰链结构被卡持部卡持于底座内。此种铰链结构需要额外增加活动板与弹簧来实现卡持,且活动板和弹簧需要足够的。

6、强度,以保证铰链结构能承受显示屏的重量,结构复杂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发明内容0004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的支撑机构。0005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的铰链结构,铰链结构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支架上的枢转组件,底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卡持支架,第二壳体上形成有限位件,限位件抵持第一卡钩,以防止第一卡钩晃动。0006上述支撑机构中,通过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铰链结构被固定于底座中,并通过第一卡钩来卡持定位铰链结构的支架,限位件对第一卡钩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卡钩晃动,使铰链结构与底座连接稳固,且无需增加其余元件,。

7、结构较为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0008图2是图1所示支撑机构的支架和第一壳体的组合示意图。0009图3是图1所示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图。0010图4是图1所示支撑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2请参阅图1,支撑机构100包括铰链结构10以及与铰链结构10连接的底座30。0013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铰链结构10包括支架11以及与支架11连接的枢转组件13。支架11包括固定板111以及自固定板111相对两边缘延伸的连接板113。固定板111说明书CN10205。

8、2548ACN102052555A2/2页4上开设有定位孔115。枢转组件13包括转动件131和连接转动件131及连接板113的转轴133。本实施例中,枢转组件13共有两个,分别与支架11的两个连接板113连接。0014底座30包括第一壳体31和与第一壳体31扣合的第二壳体33。0015第一壳体31包括底壁311以及形成于底壁311周围的侧壁312、自底壁311上形成的容置部313、第一卡钩315及第二卡钩317。容置部313用于收容铰链结构10的固定板111。容置部313内凸出形成有与铰链结构10的定位孔115配合的定位部3131。第一卡钩315及第二卡钩317位于容置部313与侧壁312之。

9、间。第一卡钩315具有第一卡持部3151,第一卡钩315背向第一卡持部3151的端面还设有收容槽3153,且收容槽3153与侧壁312相对。第一卡持部3151于外力作用下可晃动。第二卡钩317包括第二卡持部3171以及与侧壁312连接的加强肋3173,第二卡持部3173伸入容置部313内。加强肋3173的作用为增强第二卡钩317的强度,当第二卡钩317的强度满足要求时,也可以省去加强肋3173。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钩315和第二卡钩317均有两个,第一卡钩315位于容置部313的相对两侧,第二卡钩317位于容置部313的同一端。0016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第二壳体33包括本体331以及形成于本。

10、体331上限位件333。本体331上开设有贯通槽3311。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33共有两个,位于贯通槽3311相对两侧,与第一壳体31的第一卡钩315的收容槽3153一一对应。0017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组装该支撑机构100时,首先拨动第一卡钩315的第一卡持部3151,并将铰链结构10的支架11放入第一壳体31内,支架11的固定板111收容于第一壳体31的容置部313内。第一卡钩315的第一卡持部3151和第二卡钩317的第二卡持部3171卡持于固定板111上。第一壳体31的定位部3131穿过与支架11的固定板111上的定位孔115。然后将第二壳体33与第一壳体31扣合,第二壳体33的限位。

11、件333插入第一壳体31的第一卡钩315的收容槽3153内,定位第一卡钩315的第一卡持部3151,防止第一卡钩315晃动,使铰链结构10的支架11被卡持牢固。支架11的连接板113部分地或者全部自第二壳体33的贯通槽3311处伸出底座30的外部,最后将铰链结构10的枢转组件13与连接板113连接。0018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机构100通过形成于底座30的第一壳体31上的第一卡钩315和第二卡钩317直接对铰链结构10的支架11进行卡持定位,而无需采用螺钉等辅助元件,也不用增加额外的定位结构,便于组装以及拆卸,且结构简单。通过第二壳体33上的限位件333对第一壳体31的第一卡钩315进行限位,使。

12、铰链结构10和底座30牢固连接。0019可以理解,第二卡钩317也可以省略,而仅通过第一卡钩315来卡持铰链结构10。第一卡钩315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能使铰链结构10与底座30牢固连接即可。第一卡钩315的收容槽3153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上,能使第二壳体33的限位件333对第一卡钩315进行限位即可。0020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052548ACN102052555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2548ACN102052555A2/3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2548ACN102052555A3/3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525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