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条码菜单配置和设置生命体征监护仪 本申请在患者健康护理系统中具有特殊应用,特别是涉及到生命体征监护仪。尽管如此,将会意识到上述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监护器或设备,其他监护方案,或其他设备配置技术。
医疗器械使用的简便性是医生最为看重的。一家采购医疗器械的机构希望可以自定义监护的配置以便于或/和满足所需的操作或/和功能。通常,设置过程需要在采购的多件器械之间重复。而且,根据新的美国CMS/HIPPA规定和其他世界各地的患者信息安全规定,医疗器械制造商有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患者信息。尤其是对硬拷贝输出尤为重要。
在医疗环境中,保存患者情况的记录是期望的并且通常是必须的,以便于诊断和管理患者病情。例如,患者的ID信息通常是附加在硬拷贝文件中,如X射线、患者监护仪的打印输出等。尽管如此,附加患者ID信息的常规方法通常包括简单地在文件上添加患者姓名,但这不能保护患者信息不被窃取。在该领域中,没有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和其它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一个方面,配置多个患者监护仪的系统包括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和第一条码扫描器,该条码扫描器可阅读包括配置信息的配置条码,并为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提供配置信息。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台打印机,其生成配置条码的打印输出,所述条码包括与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的配置有关的信息。
根据另一方面,配置多个生命体征监护仪的方法包括配置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当配置完成时,在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中存储配置信息;以及以一个或多个条码的形式打印所存储的配置信息。这种方法还包括通过与第二生命体征监护仪耦合的第二条码扫描器,扫描打印的条码,来配置第二生命体征监护仪。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系统,其便于配置多个患者监护设备,所述系统包括配置第一患者监护设备的装置,存储配置信息的装置和打印包含配置信息的条码的装置。该系统还包括通过扫描打印的条码配置第二患者监护设备的装置。
另一方面涉及患者监护仪,其包括用于接收多项生命体征读数的多个输入,用于记录所接收的生命体征读数的存储器,用户输入设备,和条码阅读器。监护仪还包括:配置处理器,用来配置监护仪以接收选定的生命体征和针对至少某些选定的生命体征的阈值;配置处理器,其与条码阅读器和用户接口相连,以接收由此的配置指令;以及条码打印机,其与配置处理器相连,以为其他监护仪以条码格式打印配置指令。
一个优势是减少多个监护仪的配置时间。
另一个优势是减轻当向监护仪输入配置信息时发生的人为错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以下的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将意识到本发明的其他优势。
该发明采取各种部件以及部件的组合,各种的步骤和步骤的组合。附图只是为了说明不同方面,而并非限制本发明。
图1说明了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阅读条码的条码扫描器配置多个患者监护仪的系统,以便简化监护仪配置,保护患者隐私;
图2说明了根据本文提出的不同方面的系统,其用来从监护仪中打印患者ID条码至硬拷贝输出;
图3说明操作系统的方法;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特点,在医疗环境中,使用条码配置信息配置多个监护设备的方法的说明;
图5是对生命体征监护仪的说明,例如其可结合上述的系统和/或方法来使用。
图1说明了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系统10,其使用读取条码的条码扫描器14来配置多个患者监护仪12,以便简化监护仪配置以及提高患者的隐私性。另外,患者监护仪通常包括条码阅读器,其阅读患者腕带、药品等的条码。通常,医疗提供者,比如医院等,购买若干台床边监护仪,并且希望将它们配置成具有同样的设置。当前,床边监护仪包括上百种设置选项,例如心电图通道数量,显示语言,报警级别,待监护的患者参数等。监护仪包括具有弹出窗口地视频显示屏,通过它人们可以选择这些不同选项。尽管如此,在上百个选项之中进行选择是个非常耗时的工作。
为了减轻多台设备配置的人力和时间,设计软件并将其提供给监护仪12,使之从条码中阅读配置设置。例如,监护仪可通过U盘或其他输入装置,使用条码配置读取/写入软件以进行升级。在一个实施例中,小册子包括以条码形式的所有设置编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软件进行重新配置,使得将其中一台监护仪配置成符合医院或病房标准,之后打印描述配置的条码系列。其他任意一台监护仪可阅读印有这些打印条码的纸带,所述其他任意一台监护仪通过采取同样的配置而响应所述条码。如果监护仪12是网络化的,配置信息也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除了条码,可使用其他类型的便携存储设备,例如U盘,CD,软盘等在监护仪之间传递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护仪可打印具有传感器读数快照等的患者图表。患者可通过患者ID条码这样的打印输出进行确定,而不需要人类可读的患者姓名,由此保护患者隐私性和保密性。
继续参考图1,系统10包括第一生命体征监护仪12a和第二生命体征监护仪12b,除特别说明的地方,本文合并称为“监护仪12”。每个监护仪12与一个条码扫描器14耦合,图1中分别标记为14a和14b。尽管如此,将会意识到如果需要的话,可将单个条码扫描器用于多台监护仪。例如,技术人员或用户可以将条码扫描器从第一监护仪上解耦,之后将它耦合到所需的第二监护仪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或临床医生使用多种技术中的一项或多项配置第一监护仪12a。例如,用户可使用监护仪上的GUI(未示出)来配置第一监护仪,GUI提供一系列目录,用户可从中挑选选项来配置监护仪,所述选项例如为心电图通道数量,监测诸如血压、心率、SpO2、体温、CO2、呼吸的患者参数等。另外地或可选地,监护仪安装了提供条码阅读能力的软件,用户可用条码扫描器14a扫描一个或多个条码,每个条码代表一部分配置信息。例如,用户可配备有小册子或用户扫描的多个条码的其他打印输出以配置监护仪的给定参数。根据示例,通过为监护仪识别预期的配置而指导用户进行配置,然后扫描相应的条码而实现预期的配置.
进一步阐述上述示例,用户可能希望心率、血压和呼吸速率显示于监护仪上,当任意一个参数超过预先确定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警报提示。如此处所使用的,“超过”可意味着例如所监测的患者参数高于上限阈值,或相反地,低于下限阈值,或两者。在这个意义上,一旦所监测的患者参数在预先确定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外,都会触发警报。根据示例,当患者血压过高或过低,体温过高或过低等时候等,警报都会被触发。用户可扫描与小册子中的每一个预期参数相关联的条码,并且任选地为每个参数扫描第二条码以启动警报功能。另外,可向用户呈现与每一个参数的值有关的一个或多个条码,所述条码由用户扫描以设定警报状态边界,所述参数包括上述阈值的选定数值。或者,阈值通过弹出窗口在第一监护仪上手动键入。
一旦配置了第一监护仪12a,将自定义的配置信息提供给第二监护仪12b。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户开始使用第二监护仪并且重新扫描相同的条码来配置第二监护仪,使其与第一监护仪具有相同的配置。或者,用户扫描预选限定的一组条码以将标准配置输入到所有监护仪12中,然后将一个或多个唯一的条码扫描至每个监护仪中。以这种方法,每台监护仪配备有标准配置,同时允许针对每个患者需求的自定义。
另外,每台监护仪12包括存储器16和处理器18,其便于存储和执行命令,所述命令与以下所述的项相关联:条码读取,配置信息,患者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存储和/或常规执行相关以提供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护仪将其自定义配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用户打印出配置的硬拷贝作为条码系列。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仪拥有软件,其允许条码格式的编码配置信息(包括选定的阈值)。然后用户从第一监护仪把条码配置信息传递至第二监护仪,以条码序列扫描从而使第二监护仪配置为与第一监护仪相同。此过程可重复多次,以在给定的医疗环境下配置所需台数监护仪或其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只有第一监护仪拥有打印输出能力,并且打印的配置编码打印一次,并被随后的监护仪扫描。在其他实施例中,每台监护仪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一台打印机20,当出现配置额外一台监护仪的需要时,用户可从任意一台监护仪打印条码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打印机是纸带记录仪,其与监护仪整合为一体或作为其的外部设备。
根据一个实施例,监护仪与用户输入设备22耦合,所述与用户输入设备22允许用户输入信息(如,触发一个或多个警报的生命体征阈值水平等),以及附着在患者身上的一个或多个输入24以感测生命体征信息。另外,监护仪还包括为用户(例如临床医生、护士、医师等)显示生命体征信息的显示器26。在这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8为配置处理器等,其执行配置监护仪和/或条码阅读器14的指令。
在一个示例中,多个输入24接收多个生命体征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并向监护仪发送这些生命体征信息,其中存储器16记录生命体征读数。用户采用用户输入设备(如,鼠标、触针、一个或多个控制旋钮、按钮、按键等)来设置一个或多个阈值水平,所述阈值水平触发警报声,提醒护士等患者需要关注。例如,用户输入设备可用于设置合适的血压值范围,使得如果患者血压超过上限或低于可接受的下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则触发警报。用户采用条码阅读器14以扫描包括针对监护仪的配置信息的条码,配置处理器配置监护仪以接收选定的生命体征,为选定的一个或多个生命体征激活选定的阈值。另外,配置处理器从用户输入设备和条码阅读器中的一者或两者接收配置指令。一旦配置完成,配置信息储存在存储器中,打印机20以条码格式打印配置信息,用于扫描或配置其他监护仪。
图2说明了根据本文提出的不同方面的系统10,其用于从监护仪12打印患者ID条码至硬拷贝输出。以这种方式,用户打印针对患者ID信息的条码,而不是人类可读的名字,以便增强保密性和隐私性。条码的使用也提高了速度,方便临床医生使用。系统包括生命体征监护仪12,其与条码扫描器14耦合,例如通过电缆和/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Bluetooth,Zigbee)整合在相同的外壳中。如上所述,监护仪包括存储器16、处理器18和打印机20。患者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输入监护仪。例如,患者信息可包括患者识别信息,其可由用户或临床医生手动输入,或使用条码扫描器从条码腕带等扫描输入。另外,由监护仪接收患者参数数据,例如从附着在患者身上的生理状态传感器接收。这些参数可以是当前的、历史的、每小时、每天、每周等的图、趋势等,并且可包括血压、心率、SpO2,EKG信息、CO2、血糖水平或其他监测参数。监护器在GUI(图中未示出)上显示所接收的患者参数数据。尽管如此,当用户想要打印出监测参数数据的记录(例如纸带)时,用户对监护仪做出指示(例如,通过按“打印屏幕”键,通过为纸带选择“连续打印”模式等),打印机打印出带有监护仪与之相连的患者的条码ID的记录。尽管患者ID出于隐私进行条码化,生理参数信息也可为人类可读形式。当监护仪与患者相连接时,将患者ID信息从条码腕带等扫描至监护仪,并且将ID信息存储在存储器。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打印输出请求通过警报状态触发,例如监测参数超过预选确定的参数的上限或下线阈值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触发警报,并且将带有患者条码ID信息的监测参数的记录在警报开始时打印出来。因此,如果临床医生到达患者房间时警报状态已经结束,临床医生拥有带患者ID的硬拷贝记录,来评价患者的状况。在相关的实施例中,由远离监护仪处(例如护士站等处)的打印机打印记录,使得用户可扫描打印记录上的患者条码(或其他方法识别患者,如通过房间号等),识别具有警报状态的患者。
用于解码和/或编码多种类型的条码格式的软件程序存储在存储器16中,当需要以条码形式读取或写入信息(例如,患者ID、配置信息等)时,由处理器18执行所述软件程序。然后打印机20以条码格式打印所需信息。例如,患者ID信息以条码打印在诸如纸带的记录上,使得患者的相关记录可容易地识别出来,而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各种)健康状况等)对于肉眼来说是不容易辨别的。根据其他实施例,例如以上关于图1所描述的,打印机打印条码的硬拷贝,所述条码描述了由另一个监护仪读取的配置信息,以与第一监护仪相同的方法配置所述另一个监护仪。
图3-4说明了根据各特征,在使用条码保护隐私敏感信息的同时,与配置多台监护仪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尽管将方法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时,但是应理解是并非要求所有动作以达到描述的目标和/或结果,根据某些方面,一些动作可以与所描述的特定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
图3说明了用于操作系统10的方法30。在32,将患者ID信息扫描进入当前或即刻与患者连接的生命体征监护仪。根据一个实施例,使用条码扫描器将ID信息扫描到监护仪中,条码扫描器与监护仪耦合以读取患者腕带上的条码。在另一个实施例,患者ID信息可手动输入监护仪(如,使用键盘、下拉菜单等)。在34,监护仪接收患者参数数据。例如,连接患者的导联可以监测与患者状况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但不限于SpO2、血压、心率、呼吸率、体温、CO2、血糖水平,或监测的任何其它所需的参数。
在36,确定是否需要有关患者生命体征的纸带记录(例如,用户或临床医生是否已输入“打印屏幕”的指令等。)如果没有发出打印屏幕的命令,则方法重返到34,并且持续监测患者。如果用户已经输入打印屏幕的命令,那么在38中,打印与打印请求的时间相对应的记录,连同表示患者ID信息的条码。例如,可将条码打印在记录的某个区域,所述区域不阻碍与监测参数有关的图像信息。如果用户ID信息是手动输入的,则监护仪可采用软件程序将患者ID转换为条码格式。如果患者ID信息是由患者腕带上的患者条码扫描进来的,那么可以将输入条码打印到打印输出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警报状态可触发打印输出请求,例如监测参数超过针对所述参数的预先确定的上下限阈值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触发警报,并且将与触发该警报的(各)参数对应的记录(如纸条等)伴随患者条码ID信息打印出来。因此,如果临床医生到达患者时警报状态已经不存在,临床医生有包含患者ID的硬拷贝记录来评价患者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记录可从远离监护仪处(例如临床医生的工作台等处)打印,使得临床医生可将患者条码扫描到打印记录上,并且识别有警报状态的患者。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方法50的图示,所述方法使用条码配置信息配置医疗环境中的多台监护设备。在52中,第一监护仪配置完成。第一监护仪的配置可手动执行(例如通过常规方法输入配置信息),通过配置信息存储在其上的USB记忆棒,和/或通过扫描表示配置信息的条码系列。例如,提供用户或临床医生包含条码的小册子,每个条码表示针对监护仪操作的特定部分的配置信息,用户将监护仪设置为“条码配置模式”(例如,通过从菜单等选择选项),并且使用条码扫描器扫描条码以输入配置信息。例如,如果医疗提供者希望将在其机构内的所有监护仪配置为显示心率和血压信息而不显示呼吸信息,那么用户扫描小册子中识别为能够监测并显示心率和血压参数的条码,而不扫描识别为能够显示呼吸率的条码等。在54中,决定配置是否完成。例如,“配置完成”条码可显示在小册子中,以便用户在扫描完所有配置条码后扫描。只要此条码不被输入至监护仪,方法重返到52以继续配置。在这种方式下,监护仪在配置过程中持续留意配置完成条码。
如果54的决定指示监护仪的配置完成,那么在56,监护仪的配置信息保存至永久存储器里。随后将配置信息打印为条码系列(例如,将输入以配置监护仪的条码系列打印出来)。例如,用户从菜单等中选择“打印条码”选项。然后,在60中,用户将新的监护仪设置为条码配置模式,使用与新的监护仪耦合的条码扫描器扫描条码。在这种方式下,用户只参考初始监护仪配置期间的小册子,然后快速扫描与余下监护仪的预期的配置有关的打印条码。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用户为每个监护仪的配置从小册子扫描条码。
图5说明生命体征监护仪12,例如其可结合上述的系统和/或方法采用。监护仪12包括为用户显示信息的屏幕或显示器26。例如,屏幕可显示与监护仪12连接的患者相关的生命体征信息。监护仪12还具有多个控制部件72,例如按键、旋钮等,用户可采用所述部件来选择浏览的信息,以操纵屏幕的给定视图等。将会意识到监护仪12可以监测任意或所有合适的或所需的患者相关状况,包括但不限于血压、体温、心率、SpO2、呼出的CO2、血糖水平、心电图等相关信息。
监护仪可使用上述系统和/或方法进行配置。例如,可使用条码扫描器(未示出)扫描一个或多个配置信息条码来将配置信息输入监护仪。条码可从包含括一组完整的配置条码的小册子中进行扫描,也可由另一个监护仪的配置条码的打印输出进行扫描。后者的条码来源允许更快的配置信息输入,因为用户不需要在多余的或不相关的条码中进行翻动,这些条码包括对于预期的配置不需要的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