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180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41113.9

申请日:

2001.07.11

公开号:

CN1337523A

公开日:

2002.02.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1P 11/10申请日:20010711授权公告日:20050209终止日期:201407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1P11/10

主分类号:

F01P11/1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发明人:

押川祐士; 宇野政孝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0.07.11 JP 209873/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设置有形成外部气体采入口24的发动机护罩15及形成外部气体采入口38的发动机侧盖16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在消音器5周围设有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以使从外部气体采入口24,38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与消音器5接触的情况下流向风扇侧。这样,由于能够隔离发动机室内具有特别高温度的消音器周围的空气以及从发动机护罩和发动机侧盖吸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因此,能够降低流向散热器等热交换器侧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温度上升,从而提供了冷却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冷却方式为通过风扇将从包围发动机的发动 机护罩及发动机两个侧盖中的外部气体通孔采入发动机室内的冷却用外部气体 排向所述发动机前侧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消音器的周围备有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以便所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 体,在不与所述消音器接触的情况下流向所述风扇侧,所述消音器位于所述发 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护罩和发动机两个侧盖所包围的发动机上部空间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器周围的所述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由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和第2 消音器屏蔽隔壁构成,其中,所述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护罩 上,以使来自所述发动机护罩上的外部气体采入口的流动外部气体在不与所述 消音器的上面一侧和前面一侧接触的情况下流动;所述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设 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两个侧盖上,以使来自所述发动机两个侧盖中外部气体采入 口的流动外部气体在不与所述消音器的两个侧盖接触的情况下流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护罩上的所述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由外部气体流动通 道构成,该外部气体流动通道面对所述发动机护罩的外部气体采入口且朝向安 装于发动机护罩内侧的风扇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两侧盖上的所述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由外部气体接触 屏蔽板构成,该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面对所述发动机两个侧盖的外部气体采入 口,朝向距离侧盖有间隔地安装在侧盖内侧的消音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 朝向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护罩的风扇侧的外部气体流通通道,具有外部气 体流动的导引部,该导引部从所述发动机护罩覆盖所述消音器的上方和前方 侧,同时朝风扇方向倾斜。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朝向安装于 所述两个侧盖内侧的消音器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具有导引部,其用于向风扇 方向导引外部气流。

说明书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特别涉及具有屏蔽结构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所述屏蔽结构应能使从包围发动机的发动机护罩及发动机侧盖中的外部气体通孔进入发动机室内的热交换器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与位于发动机室内的消音器接触的情况下,流向风扇侧。

                           背景技术

    在使用如推土机这样的工程车辆的情况下,当装配在车体前面的散热器的冷却风变成风扇形成的外部气体吸入式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风会带走发动机室内的热气而吹至操作者,因此通常采用外部气体排出式的散热器冷却装置,其通过使外部气体吸入发动机室内而使外部气体通过散热器而排向车体前侧。

    在采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外部气体受到发动机室内热空气地热量,特别是来自发动机排气消音器的辐射热的作用而会提高温度,因此,会产生散热器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

    特开昭50-74036号公报披露了改进这种冷却效果不良的技术。在该公报中,将发动机罩内部隔离出含有消音器及发动机的室和含有风扇及热交换器的室,在风扇及热交换器室侧的罩中设置外部气体入口,在消音器及发动机室侧设置辐射热排出装置,以便由风扇吸入发动机罩内的冷却风温度不会由来自发动机及消音器的辐射热而上升,并且,辐射热不会移动至散热器等的热交换器中。

    作为前面所述的现有技术,能够获得冷却效率提高且噪音降低的效果。然而,由于使发动机罩内形成分室并设置热交换器及风扇,因此必须附加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进行分室的热交换器及风扇室内的另一种空气吸气路径结构。结果,划分隔离发动机罩内从而划分出发动机及消音器设置室、热交换器及风扇设置室的结构会使发动机罩本身沿纵向加长,从而导致结构复杂、大型化、制造费用增大、价格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结构简单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能够实现冷却效率提高及噪音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其冷却方式为通过风扇,将从包围发动机的发动机护罩及发动机两个侧盖中的外部气体通孔采入发动机室内的冷却用外部气体排向所述发动机前侧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消音器的周围备有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以便所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与所述消音器接触的情况下流向所述风扇侧,所述消音器位于所述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护罩和发动机两个侧盖所包围的发动机上部空间处。

    在所述的本发明中,通过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冷却用外部气体不会与消音器接触而流向风扇侧。因此,由于能够将发动机室内特别高温度的消音器周围的空气与从发动机护罩及发动机侧盖吸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隔离,因此,能够降低在散热器,油冷却器等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

    另外,由于通过外部气体流通屏蔽,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不与消音器接触而流向风扇侧,因此,不必隔离含有消音器及发动机的室和含有风扇及热交换器的室,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且实现小型化。提高了冷却效率的结果是,若放热量相同,则能降低风扇的旋转速度,因此能够降低噪音。

    此处,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最好具有使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接触消音器的情况下流向风扇侧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消音器周围的所述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由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和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构成,其中,所述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护罩上,以使来自所述发动机护罩上的外部气体采入口的流动外部气体在不与所述消音器的上面一侧和前面一侧接触的情况下流动;所述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两个侧盖上,以使来自所述发动机两个侧盖中外部气体采入口的流动外部气体在不与所述消音器的两个侧盖接触的情况下流动。

    在这样的结构中,除了权利要求1的效果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由于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由设置在发动机护罩上的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以及设置在发动机两侧盖上的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构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接触消音器周围的外部气流进行屏蔽,减少了费用。

    另外,由于冷却用外部气体不会通过消音器的周围流动,因此,外部气体不会暴露于消音器放出的热中,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最好是,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护罩上的第1消音器屏蔽隔壁,由外部气体流动通道构成,该外部气体流动通道朝向发动机护罩的外部气体采入口的内侧所安装的风扇一侧。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发动机室上方进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与位于通道外侧的消音器接触的情况下,向风扇流动,从而有助于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效率。

    此处,面向通道的消音器侧的隔壁最好朝风扇侧向下倾斜或以平缓的曲线形状形成。

    在本发明中,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两侧盖上的所述第2消音器屏蔽隔壁由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构成,该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面对所述发动机两个侧盖的外部气体采入口,朝向距离侧盖有间隔地安装在侧盖内侧的消音器。

    在这种结构中,从发动机室侧部进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由于是沿外部气体流动导板流动的,因此流动平稳,另外,由于外部气体始终不会产生冲击而导引至风扇侧,因此能够降低周围的噪音。

    在本发明中,外部气体导板最好从侧盖向风扇侧、以斜横向倾斜。

    最好在本发明中,朝向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护罩上的风扇侧的外部气体流通通道具有外部气体流动导引部,该导引部从所述发动机护罩覆盖所述消音器的上方和前方侧同时朝风扇方向倾斜。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从发动机室上方进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气流向风扇侧平稳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最好在本发明中,朝向所述两个侧盖内侧所安装的消音器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具有导引部,其用于向风扇方向导引外部气流。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从发动机室的侧部进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气流动向风扇侧平稳流动,因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局部断面图,其显示了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的工程车辆发动机罩的车体的发动机室附近区域。

    图2为图1中II向视图。

    图3为整体透视图,其显示了前述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

    图4为从内侧观察的整体透视图,其显示了前述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工程车辆2的发动机室2A中,从车体前侧顺次设有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3,风扇4,发动机6。在散热器3和风扇4之间设有油冷却器7及二次冷却器8,在消音器5的运转室侧的横向,设有装配在发动机6上的空气净化器9。另外,消音器5通过托架10装配在发动机6上。

    构成本实施例的工程车辆发动机罩的发动机盖1覆盖了上述发动机室2A,且装配在车体2B上。

    如图2-图4所示,发动机盖1设置有覆盖发动机室2A上表面的发动机护罩15,覆盖发动机室2A两侧面的一组发动机侧盖16。一组发动机侧盖16由从驾驶室侧可看到的右侧盖16A和从驾驶室侧可看到的左侧盖16B构成,所述右侧盖16A、左侧盖16B通过铰链17可开闭地装配在发动机护罩15上。

    所述发动机护罩15以包括板状盖体18;作为装配在所述盖体18下部的第1外部气流屏蔽靠壁的通道19;及设置在上述盖体18上并与所述空气净化器9连接的空气净化器通道20的形式形成。

    如图2所示,盖体18形成了这样的平面形状,该平面形状随着从车辆前侧通向车辆驾驶室侧,前端略微缩小。在所述盖体18的大致中央部,形成大致L字状的开口部18A,在所述开口部18A处设置有从盖体18内侧堵塞开口部18A的冲孔金属件23。并且,通过所述冲孔金属件23中的多个孔构成了用于形成外部气体通孔的上部外部气体入孔24。

    如图3所示,在盖体18的开口部18A附近设有排气孔18B和空气入口18C,如图1、2所示,将排气筒11插入通过排气孔18B,把空气吸入装置12插入空气入口18C。进而,在盖体18的前侧端部及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螺栓装配孔18D。

    并且,在将发动机盖1装配在车体2B时,将盖体18安装在车体2B的规定位置处,之后通过将螺栓13插入螺栓装配孔18D,使该螺栓13与车体2B侧的螺母螺纹结合,把盖体18及发动机盖1装配在车体2B上。

    所述通道19朝向发动机护罩15的外部气体通孔区域,即上侧外部气体入口24区域的一部分设置,以包围发动机护罩15的开口部18A的外周。

    即,如图2,图4所示,通道19以框架状、由设置在盖体18内侧(发动机6侧)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左隔板29、右隔板30、使这些隔板下端彼此连接的防护用隔板31及侧面部件22形成,其内部空间形成有空气通路孔26,车体前方一侧为冷却用外部气体出口21。并且,在侧面部件22、隔板29及防护用隔板31的端部设有壁部件27。

    通道19的防护用隔板31如图1所示,其一端连接在前述空气净化器通道20的侧面。所述防护用隔板31的前端包围了消音器5的外周,以便在外部气体不与消音器5接触的情况下,向风扇4测导引外部气流,并且,构成向风扇4侧沿斜下方倾斜的导引部19A。

    如图1,图4所示,以断面为く字状弯曲板而形成的防雨部件32,以其凹侧朝向盖体18侧架设在左隔板29和右隔板30之间及盖体18附近。所述防雨部件32被装配在转动所述风扇4的风扇皮带4A的大致正上方,从而能够防止雨等直接落至风扇皮带4A。

    虽然前述右侧盖16A和左侧盖16B的结构大致相同,但是也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因此,此处,主要对左侧盖16B进行了说明。

    左侧盖16B在其周围设有朝向发动机室2A的缘部35,同时通过将板件弯折成朝外侧略微鼓起的形状而形成,如图1所示,其尺寸应能覆盖二次冷却器8,风扇4,消音器5,空气净化器9及发动机6上部的各个侧面。

    在左侧盖16B的车辆前侧附近,如图3所示,形成了具有方形形状的开口部36,在所述开口部36上,设有由内侧堵塞开口部36的冲孔金属件37。通过所述冲孔金属件37上的多个孔,构成了用于形成外部气体通孔的横向外部气体采入口38。并且,在开口部36的上方处设有把手39,握住所述把手39能够打开或关闭左侧盖16B。

    在关闭左侧盖16B时,左侧盖16B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卡琐等固定在车体2B上。

    在左侧盖16B内侧,装配有与冲孔金属件37间隔地隔开的作为第二屏蔽隔板的断面为く字状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由于所述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能够将冷却用外部气体导向风扇4侧,因此应使其朝向开口部36的横向外部气体入口38的一部分区域而固定,其前端朝向风扇4侧且以斜横向方向倾斜,成为导引冷却用外部气体的导引部40A。总之,构成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另一端的く字状一侧的面以与冲孔金属件37的面平行的方式装配。

    所述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的尺寸应能覆盖左侧盖16B关闭时的开口部36上下方向的整体,且面向开口部36区域的一部分。

    在右侧盖16A上也形成有开口部36,同时,从内侧装配有冲孔金属件37,由所述冲孔金属件37中多个孔构成用于形成外部气体通孔的横向外部气体采入口38。在右侧盖16A上也安装有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

    而且,由前述通道19和两侧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构成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14。

    所述发动机盖1装配在车体2B上,在车辆开始运行时,如图1中箭头A所示,冷却用外部气体通过风扇4的转动进入发动机室2A内。此时,由发动机盖15的上部外部气体采入口24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借助于通道19的隔板31,在不与消音器57接触的情况下经过空气通道26、从出口21朝风扇4,散热器3侧流动,由此使散热器3等冷却。

    如图2中箭头A所示,由右侧盖16A和左侧盖16B的横向外部气体通孔38采入的外部气体沿各个盖16A、16B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流动,在不与消音器5接触的情况下,从出口21向散热器3侧吸入,从而冷却了散热器3等。

    由发动机护罩15的通道19及右侧盖16A和左侧盖16B的各个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包围的内侧消音器周围的热气不会滞留,因此,消音器5周围的空气通过消音器5和排气筒11之间的文丘里管作用,经排气筒11内排至大气中。

    通过以上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1)借助于装配在发动机护罩15下部的通道19而经过消音器5上面及前面流动的外部气流,以及借助于设置在两个侧盖16A、16B上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而经过消音器5侧面流动的外部气流分别不与消音器5接触,流向风扇4侧。因此,在发动机室2A内,特别是由于将具有特别高温度的消音器5周围的空气与从发动机护罩15及侧盖16A、16B吸入的外部气体相隔离,因此,能够抑制流入散热器3、油冷却器7等热交换器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2)如上文所述那样,提高了冷却效率的结果是,如果从消音器5等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则能够降低风扇4的转速,因此能够降低噪音。

    (3)发动机盖1包括发动机护罩15及两个侧盖16A、16B,在发动机护罩15上设置有包含护罩用隔板31的通道19,在两个侧盖16A、16B上设有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由此,冷却用外部气体不与消音器5接触而流向风扇4一侧。因此,在发动机护罩内,不必使含有消音器及发动机的室与含有风扇及热交换器的室隔离,由此简化了发动机盖1的结构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4)由于从发动机室2A的上方流向发动机室2A的冷却用外部气体沿着形成于通道19的防护用隔板31上的导引部19A,朝风扇4侧向斜下方流动,因此流动平稳,且外部气体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发生冲击而是在风扇4侧流动,由此,降低了周围噪音。

    (5)由于从发动机室2A的侧面流向发动机室2A的外部气体是沿着设置在两个侧盖16A、16B上且前端40A朝风扇4侧横向倾斜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流动的,因此,流动平稳,外部气体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发生冲击,被推向风扇4侧而流动,由此,降低了周围噪音。

    (6)在左隔板29和右隔板30之间及上部架设有防雨部件32,该防雨部件32配置在使风扇4转动的风扇皮带4A的正上方,因此即使在下雨时,也能够防止雨水直接落至风扇皮带4A上,可以延长风扇皮带4A的寿命。

    另外,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前面所述的各个实施例,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采用其它的变形实施例。

    例如,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发动机护罩15的上侧外部气体通孔24及侧盖16A、16B的横向外部气体采入口38是由冲孔金属件23、37中的多个孔构成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发动机护罩15的开口部18A及侧盖16A、16B的开口部36上以格子状的形式安装圆棒等,由此形成外部气体采入口。

    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设置在两个侧盖16A、16B上且沿横向倾斜形成的外部气体接触屏蔽板40断面为く字状,但是不应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平板状。只要外部冷却气体能够不与消音器5接触而在风扇4侧流动即可。

    进一步,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将防雨部件32的断面作成く字状,但是不应局限于此,可采用平板状。只要能够防止雨水等直接落至风扇皮带4A即可。若采用这样的方案,由于不必弯曲防雨部件,因此使制造较为容易。

    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装配在两个侧盖16A、16B上的把手39设置在侧盖16A、16B的上部,但是所述把手39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是其它的地方,如可设置在下部。若采用这样的方案,可以以较小的力实现开闭。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设置有形成外部气体采入口24的发动机护罩15及形成外部气体采入口38的发动机侧盖16的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罩,在消音器5周围设有外部气体流通屏蔽壁,以使从外部气体采入口24,38采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在不与消音器5接触的情况下流向风扇侧。这样,由于能够隔离发动机室内具有特别高温度的消音器周围的空气以及从发动机护罩和发动机侧盖吸入的冷却用外部气体,因此,能够降低流向散热器等热交换器侧的冷却用外部气体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