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7155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91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5139.8

申请日:

2010.07.09

公开号:

CN101958107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9G 3/36申请公布日:20110126|||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9G 3/3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韩国京畿道变更后权利人:韩国京畿道登记生效日:201212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G 3/36申请日:20100709|||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6; G02F1/1362; G02F1/133

主分类号:

G09G3/36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李在训; 李龙淳; 文桧植; 李昌洙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9.07.15 KR 10-2009-00643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李丙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像素、数据线和栅极线。像素的横边被布置为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相邻,像素的纵边被布置为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栅极线相邻。像素中沿第二方向布置为彼此相邻的两个相邻像素连接到栅极线中的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部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设备, 包括 : 显示面板, 包括 : 像素, 每个所述像素均包括横边和纵边 ; 数据线, 沿第一方向延伸 ; 以及 栅极线, 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 每个所述像素的所述横边被布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线相邻, 每个所述像素的所述纵边被布置为与所述栅极线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相邻, 以及 所述像素中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邻排列的两个相邻像素被连接至布置于这两个 相邻像素之间的栅极线中的同一条栅极线 ; 以及 数据驱动部, 用于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像 素, 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两个相邻像素用于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线包括 : 第 (8k-7)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7) 数据电压 ; 第 (8k-6)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6) 数据电压 ; 第 (8k-5)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5) 数据电压 ; 第 (8k-4)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4) 数据电压 ; 第 (8k-3)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3) 数据电压 ; 第 (8k-2)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2) 数据电压 ; 第 (8k-1)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1) 数据电压 ; 以及 第 8k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7) 数据线、 所述第 (8k-6) 数据线、 所述第 (8k-5) 数据线、 所述第 (8k-4) 数据线、 所述第 (8k-3) 数据线、 所述第 (8k-2) 数据线、 所述第 (8k-1) 数据线以及所述第 8k 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 所述第 (8k-7)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6)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5) 数据 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 (8k-4) 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 (8k-3)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 述第 (8k-2)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1) 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 8k 数据电压的极 性相反 ; 以及 k 是自然数。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 并使用 1- 反转方法和 2- 反转方法中的一种输出所述 第 (8k-7)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6)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5)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4) 数 据电压、 所述第 (8k-3)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2)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1) 数据电压和所述 第 8k 数据电压。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数据扇出部, 用于将所述数据驱动部的输出通道连接至所述 数据线, 以及 2 所述数据扇出部中的至少一对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 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 ; 以及 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所述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和所述二点反转 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中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同 一条数据线相邻。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 第一数据线和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 ; 第一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 第二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三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 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 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 第四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 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 所述第四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 ; 第五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 五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 第六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的第六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 第七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 的第七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 ; 以及 第八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 的第八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 第一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 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二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 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并且所述第二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 邻, 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 第三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 以及 第四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 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 以及 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交替地布置为 与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所述接触部的上方和下方的两条数据线相邻。 3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 第一数据线和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 ; 第一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 第二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三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 以及 第四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驱动部通过每个水平间隔周期反转所述数据电压的极性而利用所述数据电 压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线包括 : 第 (4k-3)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4k-3) 数据电压 ; 第 (4k-2)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4k-2) 数据电压 ; 第 (4k-1)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4k-1) 数据电压 ; 以及 第 4k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4k 数据电压, 所述第 (4k-3) 数据线、 所述第 (4k-2) 数据线、 所述第 (4k-1) 数据线以及所述第 4k 数 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以及 所述第 (4k-3) 数据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 (4k-2) 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 (4k-1) 数据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 4k 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反, k 是自然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 并使用 1- 反转方法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所述第 (4k-3) 数据电压、 所述第 (4k-2) 数据电压、 所述 第 (4k-1) 数据电压和所述第 4k 数据电压。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数据扇出部, 用于将所述数据驱动部的所述输出通道连接至 所述第 (4k-3) 数据线、 所述 第 (4k-2) 数据线、 所述第 (4k-1) 数据线以及所述第 4k 数据线, 以及 所述数据扇出部中的至少一对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 用于将所述第 (4k-3) 数据线、 所述第 (4k-2) 数据 线、 所述第 (4k-1) 数据线和所述第 4k 数据线连接至对应的像素 ; 以及 布置在相同像素行中并用于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同一条数 据线相邻。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4 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 第一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 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二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二数据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 第三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 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 所述第三数据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 第四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 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 所述第四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 ; 第五像素, 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 五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 ; 第六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的第六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七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 的第七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 ; 以及 第八像素,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 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 的第八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
17: 一种显示设备, 包括 : 显示面板, 包括 : 数据线, 包括 : 第一数据线, 沿第一方向延伸 ; 第二数据线,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 第三数据线,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 以及 第四数据线,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接触部, 包括 : 第一接触部,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 ; 第二接触部,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 ; 第三接触部,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 ; 以及 第四接触部, 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 ; 像素, 包括 : 第一像素, 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 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 ; 第二像素, 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 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 ; 第三像素, 被布置在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四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所述第三接触部 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 ; 以及 第四像素, 被布置在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四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所述第四接触部 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 ; 以及 栅极线, 包括 : 第一栅极线, 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像 5 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 ; 以及第二栅极线, 沿所述 第二方向延伸 ; 以及 数据驱动部, 用于将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像 素, 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接触部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 ; 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 所述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和所述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中具有相同极性 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同一条数据线相邻。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线进一步包括 : 第 (8k-7)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7) 数据电压 ; 第 (8k-6)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6) 数据电压 ; 第 (8k-5)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5) 数据电压 ; 第 (8k-4)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4) 数据电压 ; 第 (8k-3)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3) 数据电压 ; 第 (8k-2)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2) 数据电压 ; 第 (8k-1)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1) 数据电压 ; 以及 第 8k 数据线, 用于接收第 8k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7) 数据线、 所述第 (8k-6) 数据线、 所述第 (8k-5) 数据线、 所述第 (8k-4) 数据线、 所述第 (8k-3) 数据线、 所述第 (8k-2) 数据线、 所述第 (8k-1) 数据线以及所述第 8k 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所述第 (8k-7)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6)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5) 数据 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 (8k-4) 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 (8k-3)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 述第 (8k-2) 数据电压的极性、 所述第 (8k-1) 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 8k 数据电压的极 性相反, 以及 k 是自然数。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 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 并使用 1- 反转方法和 2- 反转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输出所述第 (8k-7)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6) 数据 电压、 所述第 (8k-5)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4)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3)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2) 数据电压、 所述第 (8k-1) 数据电压和所述第 8k 数据电压。

说明书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分改善的显示质量 的显示设备。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 (LCD) 设备通常包括 LCD 面板和为 LCD 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LCD 面 板可以包括数据线和与数据线交叉的栅极线。数据线和栅极线可以限定像素。
     最近, 已经开发了具有数量减少的所需数据驱动电路的像素结构, 以降低 LCD 设 备的制造成本。例如, 在该像素结构中, 左像素和右像素可以共用一条数据线。这样, 所需 数据线的数量可以减少一半, 而所需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一半。
     在另一像素结构中, 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延伸, 而栅极线沿着显示面 板的基本上垂直于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延伸。当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延伸时, 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短边方向交替地布置。因此, 数据线的数量可以小于数据线沿着长 边方向交替地布置的结构中的数据线数量, 从而可以充分地减少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 然而, 由于与 LCD 设备的反转 (inversion) 驱动对应的像素间充电时间, 包括数量 减少的数据线的像素结构可能产生跳变电压 (kickback voltage variation)。 当产生跳变 电压时, LCD 设备例如在某些图案中具有诸如条状缺陷和闪烁的显示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用于提高显示质量的数量减少的数据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 : 像素、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 以及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 每个像素均包括被布置为与数据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线相邻的横边、 以及被布置为与至少 一条栅极线相邻的纵边。 沿第一方向彼此相邻排列的两个相邻像素电连接至布置在两个相 邻像素之间的栅极线中的同一条栅极线。 数据驱动部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 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 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 素。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 :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数 据线、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数据线、 第一像素、 第二像素、 第三像素、 第四像素、 沿基本上 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布置在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以及第三像素和第四 像素之间的第一栅极线、 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 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一 接触部、 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 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 以及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 第一像素布置在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 间, 并通过第一接触部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第二像素布置在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第二接触部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第三像素布置在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据线之间, 并 通过第三接触部连接至第四数据线, 以及第四像素布置在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据线之间, 并通过第四接触部连接至第三数据线。数据驱动部将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 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 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 素。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显示面板上基本均匀地布置连接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接触 部, 并沿纵边方向使用一点反转方法和二点反转方法中的至少一种驱动显示面板, 以及沿 横边方向使用二点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 从而极大地改善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 征和方面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
     图 1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
     图 2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3 是示出用于图 2 的反转驱动的数据扇出部的平面图 ;
     图 4 是示出根据应用图 3 的数据扇出部的实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
     图 5 是示出用于图 2 的反转驱动的数据驱动部的框图 ;
     图 6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7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8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9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10A 和图 10B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条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11A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
     图 11B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公共电压耦合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 ;
     图 12 是示出栅极金属图案和源极金属图案的平面图 ; 以及
     图 13A 是 示 出 在 纵 边 方 向 上 使 用 二 点 反 转 且 包 含 朝 显 示 设 备 的 左 侧 偏 移 (misalign) 的栅极线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 ; 以及
     图 13B 是示出施加至图 13A 的像素的电压波形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 例。 然而, 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 并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所阐释的实施 例。 更确切地说, 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详尽和完整, 以及将本发明的范围全面传达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文中, 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 当提及一个元件为 “在 ( 另一元件 ) 之上” 时, 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 件上, 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存在中间元件。相反, 当提及一个元件 “直接在 ( 另一元件 ) 之 上” 时, 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 “和 / 或” 包括相关列出项的一个或多个 的任意以及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 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 部件、 区域、 层、 和 / 或部分, 但是这些元件、 部件、 区域、 层、 和 / 或部分不应当局限于这些术语。 这 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 部件、 区域、 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 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 下 面所讨论的第一元件、 部件、 区域、 层或部分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也可以称为第 二元件、 部件、 区域、 层或部分。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 而不意指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 使用的, 单数形式的 “一 (a)” 、 “一 (an)” 和 “该 (the)” 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除非上下文清 楚地指出了其他的情况。应当进一步理解, 当术语 “包括 (comprises 和 / 或 comprising, 或者 includes 和 / 或 including)” 用于本说明书中时, 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 区域、 整 体、 步骤、 操作、 元件、 和 / 或部件, 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其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区域、 整 体、 步骤、 操作、 元件、 部件、 和 / 或组。
     为了便于描述, 可以在本文使用空间关系术语 ( 例如, “在 ... 之下” 、 “在 ... 下 面” 、 “下部的” 、 “在 ... 上面” 、 “上部的” 等 ) 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 元件或特征的关系。 应当理解, 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外, 这些空间关系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 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位。 例如, 如果翻转图中的装置, 那么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 “下面” 或 “下方” 的元件将被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 “上面” 。因此, 示例性术语 “在 ... 下 面” 可以涵盖 “在 ... 上面” 和 “在 ... 下面” 的两个方位。该装置也可以定位为其他的方 向 ( 旋转 90 度或在其他的方位 ), 并且可以是由此说明的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符。
     除非另有限定, 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 (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 ) 与本发 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的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 诸如常用词典中所定义 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和本公开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而不 应该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除非本文中清楚地进行了这样的限定。
     本文参考示意性地示出理想实施例的截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 这样, 例如, 由 制造技术和 / 或公差导致的示意图的形状的变化是可以预期的。因而,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 例不应当被解释为仅局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 而应当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 形状的偏差。例如, 被示为或描述为平面的区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和 / 或非线性特征。此 外, 所示出的尖角可以是圆滑的。因此, 图中示出的区域实际上是示意性的, 并且其形状并 不旨在示出区域的实际形状, 也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 1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 2 是示出使用反转 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 100 和面板驱动部 200。
     如图 1 所示, 显示面板 100 的架构形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纵边和沿与第 一方向十字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横边, 例如, 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如图 1 所 示, 显示面板 100 包括 : 以矩阵模式 ( 例如, 具有行和列 ) 布置的像素 P( 例如, 图 1 示出的 两个相邻像素 P1 和 P2, 其他实施例不限于此 )、 栅极线 GL 和数据线 DL( 例如, 两条相邻的数据线 DL1 和 DL2)。如图 1 所示, 栅极线 GL 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布置, 其中第 二方向是基本上平行于由显示面板 100 的横边限定的平面的方向, 第一方向是基本上平行 于由显示面板 100 的纵边限定的平面的方向。数据线 DL( 例如, 两条相邻的数据线 DL1 和 DL2) 沿第一方向 ( 例如, 沿显示面板 100 的纵边 ) 延伸, 并沿第二方向 ( 例如, 沿显示面板 100 的横边 ) 交替地布置。一条栅极线 GL 限定了两个相邻像素 P1 和 P2 中的每个像素的纵 边, 两条相邻数据线 DL1 和 DL2 限定了两个相邻像素 P1 和 P2 中的每个像素的横边。
     两个相邻像素 P1 和 P2 中的第一像素 P1 包括 : 晶体管 TR, 连接至两条相邻数据线 DL1 和 DL2 中的第一数据线 DL1 和一条栅极线 GL ; 像素电极 PE, 连接至晶体管 TR 以及彩色 滤光片 ( 未示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包含第一像素 P1 的第一列像素可以包括红色滤光 片, 包含第二像素 P2 的第二列像素可以包括绿色滤光片。包含第三像素 P3 的第三列像素 可以包括蓝色滤光片。红色、 绿色和蓝色滤光片可以沿显示面板 100 的第一方向交替地布 置。
     面板驱动部 200 包括定时控制部 210、 数据驱动部 230 以及栅极驱动部 250。定时 控制部 210 接收来自外部源 ( 未示出 ) 的数据信号和同步信号, 并使用同步信号生成驱动 显示面板 100 的驱动控制信号。驱动控制信号包括控制栅极驱动部 250 的栅极控制信号。 数据驱动部 230 将从定时控制部 210 和外部源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数字数据信 号转换成模拟数据电压。数据驱动部 230 根据反转方法确定数据电压的极性, 以将数据电 压输出到数据线 DL1 和 DL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数据驱动部 230 可以布置为与显示面板 100 的横边和数据线 DL1 和 DL2 的端部相邻。栅极驱动部 250 使用从外部源接收到的栅极 导通 / 截止电压生成栅极信号, 以基于栅极控制信号将栅极信号传送到栅极线 GL。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 栅极驱动部 250 可以布置为与显示面板 100 的纵边和栅极线 GL 的端部相邻。
     面板驱动部 200 根据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 1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如图 2 所 示, 面板驱动部 200 使用在第一方向上以一点反转而在横边方向上以两点反转的 1×2 点反 转方法, 驱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100A( 图 2)。施加到两点的电压的极性可 以彼此不同。
     如图 2 所示, 显示面板 100A 包括多个像素。这些像素被布置为矩阵结构, 在该矩 阵结构中, 像素行布置在作为显示面板 100A 的纵边方向的第一方向上, 像素列布置在作为 显示面板 100A 的横边方向的第二方向上。
     每条栅极线 ( 例如, 第一栅极线 GL1、 第二栅极线 GL2、 第三栅极线 GL3、 第四栅极线 GL4、 第五栅极线 GL5 或第六栅极线 GL6) 均连接至两个相邻像素列中的像素。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 第一像素列和与第一像素列相邻的第二像素列连接至第一栅极线 GL1。 数据线 ( 例 如,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 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以及第八数据线 DL8) 在作为显示面板 100A 的纵边的第一方 向上延伸, 并沿着作为显示面板 100A 的横边的第二方向布置。每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 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或第八数据线 DL8) 均连接至像素行中的像素。第一数据线 DL1 接收 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数据电压, 而第二数据线 DL2 接收具有第二极性的第二数据电压。第 二电压的相位相对于公共电压与第一电压的相位反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数据线 DL1 和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 DL2 连接
     至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均包括晶体管 TR、 像素 电极 PE 和连接至晶体管 TR 和像素电极 PE 的接触部。
     显示面板 100A 包括接触部 CP。这些接触部基本上均匀地布置在显示面板 100A 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的第一像素 P1 以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 中与第一像素 P1 相邻的第二像素 P2 连接至第一栅极线 GL1, 并且第一像素 P1 和第二像素 P2 分别包括第一接触部 CP1 和第二接触部 CP2。第一接触部 CP1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第一像素 P1 的下部。第二接触部 CP2 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第二像素 P2 的上部。类似地,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的第三像素 P3 以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与第三像素 P3 相邻的第四像素 P4 连接至第二栅极线 GL2, 并且第三像素 P3 和第四像素 P4 分别包括第 三接触部 CP3 和第四接触部 CP4。第三接触部 CP3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第三像 素 P3 的下部。第四接触部 CP4 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第四像素 P4 的上部。布置 在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的接触部沿第一方向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交替地相邻。
     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像素 P1 的第一接触部 ) 布置在 像素中与第一接触部 CP1 布置在第一像素 P1 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偶数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二数据 线 DL2、 第四数据线 DL4、 第六数据线 DL6 和第八数据线 DL8) 相邻, 其布置在像素行下方。 布置在第二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二像素 P2 的第二接触部 ) 布置在 像素中与第二接触部 CP2 布置在第二像素 P2 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 布置在第二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奇数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 线 DL1、 第三数据线 DL3、 第五数据线 DL5 和第七数据线 DL7) 相邻, 其布置在像素行上方。
     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三像素 P3 的第三接触部 ) 布置在 像素中与第三接触部 CP3 布置在第三像素 P3 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 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偶数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二数据 线 DL2、 第四数据线 DL4、 第六数据线 DL6 和第八数据线 DL8) 相邻, 其布置在像素行下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 (“+” ) 数据电压的像素 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接触部 CP1 和第三接触部 CP3)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像素 的下部。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二接触部 CP2 和第四接触部 CP4) 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像素的上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与第一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 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 素行中布置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 并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第三数据线 DL3 相邻的像素的上部, 第 二像素行中用于接收负极性 (“-” ) 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的像素的下部。
     在图 2 所示的实施例中, 第一像素行中用于接收相同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 部被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负极
     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该像素的与位于第一像素行上方的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上部,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 该像素的与位于第一像素行下方的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下部。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 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位于第二 像素行下方的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 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位于第二像素行上方的第三数据线 DL3 相邻。因此, 在显示面板 100A 中, 接收相同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可以基本均匀地布置在像素的上部或像素 的下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A 接收八个反转的数据电压, 并由此使用 1×2 点 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第 (8k-7) 数据线 (“k” 是自然数 )、 第 (8k-6) 数据线、 第 (8k-5) 数据线、 第 (8k-4) 数据线、 第 (8k-3) 数据线、 第 (8k-2) 数据线、 第 (8k-1) 数据线和第 8k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八数据线 DL8) 接收具有 (-, +, +, -, +, -, -, +) 极性模 式的 8 个数据电压。以施加至第 (8k-7) 数据线、 第 (8k-6) 数据线、 第 (8k-5) 数据线、 第 (8k-4) 数据线、 第 (8k-3) 数据线、 第 (8k-2) 数据线、 第 (8k-1) 数据线和第 8k 数据线的每 八个数据电压重复该极性模式。第偶数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二数据线 DL2、 第四数据线 DL4、 第六数据线 DL6 以及第八数据线 DL8) 分别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 具有负极性的数据 电压、 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和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 第奇数条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 线 DL1、 第三数据线 DL3、 第五数据线 DL5 以及第七数据线 DL7) 分别接收具有负极性的数据 电压、 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 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和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如上所 述, 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四数据线 DL4 的极性可以分别与第五数据线 DL5 至第八数据线 DL8 的极性相反。
     图 3 是示出用于图 2 的反转驱动的数据扇出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再次参照图 1 并如图 3 所示, 数据驱动部 230 包括输出通道, 例如, 第一输出通道 CH1、 第二输出通道 CH2、 第三输出通道 CH3、 第四输出通道 CH4、 第五输出通道 CH5、 第六输出 通道 CH6、 第七输出通道 CH7 以及第八输出通道 CH8, 并且输出通道 CH1、 CH2、 CH3、 CH4、 CH5、 CH6、 CH7 和 CH8 中的每一个都连接至一条数据线,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 数据线 DL8。
     显示面板 100A 包括数据扇出部, 其将数据线 DL1、 DL2、 DL3、 DL4、 DL5、 DL6、 DL7 和 DL8 连接至输出通道 CH1、 CH2、 CH3、 CH4、 CH5、 CH6、 CH7 和 CH8。数据线 DL1、 DL2、 DL3、 DL4、 DL5、 DL6、 DL7 和 DL8 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 100A 的显示区域 DA 中。数据扇出部可以布置在 围绕显示区域 DA 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围区域 PA 的一部分中。
     数据扇出部包括将第一输出通道 CH1 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1 的第一数据扇出部 F01、 将第二输出通道 CH2 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DL2 的第二数据扇出部 F02、 将第三输出通道 CH3 连接至第四数据线 DL4 的第三数据扇出部 F03 以及将第四输出通道 CH4 连接至第三数 据线 DL3 的第四数据扇出部 F04。
     数据扇出部还包括将第五输出通道 CH5 连接至第六数据线 DL6 的第五数据扇出部 F05、 将第六输出通道 CH6 连接至第五数据线 DL5 的第六数据扇出部 F06、 将第七输出通道CH7 连接至第七数据线 DL7 的第七数据扇出部 F07 以及将第八输出通道 CH8 连接至第八数 据线 DL8 的第八数据扇出部 F08。
     数据驱动部 230 根据 2- 反转方法输出交替具有彼此不同极性的数据电压。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 数据驱动部 230 的奇数输出通道 ( 例如, 第一输出通道 CH1、 第三输出通道 CH3、 第五输出通道 CH5 和第七输出通道 CH7) 输出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 而数据驱动部 230 的偶数输出通道 ( 例如, 第二输出通道 CH2、 第四输出通道 CH4、 第六输出通道 CH6 和第 八输出通道 CH8) 输出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数据驱动部 230 可以通过每帧反转数据电 压的极性来输出数据电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 使用 2- 反转方法的数据驱动部 230 将 数据电压以 8- 反转方法传送到显示面板 100A。
     如图 3 所示, 第三数据扇出部 F03 和第四数据扇出部 F04 可以彼此交叉, 以分别连 接至第四数据线 DL4 和第三数据线 DL3, 并由此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一数据 线 DL1、 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二数据线 DL2、 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 第三数据线 DL3 并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四数据线 DL4。第五数据扇出部 F05 和第六数据扇出部 F06 可以彼此交叉, 以分别连接至第六数据线 DL6 和第五数据线 DL5, 并 由此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五数据线 DL5、 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 六数据线 DL6、 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七数据线 DL7 并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 压传送到第八数据线 DL8。
     图 4 是示出包含图 3 的数据扇出部的显示面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再次参照图 3 并如图 4 所示, 彼此交叉的第三数据扇出部 F03 和第四数据扇出部 F04 布置在显示面板 100A 的外围区域 PA 上。第三扇出部 F03 包括第一扇线 (fan line)FL 1 和第二扇线 FL2, 第四扇出部 F04 包括第三扇线 FL3 和第四扇线 FL4。
     第一扇线 FL1 包括第一导电图案, 并从连接至数据驱动部 230 的第三输出通道 CH3 的衬垫延伸。第二扇线 FL2 包括第二导电图案, 并通过第一接触通孔 (contact hole)CT1 连接至第一扇线 FL1。第二扇线 FL2 连接至第四数据线 DL4。第四数据线 DL4 包括第二导 电图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二扇线 FL2 可以通过一个静电二极管部 ED 连接至第四数据 线 DL4。静电二极管部 ED 对布置在显示区域 DA 上的像素进行有效地静电保护。
     第三扇线 FL3 包括第一导电图案, 并从连接至数据驱动部 230 的第四输出通道 CH4 的衬垫延伸。第四扇线 FL4 包括第三导电图案, 并通过第二接触通孔 CT2 连接至第三扇线 FL3。第四扇线 FL4 通过第三接触通孔 CT3 连接至以第二导电图案布置的第三数据线 DL3。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四扇线 FL4 可以通过一个静电二极管部 ED 连接至第三数据线 DL3。 第一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含在栅极线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二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 含在数据线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三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含在像素电极中的材料相同 的材料。
     在图 3 和图 4 中, 示出了包含彼此交叉的数据扇出部的方法, 作为使用显示面板 100A 的 4- 反转方法和数据驱动部 230 的 1- 反转方法进行驱动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另一示 例性实施例中, 可以使用利用包括使数据扇出部交叉的方法和数据驱动部的 2- 反转方法 的各种方法的 4- 反转方法来驱动显示面板 100A。
     图 5 是示出图 1 中的数据驱动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参照图 1 并如图 5 所示, 数据驱动部 230 包括输出部, 例如, 第一输出部 OT1、 第二 输出部 OT2、 第三输出部 OT3、 第四输出部 OT4。每个输出部都连接至两个相邻输出通道, 用 于分别输出奇数数据电压和偶数数据电压。输出部 OT1、 OT2、 OT3 以及 OT4 基于从定时控制 部 210 接收到的反转信号确定数据电压的极性, 并由此输出数据电压。当施加到每个输出 部的反转信号的值为 “1” 时, 每个输出部通过两个相邻输出通道输出正极性的奇数数据电 压和负极性的偶数数据电压。当反转信号的值为 “0” 时, 每个输出部通过两个相邻输出通 道输出负极性的奇数数据电压和正极性的偶数数据电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定时控制部 210 根据 4- 反转方法将第一反转信号 P01 和第二 反转信号 P02 传送到数据驱动部 230。
     第一反转信号 P01 可以被传送到第一输出部 OT1 和第四输出部 OT4, 第二反转信 号 P02 可以被传送到第二输出部 OT2 和第三输出部 OT3。如图 5 所示, 数据驱动部 230 接收 值为 “0” 的第一反转信号 P01 和值为 “1” 的第二反转信号 P02。第一输出部 OT1 输出负极 性的第一数据电压 -d1 和正极性的第二数据电压 +d2。第二输出部 OT2 输出正极性的第三 数据电压 +d3 和负极性的第四数据电压 -d4。第三输出部 OT3 输出正极性的第五数据电压 +d5 和负极性的第六数据电压 -d6。第四输出部 OT4 输出负极性的第七数据电压 -d7 和正 极性的第八数据电压 +d8。
     因此, 数据驱动部 230 输出对应于 4- 反转方法的极性的数据电压。
     下文所描述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相似元件使用与上述用于描述图 2 示出的显示 面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进行标记, 并将省略或简化其任何重复的细节描 述。
     图 6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 2 并如图 6 所示, 除了在第一方向上使用二点反转并在第二方向上使用二 点反转来驱动图 6 的显示面板 100B( 由此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来驱动显示面板 100B) 之 外, 图 6 中示出的实施例与图 2 中示出的实施例基本相同, 其中, 第一方向是纵边的方向, 第 二方向是横边的方向。两点可以接收不同极性的数据电压。
     显示面板 100B 的第 (8k-7) 数据线 ( “k” 是自然数 )、 第 (8k-6) 数据线、 第 (8k-5) 数据线、 第 (8k-4) 数据线、 第 (8k-3) 数据线、 第 (8k-2) 数据线、 第 (8k-1) 数据线和第 8k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八数据线 DL8) 根据 4- 反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 ( 例如, 具有按一个水平间隔反转的极性的数据电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第一水平间隔 H1 期 间,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 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接收具有 (-, +, +, -, +, -, -, +) 极性模式 的数据电压, 在第二水平间隔 H2 期间,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 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分别接 收具有 (+, -, -, +, -, +, +, -) 极性模式的数据电压, 以及在第三水平间隔 H3 期间, 第一数 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接收具有 (-, +, +, -, +, -, -, +) 极性模式的数据电 压。在下文中, 将使用具有按一个水平间隔 H 反转的极性的数据电压的驱动方法称为列反 转方法。显示面板 100B 包括包含接触部的像素, 并且接触部基本均匀地布置在显示面板 100B 上。 在同一像素行中接收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交替地布置为与 置于像素上方和下方的数据线相邻。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像素行中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接触部 CP1 和第四接触部 CP4) 交替地布置在像素的下部和上部, 分别与第二数据线 DL2 和第一数据线 DL 1 相邻。第一像素行中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二接触部 CP2 和第三接触部 CP3) 布置在像素的上部和下部, 分别与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 二数据线 DL2 相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与第一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 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 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 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 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驱动显示面板 100B 的数据驱动部 230 根据 1- 点反转方法和列反转方法确定数据 电压的极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B 可以包括相互交叉的数据扇出部和能够使 用 1- 点反转和列反转驱动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B 可以通过数据驱动部来驱动, 数据驱动部根据 4- 反转和列反转使用第一反转信号 P01 和第 二反转信号 P02 来进行驱动, 如图 5 所示。 图 7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 2 并如图 7 所示, 显示面板 100C 包括 :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 八数据线 DL8)、 栅极线 ( 例如, 第一栅极线 GL1 至第五栅极线 GL5)、 以及连接至数据线和栅 极线的像素。除了反转驱动方法、 像素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置结构之 外, 数据线 DL1 至 DL8、 栅极线 GL1 至 GL5 以及像素的布置结构与图 2 描述的实施例的布置 结构基本相同。
     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 ( 例如, 在纵边方向上为 2- 点反转并且在横边方向上为 2- 点反转 ) 驱动显示面板 100C。两点可以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压。显示面板 100C 使用 2- 反 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 (4k-3) 数据线 (“k” 是自然数 )、 第 (4k-2) 数据线、 第 (4k-1) 数据线和第 4k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 据线 DL3 和第四数据线 DL4) 接收具有 (+, -, -, +) 极性模式的数据电压。第 (4k-3) 数据 线、 第 (4k-2) 数据线、 第 (4k-1) 数据线和第 4k 数据线可以接收具有按帧反转的极性的数 据电压。
     在下文中将描述显示面板 100C 的像素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 置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C 包括像素, 例如, 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并连接 至第一栅极线 GL1 的第一像素 P1、 第三像素 P3、 第五像素 P5 和第七像素 P7, 布置在第二像 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一栅极线 GL1 的第二像素 P2、 第四像素 P4、 第六像素 P6 和第八像素 P8, 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并连接至与第一栅极线 GL1 相邻的第二栅极线 GL2 的第九像素 P9、 第 十一像素 P11、 第十三像素 P13 和第十五像素 P15, 以及布置在第四像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二 栅极线 GL2 的的第十像素 P10、 第十二像素 P12、 第十四像素 P14 和第十六像素 P16。
     第一像素 P1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第一接触部 CP1 连接至第二 数据线 DL2, 第二像素 P2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第二接触部 CP2 连接至第 一数据线 DL1。第三像素 P3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 DL3 相邻的第三接触部 CP3 连接至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像素 P4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的第四接触部 CP4 连接 至第四数据线 DL4。第五像素 P5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五数据线 DL5 相邻的第五接触部 CP5 连 接至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像素 P6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六数据线 DL6 相邻的第六接触部 CP6 连接至第六数据线 DL6。第七像素 P7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八数据线 DL8 相邻的第七接触部 CP7 连接至第八数据线 DL8, 第八像素 P8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七数据线 DL7 相邻的第八接触 部 CP8 连接至第七数据线 DL7。
     第九像素 P9 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 1, 第十像素 P10 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DL2。第 十一像素 P11 连接至第四数据线 DL4, 第十二像素 P12 连接至第三数据线 DL3。第十三像素 P13 连接至第六数据线 DL6, 第十四像素 P14 连接至第五数据线 DL5。第十五像素 P15 连接 至第七数据线 DL7, 第十六像素 P16 连接至第八数据线 DL8。
     在显示面板 100C 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接收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 触部基本上均匀地布置在像素的上部和下部。 如图 7 所示,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二接触部 CP2 和第九接触部 CP9)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 像素的上部, 而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 接触部 CP1 和第十接触部 CP10)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像素的下部。 另外, 布置在 与第一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 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 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 布置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如图 7 所示, 布置在第二像 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接触部 ( 例如, 第四接触部 CP4 和第十一接触部 CP11) 布 置在与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的像素的下部,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 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三接触部 CP3 和第十二接触部 CP12) 布置在与第三数据线 DL3 相 邻的像素的上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同一像素行中并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 像素的接触部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
     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整个显示面板 100C 中, 对于后续的栅极线 ( 例如, 如 图 7 所示的第三栅极线 GL3 和第四栅极线 GL4), 重复图 7 中标记为 “重复结构” 的第一像素 P1 至第十六像素 P16 以及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八数据线 DL8 的连接结构, 因此, 将在下文中 省略其任何重复的细节描述。
     显示面板 100C 可以根据 2- 反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 并且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 2×2 点反转方法来进行驱动。
     显示面板 100C 可以包括彼此交叉并根据 2- 反转方法接收来自数据驱动部的反转 信号的数据扇出部。
     图 8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 2 并如图 8 所示, 显示面板 100D 包括 :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第
     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 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栅极线 ( 例如, 第一栅极线 GL1、 第二栅极线 GL2、 第三栅极线 GL3、 第四栅极线 GL4、 第五栅极线 GL5)、 以及连接至数据线和栅极线的像素。除了反转驱动 方法、 像素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置结构之外, 显示面板 100D 的布置结 构与图 2 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布置结构基本相同。
     根据利用在纵边方向上的二点反转和在横边方向上的二点反转的 2×2 点反转方 法来驱动显示面板 100D。施加到两个点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可以彼此不同。显示面板 100D 根据 4- 反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第 (8k-7) 数据线 ( “k” 是自然数 )、 第 (8k-6) 数据线、 第 (8k-5) 数据线、 第 (8k-4) 数据线、 第 (8k-3) 数据线、 第 (8k-2) 数据线、 第 (8k-1) 数据线和 第 8k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第二数据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数据线 DL4、 第 五数据线 DL5、 第六数据线 DL6、 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接收具有 (+, -, -, +, -, +, +, -) 极性模式的数据电压。
     在下文中将描述图 8 的显示面板 100D 的像素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 部的布置结构。
     如图 8 所示, 显示面板 100D 包括 : 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一栅极线 GL1 的第一像素 P1 和第三像素 P3、 布置在第二像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一栅极线 GL1 的第二像素 P2 和第四像素 P4、 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二栅极线 GL2 的第五像素 P5 和第七像 素 P7、 以及布置在第四像素列中并连接至第二栅极线 GL2 的第六像素 P6 和第八像素 P8。
     第一像素 P1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第一接触部 CP1 连接至第二 数据线 DL2, 第二像素 P2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第二接触部 CP2 连接至第 一数据线 DL1。第三像素 P3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 DL3 相邻的第三接触部 CP3 连接至 第三数据线 DL3, 第四像素 P4 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的第四接触部 CP4 连接 至第四数据线 DL4。
     第五像素 P5 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1, 第六像素 P6 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DL2。第七像 素 P7 连接至第四数据线 DL4, 第八像素 P8 连接至第三数据线 DL3。
     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整个显示面板 100D 中, 对于后续的栅极线 ( 例如, 如 图 8 所示的第三栅极线 GL3 和第四栅极线 GL4), 重复图 8 中标记为 “重复结构” 的第一像素 P1 至第八像素 P8 以及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四数据线 DL4 的连接结构, 因此, 将在下文中省 略其任何重复的细节描述。
     在显示面板 100D 中, 接收具有相同极性的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基本上均匀地布 置在像素的上部和下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二接触部 CP2 和第五接触部 CP5) 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 DL1 相邻的像素的上部,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接触部 CP1 和第 六接触部 CP6)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像素的下部。另外, 布置在与第一像素行相 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 行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 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负极 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四接触部 CP4 和第七接触部 CP7) 布置在与第四数据线 DL4 相邻的像 素的下部,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三接触 部 CP3 和第八接触部 CP8) 布置在与第三数据线 DL3 相邻的像素的上部。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 布置在同一像素行中并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 分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D 可以使用 4- 反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 并通过包 括图 8 所示的像素和数据线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置结构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来进 行驱动。两个点可以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面板 100D 可以包括交叉的数据扇出部和传送反转信号 的数据驱动部, 从而接收具有根据 4- 反转方法的极性的数据电压。具有根据 4- 反转方法 的极性的数据电压可以在每帧中反转。
     图 9 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 2 并如图 9 所示, 显示面板 100E 包括 :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数据线 DL1 至第 八数据线 DL8)、 栅极线 ( 例如, 第一栅极线 GL1 至第五栅极线 GL5)、 以及连接至数据线和栅 极线的像素。除了反转驱动方法、 像素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置结构之 外, 图 9 中的数据线、 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与图 2 中的布置结构基本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使用包括在纵边方向上的二点反转和在横边方向的二点反转 的 2×2 点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 100E。两点可以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压。显示面板 100E 根 据 8- 反转方法接收数据电压。第 (8k-7) 数据线 (“k” 是自然数 )、 第 (8k-6) 数据线、 第 (8k-5) 数据线、 第 (8k-4) 数据线、 第 (8k-3) 数据线、 第 (8k-2) 数据线、 第 (8k-1) 数据线和 第 8k 数据线 ( 例如, 第一至第八数据线 DL1, ..., DL8) 接收具有 (+, -, -, +, -, +, +, -) 极 性模式的数据电压。
     在下文中将描述像素与数据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显示面板 100E 的接触部的布 置结构。
     如图 9 所示, 显示面板 100E 包括 : 第一像素列中的第一像素 P1、 连接至第一栅极 线 GL1 的第二像素列中的第二像素 P2、 第三像素列中的第三像素 P3 和连接至与第一栅极线 GL1 相邻的第二栅极线 GL2 的第四像素列中的第四像素 P4、 以及第五像素列中的第五像素 P5 和连接至与第二栅极线 GL2 相邻的第三栅极线 GL3 的第六像素列中的第六像素 P6。第 一像素 P1 至第六像素 P6 沿第一方向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
     第一像素 P1、 第四像素 P4 以及第五像素 P5 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DL2, 第二像素 P2、 第三像素 P3 以及第六像素 P6 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1。
     第一像素 P1 的第一接触部 CP1、 第四像素 P4 的第四接触部 CP4 以及第五像素 P5 的第五接触部 CP5 连接至第二数据线 DL2, 而第二像素 P2 的第二接触部 CP2、 第三像素 P3 的第三接触部 CP3 以及第六像素 P6 的第六接触部 CP6 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1。
     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整个显示面板 100E 中, 对于后续的栅极线 ( 例如, 如 图 9 所示的第三栅极线 GL3、 第四栅极线 GL4 和第五栅极线 GL5), 重复第二像素 P2 至第五像 素 P5 与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的连接结构以及分别布置在第二像素 P2 至第五 像素 P5 上的第二接触部 CP2 至第五接触部 CP5 的布置结构, 从而, 在下文中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细节描述。 接收相同极性的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显示面板 100E 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 如, 第二接触部 CP2 和第三接触部 CP3) 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 DL 1 相邻的像素的上部, 布 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 ( 例如, 第一接触部 CP1、 第四接触部 CP4 和第五接触部 CP5) 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 DL2 相邻的像素的下部。 布置在与第一像素行 相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 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 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 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负极性电压 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例如, 布置在同一像素行中并接收相同极性数据电 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 例如, 上部和下部中的一个。
     显示面板 100E 接收根据 4- 反转方法的数据电压, 并通过包括上述的像素和数据 线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接触部的布置结构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来进行驱动。
     显示面板 100E 可以包括数据扇出部, 其彼此交叉并接收来自数据驱动部的根据 8- 反转方法的反转信号。
     图 10A 和图 10B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条状 (stripe) 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 10A 示出了在使用图 2 示出的 1×2 点反转方法驱动的显示设备中交替布置有 白色图像和黑色图像的检查图案的示例性实施例。图 10B 示出了在使用图 6、 图 7、 图8和 图 9 中示出的 2×2 点反转方法驱动的显示设备中的检查图案。 显示设备包括单位像素 Pu, 该单位像素包括 : 红色像素 ( 例如, 第一红色像素 R1)、 绿色像素 ( 例如, 第一绿色像素 G1) 和蓝色像素 ( 例如, 第一蓝色像素 B1)。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可以接收白色灰度级电压 WV,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可以接收黑色灰度级电压 BV。
     如图 10A 所示, 在使用 1×2 点反转方法驱动的显示设备中, 施加到包含在在第一 方向延伸的横向区域 110 中的像素的电压极性和施加到包括在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纵向区 域 120 中的像素的电压极性, 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横向区域 110 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像 素行 111、 第二像素行 112、 第三像素行 113 和第四像素行 114。在第一像素行 111 和第二像 素行 112 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在第三像素行 113 和第四像素行 114 中, 显示 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因此, 显示白色图像 WI 和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的极性模式基本 上均匀地分布在横向区域 110 中。
     纵向区域 120 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像素列 121、 第二像素列 122、 第三像素列 123 以及第四像素列 124。在第一像素列 121 和第二像素列 122 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交 替地接收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和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 素交替地接收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和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在第三像素列 123 和第四像素列 124 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交替地接收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和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交替地接收具有 (-, +) 极性模式的 电压和具有 (+, -) 极性模式的电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和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的极性模式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纵向区域 120 中。因此, 使用 1×2 点反转方法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有效地防止了横向条状 影响 (crosswise stripe effect) 和纵向条状影响。
     在下文中, 将描述包含在横向区域 210 和纵向区域 220 中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驱 动的显示设备的像素的极性模式。
     在横向区域 210 的第一像素行 211 至第四像素行 214 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 接收具有 (-, +, +)、 (+, -, -)、 (+, +, -) 以及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并且显示白色图像 的像素的极性模式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横向区域 210 中,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 (+, -, -)、 (+, +, -) 以及 (-,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并且显示黑色图像的像素的 极性模式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横向区域 210 中。
     在第一像素列 221 至第四像素列 224 中, 显示白色图像 W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和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并且显示白色图像的像素的极性模式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纵向 区域中, 显示黑色图像 BI 的像素接收具有 (+, +) 和 (-, -) 极性模式的电压, 并且显示黑色 图像的像素的极性模式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在纵向区域 220 中。
     因此, 使用 2×2 点反转方法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有效地防止了横向条状 影响和纵向条状影响。
     因此, 利用在横边方向上的 2 点反转驱动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有效地防止 了诸如条状的缺陷。
     图 11A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 11B 是示出根 据本发明的公共电压耦合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具体地, 图 11A 示出了在利用在 横边方向上的 2 点反转驱动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检查图案, 图 11B 示出了施加 至图 11A 的像素的电压的信号时序。
     如图 11A 和图 11B 所示, 第一数据线 DL 1 至第八数据线 DL8 分别接收具有根据 8- 反转方法的 (-, +, +, -, +, -, -, +) 极性模式的数据电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数据 线 DL1、 第四数据线 DL4、 第六数据线 DL6 和第七数据线 DL7 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 例如, 第 一数据电压 -d1、 第三数据电压 -d3、 第五数据电压 -d5 以及第七数据电压 -d7, 而第二数据 线 DL2、 第三数据线 DL3、 第五数据线 DL5 和第八数据线 DL8 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 例如, 第 二数据电压 +d2、 第四数据电压 +d4、 第六数据电压 +d6 以及第八数据电压 +d8。 负极性数据 电压是在公共电压 Vcom 和接地电压 GND 范围内的电压, 而正极性数据电压是在公共电压和 电源电压 AVDD 的范围内的电压。接地电压 GND 和电源电压 AVDD 是黑灰度级 (black gray level) 电压。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第一栅极线 GL1 接收栅极信号的第一水平间隔 H1 期间, 第 一数据线 DL1 接收诸如接地电压 GND 的黑灰度级电压, 第二数据线 DL2 接收诸如电源电压 AVDD 的黑灰度级电压。 在第二栅极线 GL2 接收栅极信号的第二水平间隔 H2 期间, 第一数据 线 DL1 接收负极性的白灰度级电压 -WV, 第二数据线 DL2 接收黑灰度级电压, 例如, 电源电压 AVDD。在第三栅极线 GL3 接收栅极信号的第三水平间隔 H3 期间, 第一数据线 DL1 接收负极 性的白灰度级电压 -WV, 第二数据线 DL2 接收正极性的白灰度级电压 +WV。
     如图 11B 所示, 当施加到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的第一像素行 131 的像素的第一公共电压 Vcom1, 根据施加到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的数据电 压的变化, 在第一水平间隔 H1 与第二水平间隔 H2 之间的边界增大, 并在第二水平间隔 H2与第三水平间隔 H3 之间的边界减小时, 会产生第一公共电压 Vcom1 的失真。
     当施加到连接至第三数据线 DL3 和第四数据线 DL4 的第二像素行 132 的像素的第 二公共电压 Vcom2, 根据施加到第三数据线 DL3 和第四数据线 DL4 的数据电压的变化, 在第 一水平间隔 H1 和第二水平间隔 H2 之间的边界增大, 并在第二水平间隔 H2 和第三水平间隔 H3 之间的边界减小时, 会产生第二公共电压 Vcom2 的失真。
     当施加到连接至第五数据线 DL5 和第六数据线 DL6 的第三像素行 133 的像素的第 三公共电压 Vcom3, 根据施加到第五数据线 DL5 和第六数据线 DL6 的数据电压的变化, 在第 一水平间隔 H1 和第二水平间隔 H2 之间的边界减小, 并在第二水平间隔 H2 和第三水平间隔 H3 之间的边界增大时, 会产生第三公共电压 Vcom3 的失真。
     当施加到连接至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的第四像素行 134 的像素的第 四公共电压 Vcom4, 根据施加到第七数据线 DL7 和第八数据线 DL8 的数据电压的变化, 在第 一水平间隔 H1 和第二水平间隔 H2 之间的边界减小, 并在第二水平间隔 H2 和第三水平间隔 H3 之间的边界增大时, 会产生第四公共电压 Vcom4 的失真。
     在 示 例 性 实 施 例 中, 利 用 在 横 边 方 向 上 的 2- 点 反 转 驱 动 的 显 示 设 备 弥 补 (offset) 第一像素行 131 和第二像素行 132 的失真以及第三像素行 133 和第四像素行 134 的失真, 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由显示设备的公共电压的耦合产生的呈绿色的低劣显示。
     图 12 是示出显示设备的栅极线的栅极金属图案和数据线的源极金属图案的示例 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如图 12 所示, 第一栅极线 GL1 包括栅极金属图案。第一栅极线 GL1 布置在第一像 素 P1 和第二像素 P2 之间。第一栅极线 GL1 包括第一栅电极 GE1 和第二栅电极 GE2。第一 栅电极 GE1 朝向第一像素 P1 突出。第二栅电极 GE2 朝向第二像素 P2 突出。
     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在与布置第一栅极线 GL1 所沿的方向十字交叉 的方向上延伸, 并且第一数据线 DL 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包括源极金属图案。第一数据线 DL1 包括 U 型并朝向第一像素突出的第一源电极 SE1, 第二数据线 DL2 包括 U 型并朝向第二 像素突出的第二源电极 SE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数据线 DL1 和第二数据线 DL2 包括源 极金属图案。第一数据线 DL1 包括与第一源电极 SE1 间隔开并通过接触通孔连接至第一像 素电极 PE1 的第一漏电极 DE1。第二数据线 DL2 包括与第二源电极 SE2 间隔开并通过接触 通孔连接至第二像素电极 PE2 的第二漏电极 DE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源电极 SE1 和第一栅电极 GE1 彼此重叠, 第二源电极 SE2 和第二栅电极 GE2 彼此重叠, 并且第一源电极 SE1 和第一栅电极 GE1 的重叠区域与第二源 电极 SE2 和第二栅电极 GE2 的重叠区域基本上相同。然而, 当源极金属图案没有布置在栅 极金属图案的预定部分时, 第一源电极 SE1 和第一栅电极 GE1 的重叠区域可能与第二源电 极 SE2 和第二栅电极 GE2 的重叠区域不同。
     因此, 当第一栅电极 GE1 和第一源电极 SE1 的重叠区域大于第二栅电极 GE2 和第 二源电极 SE2 的重叠区域时, 第一晶体管 TR1 的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大于第二 晶体管 TR2 的栅电极和源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当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晶体管基本上均匀地布 置在像素的上部和下部时, 有效地防止了由图 12 的栅极金属图案和源极金属图案之间的 偏移产生的闪烁。现在将描述减小由栅极线偏移导致的显示失真的示例性实施例。图 13A 是示出使 用在纵边方向上的二点反转并包括朝显示设备的左侧偏移的栅极线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 图 13B 是示出施加到图 13A 中的像素的电压波形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
     如图 13A 和图 13B 所示, 第一栅极线 GL1 将栅极信号传送到第一像素 P1 和第二像 素 P2, 第二栅极线 GL2 将栅极信号传送到第三像素 P3 和第四像素 P4。
     由于第一栅极线 GL1 和第二栅极线 GL2 的偏移, 第一栅极线 GL1 布置为相比于第 二像素 P2 更靠近第一像素 P1, 第二栅极线 GL2 布置为相比于第二像素 P4 更靠近第一像素 P3。因此, 由于第一栅极线 GL1 的偏移, 低于负极性的正常像素电压 -PV 的第一像素电压 PV1 可以施加到第一像素 P1, 由于第一栅极线 GL1 的偏移, 高于正极性的正常像素电压 +PV 的第二像素电压 PV2 可以施加到第二像素 P2。
     类似地, 由于第二栅极线 GL2 的偏移, 低于正极性的正常像素电压 +PV 的第三像素 电压 PV3 可以施加到第三像素 P3, 由于第二栅极线 GL2 的偏移, 高于负极性的正常像素电 压 -PV 的第四像素电压 PV4 可以施加到第四像素 P4。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当第一像素 P1 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 且第四像素 P4 接收负极 性数据电压时, 第四像素电压 PV4 可能高于第二像素电压 PV2, 因而第一像素电压 PV1 的不 足可以通过第四像素电压 PV4 来补偿。类似地, 第三像素电压 PV3 的不足可以通过第二像 素电压 PV2 来补偿。 因此, 在利用在纵边方向上的二点反转驱动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由于 栅极线的偏移产生的低劣显示得到极大地减少。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具有利用点反转方法驱动的像素结构 的显示设备极大地减少了数据线的数量、 诸如条状劣势、 绿色显示、 闪烁等的低劣显示。另 外, 布置在像素上的接触部基本上是均匀布置的, 从而有效防止了当接触部基本均匀地布 置在阵列面板上的黑矩阵 (“BOA” ) 中时由接触部导致的低劣显示, 其中, 黑矩阵布置在接 触部处。
     本发明不应理解为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更确切地, 提供这些示例 性实施例, 以使得本公开详尽和完整, 并将本发明的思想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 例, 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在不背离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 范围的前提下, 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
    

显示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显示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显示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设备.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8107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8107ACN101958107A21申请号201010225139822申请日20100709102009006430620090715KRG09G3/36200601G02F1/1362200601G02F1/13320060171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地址韩国京畿道72发明人李在训李龙淳文桧植李昌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余刚李丙林54发明名称显示设备57摘要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像素、数据线和栅极线。像素的横边被布置为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

2、数据线相邻,像素的纵边被布置为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栅极线相邻。像素中沿第二方向布置为彼此相邻的两个相邻像素连接到栅极线中的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部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16页附图15页CN101958108A1/5页2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像素,每个所述像素均包括横边和纵边;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栅极线,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所述像素的所述横边被布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

3、至少一条数据线相邻,每个所述像素的所述纵边被布置为与所述栅极线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相邻,以及所述像素中的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邻排列的两个相邻像素被连接至布置于这两个相邻像素之间的栅极线中的同一条栅极线;以及数据驱动部,用于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两个相邻像素用于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线包括第8K7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7数据电压;第8K6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6数据电压;第8K5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5数据电压;第。

4、8K4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4数据电压;第8K3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3数据电压;第8K2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2数据电压;第8K1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1数据电压;以及第8K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数据电压,所述第8K7数据线、所述第8K6数据线、所述第8K5数据线、所述第8K4数据线、所述第8K3数据线、所述第8K2数据线、所述第8K1数据线以及所述第8K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8K7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6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5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8K4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8K3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2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1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8K。

5、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反;以及K是自然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并使用1反转方法和2反转方法中的一种输出所述第8K7数据电压、所述第8K6数据电压、所述第8K5数据电压、所述第8K4数据电压、所述第8K3数据电压、所述第8K2数据电压、所述第8K1数据电压和所述第8K数据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数据扇出部,用于将所述数据驱动部的输出通道连接至所述数据线,以及权利要求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2/5页3所述数据扇出部中的至少一对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

6、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所述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和所述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中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同一条数据线相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线和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第一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三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

7、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第四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所述第四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第五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五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第六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六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七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七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以及第八像素,被布置为与。

8、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八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并且所述第二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像素相邻,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第三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以及第四像素,被布置为。

9、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交替地布置为与分别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所述接触部的上方和下方的两条数据线相邻。权利要求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3/5页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线和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第一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

10、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三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以及第四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部通过每个水平间隔周期反转所述数据电压的极性而利用所述数据电压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线包括第4K3数据线,用于接收第。

11、4K3数据电压;第4K2数据线,用于接收第4K2数据电压;第4K1数据线,用于接收第4K1数据电压;以及第4K数据线,用于接收第4K数据电压,所述第4K3数据线、所述第4K2数据线、所述第4K1数据线以及所述第4K数据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以及所述第4K3数据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4K2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4K1数据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4K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反,K是自然数。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并使用1反转方法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所述第4K3数据电压、所述第4K2数据电压、所述第4K1数据电压和所述第4K数据电压。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

12、,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数据扇出部,用于将所述数据驱动部的所述输出通道连接至所述第4K3数据线、所述第4K2数据线、所述第4K1数据线以及所述第4K数据线,以及所述数据扇出部中的至少一对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接触部,用于将所述第4K3数据线、所述第4K2数据线、所述第4K1数据线和所述第4K数据线连接至对应的像素;以及布置在相同像素行中并用于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同一条数据线相邻。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权利要求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4/5页5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

13、括第一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第三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第四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所述第四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第五像素,被布置为与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

14、据线相邻的第五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第六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六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七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七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以及第八像素,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并通过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八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17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三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以及第四数据线,沿所述第。

15、一方向延伸,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相邻;第二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第三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线相邻;以及第四接触部,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相邻;像素,包括第一像素,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第二像素,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第三像素,被布置在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四数据线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三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线;以及第四像素,被布置在所述第三数据线和所述第四数据线之间,并通过所述第四接触部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线;以及栅。

16、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像权利要求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5/5页6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以及第二栅极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数据驱动部,用于将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用于将所述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像素;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用于接收所述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和所述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中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接触部被布。

17、置为与所述数据线中的同一条数据线相邻。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线进一步包括第8K7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7数据电压;第8K6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6数据电压;第8K5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5数据电压;第8K4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4数据电压;第8K3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3数据电压;第8K2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2数据电压;第8K1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1数据电压;以及第8K数据线,用于接收第8K数据电压,所述第8K7数据线、所述第8K6数据线、所述第8K5数据线、所述第8K4数据线、所述第8K3数据线、所述第8K2数据线、所述第8K1数据线以及所述第8K数据线沿所述。

18、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8K7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6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5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8K4数据电压的极性分别与所述第8K3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2数据电压的极性、所述第8K1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及所述第8K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反,以及K是自然数。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驱动部包括输出通道,并使用1反转方法和2反转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输出所述第8K7数据电压、所述第8K6数据电压、所述第8K5数据电压、所述第8K4数据电压、所述第8K3数据电压、所述第8K2数据电压、所述第8K1数据电压和所述第8K数据电压。权利要求书CN101958107ACN10195。

19、8108A1/16页7显示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分改善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背景技术0002液晶显示LCD设备通常包括LCD面板和为LCD面板提供光的背光单元。LCD面板可以包括数据线和与数据线交叉的栅极线。数据线和栅极线可以限定像素。0003最近,已经开发了具有数量减少的所需数据驱动电路的像素结构,以降低LCD设备的制造成本。例如,在该像素结构中,左像素和右像素可以共用一条数据线。这样,所需数据线的数量可以减少一半,而所需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一半。0004在另一像素结构中,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延伸,而栅极线沿着显示面板的基本。

20、上垂直于长边方向的短边方向延伸。当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长边方向延伸时,数据线沿着显示面板的短边方向交替地布置。因此,数据线的数量可以小于数据线沿着长边方向交替地布置的结构中的数据线数量,从而可以充分地减少数据驱动电路的数量。0005然而,由于与LCD设备的反转INVERSION驱动对应的像素间充电时间,包括数量减少的数据线的像素结构可能产生跳变电压KICKBACKVOLTAGEVARIATION。当产生跳变电压时,LCD设备例如在某些图案中具有诸如条状缺陷和闪烁的显示缺陷。发明内容0006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用于提高显示质量的数量减少的数据线。000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

21、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像素、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以及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个像素均包括被布置为与数据线中的至少一条数据线相邻的横边、以及被布置为与至少一条栅极线相邻的纵边。沿第一方向彼此相邻排列的两个相邻像素电连接至布置在两个相邻像素之间的栅极线中的同一条栅极线。数据驱动部将二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0008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数据驱动部。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数据线、。

22、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数据线、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第四像素、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布置在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之间以及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之间的第一栅极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栅极线、布置为与第二数据线相邻的第一接触部、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接触部、布置为与第四数据线相邻的第三接触部、以及布置为与第三数据线相邻的第四接触部。第一像素布置在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并通过第一接触部连接至第二数据线,第二像素布置在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2/16页8并通过第二接触部连接至第一数据线,第三像素布置在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

23、据线之间,并通过第三接触部连接至第四数据线,以及第四像素布置在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据线之间,并通过第四接触部连接至第三数据线。数据驱动部将一点反转的第一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像素,并将二点反转的第二方向数据电压传送到沿第二方向布置的像素。000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上基本均匀地布置连接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接触部,并沿纵边方向使用一点反转方法和二点反转方法中的至少一种驱动显示面板,以及沿横边方向使用二点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从而极大地改善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0010通过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0。

24、01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0012图2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13图3是示出用于图2的反转驱动的数据扇出部的平面图;0014图4是示出根据应用图3的数据扇出部的实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0015图5是示出用于图2的反转驱动的数据驱动部的框图;0016图6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17图7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18图8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

25、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19图9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20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条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21图1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22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公共电压耦合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0023图12是示出栅极金属图案和源极金属图案的平面图;以及0024图13A是示出在纵边方向上使用二点反转且包含朝显示设备的左侧偏移MISALIGN的栅极线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以及0025图13B是示出施加至图13A的像素的电压波形的示例性。

26、实施例的信号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所阐释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详尽和完整,以及将本发明的范围全面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3/16页90027应当理解,当提及一个元件为“在另一元件之上”时,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在它们之间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提及一个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

27、包括相关列出项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以及所有组合。0028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局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也可以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0029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意指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A”、“一AN”和“该THE”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出了其他的情况。应当进一步。

28、理解,当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COMPRISING,或者INCLUDES和/或INCLUDING”用于本说明书中时,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其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0030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本文使用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之下”、“在下面”、“下部的”、“在上面”、“上部的”等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外,这些空间关系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翻转图中的装置,那么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下面。

29、”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面”。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以涵盖“在上面”和“在下面”的两个方位。该装置也可以定位为其他的方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的方位,并且可以是由此说明的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符。0031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的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常用词典中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和本公开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本文中清楚地进行了这样的限定。0032本文参考示意性地示出理想实施例的截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这样,例如。

30、,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示意图的形状的变化是可以预期的。因而,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当被解释为仅局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应当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例如,被示为或描述为平面的区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所示出的尖角可以是圆滑的。因此,图中示出的区域实际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其形状并不旨在示出区域的实际形状,也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33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使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线和像素的布置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0034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和面板驱动部200。0035如。

31、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的架构形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纵边和沿与第一方向十字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横边,例如,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以矩阵模式例如,具有行和列布置的像素P例如,图1示出的两个相邻像素P1和P2,其他实施例不限于此、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例如,两条相邻的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4/16页10数据线DL1和DL2。如图1所示,栅极线GL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布置,其中第二方向是基本上平行于由显示面板100的横边限定的平面的方向,第一方向是基本上平行于由显示面板100的纵边限定的平面的方向。数据线DL例如,两。

32、条相邻的数据线DL1和DL2沿第一方向例如,沿显示面板100的纵边延伸,并沿第二方向例如,沿显示面板100的横边交替地布置。一条栅极线GL限定了两个相邻像素P1和P2中的每个像素的纵边,两条相邻数据线DL1和DL2限定了两个相邻像素P1和P2中的每个像素的横边。0036两个相邻像素P1和P2中的第一像素P1包括晶体管TR,连接至两条相邻数据线DL1和DL2中的第一数据线DL1和一条栅极线GL;像素电极PE,连接至晶体管TR以及彩色滤光片未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包含第一像素P1的第一列像素可以包括红色滤光片,包含第二像素P2的第二列像素可以包括绿色滤光片。包含第三像素P3的第三列像素可以包括蓝。

33、色滤光片。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片可以沿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交替地布置。0037面板驱动部200包括定时控制部210、数据驱动部230以及栅极驱动部250。定时控制部210接收来自外部源未示出的数据信号和同步信号,并使用同步信号生成驱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控制信号。驱动控制信号包括控制栅极驱动部250的栅极控制信号。0038数据驱动部230将从定时控制部210和外部源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数字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电压。数据驱动部230根据反转方法确定数据电压的极性,以将数据电压输出到数据线DL1和DL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部230可以布置为与显示面板100的横边和数据线DL1和DL2。

34、的端部相邻。栅极驱动部250使用从外部源接收到的栅极导通/截止电压生成栅极信号,以基于栅极控制信号将栅极信号传送到栅极线GL。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栅极驱动部250可以布置为与显示面板100的纵边和栅极线GL的端部相邻。0039面板驱动部200根据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1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面板驱动部200使用在第一方向上以一点反转而在横边方向上以两点反转的12点反转方法,驱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图2。施加到两点的电压的极性可以彼此不同。0040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A包括多个像素。这些像素被布置为矩阵结构,在该矩阵结构中,像素行布置在作为显示面板100A的纵边。

35、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像素列布置在作为显示面板100A的横边方向的第二方向上。0041每条栅极线例如,第一栅极线GL1、第二栅极线GL2、第三栅极线GL3、第四栅极线GL4、第五栅极线GL5或第六栅极线GL6均连接至两个相邻像素列中的像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列和与第一像素列相邻的第二像素列连接至第一栅极线GL1。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三数据线DL3、第四数据线DL4、第五数据线DL5、第六数据线DL6、第七数据线DL7以及第八数据线DL8在作为显示面板100A的纵边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沿着作为显示面板100A的横边的第二方向布置。每条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

36、、第二数据线DL2、第三数据线DL3、第四数据线DL4、第五数据线DL5、第六数据线DL6、第七数据线DL7或第八数据线DL8均连接至像素行中的像素。第一数据线DL1接收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数据电压,而第二数据线DL2接收具有第二极性的第二数据电压。第二电压的相位相对于公共电压与第一电压的相位反相。004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DL1和与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DL2连接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5/16页11至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均包括晶体管TR、像素电极PE和连接至晶体管TR和像素电极PE的接触部。0043显示面板100。

37、A包括接触部CP。这些接触部基本上均匀地布置在显示面板100A上。004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的第一像素P1以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与第一像素P1相邻的第二像素P2连接至第一栅极线GL1,并且第一像素P1和第二像素P2分别包括第一接触部CP1和第二接触部CP2。第一接触部CP1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DL2相邻的第一像素P1的下部。第二接触部CP2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DL1相邻的第二像素P2的上部。类似地,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的第三像素P3以及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与第三像素P3相邻的第四像素P4连接至第二栅极线GL2,并且第三像素P3和第四像素P4分别包括第三接触部CP3和第四接触部CP4。。

38、第三接触部CP3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DL2相邻的第三像素P3的下部。第四接触部CP4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DL1相邻的第四像素P4的上部。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的像素的接触部沿第一方向被布置为与第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交替地相邻。0045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例如,第一像素P1的第一接触部布置在像素中与第一接触部CP1布置在第一像素P1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偶数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第六数据线DL6和第八数据线DL8相邻,其布置在像素行下方。0046布置在第二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例如,第二。

39、像素P2的第二接触部布置在像素中与第二接触部CP2布置在第二像素P2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二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奇数条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第三数据线DL3、第五数据线DL5和第七数据线DL7相邻,其布置在像素行上方。0047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例如,第三像素P3的第三接触部布置在像素中与第三接触部CP3布置在第三像素P3中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三像素列中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第偶数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第六数据线DL6和第八数据线DL8相邻,其布置在像素行下方。0048在。

40、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例如,第一接触部CP1和第三接触部CP3布置在与第二数据线DL2相邻的像素的下部。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例如,第二接触部CP2和第四接触部CP4布置在与第一数据线DL1相邻的像素的上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与第一像素行相邻的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正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在第一像素行中布置并接收负极性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的部分相对的部分上。布置。

41、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正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第三数据线DL3相邻的像素的上部,第二像素行中用于接收负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与第四数据线DL4相邻的像素的下部。0049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行中用于接收相同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负极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6/16页12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该像素的与位于第一像素行上方的第一数据线DL1相邻的上部,布置在第一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该像素的与位于第一像素行下方的。

42、第二数据线DL2相邻的下部。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在像素的相同部分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位于第二像素行下方的第四数据线DL4相邻,布置在第二像素行中并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被布置为与位于第二像素行上方的第三数据线DL3相邻。因此,在显示面板100A中,接收相同极性数据电压的像素的接触部可以基本均匀地布置在像素的上部或像素的下部。00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A接收八个反转的数据电压,并由此使用12点反转方法驱动显示面板。第8K7数据线“K”是自然数、第8K6数据。

43、线、第8K5数据线、第8K4数据线、第8K3数据线、第8K2数据线、第8K1数据线和第8K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至第八数据线DL8接收具有,极性模式的8个数据电压。以施加至第8K7数据线、第8K6数据线、第8K5数据线、第8K4数据线、第8K3数据线、第8K2数据线、第8K1数据线和第8K数据线的每八个数据电压重复该极性模式。第偶数条数据线例如,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第六数据线DL6以及第八数据线DL8分别接收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和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第奇数条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第三数据线DL3、第五数据线DL5以及第。

44、七数据线DL7分别接收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和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如上所述,第一数据线DL1至第四数据线DL4的极性可以分别与第五数据线DL5至第八数据线DL8的极性相反。0051图3是示出用于图2的反转驱动的数据扇出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52再次参照图1并如图3所示,数据驱动部230包括输出通道,例如,第一输出通道CH1、第二输出通道CH2、第三输出通道CH3、第四输出通道CH4、第五输出通道CH5、第六输出通道CH6、第七输出通道CH7以及第八输出通道CH8,并且输出通道CH1、CH2、CH3、CH4、CH5、CH6、CH7和CH8中的每。

45、一个都连接至一条数据线,例如,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三数据线DL3、第四数据线DL4、第五数据线DL5、第六数据线DL6、第七数据线DL7和第八数据线DL8。0053显示面板100A包括数据扇出部,其将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DL7和DL8连接至输出通道CH1、CH2、CH3、CH4、CH5、CH6、CH7和CH8。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DL7和DL8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100A的显示区域DA中。数据扇出部可以布置在围绕显示区域D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围区域PA的一部分中。0054数据扇出部包括将第一输出通道CH1连接至第。

46、一数据线DL1的第一数据扇出部F01、将第二输出通道CH2连接至第二数据线DL2的第二数据扇出部F02、将第三输出通道CH3连接至第四数据线DL4的第三数据扇出部F03以及将第四输出通道CH4连接至第三数据线DL3的第四数据扇出部F04。0055数据扇出部还包括将第五输出通道CH5连接至第六数据线DL6的第五数据扇出部F05、将第六输出通道CH6连接至第五数据线DL5的第六数据扇出部F06、将第七输出通道说明书CN101958107ACN101958108A7/16页13CH7连接至第七数据线DL7的第七数据扇出部F07以及将第八输出通道CH8连接至第八数据线DL8的第八数据扇出部F08。00。

47、56数据驱动部230根据2反转方法输出交替具有彼此不同极性的数据电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部230的奇数输出通道例如,第一输出通道CH1、第三输出通道CH3、第五输出通道CH5和第七输出通道CH7输出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而数据驱动部230的偶数输出通道例如,第二输出通道CH2、第四输出通道CH4、第六输出通道CH6和第八输出通道CH8输出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数据驱动部230可以通过每帧反转数据电压的极性来输出数据电压。005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扇出部彼此交叉,使用2反转方法的数据驱动部230将数据电压以8反转方法传送到显示面板100A。0058如图3所示,第三数据扇出部F03和第。

48、四数据扇出部F04可以彼此交叉,以分别连接至第四数据线DL4和第三数据线DL3,并由此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一数据线DL1、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二数据线DL2、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三数据线DL3并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四数据线DL4。第五数据扇出部F05和第六数据扇出部F06可以彼此交叉,以分别连接至第六数据线DL6和第五数据线DL5,并由此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五数据线DL5、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六数据线DL6、将具有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七数据线DL7并将具有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八数据线DL8。0059图4是示出包含图3的数据扇出。

49、部的显示面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0060再次参照图3并如图4所示,彼此交叉的第三数据扇出部F03和第四数据扇出部F04布置在显示面板100A的外围区域PA上。第三扇出部F03包括第一扇线FANLINEFL1和第二扇线FL2,第四扇出部F04包括第三扇线FL3和第四扇线FL4。0061第一扇线FL1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并从连接至数据驱动部230的第三输出通道CH3的衬垫延伸。第二扇线FL2包括第二导电图案,并通过第一接触通孔CONTACTHOLECT1连接至第一扇线FL1。第二扇线FL2连接至第四数据线DL4。第四数据线DL4包括第二导电图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扇线FL2可以通过一个静电二极管部ED连接至第四数据线DL4。静电二极管部ED对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上的像素进行有效地静电保护。0062第三扇线FL3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并从连接至数据驱动部230的第四输出通道CH4的衬垫延伸。第四扇线FL4包括第三导电图案,并通过第二接触通孔CT2连接至第三扇线FL3。第四扇线FL4通过第三接触通孔CT3连接至以第二导电图案布置的第三数据线DL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四扇线FL4可以通过一个静电二极管部ED连接至第三数据线DL3。第一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含在栅极线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第二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含在数据线中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第三导电图案可以包括与包含在像素电极中的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