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7152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4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9222.0

申请日:

2009.11.02

公开号:

CN102053663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公布日:201105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6申请日:2009110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6; G06F3/02; F16H19/04

主分类号:

G06F1/16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伟; 杨鑫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形成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壳体,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第一纵向滑槽;承载于壳体上由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组成的键盘;与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的第一滑动件;及与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二滑槽移动的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的滑动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一横向滑槽、第一纵向滑槽滑动,第二滑动件的滑动带动第二按键组沿第二滑槽滑动。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可使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切换成一紧凑形键盘或一长度大于紧凑形键盘的完整键盘,对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的长度进行了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扩展使用长度的键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包括壳体与承载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便携 式计算机还包括第一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 第一传动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 ;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 直线型第二滑槽 ; 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 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 ; 所述键盘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 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 阶状 ; 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 ; 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及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 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 ; 第一传动机构沿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一横向滑槽或 第一纵向滑槽滑动 ; 第二传动机构沿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二滑槽滑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 一凸柱, 所述第二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二凸柱, 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并 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运动, 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 第二滑槽运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引 导面运动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具有一斜面滑槽 ; 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滑轨, 所述斜面 滑槽倒扣在所述滑轨上。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滑动件还包括与第一纵 向滑槽平行的第三滑槽, 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齿条,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二引 导面运动的第二齿条和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同时啮合的齿轮, 所述第二齿条上 具有一凸柱, 所述凸柱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引件还包括分别自第一引 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 第二抵挡片, 分别用于防止第 一齿条、 第二齿条脱离第一引导面、 第二引导面。
6: 一种键盘, 包括壳体和承载于壳体上的按键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键盘还包括第一 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 第一传动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 ;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 直线型第二滑槽 ; 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 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 ; 所述按键组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 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 台阶状 ; 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 ; 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 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 ;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 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 ; 2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 述第二滑槽滑动。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之键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一凸柱, 所 述第二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二凸柱, 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一 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运动, 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二滑槽运 动。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之键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引导面运动 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具有一斜面滑槽 ; 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滑轨, 所述斜面滑槽倒扣 在所述滑轨上。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之键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滑动件还包括与第一纵向滑槽平 行的第三滑槽, 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齿条,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二引导面运动 的第二齿条和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同时啮合的齿轮, 所述第二齿条上具有一凸 柱, 所述凸柱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之键盘,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引件还包括分别自第一引导面和第 二引导面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 第二抵挡片, 分别用于防止第一齿条、 第 二齿条脱离第一引导面、 第二引导面。

说明书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特别是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景技术 目前, 便携式计算机以小尺寸, 便携方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装设在便 携式计算机上的键盘是其最重要的输入设备, 但因便携式计算机尺寸小, 其键盘的大小也 受到相应的限制, 特别是键盘长度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能按照输入需求设计, 不便 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足够使用长度的大尺寸键盘的便携式计算机和一 种具有足够使用长度的大尺寸键盘。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 包括壳体与承载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 一滑槽、 直线型第二滑槽 ; 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 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 ; 所述键盘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 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 ; 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第一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 第一传动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 ; 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 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 ; 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按键组 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 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 面;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 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 ;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 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一种键盘, 包括壳体和承载于壳体上的按键组, 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 直线 型第二滑槽 ; 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 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 ; 所述按键组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 第一按键组 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 ; 所述键盘还包括第一滑动件、 第二滑动件、 第一传动 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 ; 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 且沿第一滑槽移动 ; 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 槽移动 ; 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 ;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 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 纵向滑槽滑动 ;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 键组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上述便携式计算机和键盘, 扩展了键盘的长度, 满足了用户对大尺寸键盘的需求, 方便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计算机初始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 2 为图 1 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的分解图。 图 3 为图 1 中键盘处于完全伸展状态下时便携式计算机本体的立体图。 图 4 为图 1 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 5 为图 1 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 6 为图 1 中键盘处于伸展过程中的便携式计算机本体除下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 7 为图 6 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 8 为图 3 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 1 所示, 其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计算机 20 初始状态下的立体图。便携 式计算机 20 包括具有显示屏的盖体 30, 安装有主板等元件的本体 40 和枢接盖体 30 与本体 40 的转轴 70。
     本体 40 包括彼此扣合的壳体 42 和底板 48, 以及安装于壳体 42 上的键盘 53。壳 体 42 沿着键盘 53 横向的其中一边缘凸设有凸条 43, 相对的另一边缘凸设并朝向凸条 43 弯 折形成一遮蔽盖 41。遮蔽盖 41 和壳体 42 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槽 45, 键盘 53 部分容纳 于容纳槽 45。
     请一并参考图 2, 键盘 53 包括第一按键组 50 和第二按键组 52。第一按键组 50 和 第二按键组 52 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第一按键组 50 和第二按键组 52 有两种对接方式, 第一种对接方式如图 1 所示, 第一按键组 50 和第二按键组 52 交错对接, 两者均完全位于壳 体 42 上, 此时第一按键组 50 的一部分位于容纳槽 45 内 ; 另一种对接方式如图 3 所示, 第 一按键组 50 和第二按键组 52 的横向边缘整齐对接, 两者均部分伸出壳体 42 组成一完整键 盘。
     第一按键组 50 下表面凸设有第一凸柱 502, 第二按键组 52 下表面凸设有第二凸柱 522。
     壳体 42 上对应第一凸柱 502 与第二凸柱 522 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 462 与 第二滑槽 442。第二滑槽 442 呈直线型, 第一滑槽 462 大体呈 L 型, 第一滑槽 462 由第一横 向滑槽 472 与第一纵向滑槽 474 组成, 第一横向滑槽 472 平行于第二滑槽 442, 第一纵向滑 槽 474 自第一横向滑槽 472 远离第二滑槽 442 的一端朝向第二滑槽 442 弯折形成。第一凸 柱 502 与第二凸柱 522 分别穿过第一滑槽 462 与第二滑槽 442, 并可在第一滑槽 462 与第二 滑槽 442 中移动。
     壳体 42 下表面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二滑槽 442 的第一导引件 59 与第二导引件 57, 第一导引件 59 与第二导引件 57 之间形成一滑道, 第一导引件 59 与第二导引件 57 位于第 一滑槽 462 与第二滑槽 442 之间且第一导引件 59 与第二导引件 57 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滑槽 442 平行。
     第一导引件 59 包括第一引导面 592、 第二引导面 594 与分别自第一引导面 592、 第 二引导面 594 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 596、 第二抵挡片 598。本体 40 还包括马达 60、 第一传动机构 58、 第二传动机构 51、 第一滑动件 56 和第二 滑动件 54。
     马达 60 与主板电连接, 由主板控制马达 60 的旋转。请一并参考图 4, 马达 60 具有 一传动轴 602。
     第一传动机构 58 包括第一齿轮 582、 与第一横向滑槽 472 平行的第一齿条 586。 第一齿轮 582 套设于传动轴 602 上并与第一齿条 586 啮合, 将马达 60 提供的驱动力传递给 第一齿条 586。第一齿条 586 与第一引导面 592 面接触, 以引导其沿着第一引导面 592 移 动。由于第一抵挡片 596 作用, 以防止第一齿条 586 在垂直壳体 42 的方向上脱离第一引导 面 592。请一并参考图 4, 第一齿条 586 的一端具有斜面滑槽 581。
     第一滑动件 56 包括滑轨 563、 与第一纵向滑槽 474 平行的第三滑槽 567。滑轨 563 相对第一横向滑槽 472 倾斜, 且其倾斜方向与斜面滑槽 581 对应, 斜面滑槽 581 倒扣在滑轨 563 上以使滑轨 563 相对于斜面滑槽 581 滑动。第一滑动件 56 与第一凸柱 502 固定以连接 第一按键组 50, 并在第一齿条 586 的推动下沿着第一滑槽 462 滑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 滑动件 56 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568, 通过螺丝或螺钉等穿过第一通孔 568 与第一凸柱 502 固 定。 第二传动机构 51 置于第一导引件 59 与第二导引件 57 之间形成的滑道中, 其包括 第二齿条 588 和第二齿轮 584。第二齿条 588 与第二引导面 594 面接触, 以引导其沿着第二 引导面 594 移动。由于第二抵挡片 598 作用, 以防止第二齿条 588 在垂直壳体 42 的方向上 脱离第二引导面 594。请一并参考图 4, 第二齿条 588 的一端具有凸柱 585, 凸柱 585 置于第 三滑槽 567 内并沿着第三滑槽 567 滑动。
     第二滑动件 54 的一端设置第三齿条 542, 第二齿轮 584 与第二齿条 588 和第三齿 条 542 同时啮合, 使得第二齿轮 584 带动第二滑动件 54 相对于第二齿条 588 反向移动。第 二滑动件 54 远离第三齿条 542 的另一端与第二凸柱 522 固定以连接第二按键组 52, 并在 第二齿轮 584 带动下沿着第二滑槽 442 滑动。本实施方式中, 第二滑动件 54 包括第二通孔 548, 通过螺丝或螺钉等穿过第二通孔 548 将第二滑动件 54 与第二凸柱 522 固定。
     请参阅图 5, 当开启便携式计算机 20 时, 主板发出一控制信号给马达 60, 马达 60 接受该控制信号逆时针转动, 带动第一齿轮 582 逆时针旋转。第一齿条 586 在第一横向滑 槽 472 方向上沿着第一引导面 592 移动, 斜面滑槽 581 推动滑轨 563 从而带动第一滑动件 56 沿着第一横向滑槽 472 远离第一导引件 59 移动。同时, 第一滑动件 56 也带动第二齿条 588 沿着第二引导面 594 远离第一导引件 59 移动。由于第二齿轮 584 与第二齿条 588 和第 三齿条 542 两者同时相啮合, 因此, 第三齿条 542 带动第二滑动件 54 与第二齿条 588 反向 运动, 从而带动第二按键组 52 与第一按键组 50 在水平方向上反向移动。
     当第二按键组 52 与第一按键组 50 反向运动到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位置时, 呈现如 图 6 和图 7 所示的状态。此时, 斜面滑槽 581 继续推动滑轨 563 从而带动第一滑动件 56 沿 着第一纵向滑槽 474 远离第一横向滑槽 472 运动。由于第三滑槽 567 平行于第一纵向滑槽 474, 此时第二齿条 588 的凸柱 585 沿着第三滑槽 567 运动, 而第二齿条 588 的位置维持不 变。第一滑动件 56 带动第一按键组 50 向第二按键组 52 靠近, 直到如图 3 和图 8 所示的状 态, 此时第一按键组 50 与第二按键组 52 的水平边缘平齐, 形成一个完整的键盘 53。
     当关闭便携式计算机 20 时, 主板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给马达 60, 马达 60 接受该第二
     控制信号使传动轴 602 顺时针转动, 与打开便携式计算机 20 时旋转方向相反, 此时, 第一按 键组 50 与第二按键组 52 的运动过程也与开启便携式计算机 20 时相反, 从而使键盘 53 恢 复到如图 1 所示的状态。
     上述便携式计算机 20, 在没有增加本体 40 长度的情况下, 通过使第一按键组 50、 第二按键组 52 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扩展了键盘 53 的长度, 可满足用户对大尺寸键盘的需求, 方便用户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3663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3663ACN102053663A21申请号200910309222022申请日20091102G06F1/16200601G06F3/02200601F16H19/04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吴伟杨鑫54发明名称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57摘要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形成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壳体,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第一纵向滑槽;承载于壳体上由第一。

2、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组成的键盘;与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的第一滑动件;及与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二滑槽移动的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的滑动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一横向滑槽、第一纵向滑槽滑动,第二滑动件的滑动带动第二按键组沿第二滑槽滑动。所述便携式计算机可使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切换成一紧凑形键盘或一长度大于紧凑形键盘的完整键盘,对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的长度进行了扩展,方便用户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扩展使用长度的键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CN102053670A1/2页2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壳体与承载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

3、,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直线型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所述键盘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及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第一传动机构沿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第二传动机构沿第二引导。

4、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第一按键组沿第二滑槽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运动,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二滑槽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引导面运动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具有一斜面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滑轨,所述斜面滑槽倒扣在所述滑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还包括与第一纵向滑槽平行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齿条,所述第二传动。

5、机构包括沿第二引导面运动的第二齿条和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同时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上具有一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还包括分别自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第二抵挡片,分别用于防止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脱离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6一种键盘,包括壳体和承载于壳体上的按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直线型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所述。

6、按键组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权利要求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2/2页3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一凸柱。

7、,所述第二按键组下表面上具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运动,所述第二凸柱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并沿所述第二滑槽运动。8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引导面运动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具有一斜面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滑轨,所述斜面滑槽倒扣在所述滑轨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还包括与第一纵向滑槽平行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齿条,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二引导面运动的第二齿条和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同时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上具有一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10如权利。

8、要求9所述之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还包括分别自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第二抵挡片,分别用于防止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脱离第一引导面、第二引导面。权利要求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1/4页4便携式计算机及其键盘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特别是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景技术0002目前,便携式计算机以小尺寸,便携方便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装设在便携式计算机上的键盘是其最重要的输入设备,但因便携式计算机尺寸小,其键盘的大小也受到相应的限制,特别是键盘长度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按照输入需求设计,不便用户操作。发明内容。

9、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足够使用长度的大尺寸键盘的便携式计算机和一种具有足够使用长度的大尺寸键盘。0004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壳体与承载于所述壳体上的键盘,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直线型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所述键盘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所述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

10、移动;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0005一种键盘,包括壳体和承载于壳体上的按键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滑槽、直线型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横向滑槽和自第一横向滑槽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弯折形成的第一纵向滑槽;所述按键组包括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第一按键组和第二按键组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所述键盘还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一导引件;。

11、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按键组连接且沿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二滑动件与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按键组连接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所述导引件包括与第二滑槽平行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一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一横向滑槽或第一纵向滑槽滑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沿所述第二引导面运动并使第二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按键组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0006上述便携式计算机和键盘,扩展了键盘的长度,满足了用户对大尺寸键盘的需求,方便用户操作。说明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2/4页5附图说明0007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计算机初始状态下。

12、的立体图。0008图2为图1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的分解图。0009图3为图1中键盘处于完全伸展状态下时便携式计算机本体的立体图。0010图4为图1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另一视角的分解图。0011图5为图1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的立体图。0012图6为图1中键盘处于伸展过程中的便携式计算机本体除下壳体后的立体图。0013图7为图6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0014图8为图3中便携式计算机本体去除下壳体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6如图1所示,其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计算机20初始状态下的立体图。便携式计算机2。

13、0包括具有显示屏的盖体30,安装有主板等元件的本体40和枢接盖体30与本体40的转轴70。0017本体40包括彼此扣合的壳体42和底板48,以及安装于壳体42上的键盘53。壳体42沿着键盘53横向的其中一边缘凸设有凸条43,相对的另一边缘凸设并朝向凸条43弯折形成一遮蔽盖41。遮蔽盖41和壳体42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容纳槽45,键盘53部分容纳于容纳槽45。0018请一并参考图2,键盘53包括第一按键组50和第二按键组52。第一按键组50和第二按键组52对接的边缘均呈台阶状。第一按键组50和第二按键组52有两种对接方式,第一种对接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按键组50和第二按键组52交错对接,两者均完全位。

14、于壳体42上,此时第一按键组50的一部分位于容纳槽45内;另一种对接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按键组50和第二按键组52的横向边缘整齐对接,两者均部分伸出壳体42组成一完整键盘。0019第一按键组50下表面凸设有第一凸柱502,第二按键组52下表面凸设有第二凸柱522。0020壳体42上对应第一凸柱502与第二凸柱522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462与第二滑槽442。第二滑槽442呈直线型,第一滑槽462大体呈L型,第一滑槽462由第一横向滑槽472与第一纵向滑槽474组成,第一横向滑槽472平行于第二滑槽442,第一纵向滑槽474自第一横向滑槽472远离第二滑槽442的一端朝向第二滑槽442弯折形。

15、成。第一凸柱502与第二凸柱522分别穿过第一滑槽462与第二滑槽442,并可在第一滑槽462与第二滑槽442中移动。0021壳体42下表面还设置有平行于第二滑槽442的第一导引件59与第二导引件57,第一导引件59与第二导引件57之间形成一滑道,第一导引件59与第二导引件57位于第一滑槽462与第二滑槽442之间且第一导引件59与第二导引件57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滑槽442平行。0022第一导引件59包括第一引导面592、第二引导面594与分别自第一引导面592、第二引导面594的自由边缘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一抵挡片596、第二抵挡片598。说明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3/。

16、4页60023本体40还包括马达60、第一传动机构58、第二传动机构51、第一滑动件56和第二滑动件54。0024马达60与主板电连接,由主板控制马达60的旋转。请一并参考图4,马达60具有一传动轴602。0025第一传动机构58包括第一齿轮582、与第一横向滑槽472平行的第一齿条586。第一齿轮582套设于传动轴602上并与第一齿条586啮合,将马达60提供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齿条586。第一齿条586与第一引导面592面接触,以引导其沿着第一引导面592移动。由于第一抵挡片596作用,以防止第一齿条586在垂直壳体42的方向上脱离第一引导面592。请一并参考图4,第一齿条586的一端具有斜。

17、面滑槽581。0026第一滑动件56包括滑轨563、与第一纵向滑槽474平行的第三滑槽567。滑轨563相对第一横向滑槽472倾斜,且其倾斜方向与斜面滑槽581对应,斜面滑槽581倒扣在滑轨563上以使滑轨563相对于斜面滑槽581滑动。第一滑动件56与第一凸柱502固定以连接第一按键组50,并在第一齿条586的推动下沿着第一滑槽462滑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56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68,通过螺丝或螺钉等穿过第一通孔568与第一凸柱502固定。0027第二传动机构51置于第一导引件59与第二导引件57之间形成的滑道中,其包括第二齿条588和第二齿轮584。第二齿条588与第二引导面594面。

18、接触,以引导其沿着第二引导面594移动。由于第二抵挡片598作用,以防止第二齿条588在垂直壳体42的方向上脱离第二引导面594。请一并参考图4,第二齿条588的一端具有凸柱585,凸柱585置于第三滑槽567内并沿着第三滑槽567滑动。0028第二滑动件54的一端设置第三齿条542,第二齿轮584与第二齿条588和第三齿条542同时啮合,使得第二齿轮584带动第二滑动件54相对于第二齿条588反向移动。第二滑动件54远离第三齿条542的另一端与第二凸柱522固定以连接第二按键组52,并在第二齿轮584带动下沿着第二滑槽442滑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动件54包括第二通孔548,通过螺丝或螺钉。

19、等穿过第二通孔548将第二滑动件54与第二凸柱522固定。0029请参阅图5,当开启便携式计算机20时,主板发出一控制信号给马达60,马达60接受该控制信号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82逆时针旋转。第一齿条586在第一横向滑槽472方向上沿着第一引导面592移动,斜面滑槽581推动滑轨563从而带动第一滑动件56沿着第一横向滑槽472远离第一导引件59移动。同时,第一滑动件56也带动第二齿条588沿着第二引导面594远离第一导引件59移动。由于第二齿轮584与第二齿条588和第三齿条542两者同时相啮合,因此,第三齿条542带动第二滑动件54与第二齿条588反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按键组52与第。

20、一按键组50在水平方向上反向移动。0030当第二按键组52与第一按键组50反向运动到水平方向上的最远位置时,呈现如图6和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斜面滑槽581继续推动滑轨563从而带动第一滑动件56沿着第一纵向滑槽474远离第一横向滑槽472运动。由于第三滑槽567平行于第一纵向滑槽474,此时第二齿条588的凸柱585沿着第三滑槽567运动,而第二齿条588的位置维持不变。第一滑动件56带动第一按键组50向第二按键组52靠近,直到如图3和图8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按键组50与第二按键组52的水平边缘平齐,形成一个完整的键盘53。0031当关闭便携式计算机20时,主板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给马达60,马。

21、达60接受该第二说明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4/4页7控制信号使传动轴602顺时针转动,与打开便携式计算机20时旋转方向相反,此时,第一按键组50与第二按键组52的运动过程也与开启便携式计算机20时相反,从而使键盘53恢复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0032上述便携式计算机20,在没有增加本体40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按键组50、第二按键组52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扩展了键盘53的长度,可满足用户对大尺寸键盘的需求,方便用户操作。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22、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53663ACN102053670A1/8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2/8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3/8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4/8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5/8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6/8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7/8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CN102053670A8/8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5366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