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923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9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85823.8

申请日:

2009.06.01

公开号:

CN101576816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7/38; G08G5/00

主分类号:

G06F7/38

申请人: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朱衍波; 刘洪飞; 张 军; 许有臣; 唐金翔; 王 静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16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冯梦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二进制的DOD雷达报文数据;(2)根据DOD雷达报文的标示类型匹配对应的报文处理模块算法;(3)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4)根据相关标准将步骤(3)中的对应数据项转换成明码数据值项。该方法解决了数据系统转化和信息存储与整合,为民航空管提供基于性能分析的基础数据源。

权利要求书

1、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读取二进制的DOD雷达报文数据;
(2)根据DOD雷达报文的标示类型匹配对应的报文处理模块算法;
(3)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
(4)根据相关标准将步骤(3)中的对应数据项转换成明码数据值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3.1)如果步骤(2)中是采用TRAI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解析TRAI报文模块,然后转步骤(3.4);
(3.2)如果步骤(2)中是采用TDUP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解析TDUP报文模块,然后转步骤(3.4);
(3.3)如果步骤(2)中不是采用TRAI和TDUP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转步骤(3.6);
(3.4)对应报文信息编组的对应编组解析算法模型;
(3.5)将解析数据编组数据输出;
(3.6)结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包括:解析当前报文系统的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UTC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放飞高度数组项;解析地速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号数组项;解析起飞机场代码数组项;解析真实起飞数组项;解析目的机场数组项;解析管制扇区数组项;解析SSR码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解析航空器类型数组项;解析预计到达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班类型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包括:解析当前报文系统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UTC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地速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数据数组项。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
(a1)提取编组中第一位并转换成byte类型值;
(a2)判断byte1值是否等于78,否则跳转步骤(a14),是则跳转到步骤(a3);
(a3)位1值转换十六进制,并且提取2-3位赋值byte类型;
(a4)2-3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
(a5)提取4-5位赋值byte类型;
(a6)4-5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
(a7)位6值赋值byte类型;
(a8)判断byte1值是否等于“69”,否跳转步骤(a14),是跳转到步骤(a9);
(a9)位6值转换十六进制,并且提取7-8位赋值byte类型;
(a10)7-8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
(a11)提取9-10位赋值byte类型;
(a12)9-10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
(a13)将前续处理的16进制值保存转换成10进制并格式化输出保存;
(a14)结束,返回。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UTC时间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
(b1)编组值赋值成byte类型;
(b2)将编组值合并成3字节并转换成16进制值;
(b3)将UTC时间值16进制值转换成10进制值,并除128,再除3600;
(b4)保存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并输出;
(b5)结束,返回。

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地速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
(c1)将byte流赋值成4位byte数组;
(c2)将数组数据流内容对应转换成2进制类型;
(c3)判断每个字节2进制值长度是否等于8,“是”跳转到步骤(c2),byte未到最后一位,取下一byte单位值内容;“否”继续步骤(c4);
(c4)将2进制值内容前首位加0,跳转到步骤三,byte未到最后一位,取下一byte单位值内容,byte未到最后一位,跳出循环,继续步骤(c5);
(c5)将格式化后的4字节byte2进制值合并32位计算机码;
(c6)前8位计算机码取出转换为整形值,并且减127,赋值给变量scale;
(c7)定义基变量d并赋值d等于1;
(c8)从第9位取计算机码,并赋值给di;
(c9)d+=di*2-1-i,小于32位跳到步骤(c8),等于32位继续步骤(c10);
(c10)d=d*2scale
(c11)输出保存航空器地速值d;
(c12)结束,返回。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
(d1)提取编组中第1-2位并解析成十进制值,赋值给计划路径编组数量tolNum;
(d2)从第3位开始,依次循环提取17char为一计划路径子编组项;
(d3)提取计划路径中子编组航路点信息内1-11位;
(d4)提取计划路径中子编组飞行高度信息内12-13位;
(d5)提取计划路径中子编组预计到达时间信息内14-17位;
(d6)将航路点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VP;
(d7)将飞行高度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
(d8)将预计到达时间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VET;
(d9)子编组信息格式化SEV=VP+VH+VET;
(d10)子编组分析结束,且航班计划路径循环因子I<tolNum则循环跳转到步骤(d2),否则继续步骤(d11);

(d12)结束,返回计划路径值。

9、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其它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
(e1)分离出2字节编组内存数据流;
(e2)编组值赋值成byte类型;
(e3)将编组值合并成2字节并转换成16进制值;
(e4)将数据项值16进制值转换成10进制值;
(e5)保存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并输出;
(e6)结束,返回。

说明书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合DOD(Department Of Defence——美国国防部)雷达自动化相关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为大幅提高我国空中交通管制能力,适应民航运输快速增长的需要,我国陆续建成了多座民航区域管制中心。各中心使用的管制自动化系统使用统一DOD标准输出的数据,可以作为空域分析、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数据源。而国内缺少对该类数据有效处理的方法和系统,导致不能很好利用此类数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转化数据系统、存储与整合信息、可作为民航空管性能分析的基础数据源的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二进制的DOD雷达报文数据;(2)根据DOD雷达报文的标示类型匹配对应的报文处理模块算法;(3)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4)根据相关标准将步骤(3)中的对应数据项转换成明码数据值项。
该方法解决了数据系统转化和信息存储与整合,为民航空管提供基于性能分析的基础数据源。
附图说明
图1为DOD雷达数据处理的核心原理图;
图2示出了DOD报文编组集合;
图3为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的流程图;
图4为TRAI处理流程图;
图5为TDUP处理流程图;
图6为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的流程图;
图7为解析UTC时间数组项的流程图;
图8为解析地速数组项的流程图;
图9为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的流程图;
图10为解析其它数组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方法适用于X86系统中小端字节排序方式的数据流处理技术。该方法处理数据包括:TRAI(Track Activation Information,航迹激活报),TDUP(Track Data Update,航迹更新报),TERM(Track Terminate,航迹结束报)的报文(图2示出了DOD报文编组集合),该方法计算二进制数据编组信息后将其转换成符合可识别数据项值。图1为DOD雷达数据处理的核心原理图。这种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二进制的DOD雷达报文数据;(2)根据DOD雷达报文的标示类型匹配对应的报文处理模块算法;(3)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4)根据相关标准将步骤(3)中的对应数据项转换成明码数据值项。
图3为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的流程图。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3.1)如果步骤(2)中是采用TRAI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解析TRAI报文模块,然后转步骤(3.4);(3.2)如果步骤(2)中是采用TDUP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解析TDUP报文模块,然后转步骤(3.4);(3.3)如果步骤(2)中不是采用TRAI和TDUP报文处理模块算法,转步骤(3.6);(3.4)对应报文信息编组的对应编组解析算法模型;(3.5)将解析数据编组数据输出;(3.6)结束。
需要说明,速度、航向、UTC(Universal Time,世界时)时间、高度、高度层、起飞机场、起飞时间,目的机场、预计到达时间、飞行轨迹自动化数据以及与飞行器位置相关数据项(飞行轨迹自动化数据包括时间、高度和位置点)是符合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编码限制要求的。
其中,图4为TRAI处理流程图。所述步骤(3.1)包括:解析当前报文系统的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UTC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放飞高度数组项;解析地速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号数组项;解析起飞机场代码数组项;解析真实起飞数组项;解析目的机场数组项;解析管制扇区数组项;解析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Radar,二次监视雷达)码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解析航空器类型数组项;解析预计到达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班类型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
其中,图5为TDUP处理流程图。所述步骤(3.2)包括:解析当前报文系统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UTC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地速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数据数组项。
图6为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的流程图。所述解析航空器位置坐标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a1)提取编组中第一位并转换成byte类型值;(a2)判断byte1值是否等于78,否则跳转步骤(a14),是则跳转到步骤(a3);(a3)位1值转换十六进制,并且提取2-3位赋值byte类型;(a4)2-3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a5)提取4-5位赋值byte类型;(a6)4-5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a7)位6值赋值byte类型;(a8)判断byte1值是否等于“69”,否跳转步骤(a14),是跳转到步骤(a9);(a9)位6值转换十六进制,并且提取7-8位赋值byte类型;(a10)7-8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a11)提取9-10位赋值byte类型;(a12)9-10位byte类型合并双字节处理转换成十六进制值;(a13)将前续处理的16进制值保存转换成10进制并格式化输出保存;(a14)结束,返回。
图7为解析UTC时间数组项的流程图。所述解析UTC时间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b1)编组值赋值成byte类型;(b2)将编组值合并成3字节并转换成16进制值;(b3)将UTC时间值16进制值转换成10进制值,并除128,再除3600;(b4)保存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并输出;(b5)结束,返回。
图8为解析地速数组项的流程图。所述解析地速数组项(地速数组项符合标准“ANSI/IEEE standard 754-1985.IEEE standard for BinaryFloating-Point Arithmetic.”)包括以下分步骤:(c1)将byte流赋值成4位byte数组;(c2)将数组数据流内容对应转换成2进制类型;(c3)判断每个字节2进制值长度是否等于8,“是”跳转到步骤(c2),byte未到最后一位,取下一byte单位值内容;“否”继续步骤(c4);(c4)将2进制值内容前首位加0,跳转到步骤三,byte未到最后一位,取下一byte单位值内容,byte未到最后一位(第4位),跳出循环,继续步骤(c5);(c5)将格式化后的4字节byte 2进制值合并32位计算机码;(c6)前8位计算机码取出转换为整形值,并且减127,赋值给变量scale;(c7)定义基变量d并赋值d等于1;(c8)从第9位取计算机码,并赋值给di;(c9)d+=di*2-1-i,小于32位跳到步骤(c8),等于32位继续步骤(c10);(c10)d=d*2scale;(c11)输出保存航空器地速值d;(c12)结束,返回。
图9为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的流程图。所述解析计划路径数组项(计划路径数组项符合标准“Procedures for Air Navigat ion Services.Rulesof the Air and the Air Traffic Services 4444-RAC 501/12-13th edition-12/03/1996.”)包括以下分步骤:(d1)提取编组中第1-2位并解析成十进制值,赋值给计划路径编组数量tolNum;(d2)从第3位开始,依次循环提取17char为一计划路径子编组项;(d3)提取计划路径中每个子编组航路点信息内1-11位;(d4)提取计划路径中子编组飞行高度信息内12-13位;(d5)提取计划路径中子编组预计到达时间信息内14-17位;(d6)将航路点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VP;(d7)将飞行高度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套用高度值转换方法算法模型);(d8)将预计到达时间信息转化成对应输出值项VET;(d9)子编组信息格式化SEV=VP+VH+VET;(d10)子编组分析结束,且航班计划路径循环因子I<tolNum则循环跳转到步骤(d2),否则继续步骤(d11);(d12)结束,返回计划路径值。
图10为解析其它数组项的流程图。所述解析其它数组项(包括:TRAI处理中的解析当前报文系统的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放飞高度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号数组项、解析起飞机场代码数组项、解析真实起飞数组项、解析目的机场数组项、解析管制扇区数组项、解析SSR码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解析航空器类型数组项、解析预计到达时间数组项、解析航班类型数组项、解析航空器号数组项;TDUP处理中的解析当前报文系统航迹号、解析航迹源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层数组项、解析当前高度数组项、解析航迹航向数组项、解析航班数据数组项。)包括以下分步骤:(e1)分离出2字节编组内存数据流;(e2)编组值赋值成byte类型;(e3)将编组值合并成2字节并转换成16进制值;(e4)将数据项值16进制值转换成10进制值;(e5)保存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并输出;(e6)结束,返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符合DOD雷达数据处理要求的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二进制的DOD雷达报文数据;(2)根据DOD雷达报文的标示类型匹配对应的报文处理模块算法;(3)解析对应的雷达报文格式中的对应数据项;(4)根据相关标准将步骤(3)中的对应数据项转换成明码数据值项。该方法解决了数据系统转化和信息存储与整合,为民航空管提供基于性能分析的基础数据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