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96800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52972.4

申请日:

2009.11.13

公开号:

CN201526105U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全部无效IPC(主分类):E04B 5/21授权公告日:20100714无效宣告决定日:20120214无效宣告决定号:18053|||授权

IPC分类号:

E04B5/21

主分类号:

E04B5/21

申请人:

楼会霞

发明人:

楼会霞

地址:

311402 浙江省富阳市东洲街道江岭村北路1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王连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包括井字网格暗梁,且该井字网格暗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上部设置有预制顶盖板,井字网格暗梁下部设置有预制底托板,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与预制底托板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及侧撑板组合得到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形成整体受力单元,使得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与现浇井字网格暗梁紧密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协同受力的组合楼盖板,提高了其整体稳固性,并且在空腔中无需填充混凝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自重量,减少了组合楼盖的厚度,降低了其占用空间,降低了组合楼盖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包括井字网格暗梁,其特征在于:井字网格暗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上部设置有预制顶盖板,井字网格暗梁下部设置有预制底托板,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与预制底托板形成空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顶盖板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该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上部纵向钢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底托板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该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下部纵向钢筋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顶盖板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凹凸齿口,该第一凹凸齿口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顶盖板与井字网格暗梁固定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底托板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二凹凸齿口,该第二凹凸齿口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底托板与井字网格暗梁固定在一起。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在与侧撑板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卡口。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边沿设置有楔形加强肋。

说明书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中的楼盖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
背景技术
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楼盖的形式目前应用较广的有现浇主次梁楼盖结构、现浇空心管大板楼盖结构、装配式预制楼盖结构等。其中现浇主次梁楼盖中对于大跨度的结构,混凝土用量大,自然较重,其梁截面较大,占用了使用空间,并且装配式预制楼盖大多采用预应力单向受力楼板,其结构整体性受到限制。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对现有技术中的楼盖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以降低其制造成本,减少其占用空间,提高其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包括井字网格暗梁,其中,井字网格暗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上部设置有预制顶盖板,井字网格暗梁下部设置有预制底托板,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与预制底托板形成空腔。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顶盖板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该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上部纵向钢筋上。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底托板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该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下部纵向钢筋上。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顶盖板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凹凸齿口,该第一凹凸齿口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顶盖板与井字网格暗梁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底托板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二凹凸齿口,该第二凹凸齿口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底托板与井字网格暗梁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在与侧撑板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卡口。
所述的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中,上述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边沿设置有楔形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通过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及侧撑板组合得到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形成整体受力单元,协同工作,并在在上述装配完成后开始现浇混凝土井字网格暗梁,混凝土从预制顶盖板及预制底托板周边的凹凸齿口进入,将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与井字网格暗梁固定在一起,预制顶盖板及预制底托板中的双向受力钢筋网外伸段埋置于现浇混凝土中,使得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与现浇井字网格暗梁紧密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协同受力的组合楼盖板,提高了其整体稳固性,并且在空腔中无需填充混凝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自重量,减少了组合楼盖的厚度,降低了其占用空间,降低了组合楼盖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沿A-A线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的平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及侧撑板组合形成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自重量,减少了组合楼盖的厚度,降低了其占用空间,降低了组合楼盖的制造成本。如图1所示的,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包括井字网格暗梁1,井字网格暗梁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撑板2,井字网格暗梁1上部设置有预制顶盖板3,井字网格暗梁1下部设置有预制底托板4,侧撑板2、井字网格暗梁1、预制顶盖板3与预制底托板4形成空腔5。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及侧撑板形成多个空腔,并且在空腔中无需填充混凝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自重量,减少了组合楼盖的厚度,降低了其占用空间,降低了组合楼盖的制造成本。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如图1与图2所示的,预制顶盖板3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6,该第一双向受力钢筋网6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1上部的纵向钢筋上;预制底托板4中设置有外伸的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7,该第二双向受力钢筋网7内的每根钢筋的两端分别钩锚在井字网格暗梁1下部的纵向钢筋上;在预制顶盖板3的下边沿设置有第一凹凸齿口8,该第一凹凸齿口8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顶盖板3与井字网格暗梁1固定在一起;在预制底托板4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二凹凸齿口9,该第二凹凸齿口9内填充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将预制底托板4与井字网格暗梁1固定在一起;并且预制顶盖板3、预制底托板4在与侧撑板2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卡口,在预制顶盖板3、预制底托板4边沿设置有楔形加强肋。通过混凝土填充到各个组件之间的齿口或空隙中,进一步加强了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的整体牢固性,空腔中无需填充混凝土,降低了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的自重量。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简单组合等多种变形,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其包括井字网格暗梁,且该井字网格暗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上部设置有预制顶盖板,井字网格暗梁下部设置有预制底托板,侧撑板、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与预制底托板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井字网格暗梁、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及侧撑板组合得到空腔井字网格组合楼盖,形成整体受力单元,使得预制顶盖板、预制底托板与现浇井字网格暗梁紧密可靠的连接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