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幕墙.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6742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18084.4

申请日:

2007.01.15

公开号:

CN200999405Y

公开日:

2008.01.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B 2/88申请日:20070115授权公告日:20080102|||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B 2/8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深圳南玻幕墙及光伏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深圳蓝波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大道中2号南玻科技大厦10楼变更后: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兴华路6号南海意库6号楼406-408室|||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88; E04B2/96; H01L31/042; H01L31/024

主分类号:

E04B2/88

申请人:

深圳南玻幕墙及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晓敏; 何文琪; 刘兴旺; 谢士涛; 于浩峰; 黄向阳

地址: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大道中2号南玻科技大厦10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伟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通风式光电幕墙,包括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结构外框、支撑结构,所述结构外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组合安装的第二紧固构件;光伏组件板之间或板阵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优化了光电幕墙的安装形式,提高了光电幕墙的易安装性和可拆卸性,缩短安装时间以及维修时间;用户可方便调节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精度;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的通风散热性增强,提高电池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电幕墙,包括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结构外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外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组合安装的第二紧固构件;光伏组件板之间或板阵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内层幕墙面板;所述第二紧固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紧固构件与第二紧固构件组合安装后,所述内层幕墙面板与光伏组件板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梁,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第二紧固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通过可拆紧固件固定在墙体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与所述结构外框可拆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构件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电源输入端与部分光伏组件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被动式通风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光电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板与内层幕墙面板之间的空隙中。

说明书

一种光电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通风式光电幕墙。
背景技术
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资金充足、政策优越,但土地供应紧张、能源匮乏,在平地上安装太阳能将占用大量土地,将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是一种很好地解决电力需求缺口的方式。其中又以光电(伏)屋顶和光电幕墙(又叫光伏幕墙)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光电幕墙来说,目前主要的问题有:(1)光电幕墙安装在建筑外立面,由于受到光伏组件尺寸固定的限制,安装精度非常高;(2)光伏组件也十分昂贵,安装过程中需尽量避免破坏,安装应该越简单越好;(3)由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外立面,维修拆卸会非常麻烦,因此要求光电幕墙应具有很好的可拆卸维修性;(4)由于光电幕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建筑的外围围护结构,会受到大量的阳光照射,现有光电幕墙均采用密封胶做成密封系统,仅留有少量通气口,太阳电池吸热导致电池温度的升高,导致发电效率急剧下降;如果采用直接接入外部电源的通风系统进行主动循环则必须通过相关电路设计,以及温控器等对循环时机,循环时间进行控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通风系统的成本,且效果和效率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幕墙,以解决目前光电幕墙的安装、维修难以及通风散热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幕墙,包括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结构外框、支撑结构,所述结构外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组合安装的第二紧固构件;光伏组件板之间或板阵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内层幕墙面板;所述第二紧固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紧固构件与第二紧固构件组合安装后,所述内层幕墙面板与光伏组件板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和两根横梁,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第二紧固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支撑结构通过可拆紧固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第一紧固构件与所述结构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紧固构件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电源输入端与部分光伏组件相连。所述通风装置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板与内层幕墙面板之间的空隙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通风装置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板与内层幕墙面板之间的空隙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电幕墙还包括被动式通风装置。所述被动式通风装置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板与内层幕墙面板之间的空隙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通过在光电幕墙上设置光伏组件紧固构件以及支撑结构,优化了光电幕墙的安装形式,提高了光电幕墙的易安装性和可拆卸性,缩短安装时间以及维修时间;②支撑结构可为光伏组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同时方便调节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精度;③在各光伏组件板之间或板阵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使得光电幕墙的通风散热性增强;④设置内层幕墙面板,构成中间留有空隙的双层光电幕墙,使得光电幕墙的通风散热性增强;⑤通过在双层光电幕墙中设置通风装置,降低电池温度,提高电池效率;⑥利用部分光伏组件为通风装置供电,实现对通风装置的循环时间和速度的自动控制,当太阳光比较强烈时,系统温度升高较快,与此同时电池的发电量也增大,通风系统的循环速度也加快;当太阳光强度不强时,通风系统自动降速或停机,不但取得了很好的循环效果也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的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的右视图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光电幕墙中第一紧固构件和第二紧固构件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伏)幕墙采用双层通风式结构。第一层由光伏组件101及固定在光伏组件101上的结构外框102组成的光伏组件板阵构成,且各光伏组件板之间或光伏组件板阵之间不打胶,留有空隙103作为通风通道。第二层由支撑架104及固定在支撑架104上的内层幕墙面板105构成。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4是多根立柱106和横梁107组成的“田”字形框架结构,内层幕墙面板105固定在相对光伏组件板的一面上。结构外框102的四角或其中部分角上固定有第一紧固构件108。对应的,支撑架104的立柱106获横梁107的对应位置固定有第二紧固构件109(该处的内层幕墙面板105可挖空以将第二紧固构件109固定在支撑架104上,也可将第二紧固件隔着内层幕墙面板105固定在支撑架104上,支撑架104的对应部位可突起)。第一紧固构件108和第二紧固构件109可采用框架式、点式或挂接式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挂接式结构,其中第一紧固构件108采用钩形结构,通过螺钉螺母固定在光伏组件101的结构外框102上,第二紧固构件109采用具有直立突起的结构,该直立突起可与第一紧固构件108的钩部构成挂接组合,将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的第一层结构挂在第二层结构上,如图4所示。第一紧固构件108和第二紧固构件109组合连接后,光伏组件101板和内层幕墙面板105之间会留有一定空隙,作为内层通风通道111。
本较佳实施例中,光电幕墙内还设置有主动式通风装置——排风扇110。该排风扇110安装在光伏组件板与内层幕墙面板105之间的空隙中,进风口位于光伏组件板之间的空隙中,出风口对着光电幕墙的内层通风通道111。当风扇运转开后,冷空气从外部被吸入,吸收内层通风通道的热量再从光伏组件101之间的空隙流出,空气流动如图3中带箭头的线所示。排风扇110的电源由部分光伏组件101提供。这样,当太阳光比较强烈时,系统温度升高较快,与此同时电池的发电量也增大,为排风扇提供的能量增加,排风扇的运转速率增大,送风速度也加快;当太阳光强度不强时,排风扇会自动降速或停机,实现了对通风装置的循环时间和速度的自动控制,在提高通风系统循环效果的同时降低光电幕墙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不设置通风装置,系统只利用流过幕墙内层空隙中的自然风自动散热。也可以设置由外部电源供电的主动式通风装置或被动式通风装置。其中被动式通风装置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中内层的通风通道形成热压头,在热压头作用下,冷空气自动从底部空隙进入通道,然后从其它缝隙流出,带出热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构件108与结构外框102可拆卸连接,第二紧固构件109与支撑架104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伏组件101与支撑架104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架104可采用其它结构。第二紧固构件109也可固定在内层幕墙面板105上。为了保护用于输出电能的导线112,所有导线从光伏组件引出后从内层幕墙面板105后走线,防止导线被雨水侵蚀、在高温下老化加快而导致漏电,提高光电幕墙的安全性能。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可通过预埋件113首先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墙体上,再通过第一紧固构件108将本实用新型光电幕墙的光伏组件101部分固定在支撑结构上,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附图1和图3中未画出第一紧固构件108和第二紧固构件109,图1中未画出排风扇110。

一种光电幕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光电幕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光电幕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光电幕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电幕墙.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通风式光电幕墙,包括光伏组件、固定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结构外框、支撑结构,所述结构外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构件;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组合安装的第二紧固构件;光伏组件板之间或板阵之间留有用于通风的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优化了光电幕墙的安装形式,提高了光电幕墙的易安装性和可拆卸性,缩短安装时间以及维修时间;用户可方便调节光伏组件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