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6709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66454.4

申请日:

2007.01.18

公开号:

CN201013101Y

公开日:

2008.01.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1/00申请日:20070118授权公告日:20080130终止日期:2014011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泰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联农路589号241室,邮编:201100变更后权利人:优铝胜门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沧泾路289号,邮编:201615登记生效日:2009.5.22|||授权

IPC分类号:

E05B1/00

主分类号:

E05B1/00

申请人:

上海泰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裕生; 卢嘉志

地址:

201100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联农路589号24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协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包括基座、手柄及一穿过基座中心通孔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手柄连接,从另一端依次套入一定位套、一压簧及一挡圈,并用一限位销插入传动轴中部所设有的一限位孔,而使所述挡圈通过压簧抵顶在手柄头端部,还包括一紧定销,所述手柄头部的侧面及传动轴与手柄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同轴的穿孔,所述紧定销可穿入穿孔并使手柄头部与传动轴枢轴连接;所述与基座的前表面相对的手柄头部表面在中心线以下的下半部为平面,上半部为一斜面,它与基座前表面成5°~3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可使内开折叠式窗扇在拉开合拢时间隙减小,使其可应用于其它狭小范围,使执手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包括基座、手柄及一穿过基座中心通孔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手柄连接,从另一端依次套入一定位套、一压簧及一挡圈,并用一限位销插入传动轴中部所设有的一限位孔,而使所述挡圈通过压簧抵顶在手柄头端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紧定销,所述手柄头部的侧面及传动轴与手柄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同轴的穿孔,所述紧定销可穿入穿孔并使手柄头部与传动轴枢轴连接;
所述与基座的前表面相对的手柄头部表面在中心线以下的下半部为平面,上半部为一斜面,它与基座前表面成5°~30°的夹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基座的后表面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大于18.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前表面上还设有一与其匹配的罩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为一方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中心通孔为圆孔,在其后表面的圆孔壁上设有花瓣形的接触爪;
所述定位套的通孔为与传动轴相配的方孔,其与基座后表面相对的一端壁面上设有与基座的接触爪嵌合的花瓣形的接触爪。

说明书

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五金门窗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
背景技术
用于门窗上的执手,一般由手柄、转动方轴和基座构成,转动方轴通过定位环活接在基座上,转动方轴同时和手柄连接,基座将手柄固定在门窗扇上,转动方轴插入锁上的方孔带动锁舌运动。现有的用于内开折叠式门窗上的执手由于手柄头部侧表面到手柄尾部外侧的距离较大(约为25mm),使折叠式门窗在拉开合拢时间隙较大,即影响了视野又不美观,不适合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或狭小范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它能使内开折叠式窗在拉开合拢时间隙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包括基座、手柄及一穿过基座中心通孔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手柄连接,从另一端依次套入一定位套、一压簧及一挡圈,并用一限位销插入传动轴中部所设有的一限位孔,而使所述挡圈通过压簧抵顶在手柄头端部,还包括一紧定销,所述手柄头部的侧面及传动轴与手柄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同轴的穿孔,所述紧定销可穿入穿孔并使手柄头部与传动轴枢轴连接;所述与基座的前表面相对的手柄头部表面在中心线以下的下半部为平面,上半部为一斜面,它与基座前表面成5°~30°的夹角。
上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中,所述手柄与基座的后表面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大于18.5mm。
上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中,所述基座前表面上还设有一与其匹配的罩壳。
上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中,所述传动轴为一方轴。
上述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其中,所述基座中心通孔为圆孔,在其后表面的圆孔壁上设有花瓣形的接触爪;
所述定位套的通孔为与传动轴相配的方孔,其与基座后表面相对的一端壁面上设有与基座的接触爪嵌合的花瓣形的接触爪。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可倾式拉起结构,即使执手手柄头部侧表面到手柄尾部外侧的距离缩小为18.5mm,不仅可使内开折叠式窗扇在拉开合拢时间隙减小,使其可应用于其它狭小范围,使执手操作方便;此外执手手柄外形流线形及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使操作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上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上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上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的执手上的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折叠式窗扇的执手包括基座1、罩壳2、手柄3、传动轴4、一定位套5、一压簧6、一挡圈7、一限位销8及一紧定销9,其中罩壳2设有圆形的中心通孔并套装在基座1的前端;传动轴4为方轴,它穿过基座1及罩壳2的中心通孔,该传动轴4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从另一端依次套入一定位套5、一压簧6及一挡圈7,并用一限位销8插入传动轴4中部所设有的一限位孔41,而使挡圈6通过压簧6抵顶在手柄3头端部31,基座1中心通孔为圆孔,在其后表面的圆孔壁上设有波浪形的接触爪11;定位套5的通孔为与传动轴4相配的方孔52,其与基座1后表面相对的一端壁面上设有与基座1的接触爪11嵌合的波浪形的接触爪51;接触爪11、51可以设置均布有四个,这样手柄每转动90°即可靠压簧6的压力定位;手柄3头部31的侧面及传动轴4与手柄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同轴的穿孔32、42,紧定销9可穿入穿孔32、42并使手柄头部31与传动轴4枢轴连接;另外与基座1的前表面相对的手柄头部31表面在中心线以下的下半部311为平面,上半部312为一斜面,它与基座1前表面的夹角θ为5°~30°;手柄3与基座1的后表面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L不大于18.5mm。
本实用新型的由于采用了手柄3头部与传动轴4的枢轴连接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传动轴4为轴心360°转动手柄3带动锁块开、锁窗扇,在需打开窗扇时,可以紧定销9为轴心相对基座1前表面将手柄3向外拉起而有利操作,当窗扇完全拉开后,将手柄复位,由于手柄3与基座1的后表面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L不大于18.5mm,使内开折叠式窗扇在拉开合拢时间隙缩小开阔了视野。
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开折叠式窗扇上的执手,包括基座、手柄及一穿过基座中心通孔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一端与手柄连接,从另一端依次套入一定位套、一压簧及一挡圈,并用一限位销插入传动轴中部所设有的一限位孔,而使所述挡圈通过压簧抵顶在手柄头端部,还包括一紧定销,所述手柄头部的侧面及传动轴与手柄连接的一端设有一同轴的穿孔,所述紧定销可穿入穿孔并使手柄头部与传动轴枢轴连接;所述与基座的前表面相对的手柄头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