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基础钢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缩短施工时间的建筑物基础钢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包括有地梁钢筋笼、建筑物主体支撑主柱钢筋笼等。在传统建筑物施工法中,上述基础钢筋的设置方式多是先在基地开挖完毕后,于基地处现场架设,首先架设者为地梁钢筋笼,在钢筋笼设置完毕后,才在其衔接处设置支撑主柱的钢筋笼,待所有钢筋笼设置完毕后便进行灌浆作业以制作地基最基层的结构体,待所有水泥砂浆完全凝固后,方可继续制作并接续支撑主柱钢筋笼以将建筑物结构向上延伸。
然而上述的工法必须待基地整体的水泥砂浆灌浆完毕并干燥凝固后,方可继续进行支撑主柱的向上接续作业,而由于基地面积广大,待水泥砂浆干硬时间较久,因此在施工时间上便会有所延迟。
另外,上述传统的工法在地梁钢筋笼与支撑主柱钢筋笼的接续作业上,多半是通过人工作业以进行钢筋之间的固定动作即利用金属丝等线材将钢筋笼之间进行捆绑定位动作,如此一来支撑主柱钢筋龙的定位效果并无法确实,在灌浆作业进行时,支撑主柱钢筋笼若有偏移,便会导致往后支撑主柱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施工时间的建筑物基础钢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得支撑主筋钢筋笼定位更加优异的建筑物基础钢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有地梁钢筋笼、支撑主柱钢筋笼、续接定位器及衔接用上层筋,其中续接定位器具有一板状底座及一中空的筒状续接部,该板状底座上设有固定栓,而筒状续接部内部设有螺纹。
实现方法为:
地梁钢筋笼设置步骤:将地梁钢筋笼摆设至基地中的地梁设置处定位;
续接定位器设置步骤:在地梁钢筋笼衔接处地支撑主柱设置位置设置续接定位器;
支撑主筋钢筋笼设置步骤:将支撑主筋钢筋笼固定在续接定位器上;
上层筋设置步骤:利用钢筋将两地梁钢筋笼间隔上方加以连接以补强结构;
灌浆步骤,将水泥砂浆灌至支撑主筋钢筋笼位置以固定支撑主筋钢筋笼与地梁钢筋笼的相对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只要待支撑主筋钢筋笼处的水泥砂浆凝固后,即可以同时进行支撑主柱钢筋笼向上延续作业及地基基层施工作业,如此一来便不需耗费大量时间等待水泥砂浆凝固,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时间,而支撑主柱钢筋笼由于是定位在续接定位器处,因此定位固定效果比传统的方式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部分扩大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地梁钢筋笼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续接定位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地梁钢筋笼及续接定位器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主柱钢筋笼与续接定位器结合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续接定位器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两地梁钢筋笼间设置上层筋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于支撑主柱钢筋笼处灌置水泥砂浆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支撑主柱钢筋笼处灌置水泥砂浆后的另一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再请参看图1、2、4、及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有地梁钢筋笼10、支撑主柱钢筋笼12、续接定位器11及衔接用上层筋13,其中地梁钢筋笼10是成直线或相交方式排列在地梁预设处,且各地梁钢筋笼10间设置有供支撑主柱钢筋笼12设置的空间,支撑主柱钢筋笼12则是通过续接定位器11设置在地梁钢筋笼10间隔位置处,续接定位器11具有一板状底座110及一供支撑主柱钢筋笼12插接的中空筒状续接部111,该板状底座110可穿設以固定栓112固定,而筒状续接部111内部设有螺纹113,衔接用上层筋13是设置在两地梁钢筋笼10之间。
接下来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物基础钢筋装置组装顺序:
将地梁钢筋笼10摆设至基地中的地梁设置处定位(图3);
于地梁钢筋笼衔接处的支撑主柱设置位置设置续接定位器11(图5);
将支撑主筋钢筋笼12固定在续接定位器11上,再相对于支撑主筋钢筋笼12以旋转续接定位器11,使得续接定位器11位在同一水平面后,再以固定栓112固定续接定位器11(图6,7);
利用条状钢筋的上层筋13将两地梁钢筋笼10间隔上方加以连接以补强结构(图8);
将水泥砂浆14灌至支撑主筋钢筋笼12位置以固定支撑主筋钢筋笼12与地梁钢筋笼10的相对位置(图9,10)。
待支撑主筋钢筋笼12处的水泥砂浆14凝固后即可以同时进行支撑主柱钢筋笼12向上延续作业及地基基层施工作业,如此一来便不需耗费大量时间等待水泥砂浆14凝固,可以大幅缩短施工时间。
请参看图7所示,续接定位器11可以利用固定栓112与地面固定以使得板状底座110平设在地面上定位。
请参看图6所示,由于支撑主柱钢筋笼12是定位在续接定位器11处,因此定位固定效果较传统的利用金属丝绑设的方式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