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6601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09318.1

申请日:

2007.12.26

公开号:

CN201137052Y

公开日:

2008.10.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10申请日:20071226授权公告日:20081022终止日期:20161226|||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1号,邮编:330024变更后权利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茵路669号,邮编:330000登记生效日:2009.4.3|||授权

IPC分类号:

E02B3/10(2006.01); E02B8/06(2006.01); E03F1/00(2006.01); E02D17/00(2006.01)

主分类号:

E02B3/10

申请人: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沈楼燕; 吴国高; 王汉强; 卢建京

地址:

330024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胡里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条开敞式溢洪道和一套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位于尾矿坝下;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尾矿坝坝肩部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尾矿库放矿型式由常用的“坝前放矿”改变为“库后放矿”,对应高、低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分别设置小断面排洪系统和坝肩溢洪道进行排泄,因双联保排洪装置集中在坝肩区域布置,坝肩溢洪道投资省,管理维护安全、简便,同时因坝下排洪装置泄流横断面的大幅度减小,并缩短坝下排洪装置的纵向长度,增加了其安全可靠性,从而实现了尾矿库整个排洪系统的投资减少、安全可靠度增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包括尾矿坝(1)、一条开敞式溢洪道(2)和一套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3)组成;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3)位于尾矿坝(1)下;开敞式溢洪道(2)位于尾矿坝(1)坝肩部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3)包括排水斜槽(4)、连接井(5)、排水管(6);排水斜槽(4)与连接井(5)刚性连接;连接井(5)后接排水管(6)。

说明书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安全装置,尤其是一种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
背景技术
尾矿库是安全贮存矿山选矿后产生的尾矿的各种构筑物的联合体,排洪系统就是其关键构筑物之一,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因排洪系统失事引起灾难的几乎占整个尾矿库事故的50%。因此尾矿库的排洪系统对于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有数量巨大的个体和乡镇集体经营的小型矿山,其尾矿库一般较小,这些小型尾矿库,由于管理和安全等原因,不少是一次筑坝贮存尾矿的(不采用尾矿堆坝)。对于不采用尾矿堆坝的尾矿库,其传统排洪工艺一般仅采用一套设计洪水频率的排洪系统,由于该排洪系统不仅要安全及时地排出库区的洪水和尾矿澄清水,而且要确保不让尾砂从排洪系统泄漏,即排水不排砂,因此一般采用坝前排放尾矿、库区后部澄清水质、坝下排水的型式,排洪系统主要由排水斜槽和排水管组成,延伸至库内,其特点是斜槽泄流进水口高程随着尾矿沉积面高程的升高而相应增高。这种排洪系统的泄流横断面是按照设计频率洪水进行设计的,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小型尾矿库的最小设计洪水频率都是50年一遇,中型尾矿库的设计洪水频率高达200~500年一遇,因此排洪系统的横断面相对较大,并且纵向长度较长,投资也相应较大,而平日尾矿库遭遇设计频率洪水的概率较低,甚至在尾矿库整个服役期间有可能一次都遭遇不上设计频率的洪水,使得排洪系统的能力在平日大大过剩,形成投资积压;而且坝下排洪系统属于隐蔽性较强的构筑物,事故率比较高;同时泄流横断面越大,失事的可能性越高,一旦发生事故,抢险工作非常棘手,治理难度较大,除少部分矿山在事故排水管内进行加固处理后,能继续使用外,绝大部分矿山排水管乃至整套排洪系统全部报废,须重新建一套排洪系统,损失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该装置适用于一次建坝的尾矿库,另建地表溢洪道排泄大流量洪水,减小尾矿库坝下排洪系统的泄流横断面并缩短坝下排洪系统纵向长度,从而降低整个尾矿库排洪系统的投资,同时增加尾矿库的防洪安全性。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该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包括尾矿坝、一条开敞式溢洪道和一套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组成;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位于尾矿坝下;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尾矿坝坝肩部位。
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包括排水斜槽、连接井、排水管;排水斜槽与连接井刚性连接;连接井后接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尾矿库放矿型式由常用的“坝前放矿”改变为“库后放矿”,对应高、低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分别设置小断面排洪系统和坝肩溢洪道进行排泄,因双联保排洪装置集中在坝肩区域布置,坝肩溢洪道投资省,管理维护安全、简便,同时因坝下排洪装置泄流横断面的大幅度减小,并缩短坝下排洪装置的纵向长度,增加了其安全可靠性,从而实现了尾矿库整个排洪系统的投资减少、安全可靠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一般布置在尾矿坝1坝肩区域,由一条开敞式溢洪道2和一套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3联合组成。
开敞式溢洪道2泄流能力按照国家规范规定的设计频率低频率--洪水进行设置,根据库区地形来取定溢流堰型式--正向堰或侧向堰;开敞式溢洪道2采用浆砌石或钢筋混凝土衬砌;开敞式溢洪道2根据水流排出方向依次构造为溢流堰→进口段→泄水渠段→消力池→明渠。
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3泄流能力按照高频率洪水进行设置;排水斜槽4正方形横断面,边长400~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盖拱形盖板,盖板宽200~3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依次加盖盖板,可实现排水斜槽4泄流进水口高程随尾矿沉积面高程的升高而相应增高。排水斜槽4与连接井5刚性连接;连接井5为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构造,空心,壁厚400mm;连接井5后接排水管6;钢筋混凝土排水管6内径在200~300mm。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矿库双联保排洪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条开敞式溢洪道和一套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小断面坝下排洪装置位于尾矿坝下;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尾矿坝坝肩部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尾矿库放矿型式由常用的“坝前放矿”改变为“库后放矿”,对应高、低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分别设置小断面排洪系统和坝肩溢洪道进行排泄,因双联保排洪装置集中在坝肩区域布置,坝肩溢洪道投资省,管理维护安全、简便,同时因坝下排洪装置泄流横断面的大幅度减小,并缩短坝下排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